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公司在使用騰訊雲?有人說無論帶寬還是節點騰訊都佔優勢,為什麼阿里雲卻穩居第一?

勿忘心安zyp


阿里雲佔據第一的核心原因是阿里佈局雲業務很早,而騰訊和百度是滯後的,等到騰訊想要發展雲業務的時候,阿里已經成了世界第三了,一步落後,步步落後。



在2011年,bat參加一個活動的時候,主持人提了一個問題,問怎麼看雲業務,百度李彥宏的回答是“就拼裝新酒,毫無新意”。騰訊馬化騰的回答是“雲業務發展現在前景還是不明朗,我們正在看”,而馬雲的答覆是“雲業務是未來,阿里已經準備大力投入”。最後事實證明,馬雲是有遠見的,馬雲的阿里雲業務,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三了,份額約6%。

目前阿里雲自建了19個region,有1500多個CDN全球節點。騰訊雲則擁有25個region,1100個cdn節點,二者數量差不多,阿里雲的優勢也更強一點,因為佈局早。


而且阿里巴巴做的是平臺和零售業務,天然是有云業務的基因的。所以美國的亞馬遜和微軟能成為全球前兩名的雲業務供應商,天然的基因促進他們很容易轉型雲業務。

亞馬遜,微軟,谷歌,阿里是目前的四大巨頭。亞馬遜AWS佔全球市場份額的32%。微軟、谷歌和IBM分別佔市場的14%、8%和4%,阿里雲約佔到3%~4%。


你認為阿里雲能超過亞馬遜雲?


毛琳Michael


關注我,獲取更多深度解讀


首先,使用騰訊雲的公司是很多,但是阿里雲的用戶更多,國內市場上,阿里雲佔據著超過半數的市場份額,剩下一半的市場,則有騰訊雲、百度雲、電信雲、金山雲、華為雲等多方爭奪。

全球市場上,阿里雲份額排名第三,僅次於亞馬遜和微軟,並保持最快增速。

老實說,騰訊雲和阿里雲沒法比,阿里雲能有如今的優勢地位,主要原因有三:


起步最早

阿里2009年就開始佈局雲計算,阿里都做了一段時間雲以後,在某次IT大會上,BAT三家參會,李彥宏和馬化騰還都表示不看好雲計算。李彥宏覺得雲計算沒啥技術含量,馬化騰覺得雲計算太難,加上當年也看不到這方面的用戶需求,當時的手機還是功能機,2G網絡,下載一張圖片都費老大勁,帶寬環境也沒跟上。

馬化騰說雲計算要千年之後才有希望……

可是阿里不同,阿里的淘寶和天貓,每天的交易量劇增,對圖片、信息各方面的處理能力需求旺盛,逼得阿里必須想辦法,你想想,雙十一,幾億人在天貓買買買,結果這邊寶貝圖片刷不出來,那邊網頁直接宕機,卡一分鐘都錯過幾個億,這些都催生了阿里的腳步向雲計算邁進。

陰錯陽差,阿里成了三巨頭中最早佈局雲計算的,等到後面另外兩家反應過來,阿里雲已經很成熟了……


馬雲當時有名言:

“我最怕的是老酒裝新瓶的東西,你看不清他在玩什麼,突然爆發出來最可怕。客戶需要雲計算,如果我們不做雲計算,將來會死掉。”


做的好

BAT三巨頭有血液裡的業務基因、肌肉記憶,做自己的拿手業務總能神奇的後發先至,並且一出手就壟斷市場,比如騰訊的社交,百度的搜索,阿里的電商,這是刻在骨子裡的東西。

但是雲計算不是,其實做雲計算,按道理來說,優勢最大的應該是百度,畢竟技術型人才多,結果百度不重視,後來百度這方面的人才跳槽到阿里,幫阿里搭建阿里雲,早年做的也很一般,各種被吐槽,但是馬雲看好雲計算的未來,並且阿里一直在用心儲備人才,從硅谷、谷歌各種高精尖地方挖人才、科學家,還有通稿寫過誇張的標題,整個硅谷都被馬雲挖空了。

