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的言論有什麼依據?你覺得他怎麼了?

胖胖娛小娛


他這個說法,看著是有點道理,但是本末倒置,所以根本上就錯了。比方他說女性擇偶標準,可以指示出男人前進方向,女人們擇偶標準是會背唐詩宋詞,那麼男人們一定會背的滾瓜爛熟,讓社會充滿文藝氣息,女人們擇偶標準是不論良心,只要多多賺錢,那麼男人們就會不擇手段的賺錢,讓目前充滿銅臭氣味。孤立的看,這段話很對,問題在於女性群體不是孤立在社會之外。


吃飽了撐的,隨便拿出一個標準,來調動男性影響社會,是她們本身處於這個社會之中,社會在影響她們用那條標準擇偶!社會動盪不安,女性會選擇孔武有力的男性,因為他們有能力保護家庭,社會情況艱苦,女性會選擇強壯的男性,因為他們更能勞作,會給家庭提供更好保障,富足的社會,女性會選擇漂亮的,文藝的男人,這樣的男人可以給生活添加色彩,讓家庭增加審美需求。


金錢社會,當然就會讓女性選擇會賺錢,甚至是隻會賺錢的男性,他們可以給家庭帶來更多的錢!所以是社會價值影響女性,還是女性影響社會價值?你能想象一個口糧要靠掙工 fen,維持勉強不餓死的社會,女人們會搶著嫁肩不能擔,手不能提的漂亮小白臉?你能想象戰亂不堪,天天跑的年代,女人們會搶著嫁整天吟詩作畫的文藝青年?那麼發表這種言論,你說俞敏洪怎麼了?


李三萬的三萬裡


我覺得首先不要急著反駁。俞老師說中國女性墮落,那就要問他什麼方面墮落?中國女人要怎麼樣才是不墮落?

俞老師給出的答案是,中國女性不看德行,眼中只有錢。所以愛才就是高雅的,愛錢就是粗俗墮落。他認為中國女人挑選男人的標準使國家墮落了!

許多國內離婚的數據顯示,女性提出離婚的佔大多數。再結合當下女性在社會生活和工作中的出色表現,可以看出,中國女性在自我獨立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更注重自身的感受。這對於女性本身是好事。

所以,女性都在極力地為自己爭取,為自己而活的時候,中國男性竟然還要看女人的挑選標準而活。

所以我覺得俞老師的這段話並非歧視女性,而是對中國男性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手機用戶6870934329


這幾天,大家都在怒懟俞敏洪,因為他說了一句:“現在中國是因為女性墮落導致整個國家墮落。”這話惹怒了很多人。我關注的不是俞敏洪這話對不對,而是他為什麼說這話。

一個人持什麼觀點,說什麼話,與他成長的經歷和所處的環境有關。那麼,俞敏洪為什麼講這個話,我經過努力搜索,終於從他的成長經歷中找到了答案。我從他以前一段演講中摘錄一段:

“本科五年,加上在北大當老師的兩年,整整七年裡,我沒有談過一場戀愛。這並不是因為我沒有能力愛女人,或者說我有另外一種愛的傾向,而是因為我知道,那時我給不出任何愛的內涵,因為作為一個農村出身的孩子,不管我怎麼愛,別人都不一定會愛我。大學第一學期時,我就喜歡上了班上一個女生,每到寒假暑假我都會幫她扛箱子,把非常重的箱子扛到火車,假期結束,我提前一天回北京,再去火車接她,幫她把箱子扛回北大。我自己感覺那個女孩子應該非常喜歡我。但有一天,我突然發現她跟另外一個男孩手拉手在散步。到了晚上,我去問她,那是你男朋友嗎?她說,是啊。我說,你有男朋友了,為什麼還讓我給你扛箱子?她說,我想讓我男朋友休息休息啊。在大學裡,我不止一次愛過女孩子,但從沒給任何女孩子寫過任何求愛的信。一直到大學畢業15週年,我們全班同學再次聚會,新東方當時已經做的非常好了,班上女同學紛紛上來,熱情握著我的手,後悔當初沒下手。我說,當初我對你們有些人是非常喜歡的。有一個女同學問,那你當初追過我們嗎?我說,一個都沒追,即便當初我追你們,也會被拒絕。”

