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性文化?奴性文化!

  狼性文化,這個詞對中國的很多企業家來說並不陌生,從任正非時代的華為到馬雲的阿里巴巴,似乎大家都對”狼性文化津津樂道。很多我看到的中小企業特別是銷售型公司,以“狼性文化”為引子,實際實行的是“奴性文化”、甚至對於員工本人恣意踐踏人格,在大馬路上“裸奔”……所以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過,很多概念特別是人力資源領域的概念是舶來語,在很多時候我們本著“拿來主義”各種的體會,歸根結底都是貽笑大方。

狼性文化?奴性文化!

什麼是狼性文化

  所謂的“狼性文化”指的是企業文化中一枝獨秀的創舉,是一種帶有野性的拼搏精神。狼其性也:野、殘、貪、暴。都應在團隊文化中得以再現,那就是對工作、對事業要有“貪性”,永無止境地去拼搏、探索。狼者,猛獸也,群動之族。陸地上生物最高的食物鏈終結者之一,是群居動物中最有秩序、紀律的族群。所謂“狼性”就是哪有肉隔老遠就能嗅到,一旦嗅到肉味就會奮不顧身,勇往直前。狼性文化:一種先進的企業文化,狼性文化中最重要的是對團隊協作的重視,以及不拋棄、不放棄的執著精神,還有克服困難的勇氣等方面。企業發展就是要發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銳的嗅覺;二是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三是群體奮鬥的意識。

斯坦福監獄試驗

斯坦福監獄實驗是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做的實驗。環境可以逐漸改變一個人的性格,而情境可以立刻改變一個人的行為。一個溫文爾雅的紳士,在某些情境下會變成嗜血的狂魔。1971年夏天,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同事們在大學地下室搭建了一個模擬的監獄,並且徵集了24名心智正常身體健康的志願者,每人每天可以得到15美元報酬,但是必須完成14天的實驗。這些志願者被隨機分成兩部分,12個人充當警察的角色,另外12個充當囚犯的角色,實驗時每組只有9人,3人後備。實驗模擬真實監獄環境,囚犯分別被“警車”押送到監獄,然後被搜身,扒光衣服,清洗消毒,穿囚服(像連衣裙一樣的罩衫),右腳戴腳鐐。這個試驗中的所有人,都被深深捲入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無法自拔,不管是虐待者還是受虐者,甚至於主持實驗的教授也被捲入其中,成了維持他那個監獄秩序的法官形象。

狼性文化?奴性文化!

我們剛剛談到了狼性文化,也談到了斯坦福監獄試驗。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在很多時候是在不同地角色下詮釋著所謂“狼性文化”的意義與價值,其實我們一直在強調的“狼性文化”,恰恰忽視了狼作為群居性動物,也是在內部有著很強的層級劃分的。企業鼓勵員工融入到工作中,把工作當作事業去做無可厚非,但是要是過渡宣傳,宣導的其實是一種“絕對服從”的概念,這就把人戲弄了。這就是一種“奴性文化”的體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