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關羽說“大丈夫不與老卒為伍”,那他心目中代替黃忠入選五虎將的人選會是誰?

傳說--白鬍子


這天,劉備終於要當上漢中省省長了,於是任職前先召集開了第一次常委會。諸葛亮、法 正、孫乾、麋竺、馬良……等一眾常委紛紛到會,這次常委會其實就一個議題:有關人事的任免安排。

一輪討論之後,各方人事安排基本敲定,但是最主要的幾個軍事部門主官,卻遲遲無法定奪,這就是五虎將應該是哪五個虎將。

虎將--即兇如老虎的將領也,這可是要細細安排、各方兼顧的。不然,其中一虎不服,可是會咬人滴。

關羽入選,應該沒什麼問題了;張飛也不會有人提反對意見的;馬超,世代公侯、天下無敵,投票過半數是妥妥的。

趙子龍--雖然在民間他是戰神,但在常委們的心裡,份量總是有那麼一點不夠。因為趙將軍長期當劉省長的護衛,很少獨自領兵去打仗的,突然給他一個高官做,恐怕……但是,跟在領導身邊就是有好處,領導記得你需要你,別人也會因為你是領導身邊紅人時時需要討好你。既然劉省長提名了趙將軍,別人也就不怎麼好反對了。OK,趙將軍也算一個吧。

這樣,五個名額就只剩下一個了,給誰呢?入常委們法眼的,其實就只有兩個人,一是老將黃忠;二是魏延。真是傷腦筋啊……一個扶持劉省長上位功不可沒,但年齡似乎到點了;一個正年富力強,但是個刺頭,愛惹事……

眾人正沉吟中,諸葛常委搶先開聲了:“這樣吧,我看還是黃忠吧……”,諸葛常委心裡是這樣暗中考慮的:“我以前說了姓魏的傢伙腦後有反骨,如現在提他名不是自打嘴巴嗎?哼哼……”。眾常委們想想也沒什麼更好的提議了,況且,給了魏延一個漢中太 守職位,也不低啊。於是眾聲附和,大功告成,劉省長順利上任。

不料,五虎之首關將軍一看任職文件,就火冒三丈了。“啥?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龍久隨吾兄, 即吾弟也,當得虎將名號。但黃忠何許人,老夫不與老卒為伍!咳咳……是大丈夫不與老卒為伍。看看,都把我氣糊塗了。”

其實關將軍這樣怒氣沖天是有原因的。當初長沙一戰,面對所謂“老卒”,關羽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還差點給一箭射翻,幸好自己用什麼“義薄雲天”一招掩飾過去了。現在“老卒”竟要與自己平起平坐,當然心裡很不爽的。其實你要問他誰代替更好呢?他也說不出更好人選的。但心裡不爽就是不爽,就是想出出氣、對大哥撒撒嬌罷了。

幸好,送文件的省府秘書長費詩這個秘書長當得真的不是蓋的。立即陪笑道:“將軍差矣……今漢中王雖有五虎將之封,而與 將軍有兄弟之義,視同一體。將軍即漢中王,漢中王即將軍也。豈與諸人等哉?”及時將關將軍與劉省長等同,馬屁一拍,關將軍這才笑逐顏開,笑咪咪地收了委任狀,一邊偷偷樂去了……一場人事任免之爭,就此風消雲散。


50後男人


以關二爺目中無人的性格,就連他自己都勝不了的黃忠都嫌老不屑與之為伍,那麼當時荊益二州武力值能與關羽相提並論且有影響的武將除了張飛馬超趙雲外,似乎只有老將嚴顏(能與張飛戰成平手),魏延(漢中太守揚武將軍)有點資格。


既然二爺認為”大丈夫不與老卒為伍”,那麼老將嚴顏被排除在外了,至於魏延,武力值還不如馬岱,葭門關外與馬岱一戰被馬岱射中一箭,而馬岱僅能抵擋張飛十餘合,故魏延雖然職位較高,也不會入關羽法眼。


還有一事,關羽曾讓關平入川答謝大哥劉備的封賞,還帶口信來:聽說馬超武藝高強,要來與馬超比武。後被諸葛亮一封拍馬屁書信勸住。這說明馬超也不被關羽放在眼裡。

那麼到底在誰能在關羽心目中代替黃忠入五虎上將呢?其實根本沒有,在關羽眼中馬超入選也屬勉強。《三國演義》沒有交待雲長當時所想,不過按書中描寫環境惴測,雲長不想與其餘四人相提並論,可能稱呼上想高於其餘四人,可稱”一龍(關羽)四虎(張趙馬黃)上將”。


神舟六


關羽作為三國演義公認的三大主角之一(另外兩人是曹操和諸葛亮。)卻實被羅本塑造得血肉豐滿。同時也就加進了許多這世上並不存在的事件——比如說溫酒斬華雄,比如說過五關斬六將,比如說華容道。


也比如說題主所提出來的五虎上將,關羽說自己不願和黃忠為伍這件事情。

這件事在史書中也是可以找到端藐的,在決定封黃忠為後將軍的時候,諸葛亮對劉備說:馬超和張飛親自看到過黃忠的英明神武,可能沒有什麼意見,但是關羽遠在荊州,不一定了解,會不會不服氣啊?劉備的回答是:這個事情我會親自跟他解釋的。


不可否認,關羽在處理人際關係上面確實不怎麼出色,但很多時候還是識大體,顧大局的。比如對待魯肅的態度。有學者認為,野史上說,他曾經說過的“虎女焉配犬子”其實可能是“吾女焉配權子”,是完全處在戰略考慮。


