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城民情風俗」豐城岳家獅

豐城岳家獅--豐城的百姓為紀念我國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飛而創造的一種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活動。它起源於宋代,延續至今已有1000多年。岳家獅是豐城獅子鄧家村的鄧子龍將本地硬門拳與岳家字門拳(岳家拳、岳家掌、岳家手)有機地揉為一體,把岳飛陣法、書法、武學巧妙地移植於民間舞獅中,充分展示嶽派武藝的威、雄、險文兼武備的特徵和“還我河山”的豪邁氣概,用拳術展示書法,舞藝體現劇情的一種群體性藝術表演。它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高雅的藝術玄機,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堅忍不拔的精神,既能強身健體,又能鼓舞人們的意志,具有較大的文化價值。豐城岳家獅於2006年省政府批准確立為江西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並正式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豐城民情風俗」豐城岳家獅

豐城岳家獅參加央視歡樂中國行走進豐城晚會現場表演

「豐城民情風俗」豐城岳家獅


豐城岳家獅宜春非遺展示

「豐城民情風俗」豐城岳家獅


豐城岳家獅表演動作:頂天立地


「豐城民情風俗」豐城岳家獅

豐城岳家獅精心操練時場景


附文:

岳家獅傳說

我國舞獅,源遠流長,素有南、北、文、武之分,而豐城岳家獅,卻集百家之長,文兼武備,在眾多門類的獅舞中脫穎而出獨樹一幟。她縱攬南獅的秀美、北獅的慓悍、文獅的雅緻、武獅的雄威,將意、念、形、態共冶一爐,將武術舞美揉為一體,用拳術展示書法,以舞藝詮釋劇情,形成自己獨特的威、雄、險特徵,每招每式,都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高雅的藝術玄機,佔有著廣泛的文化空間。

以岳家拳的歷史沿革為主,追溯岳家獅的歷史淵源。宗代愛國民族英雄岳飛是岳家獅的開山鼻祖,文武兼備,忠孝兩全,武以長槍、拳術著名,文有詩詞《滿江紅》傳世,是我國曆史上不可多得的將帥之材。岳飛被奸臣秦檜讒言所害後,岳家軍亦被相繼遣散瓦解,其遊兵散勇分佈甚廣,尤以江南諸省眾多。為紀念岳飛,宏揚岳家軍抗禦外侮民族精神,舊部將士紛紛自發地在各地傳習岳家武術,民間處處都掀起了習練岳家武學的高潮,歷時千年,經久不衰。至明代,豐城獅子鄧家村的鄧子龍(字武橋,號大千,別號虎冠道人),幼年師從明嘉靖著名學者、武師羅洪先(字達夫,號念庵,江西吉水人,明嘉靖八年已醜科狀元),羅的先祖為岳家軍舊部,是岳家拳的正宗傳人,他自幼跟隨父親在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傳藝,遊歷甚廣,鄧子龍從羅洪先處有效傳承了岳家拳特別是岳飛長槍的真傳,青年從戎,文武雙全,人稱有嶽武穆風度,有定國安邦奇才大略,南征北戰,累立戰功,從士兵一直升遷副總兵(《明史•鄧子龍》)。萬曆年間,率兵雲南邊境抗擊入侵緬酋,大破緬酋萬象陣,平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西南邊亂,後被奸佞讒害貶歸故里。在豐城老家,鄧子龍雖無官無職,但憂民報國之心猶存,潛心鑽研武學、詩文,並從實戰出發,將本地字門拳與岳家硬門拳(岳家拳、岳家掌、岳家手)有機地揉為一體,把岳飛陣法、書法、武學巧妙地移植於民間舞獅中,充分展示嶽派武藝的威、雄、險文兼武備的特徵和“還我河山”的豪邁氣概,獨創了豐城岳家獅。周邊縣村民眾慕名前來拜師求藝者絡繹不絕,因而岳家獅亦廣泛地在新建、高安、新幹、崇仁、樟樹等地流傳。鄧子龍在故鄉村前安有兩隻重逾千斤的石獅子,後便得名“獅子鄧家”。