大力出奇跡嘛,技術、資金、各方面大力投入堅持了快十年,阿里雲的實力自然強勁。


推廣有優勢

這是阿里的強項,阿里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首先就是給平臺上的大小賣家提供服務,提供金融服務,於是有了螞蟻金服,提供溝通服務,於是有了阿里旺旺……阿里產業鏈上的商家用著阿里的服務,有云需求的時候,順便就用了阿里雲,於是阿里雲就這樣推廣起來,隨著商家增多,用戶也越來越多。

像商業用途的雲業務,一般企業購買時長都是按年算,老用戶估計還有折扣價,畢竟阿里雙十一嘛,雲計算估計也會參與吧!用著不錯就會一直用,後面騰訊雲要反挖客戶也比較難,首先它肯定挖不到阿里產業鏈的電商客戶,其次,騰訊雲的確沒什麼優勢。


價格合理

搜索阿里雲官網價格,看上去還算合理,個人用戶也能夠承受得起。


雲計算的競爭不像直播、短視頻這種領域鬧的風風雨雨,但是站在行業角度來看,雲計算競爭也十分激烈,電信、移動、華為、金山還有三巨頭,包括其他一些入局者,這個賽道也算強手林立,雖然看起來阿里雲已經遙遙領先,但也說不準還有其他變數呢。


我是吳懟懟,虎嗅、36氪、鈦媒體、產品經理等專欄作者、前澎湃新聞記者,專注互聯網科技文娛解讀,更多深度解讀,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吳懟懟


我是從騰訊雲轉移到阿里雲的,最早去對比兩家區別,發現騰訊雲好像一點也不差,騰訊雲服務器內的系統對QQ、微信很友好,自動提示為安全網站,於是就選擇了騰訊雲。

前期沒有發現問題,隨著用戶與流量的暴增,各種問題不斷,經常崩潰。增加帶寬,升級配置,用處根本不大。

最可氣的是碰到流量攻擊根本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等別人不要攻擊了,防護都是擺設。

在14年時果斷全面遷移到阿里雲,阿里雲上服務器配置比騰訊雲要低,更穩定,更省心,除非特別大的流量攻擊,基本不用特別防護。

遷移到現在快5年了,不知道騰訊雲有進步沒,不敢在去試了。


共享思維


題主疑惑的根源在於收集到的信息不夠準確,特別是騰訊雲帶寬、節點都是阿里雲兩倍的這種說法,根本經不起推敲。下面是我從阿里雲和騰訊雲兩家公司的官網上找到的信息:

節點方面,阿里雲自建了19個region,搭建了52個可用區,擁有1500多個CDN全球節點。

而騰訊雲包括自建和合作總共有25個region,建立了49個可用區,其中包括11個合作可用區,CDN節點方面國內有1100多個,海外有200多個。

單從節點數量上看,兩家其實是差不多的。如果非要分個高下,在可用區和全球節點上,阿里雲在數量上佔據一定優勢。

至於帶寬方面,阿里雲和騰訊雲的官網都沒有提及具體的數字。但是據我瞭解,阿里雲和騰訊雲體量相當,並且都有不少的全球業務,按照常理推斷,兩家公司的單說網絡資源應該是旗鼓相當的。

所以騰訊雲帶寬和節點都是阿里雲兩倍的這種說法站不住腳,在帶寬和節點上騰訊雲都佔優勢的說法也有待考量。

市場份額上,阿里雲的確穩居第一,從圖中也不難看出,騰訊雲很難超越。

接下來再說說為什麼阿里雲能穩居第一,對於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經常會面臨內部數據整合力度不夠,無法打通數據等問題。

阿里雲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中臺戰略,將企業的核心能力以數字化的形式沉澱到中臺上來,解決了企業級用戶的困難,所以中石化、億滋、中策橡膠等企業都選擇了阿里雲。至於騰訊雲,主要是騰訊的產品在使用,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阿里雲穩居第一了吧。