從這段話裡,不用多做解釋,大家就可以明白俞敏洪為什麼會說那樣的話了。俞敏洪對女性的貶低,源自他的親身經歷。要是你有俞敏洪那樣的經歷,說不定你比他更嚴重。

另外,大家肯定不知道,俞敏洪說的那話並不是他的原創,他只是剽竊了別人的成果。那個話的最初版本是這樣的:

“更進一步說,正因為女人的平庸,才致使現代社會處在如此的困境之中,她們在這個社會中起著表率和決定社會風氣的作用。”

這話出自一個德國人之口——叔本華。

叔本華對女性的鄙視和厭惡,比俞敏洪要嚴重得多。他晚年專門寫了一篇貶低女性的文章《論女人》,上面那句話就出自該文。文中類似貶低女性的話還有很多,比如:

“在女人心中,男人就是掙錢、幹事的,消費才是女人自己的事。”

再比如:“總的來說,女人是平庸的、不可救藥的。”

又如:“她們本身實際上就很幼稚、輕佻漂浮、目光短淺,一句話,她們的畢生實際就是一個大兒童——是兒童與嚴格意義上的成人的中間體。”

為了佐證自己的觀點,他還引用了盧梭的話:

“一般來說,女人絕不會熱愛藝術;她們根本不具有任何專業知識,也沒有任何天才。”

叔本華厭惡女性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他一輩子沒有結婚,對自己的母親都鄙視厭惡,還斷絕了母子關係,連她的葬禮都沒參加。當然,和俞敏洪一樣,叔本華厭惡女性也與自己的成長經歷有關:

叔本華的母親叫約翰娜,年輕時是個文藝女青年,良好的家庭教育讓她講一口流利的英語,熟讀經典英國散文詩歌,而且有迷人的儀態、出色的社交能力。18歲的約翰娜優雅,以自身氣質深深吸引了叔本華的父親,她最終嫁給了這位年近40歲的富足商人。對這樁婚姻,約翰娜從不諱言,它並不是愛情的結合,而只是為了憑藉丈夫的財富,去購買她想要的任何東西。正是母親這種初衷,導致叔本華母子關係的惡化。

叔本華、俞敏洪貶低女性,可能是他們自己接觸和經歷過的女性,很多就是這個樣子的。


衝動的炒飯戴


魯迅說:男人有兩大愛好 拉良家婦女下水,勸風塵女子從良。女人有兩大愛好 和窮人總是談錢,和富人卻談感情。


手機用戶6352408273


很多人應該知道有個作家說過,民族之間的較量是兩個民族母親的較量。俞敏洪大概有這個意思,表達的不妥,上綱上線不依不饒搞這麼大也有點過了,還是不要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的好,在現實裡這麼說也算實話,俞敏洪不妥之處沒表達男性的墮落如何讓社會墮落,男人到死都喜歡年輕漂亮的女性,嬰兒也會喜歡給乾淨溫和的人抱,女性找能力強的男人這都是人血液裡的本能,不能拿來說事。俞敏洪趕快裸捐還可以彌補


海闊天空8707094522784


這個時代價值觀集體崩潰了。 有人說了句實話,還搞得這麼大壓力給人。 這是一個社會虛偽和退步的表現。 一個成熟的社會,是可以有各種形式的言論。 並且每個個體可以成熟的自我思考每個言論。 動不動就給人加上道德的評判壓力,其實是社會在退步。


FELEN


用詞不當而已。

不是女性墮落了,是社會風氣轉向了,老實幹活的得不到致富,投機倒把的躺家裡數錢,女性本來就是弱勢群體,自然只能跟著趨利避窮了,畢竟男性主導世界[靈光一閃]


花總開遠方


我想他不是指向女性是罪魁禍首~

他是說相互印證的意思吧~

因為沒有絕對的歸罪於女性~

他的意思是女人可以有能力改變這個世界~

他是普通人~言論帶個人感觸也正常~

不能對他太苛刻~總體來說~他還是不錯的~

誰都有表達不太準確的時候~犯傻的時候~


小憶小忘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ca3e57312ece04fb238ff1458a45e791\

boulder1


俞敏洪的結論是非常非常正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