岳家獅整體結構嚴謹、完美、大氣,始創者可謂匠心獨運,功法老成。以《滿江紅》為基調、為靈魂,從道具到音樂,每招每式,均蘊含著嶽派武學深厚的文化內涵。劇情有序幕、有開局、有起伏、有跌宕、有高潮、有尾聲,猶如一首收放自如、充滿節奏與韻律變化的交響樂,給人傳達悲壯、喜悅交替的情緒。道具和音樂均很簡單。獅衣為夏布,背脊上分別用黑(烏)、黃、綠、白四種顏色的苧麻作獅毛,用以區分四種獅子的規格派別,排序為烏一、黃二、綠三、白四,不加任何修飾,樸實大度。這四種顏色的脊毛,又分別寓意岳母在岳飛背上所刻有的“精忠報國”四字。舞哪種獅子由舞獅的場合和舞獅隊伍的技藝來決定,烏獅排行第一,有打通天下無敵手的意思,不到報國生死關頭,無人敢舞,被人們稱之為“起禍的天王”,千萬不可大意。民間自謙者多,均不敢妄自尊大,黃獅居少,多舞綠獅、白獅,一不爭強好勝,二以和為貴,切磋武藝、自娛自樂。所以說,舞岳家獅戒律相當森嚴十分講究。音樂以響鑼、重鼓為主,輔以大鈸,曲調簡單,抑、揚、頓、挫,大起大落,重鼓助陣,鳴金收兵,頗具軍伍特徵。情節有流星開場、武術演習、戲獅、鬥獅、攀登摩天嶺等;在動作設計上,充分吸取趙、餘、楊各大派別精華,展現岳家武學特色,水火流星的雪花蓋頂,趕月、過背,連環手,獅子的引頸、伸懶、梳樁、舔塵、拜母、釣魚、穿越、滾翻、咆哮、狂嘯、發燥等細節動作,全都著意於“三陰”、“三陽”上下功夫。陰為靜,陽為燥,靜而不止,燥而不亂,盡善盡美地詮釋出岳飛《滿江紅》詞悲壯、豪邁、大氣滂沱的基本內容和中心思想,充分體現出岳飛、鄧子龍“掛弓”、“倚劍”常備不懈、居安思危、努力拼搏、艱苦卓越的重要軍事思想和為國為民的雄才大略壯志抱負。邁方步(走八卦)、引頸、伸懶、抖頭、梳樁、舔塵、躺臥、舔足等動作屬陰內功,如岳飛書法輕鬆豪放、灑脫;跳、吼、滾翻、騰躍、狂燥、嘯吼等動作為陽硬功,似岳飛錚錚鐵骨和抗擊金兵不屈的精神,舞臺場面充滿了“八千里路雲和月”、“仰天長嘯”、“壯懷激烈”氣吞山河的古戰場氣氛。高空拜母、狂嘯是岳家獅陰陽並存最具特色、最精彩的代表性高難動作。雄獅凳上摩天嶺(最高一張八仙桌上加一條椿凳)後,在這懸崖絕壁上聳立、獅頭雙足往後懸勾在獅尾腰間,上身向前探出,前腿合一,在高空遙遙拜母,之後釣魚、飲水、“仰天長嘯”一聲後,雙足一頓,“怒髮衝冠”、飛竄而下、發燥、狂舞,充滿飢飲“匈奴血”的英雄氣概,將劇情推向高潮。其情調與意境完全可與岳飛詞義相印證,從視覺到聽覺、處處凸顯嶽派武學特色,可謂立意深遠、別具一格。

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68歲的鄧子龍被朝庭重新啟用以故職副總兵領浙直水師援朝,會同朝鮮水師統制使李舜臣在古今島(今韓國西南海面)圍殲日軍海戰中壯烈殉國,他的隨從家將汪八有效地傳承了他的武學,成為第二代岳家獅掌門人,從明至清,一直在民間相互傳承,由於師父的水平有高低,所教出的徒弟技藝也就有所區別,豐城以贛江為界,分為河東、河西,因而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首武諺:河東拳棒河西槍,南門獅子北門樁。到建國初期,豐城舞岳家獅著名的“老座”有金郭羅家“葫蘆咀”、段潭洲上陣良萬、泰昌米鋪毛老三、拖船萬壽宮楊開元、河西鐵路老五等,1948年舊曆8月初一日,他們帶領徒子徒孫們,曾有過震動國民政府“豐城百獅上西山”的壯舉。建國十週年大慶,全市參加慶祝活動的岳家獅隊亦不下50支,可見豐城被稱之為“岳家獅之鄉”並非浪得虛名。


詩畫山水 大美豐城

美 麗 豐 城 歡 迎 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