認識數碼城


穩定性差就不說了,每月宕機一次很正常。說帶寬多牛逼,連流量攻擊都擋不住。




張宴


早期盛傳阿里雲使用xen虛擬化技術,騰訊雲使用kvm虛擬化技術,雖然kvm的物理虛擬化技術理論上優於xen,早期阿里雲的io並不好,但是出於對kvm降低成本的大母雞手段的擔憂很多早期上雲的小夥伴都選了阿里雲。

後期對騰訊雲的疑慮有幾個方面

1. 眾所周知的騰訊系的文檔問題

騰訊的文檔編寫並沒有那麼好,很多東西邏輯不夠清晰。還有騰訊繫有名的莫名其妙的錯誤提示。閱讀調試都不如阿里系友好。

2.SDK的問題

太繞或者兼容性不好,特別前端SDK,可閱讀性和兼容性真一般,遇坑社區做的也不好,很難快速有效的解決。也沒有云棲大會這樣的雲技術推廣和普及會

3.產品開發的滯後性

很多產品併為開發完成就商業化,在去年,如果你用騰訊雲的雲mysql,如果你遇到不得不重啟的問題,打電話給騰旭讓其幫助強制重啟,溝通兩小時,也許都沒成功,最終自己莫名其妙恢復。今年才上了一些管理功能。還有一些號稱已經商業化的產品,明顯沒完善,商業化兩年都沒收費。

4.售後有霸王條款

這個不多說,純個人看法

5.老做突破心理低價的的促銷

讓人不得不擔憂在成本壓力下共享型產品資源的爭搶問題

6. 偏見問題

本身大家對騰訊感官不夠好,騰訊對開源社區貢獻不多至少宣傳不多,騰訊系在廣東整體技術輸出比較少,反之阿里系近以科學家為主導的技術團隊架構,不斷的開源社區貢獻,技術輸出遠多於btj,大家怎麼選擇可想而知。

我遇到很多的技術負責人都不喜歡騰訊雲,平時都會表現出來,就會影響他所領導的團隊,團隊成員進入新公司必然會影響另一部分人


淡漠的茶


本人用了六年阿里雲,經過了N久對比。現在正在往騰訊雲上遷移。我只分享我自己的經過,騰訊雲因為數據丟失的事被大家噴的一無是處了,但我相信,自從出了這事之後騰訊肯定會加強管理制度流程,杜絕此事發生的。之所以遷往騰訊雲是跟阿里雲的味不對了,越來越發現阿里是一家注重營銷的公司,騰訊是一家注重產品的公司,文檔的質量甩阿里一百條街,代碼拿來就用,阿里?呵呵了,這些不是重點,重點是阿里雲的工單是外包出去的,回答的極度不專業。再有就是阿里粉絲引以為傲的穩定性了,我有一臺服務器,cpu經常滿負荷。遠程桌面都不能,換linux後,。。經常出問題,阿里所謂的工程師解決了倆月,沒解決,釋放服務器重新補了我一臺。總之一點,兩家技術實力差不多,甚至騰訊還高於阿里,只是騰訊低調,不愛炒作營銷罷了。產品體驗甩阿里十條街。,關於價值觀最後舉一個栗子,搶個月餅被開除,借投資名義套取創業公司源代碼無任何處分。這就是阿里價值觀?所以,騰訊雲超過阿里雲僅僅是時間問題。


瘋輕揚的獨孤九賤


阿里雲目前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50%,在國際市場也是僅次於亞馬遜AWS和微軟Aure的存在,雖然與亞馬遜AWS相比差距非常明顯,但實力不容小覷,因為阿里雲是目前增速最快的雲計算廠商,也是唯一一家走向全球市場的中國雲計算廠商。

騰訊雲目前的市場份額也只有10%左右,僅僅是阿里雲的1/5,但這10 %的市場份額是怎麼來的呢?除了騰訊自家產品使用騰訊雲之外,其餘的份額真的是得來不易,有個非常典型的案例,就是2017年騰訊雲1分錢中標廈門政務雲,1分錢中標,說白送也不為過吧?此事曾讓業界一片譁然,紛紛指責騰訊雲不正當競爭,但最後也是不了了之。

