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門,一個被批發市場形象束縛的時代弄潮兒

朝天門是兩江交匯之地,是重慶從古至今的歷史之門,也是重慶走向世界的開放之門,它象徵著重慶深厚的歷史文化。

史書記載:“天下州郡城門之向帝都者,素號朝天門”。所以多翻幾本書,就會發現,除了重慶朝天門外,歷史上曾命名城門為朝天者,有臨安府(杭州)、簡州(簡陽)、鹹淳府(忠州)、永康軍(灌縣)、建寧府(建甌)、贛州、廣州等,年代涵蓋唐至清代。

但為何一說到朝天門,大家就會想到重慶的朝天門?為啥很多人說到山城重慶就會談及朝天門?

究其原因,除了重慶朝天門位於長江嘉陵江交匯處,景觀獨特,其所負擔的經濟和交通地位,令他在不同的時代皆處在當時的前沿地位,除了政治上的象徵,在經濟上更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古代,這裡設有“朝天驛”,既是水驛又是陸驛,由此可通達重慶各地,重要性無可取代。後來到了清朝,朝天門其實已經是重慶的金融和商業中心了。

朝天門碼頭作為重慶港轉口貿易的核心,門內半邊街、陝西街、過街樓、打銅街、小什字、新街口一帶是重慶城最繁華的商業區,各種會館、公所、牙行、店鋪、字號、堆棧、票號、錢莊、典當、民信局雲集於此,商業和金融業網點的密集程度居全城之首。

1898年的一個清晨,朝天門碼頭,一艘掛著英國米字旗的蒸汽輪船穿破江面的霧氣,向著重慶駛來。它叫“利川號”,只不過是一艘木殼小火輪,但它撞開了一扇大門,從此之後,重慶正式開埠。開埠後,朝天門碼頭成為機動船的貨運集散地,重慶因商業勃興而一躍超成都,成為西南商業中心。

抗戰時期,朝天門又成為了重慶金融中心,美豐銀行(後中國人民銀行重慶分行大廈)、川鹽銀行大廈(今重慶飯店),交通銀行重慶分行等,還有聚興誠領銜的重慶銀行同業公會大樓,讓朝天門的建築與其他區域不同。

在朝天門坐過河船,曾經是重慶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而重慶輪渡的歷史輝煌也讓人銘記,在大轟炸中為疏散市民,保障戰時陪都和遠東反法西斯指揮中心的水上公共交通作出過重大貢獻。上世紀80年代,是朝天門輪渡最風光的時候。當時,客輪公司總共有輪渡近40艘,過江航線多達19條,平均每天的乘客量超過10萬人次。

90年代的時候,朝天門綜合交易市場開市,朝天門又繼續了自己紅紅火火的日子,這裡再次成為商品集散中心,也一度成為全國十大批發市場之一,就這麼一直“火”了20多年,不光是重慶人都有“逛朝天門”的習慣,許多周邊城市的商販也紛紛來到這裡“進貨”。

後來,隨著經濟和城市的發展,也隨著主城區橋樑的修建速度增快,輕軌地鐵等多樣化交通工具的普及。朝天門的光輝開始逐漸黯淡下來,它成了世人眼中的廉價盜版貨物的集中地,老城髒亂差堵的代表。

除了那些批發服裝和小商品的商販,還有外地遊客,重慶的本地人提到朝天門,大多逃不了亂哄哄的印象,如非必要,更不願去到這裡。這個曾一直站在時代前列的地方,就如此坐困愁城,日漸衰敗。

在這種背景下,朝天門迫切需要改造重生,才不至於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模糊。對於朝天門片區的改造,以及重慶來福士項目的進入,恰恰給了朝天門一次重生的機會。

據瞭解,重慶來福士項目建成後,將會有20萬方高端商業,這將徹底改變朝天門就是小商品批發市場的刻板印象,商業帶來的巨大人流也將給朝天門注入新的活力,帶來大量人氣。其模體量大、配套服務設施較為完善、具有示範引領作用,也將帶動周圍中高端商業載體的進入,那時,朝天門或將再現昔日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