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成癮」我們該如何治癒我們的食物成癮和童年創傷?

食物成癮 第38期


「食物成癮」我們該如何治癒我們的食物成癮和童年創傷?

01 自我改變

1.不要壓抑自己對食物的慾望。

首先停止節食減肥。對於很多人來說,聽到停止節食,肯定擔心自己會胖。停止節食,但是可以控制飲食。用吃低卡食物代替少吃或者不吃。

比如減肥前早餐是兩個豆沙包,一杯豆漿。600卡左右。

過度減肥時吃的是一個雞蛋,一杯牛奶。200多卡。

控制飲食的情況下,早餐可以吃一個雞蛋+一根玉米+一杯脫脂奶+一個小蘋果。總共400卡左右。

這樣子吃飯可以吃的很飽,吃飽了後就不會對事物產生過分渴望了。

如果沒有吃飽,你會發現自己特別想吃高熱量的食物,腦海裡一直有執念,就想吃辣的鹹的。一整天腦海中就在滾動播放下一頓吃什麼。


2.對待高熱量食物保持平常心

可能很多人長期減肥,吃的比較清淡,但是有時候出門參加聚會,在餐桌上,面對一桌子美食,就剋制不住了。其實就算是不減肥,普通人去餐廳,去酒店,去自助,面對一大桌山珍海味,也忍不住想要吃個天翻地覆啊。

對高熱量的食物有慾望很正常。坦然面對此刻的自己,想吃羊排就吃,想吃紅燒肉就吃。吃到自己覺得8,9分飽就可以了。第一口純碎是餓了,第二口覺得好吃,還想吃,那第三口就補足一下第二口的不滿足。那就夠了。

吃到滿足就可以了,不要貪食。要和食物平常相處,不要太關注它。


3.家中別放零食

食物成癮的人不發作還好,發作的時候會把能看到的東西全部吃下去,甚至連白糖,饅頭,奶粉,牛奶等等都會暴。所以暴食的人,家裡一定不要買零食!!!這種東西就是定時炸彈!!!


4.清淡飲食

食物成癮的人因為平時經常吃高糖高鹽高脂,已經產生一定依賴了,而且越吃會越依賴。

這種情況,不能心急,只能在三餐比重裡慢慢減少重油重脂成分,讓身體逐漸適應,較少依賴。這種情況不是幾個月半年可以調整過來的。至少需要一兩年,甚至更長時間。


5.轉移注意力

比如在聚餐的時候已經吃到8,9分飽或者有點撐了,此時此刻,可以多和身邊的朋友多聊天,起身轉一圈,或者打遊戲也是極能轉移注意力的。

平時,如果很想吃東西,可以找個更感興趣的事情來做,讓你的大腦沒那麼多空間去檢索食物。比如可以出門去散步,去做個手工DIY,去和好友逛街買衣服,甚至你可以帶狗去洗澡。需要你花時間的事情都會佔據你大腦對吃的熱情。


6.運動

運動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首先,運動可以去發洩不好的、消極的情緒,能降低食物、體重帶給你的焦慮,心裡增添安全感。

其次,運動能夠激活大腦掌管獎勵的腦區,釋放大量多巴胺,從而產生愉悅,成就感和主觀效能感。最後,運動可以塑型,可以幫助保持和減少體重。


02 外界手段

利用外界手段幫助自己,第一步去除軀體依賴,第二部進行心理治療,最後迴歸社會。

這是針對特胖體型的人,比如300-700斤的患者,通過縮胃手術,恢復患者的腦白質損傷,食物依賴也會有所下降。複發率高達80%。和我們普通人沒啥太大關係。

2.心理干預

傳統的心理治療方式主要是認知行為療法。這種療法在大腦長路徑運作(即理性思考層面)的情況下進行。簡單說,就是跟患者講道理,反覆重複講道理,讓他認識到自己的思維問題,不斷地察覺和反省。但是效果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

「食物成癮」我們該如何治癒我們的食物成癮和童年創傷?

3.科學催眠

催眠是讓患者高度集中注意力,完全跟隨催眠者的語言和引導,把大腦長路徑屏蔽掉。這時候,大腦處理信息的短路徑(潛意識、本能層面)就開始運作了。

這時,催眠者開始“植入程序”,把患者原來關於成癮物質或行為的條件反射消除,建立新的條件反射。比如,患者心煩無聊時,首先想到的應是聽音樂、運動;想到成癮物質或行為時,覺得噁心;就算看到成癮物質和行為了,掉頭就走,併為自己的剋制感到高興、自豪。

已有研究表明,在深度催眠的狀態下,大腦的學習和記憶效率是意識層面的30到50倍。也就是說,每一次“植入程序”,相當於患者理性思考了30到50次。經過多次“植入”,患者的心理依賴越來越弱,直至患者對成癮物質和行為產生本能般的抗拒。

這個治療過程,如果是相對簡單的,約需要5到10個小時;如果進行得非常深度、系統的話,大概需要30個小時左右。

4.家庭

心理問題的背後,通常是家庭系統出現了問題。所以,很多人是通過食物需求精神安慰。

而很多食物成癮患者的家人總以為這沒啥大不了的,覺得是浪費的道德錯誤或者是意志力薄弱的性格缺陷,可能一味責怪患者,卻很少反省自己的教育孩子上的過錯。

如果你有機會可以好好和父母認真嚴肅地溝通一下,讓他們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讓他們監督你的飲食,並且多給一些鼓勵是最好了。也可以嘗試尋求朋友和男朋友的幫助。

當然,很多家庭應該做不到吧。比如我父母,他們的“知識”限制了他們的想象,總覺得這是我自己的事情,我自己的問題。

「食物成癮」我們該如何治癒我們的食物成癮和童年創傷?


03 自我救贖

情景練習

嘗試著安靜下來,自己深入到自己的潛意識中去看一看,曾經發生過什麼事,去做一些改變。

當你的覺知深入到潛意識裡,做一些情景練習。看到過去曾經的不愉快和悲傷,和那個內在的小孩靜心交流一下。

“我想與你談心可以嗎?”

“雖然你遭遇到了不好的事情,但是那並不是你的錯。”

“你現在很安全,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他們不關注你,但是你身邊一直都有很多人在愛著你。”

“你會慢慢長大,會慢慢經歷更多的人。你會發現,你會有很多其他的快樂。”

“其實你一直都很乖,很優秀,雖然很平凡,但是你很善良,很值得被愛。”

不斷地和過去的那個內在的自己對話,一次次重複,安慰它。內在小孩會看到一個安全的空間,那裡有關懷、溫暖,它的消極情緒完成了表達和釋放,期待和心願被滿足後,身上凍結的負能量也會慢慢釋放掉。

之後它會回到潛意識的角落裡,不再幹擾我們的生活。

其實,這就是在幼年時期我們沒有得到相應的愛,在成年後,自己從腦海裡“穿越”回去安慰它,雖然看似在撫慰過去的內在小孩,其實也是在給現在的自己關懷、鼓勵、包容和愛,讓自己變得陽光和明媚,心中充滿愛和安全。

這其實就是思維的覺知,讓自己能夠從內心感受到愛,而不是通過食物去感受溫暖和愛。

這也是治療食物成癮最根本的方法。讓自己能夠意識到,所有的改變源於自己,所有的愛是從心底而生。


關於食物成癮的內容到此

下一期減肥奉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