事實上,關羽和黃忠有許多相似的地方,正史上面斬殺對方將領的記載,只有孫堅斬華雄,關羽斬顏良,張遼斬蹋頓,黃忠斬夏侯淵。

關羽馬快,策馬刺顏良於萬軍之中,黃忠看到夏侯淵親自帶人修理鹿角,馬上推鋒必進,陣斬夏侯淵。兩人對於戰機的把握,和突襲行動的迅速何其相似。


我覺得就算是關羽對蜀漢四大將軍的排序有意見的話,應該也是對馬超,作為一個敗軍之將,比劉備小15歲的馬超,卻能留在劉備身邊和劉備稱兄道弟,而且他的位置非常尷尬。

四大將軍排列如下:前將軍關羽、左將軍馬超、右將軍張飛、後將軍黃忠。馬超插在了關羽和張飛中間。這個事情估計關羽會有點意見,但是因為自己不在朝內,大約也發表不了意見,而比較識大體的,張飛應該是不會有意見的。

個人覺得,如果要在蜀漢四大將軍中間加進一箇中將軍的話,漢中太守魏延無論能力和功勞,都應該是不二人選。


自家講譚


《三國演義》中蜀國的武將出彩的並不多,除去五虎將之外,還有陳到,魏延,王平,馬岱,嚴顏,張嶷等等。但是首先關羽本人瞧不起老卒,嚴顏就被排出了,王平,馬岱,張嶷的本領較之五虎將不是一個層次的也應該排除了。剩下的只有魏延,陳到了,論本領高低,當屬魏延了,關係遠近親疏當屬陳到,若是關羽來選還是應該選擇關係親近的陳到。


紅袖添香夜啃書


答:看到這個問題,我還是想試一試回答。

我認為關羽在荊州期間最看重的是兩個人,一個是楊儀,一個是趙累。楊儀我們都知道,關羽把他推薦給了劉備,劉備提拔為尚書……,其巔峰是在諸葛亮執政期間,任長史。趙累,就不一樣了!趙累是關羽的直接親信,關羽把荊州都督一職交給了他,歷史記載的是蜀荊州都督趙累。而且,關羽任何時候都會把趙累帶在身邊,關羽離不開他!一直到現在,關羽身邊始終都有趙累,幾乎所有的關帝廟都少不了趙累。

其實,趙累的水平也就是勉強吧……或者說不怎麼樣!恐怕比不了楊儀,但是,他對關羽忠貞不貳,生死相隨。如果讓關羽決定五虎將,我想趙累比楊儀入選的可能性更大。


中行偃1


關羽沒什麼真本事,倚仗著劉備任人唯親,弄到一點兵權。趙雲諸葛亮沒來之前,劉關張被追殺的如喪家犬,天天倉皇逃命。趙雲諸葛亮來了,他們才有了落腳之地。張飛關羽都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廢物。關羽不服從諸葛亮的戰略部署,給蜀漢亡國埋下了禍根。張飛的胡來,更造成蜀漢的加速滅亡。劉備為給關張報仇,敗光了蜀漢的家底。這三個人辜負了諸葛亮趙雲的一片忠心,使諸葛亮趙雲畢生心血付諸東流。


顏東


一個人的性格往往決定一個人處世之道。關羽關雲長憑藉自已非凡能力,(確實牛逼),過五關,斬六將,殺顏良,誅文丑,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入無人之境,居功自傲,生活在巨大的光環之中,忘乎所以,沒幾人能被看到眼下。這樣的人物往往會發出振世駭俗,讓別人歎為觀止的言論,例如孫權想於之對親家,關羽發出:“虎女鄢能嫁犬子",的牛逼大話,孫權何等人物,一國之君也,娶你家女兒是高看你,抬舉你,聽此言語,估計孫權只有苦笑擺頭的份了。關羽得知黃忠同列五虎上將時,心知張飛,趙雲形同兄弟,馬超一位落難的一方諸侯,這三位跟前牛逼吹不起來,只能在老頭黃忠面前吹一下"不與老卒為伍"了。看不起黃忠不是目的,吹一下是我一貫的作風,不吹怎能顯出關某五虎上將之首的威風,以後見面怎麼能抖得起來。.哈哈,歪評我是認真的,關注點贊才是對其認可。


一壺濁酒喜相逢


今天又聽了一遍三國演義戰長沙。還是關黃對刀一百多回合,關羽不能勝顧用拖刀計,後黃忠馬失前蹄。也就是說關羽在不使拖刀技,馬匹正常的情況下戰不勝黃忠。但是使了拖刀計也不一定取勝。而黃忠沒用弓箭,如果用了弓箭關羽必定敗於滿頭白髮的黃忠。所以關羽說不與老卒為伍沒道理,關羽只是看到黃忠的出身低略所以有此一說。


行者142965277


關羽說這話並非心中有人選。他的意思很明顯:看不起黃忠。他仗著二皇上的地位如此輕視人,老卒未必願與他同帳。桂林(記不準確)城下,老卒若下死手,誰殞誰手難說。魏延是員猛將但高不過黃忠,劉哭神封賞得當。


司浩中13579


當時蜀漢陣營中,地位能夠與關羽相當的,估計也只有張飛、趙雲、馬超了。

黃忠、魏延當時剛歸順蜀漢,功績還不太顯著。

如果非要選一位,估計陳到可以考慮一下,因為他也是追隨劉備的老將了,名位常亞於趙雲。趙雲能夠入選,那他自然也有資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