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门,一个被批发市场形象束缚的时代弄潮儿

朝天门是两江交汇之地,是重庆从古至今的历史之门,也是重庆走向世界的开放之门,它象征着重庆深厚的历史文化。

史书记载:“天下州郡城门之向帝都者,素号朝天门”。所以多翻几本书,就会发现,除了重庆朝天门外,历史上曾命名城门为朝天者,有临安府(杭州)、简州(简阳)、咸淳府(忠州)、永康军(灌县)、建宁府(建瓯)、赣州、广州等,年代涵盖唐至清代。

但为何一说到朝天门,大家就会想到重庆的朝天门?为啥很多人说到山城重庆就会谈及朝天门?

究其原因,除了重庆朝天门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景观独特,其所负担的经济和交通地位,令他在不同的时代皆处在当时的前沿地位,除了政治上的象征,在经济上更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古代,这里设有“朝天驿”,既是水驿又是陆驿,由此可通达重庆各地,重要性无可取代。后来到了清朝,朝天门其实已经是重庆的金融和商业中心了。

朝天门码头作为重庆港转口贸易的核心,门内半边街、陕西街、过街楼、打铜街、小什字、新街口一带是重庆城最繁华的商业区,各种会馆、公所、牙行、店铺、字号、堆栈、票号、钱庄、典当、民信局云集于此,商业和金融业网点的密集程度居全城之首。

1898年的一个清晨,朝天门码头,一艘挂着英国米字旗的蒸汽轮船穿破江面的雾气,向着重庆驶来。它叫“利川号”,只不过是一艘木壳小火轮,但它撞开了一扇大门,从此之后,重庆正式开埠。开埠后,朝天门码头成为机动船的货运集散地,重庆因商业勃兴而一跃超成都,成为西南商业中心。

抗战时期,朝天门又成为了重庆金融中心,美丰银行(后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分行大厦)、川盐银行大厦(今重庆饭店),交通银行重庆分行等,还有聚兴诚领衔的重庆银行同业公会大楼,让朝天门的建筑与其他区域不同。

在朝天门坐过河船,曾经是重庆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而重庆轮渡的历史辉煌也让人铭记,在大轰炸中为疏散市民,保障战时陪都和远东反法西斯指挥中心的水上公共交通作出过重大贡献。上世纪80年代,是朝天门轮渡最风光的时候。当时,客轮公司总共有轮渡近40艘,过江航线多达19条,平均每天的乘客量超过10万人次。

90年代的时候,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开市,朝天门又继续了自己红红火火的日子,这里再次成为商品集散中心,也一度成为全国十大批发市场之一,就这么一直“火”了20多年,不光是重庆人都有“逛朝天门”的习惯,许多周边城市的商贩也纷纷来到这里“进货”。

后来,随着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也随着主城区桥梁的修建速度增快,轻轨地铁等多样化交通工具的普及。朝天门的光辉开始逐渐黯淡下来,它成了世人眼中的廉价盗版货物的集中地,老城脏乱差堵的代表。

除了那些批发服装和小商品的商贩,还有外地游客,重庆的本地人提到朝天门,大多逃不了乱哄哄的印象,如非必要,更不愿去到这里。这个曾一直站在时代前列的地方,就如此坐困愁城,日渐衰败。

在这种背景下,朝天门迫切需要改造重生,才不至于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模糊。对于朝天门片区的改造,以及重庆来福士项目的进入,恰恰给了朝天门一次重生的机会。

据了解,重庆来福士项目建成后,将会有20万方高端商业,这将彻底改变朝天门就是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刻板印象,商业带来的巨大人流也将给朝天门注入新的活力,带来大量人气。其模体量大、配套服务设施较为完善、具有示范引领作用,也将带动周围中高端商业载体的进入,那时,朝天门或将再现昔日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