中醫非遺文化進校園,傳承優秀文化之魂

中醫非遺文化進校園,傳承優秀文化之魂

中醫非遺文化進校園,傳承優秀文化之魂

讀懂非遺之美,傳承文化之根。

鑫旭傳媒據新鄉經絡收放醫院消息: 為紀念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由新鄉經絡收放醫院主辦的特別課程“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張氏經絡收放療法》走進校園”於2018年6月9日在洛陽市中醫藥學校開展。

中醫非遺文化進校園,傳承優秀文化之魂

此次課程有《張氏經絡收放療法》傳承人擔任主講,以專家授課,傳承人展示等多種形式為廣大師生展示“行走中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張氏經絡收放療法”。

此次課程在洛陽市中醫藥學校電教室舉行,聽課師生共300餘人。

中醫非遺文化進校園,傳承優秀文化之魂

中醫非遺文化進校園,傳承優秀文化之魂

中醫非遺文化進校園,傳承優秀文化之魂

為了更好的展現《張氏經絡收放療法》的獨特魅力,我院王玉林主任首先為大家講解《張氏經絡收放療法》的歷史淵源,學生們在聽得如痴如醉的同時,也認識了這一源於洛陽的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張氏經絡收放療法》.

中醫非遺文化進校園,傳承優秀文化之魂

為了更好地領略省非遺之美,我院吳金魁副院長現場為大家展示《張氏經絡收放療法》的內容——清腦術!同學們翹首觀看的同時忍不住爭相模仿,此環節成了整堂課互動最為熱烈的環節!

中醫非遺文化進校園,傳承優秀文化之魂

此外,我們邀請到了2003年畢業於洛陽市中醫藥學校,工作於我院的《張氏經絡收放療法》第五代傳承人,王戰飛大夫。王大夫在師弟妹的期待中為大家上了一節簡單又飽含深情的課,引得掌聲如潮。

中醫非遺文化進校園,傳承優秀文化之魂

洛陽市中醫藥學校書記冉令乾為《張氏經絡收放療法》第四代嫡系傳承人,新鄉經絡收放醫院院長張喜欽頒發客座教授聘書。他的出現在現場引發高潮。

其中,就非遺項目《張氏經絡收放療法》的傳承與發展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非遺不再是博物館裡的記憶,而是見人見物見生活的活態傳承!

中醫非遺文化進校園,傳承優秀文化之魂

中醫非遺文化進校園,傳承優秀文化之魂

中醫非遺文化進校園,傳承優秀文化之魂

當今的我們越發重視非遺之功,非遺之美,為了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更好地傳承與弘揚,《張氏經絡收放療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為了更好的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及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培養一批地域代表性傳統醫藥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增強中醫藥繼承創新能力,持續提升中醫臨床學術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傳承和保護好這一源於洛陽的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張氏經絡收放療法》,在繼承優良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重點培養“知識+技能”的實用型中醫人才,打造重點專業建設特色,為學生的專業縱深發展探索道路,為學生的人生髮展規劃,增強專業吸引力,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洛陽市中醫藥學校與新鄉經絡收放醫院(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張氏經絡收放療法》保護單位)的合作,可以實現優勢資源互補,共同完成培育工作。

中醫非遺文化進校園,傳承優秀文化之魂

中醫非遺文化進校園,傳承優秀文化之魂

美好生活,非遺常在。作為溝通曆史和未來的橋樑,讀懂非遺之美才能傳承文化之根,讓中國非遺‘活’起來,傳下去!“遺產”才能變“財產”,“活態”才能迸發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