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鄉:多措並舉拔窮根

中國鄉趣網訊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門源回族自治縣北山鄉深入貫徹落實扶貧政策,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最大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充分調動各方力量,細化實化幫扶措施、整合資源、集中攻堅,大力開展扶智扶志活動,積極探索貧困群眾增收渠道,讓貧困戶鼓了腰包,暖了心窩。

惠民政策保民生

採取集中宣講、入戶宣講、單獨宣講等多種方式,通過微信平臺、宣傳橫幅、召開群眾大會、慰問等方式大力宣傳扶貧政策,將住房、醫療、教育、養老等惠民政策傳到田間地頭,讓群眾明白自己享受的政策補貼,算好收入表。同時為使黨的各項惠民政策切實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定期深入全鄉174戶貧困戶家中開展了調查摸底,收集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和存在的困難,整理總結,並督促鄉村幹部及時幫助解決。針對低保戶動態調整,對全鄉251戶低保戶條件是否符合,評定過程是否公平公正,村“兩委”有無優親厚友等問題作了入戶調查,彰顯了對扶貧工作保駕護航的決心,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扶貧講座樹民志

堅持不包辦、重引導的思路,定期走訪貧困戶,深入宣傳黨和國家扶貧開發的重大方針政策,廣泛動員農戶積極參與扶貧開發,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在各村不定期開展“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主題活動及脫貧攻堅座談會,會上邀請各村致富帶頭人、脫貧光榮戶給大家講授發展、脫貧致富經驗,同時讓與會群眾暢談自己家庭情況、存在的困難以及對今後發展的想法,讓大家共同分析貧困原因併為發展思路出謀劃策,形成了“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有效轉變的濃厚氛圍,讓群眾樹立了主人翁意識,使群眾從“站著看、等著扶”向“想辦法、主動幹”主動轉變,最大程度調動了群眾主動參與扶貧開發的積極性,切實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指明方向。

幫扶慰問暖民心

從鄉情實際出發,積極主動作為,創新工作思路,實行領導包、部門幫、企業扶的“三位一體”幫扶措施,建立了“鄉領導幹部包村聯戶、村幹部包社聯戶”和派駐貧困村第一書記制度。截至目前,北山鄉7個行政村均有縣直部門聯點幫扶,全鄉所有貧困戶都與聯點單位幹部職工結對聯姻,州縣聯點單位、北山鄉各族幹部關心參與扶貧解困事業的氛圍日漸濃厚,社會各界、聯點單位和縣級領導“戶幫戶、一扶一”結對幫扶貧困戶活動,共捐助現金及實物摺合人民幣近40萬元。

民營企業助增收

引領創新扶貧資金分配方法,將“十二五”期間先後爭取到的覆蓋全鄉7個行政村1581戶貧困群眾1295萬元扶貧開發項目資金投向有實力的5家民營企業和合作社當中,以“民營企業、合作社自主參與、項目資金市場化運作、貧困群眾投資分紅”的運作模式,使7個村的貧困群眾實現分紅,戶均增收819元,通過扶貧資金市場化運作,實現貧困農戶持續增收並逐步脫貧致富,民營企業、合作社不斷髮展壯大的雙贏局面。同時大力發展和培育民營企業,採取“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等模式,通過積極引導和鼓勵貧困戶就近按需加入合作社,引導民營企業、合作社及貧困戶三者間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有效拓寬貧困農戶的增收渠道。(作者:馬智堯段維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