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服中心四問聖陽股份重組

11月23日,在聖陽股份重組媒體說明會上,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簡稱“投服中心”)要求聖陽股份及相關方,就補貼政策對標的公司盈利影響、補貼結算週期對標的公司現金流的影響、估值增值率、併購協同效應等問題給予進一步解釋。

補貼政策對標的公司盈利的影響

投服中心提出,標的公司主營業務為光伏電站的投資開發、運營、電力銷售,屬於典型的固定收益類產品,其盈利直接受到補貼政策的影響。2016年以後,光伏補貼開始下調並明確指標,“531”新政後,更明確規定分佈式光伏項目建設規模為10GW,“自發自用、餘電上網”模式的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補貼降低為0.32元每千瓦時,政策趨嚴,電站拿到指標的難度不斷增加。根據預案,標的公司電站主要為分佈式電站,除新能同心200MWp項目、德州翔宇晶彩100MW項目進入第七批國補目錄外,下屬其餘10個電站均未進入國補目錄。

投服中心請上市公司說明,這些電站如不能進入第八批國補目錄對標的公司未來盈利影響具體多大。

補貼結算週期

對標的公司現金流的影響

標的公司收入主要依賴於電價補貼,然而目前由於補貼缺口擴大,電價補貼結算週期拉長,對標的公司現金流形成不利影響。投服中心提出請上市公司說明標的公司新能同心的應收賬款佔營業收入比重有多少,每年已收到補貼佔營業收入比重有多少?收購完成將進一步對上市公司的現金流造成壓力,上市公司對此有無考量。

估值增值率問題

投服中心提出,標的資產新能同心100%股權收益法下預估值約為12.39億元,較賬面淨資產預估增值約5.55億元。光伏電站收入分為政策補貼和電網脫硫脫銷電價兩塊,標的資產具備一般光伏電站固定收益屬性的同時,還存在部分電站未來獲得補貼的風險,而且隨著產能擴建,指標逐步收緊,未來平價上網將成為趨勢,估值增值率是否考慮過以上因素。

併購協同效應

上市公司現有主營業務為鉛酸蓄電池、鉛炭電池、鋰離子電池等電池產品的製造和銷售;標的公司主營業務為光伏電站的投資開發、運營、電力銷售。投服中心提出,上市公司未來將主要發展光伏產業,對原有的電池生產進行剝離,還是進行雙主業運營。如將進行雙主業運營,請上市公司具體說明未來在業務整合方面存在的風險以及應對措施。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