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機關報批科研領域的形式主義:學術好不好,就看論文發得多不多

中纪委机关报批科研领域的形式主义:学术好不好,就看论文发得多不多

最近,中國科協發佈了《第四次全國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報告》,裡面有幾組數據惹人注意:93.7%發表過學術論文的科技工作者認同發表論文的主要目的是達到職稱晉升要求,90.4%是為了完成各種考核要求,科教輔助人員為達到職稱晉升要求而發論文的比例達到96.2%。62.1%的大學教師、44.9%的科學研究人員在各種形式的科研成果中最看重論文。

我們時常批判行政工作中的形式主義:材料出政績,填表判高下;工作好與賴,考核來說話。如今這個公式套用到科研領域,也照樣成立:學術做得好不好,就看論文發得多不多;職稱能不能評得上,就看履歷漂亮不漂亮。就算論文背後的科研成果成色不足,人才頭上的“帽子”缺斤短兩,在“形式大於內容”的不等式下,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

如果在通往科學殿堂的路上搞形式主義,那隻會離科學越來越遠。“帽子”與利益緊密掛鉤,人們會對職稱、論文、獎項這些美麗的“形式”過度上癮,直至為了形式上的“達標”,而去搞學術造假、論文注水,抄襲、盜用他人的學術成果……

如果任憑形式主義在科研領域大行其道,就會導致潛心搞科技創新的失去市場,在造假、造勢上搞“創新”的卻風生水起,造成“劣幣驅逐良幣”,對科技創新力可謂“萬點暴擊”。

我們相信調查報告裡那93.7%“認同發表論文主要目的是達到職稱晉升要求”的科技工作者中,大部分都是熱愛學術、真學實幹的人才,可惜被形式主義的潮水裹挾其中,常常身不由己——人人都戴“帽子”,自己不去奮力抓一頂扣在頭上就沒有安全感;時間精力寶貴,卻耽誤在繁文縟節和無窮無盡的審批報表裡。個人如此,單位也難逃“枷鎖”——不少高校和科研院所,被名目繁多的評比驅趕著,在追求名次、名氣、名利的路上汲汲遑遑。前不久,剛剛卸任的某大學校長就直言不諱:辦大學,有“帽子”才能名正言順,有名分比什麼都重要。而論文發得多的學校,排名就能往上走,“帽子”也能多幾頂,所以能發論文的教師就成了學校的寵兒,即便論文有水分,也可能獲得“寬容”。

治理科研領域的形式主義,就要把人才評價制度裡的形式主義傾向去除,讓“形式”與“真理”相統一。今年的教師節,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最近,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科院和中國工程院聯合發佈《關於開展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專項行動的通知》,正是對科研領域形式主義最有力的回擊。只有改變以靜態評價結果給人才貼上“永久牌”標籤的做法,改變片面將論文、專利、資金數量作為人才評價標準的做法,建立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才能讓學術界少一些浮華躁動,多一點青燈黃卷、十年磨劍的靜氣和韌勁。

治理科研領域的形式主義,還要加大監督和查處的力度,不能板子高高舉起、輕輕落下。一味寬容和姑息,只會讓鑽營之人對學術道德更為不屑。對於那些搞學術造假、論文“404”的人,就要嚴肅處理,板子打到痛處才能“震懾一片”。

話說回來,一些科研人員急功近利、學術不端的問題,也不能全讓體制機制制度“背鍋”。即便存在一些客觀上的問題,還是有很多優秀科學家拿出了世界一流的成就。有人坐得了冷板凳、熬得住求索之艱辛,有人卻愛走“捷徑”,借用中國華融原董事長賴小民懺悔時說的一句話——“腳上的泡都是自己走出來的”,說到底,還是操守的問題。做學術是一場艱苦的修行,是對智力與良心的雙重考驗。制度是外在,修行靠自己。知識分子要有知識分子的“清高”,無論時代、環境如何變化,有些東西總要堅守下去,比如——崇德向善、見賢思齊,言為士則、行為世範,提攜後學、甘當人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