再來看看阿里雲的大客戶吧,中央政府採購網,中國聯通,12306,眾安保險,華大基因,飛利浦,中國華能,國家稅務總局,亞洲航空,Rentokil,洲際酒店集團,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關,中國鐵路,特驅集團,海升集團,上汽大眾,吉利汽車,新浪微博,知乎,香港快運航空,美國環境系統研究公司 (Esri),施耐德電氣,帝國金融集團,浙商證券,唱吧,藍思科技,太平洋咖啡等等,這些都是公開資料能查到的客戶。
阿里雲的合作伙伴也都是響噹噹的名字,有紅帽、SAP、埃森哲、哈工大等等,之所以能吸引這些響噹噹的公司合作,也是因為阿里雲強大的技術實力,阿里是目前唯一一個在自家業務裡完全去掉甲骨文Oracle數據庫的公司,而取代Oracle的就是其自行研發OceanBase數據庫,螞蟻金服,淘寶網都在使用該數據庫,能夠處理螞蟻金服和淘寶的天量數據,OB的實力可見一斑,所以阿里雲市場佔有率遠遠甩開騰訊雲是絕對的實力體現。


奈氪


首先表明一下我的立場: 我很喜歡關注科技欄目。並且使用過阿里雲和騰訊雲,我做網站的時候,使用的是阿里雲,當然也試用了免費的騰訊雲的產品,(有試用期)最後我選擇阿里雲。選擇阿里雲的原因有這麼幾個點,阿里雲的服務相對來說更容易操作(後臺的)對我這個不是技術人員的技術人員更加容易操作。第二點我感覺阿里雲的服務更加優秀,產品和一些服務上。不過我感覺阿里的價格要比騰訊高那麼一丟丟。高的不是很多。一丟丟而已。還有就是阿里對於小服務器很少。大多針對是企業類型的,真的個人或者小企業商務的很少。比如你想寫個博客 做個自己的小主頁,阿里雲就感覺很少有這類的產品。騰訊雲有。所以我的博客是在騰訊雲上的。還有騰訊雲有一個好處就是域名認證,你使用騰訊雲之後你的域名可以再QQ上出現認證標誌這個東西很有利於推廣。至於佔有率的數據,阿里雲確實要比騰訊雲的市場佔有率高很多,這個不能不承認。畢竟阿里雲的技術是騰訊無法比擬的。比如說12306吧都是阿里雲給弄好的。不然現在12306還是卡的要死的那種。不過騰訊雲也不錯 ,後來者也做到了很多不錯的地方。雖然還不能和阿里雲比較。以上都是個人觀點,沒有參照其他數據和文獻,


姓朱明雀字浩天


雲計算產品越來越多,像國內的BAT三大巨頭都提供了雲主機(騰訊雲CVM、阿里雲ECS、百度雲BCC),另外還有存儲、數據庫、安全等相關雲服務。在這其中,CDN也是一項重要的雲服務,CDN指的是內容分發網絡,利用全網加速節點讓用戶就近獲得所需內容,從而提高速度。

今天不妨讓我們從費用、加速節點、特色功能、速度四個方面來對比一下BAT三家的CDN加速服務。

一、費用

阿里雲:按流量包計費,有免費但難搶 阿里雲CDN計費方式是流量包,分為入門性、進階型和組合加強型三種,相關參數要求也列的很詳細。

此外阿里雲有針對新用戶的100G免費CDN加速服務,但很難搶,而且也不知道一天到底多少個名額。 騰訊雲:免費額度大,較為實用 騰訊雲CDN的服務費用比較實用,所有用戶每月可享受10G的免費流量,新用戶則有 6 個月的免費,每月再贈送50G免費流量。你可以試試免費看能否滿足需求,再決定是否進一步購買付費流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