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習俗你瞭解有多少?

立夏以後,天氣將會逐漸地炎熱起來,意味著一步步走向“燒烤”模式。 許多人特別是小孩到了高溫季節都會感到食慾不振、四肢無力,身體逐漸消瘦,人們把這現象叫做“疰夏”。相傳女媧娘娘告訴百姓,每年立夏時在小孩子的胸前要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就可避免“疰夏”的現象發生,所以這一習俗一直沿襲至今。記得小時候快立夏節前,我總是纏著媽媽,讓她為我們兄弟用花的紗線編幾隻裝熟雞蛋的蛋籃,掛在身上,帶到學校去和同學碰蛋比賽。還有立夏那天早上都要煮黃燒餅吃,說吃了就不會得黃晃(音)病,就是那種夏天那種汗多胸悶氣短的感覺。門檻也是不能坐的,過去的門檻比較高,主要是防止老鼠蟲子野貓野狗進入,不像現代的房子門檻很低,幾乎沒有。說坐了會一個夏天都會乏困,打不起精神;門檻也不能站,站了不會長高個。還有找個大秤,秤一個下自己的體重,一個夏天都不會瘦夏的。 俗話“鄉風十里地,各處都不同”,你那裡有什麼有關立夏不同的習俗和大家一起分享嗎?


立夏的習俗你瞭解有多少?

節前賣燒餅的小店門口都會有人排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