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城這個鄉鎮扶貧有實招!

“以前是政府一支獨秀,如今不再寂寞!”小港鎮黨委委員羅劍斌激動地說,“這是小港鎮為貧困戶搭建的蔬菜大棚,上週我們商會捐資了300多萬,打算在每個村都搞蔬菜基地,收益全歸貧困戶。”近日,小港鎮連片新搭建的鋼架棚引起了筆者注意。


豐城這個鄉鎮扶貧有實招!


10月以來,小港鎮黨委政府因地制宜、精準施策,通過發動社會力量,募集資金,通過土地流轉,建設蔬菜基地,輸血造血並舉,幫助轄區636戶貧困戶解決“兩業”(就業和產業)難題,助力脫貧攻堅。

群策群力定方略

小港鎮沙埂村民周雲華是豐南米業總經理,同時也是沙埂村民情理事會的會長和小港商會副會長。筆者來他的工廠裡,數十名貧困戶正在工作:有的在打掃衛生,有的在扛米袋,有的在做包裝。周雲華說,本村一些比較貧困的村民沒有別的賺錢方法,就會來廠裡找他,求他幫忙給份工作,但是他的工廠規模有限,只能幫助部分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解決一點就業難題,希望貧困戶能有長久性的產業和就業收益,早日脫貧。


豐城這個鄉鎮扶貧有實招!


沒有思路,沒有資金,小港鎮的扶貧工作也曾一度茫然。

“之前只是政府出資金走訪慰問,幫助貧困戶申請低保咯。”小港鎮黨委副書記唐凱向我講述著。“後來我們就召集各村民情理事會會長、小港商會會長和貧困戶代表進行座談,深入田間地頭去調研。”

小港鎮位於贛中平原腹地,贛江穿境而過,天然砂質土壤。轄區內在北港、贛東、大港建立三大蔬菜基地,富有“江南蔬菜之鄉”美譽。


豐城這個鄉鎮扶貧有實招!


在一次座談會上,手指甲縫還藏著泥土,皮膚黝黑的小港鎮種植大戶熊愛國自告奮勇地說出了他的“野心”:“我以前也是貧困戶,知道窮的滋味,蔬菜種植我做了十年,去年我賺了100萬,我建議每個村都搞蔬菜基地,我免費指導種植!”說完,會場頓時掌聲響起。

商會捐資300餘萬

“眾人划槳開大船!中央有萬企幫萬村,省裡有千企幫千村,我們也要利用資源,謀劃百企幫百村,發動商會和社會力量參與進來,共同助力脫貧攻堅。”小港鎮黨委書記楊衛勇談起當時的想法。

10月初,小港鎮開始對在外成功人士進行摸底,由包村掛點領導和村書記負責與其溝通聯繫,號召他們共同參與脫貧攻堅。

豐城這個鄉鎮扶貧有實招!


“我聽到這個號召就非常支持!為家鄉做好事,我們非常樂意。”小港商會會長袁春波是小港鎮地埂村村民,一直以來,熱心家鄉公益事業。10月中旬,楊衛勇與他聯繫,告知扶貧工作的想法後,袁春波積極響應,還提出了商會要新增選副會長、擴大商會規模、在商會上倡議大家共同捐款建議。

2萬、6萬、10萬......10月28日,小港鎮商會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全會暨商會助力脫貧攻堅大會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小港鎮商會會員齊聚一堂慷慨解囊,總捐資超300萬元。

蔬菜基地解難題

小港商會會長袁春波介紹,目前商會籌集的300餘萬扶貧資金全部在商會的公用賬戶。部分資金將用於小港鎮136戶特困戶“兩不愁三保障”,剩餘資金將用於補助貧困戶建設蔬菜基地建設。

下午,筆者來到熊愛國的籬蒿蔬菜基地裡,數十名小港鎮村組負責人、民情理事會會長正在一片綠油油的地裡聽熊愛國指導如何搭建大棚,如何種植籬蒿。


豐城這個鄉鎮扶貧有實招!


“我經常去南昌三江口學習反季節大棚蔬菜種植。像我這種大面積種植籬蒿的話,流水作業,平均每畝賺2萬塊錢。如果是小面積精心種黃瓜、辣椒、大蒜的話,每畝能賺3-4萬塊錢。”熊愛國一邊帶我看他的蔬菜基地,一邊講述著他的致富經驗。“這裡的蔬菜不愁銷路,少的話就供應到”南昌深圳批發市場”,如果菜源充足,可以銷往外省,他們有車直接過來拖走。”

據悉,下一步,小港鎮各村將根據村內貧困戶的數量多少,規劃5-10畝蔬菜基地。黨委政府將幫助貧困戶申請小額信用貸款用於蔬菜基地資金入股,村組和民情理事會負責土地流轉和蔬菜基地的建設、種植、管理、銷售,年底收益全部歸貧困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還可參與蔬菜基地務工。初步估算,蔬菜基地將給每戶貧困戶帶來2-3萬的年收入。

眾人划槳,魚漁雙授,小港鎮正通過產業,幫助貧困戶解決“兩業”難題。(熊佳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