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回應裁員,郭臺銘屢次提出機器將取代人工,裁員是必然趨勢

富士康回應裁員,郭臺銘屢次提出機器將取代人工,裁員是必然趨勢

據富士康發佈的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富士康三季度淨利潤僅為248.8億新臺幣(約合8億美元),同比增長18.3%,但是低於市場預期。

主要原因是蘋果手機銷量不佳,所以導致以代工為主要收入的富士康陷入了小困境,所以關於裁員的消息層出不窮。

11月22日,富士康對裁員的傳聞做出了回應,富士康每年都會對全球公司的運營進行檢視,然後做出適當的調整,此次調整並不僅限於富士康本身,而是對富士康旗下數百家公司,對於裁員的人數富士康並沒有說明,裁員是為了縮減開支,因為公司發展都有淡旺季,根據淡旺季情況對工作人員作出適當調整也是為了從容應對市場的各種挑戰,但是對於研發發麵的費用不但不會減少,發而還會持續增加。

富士康回應裁員,郭臺銘屢次提出機器將取代人工,裁員是必然趨勢

早在年初的時候,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就表示,富士康計劃未來五年內會至少投資 3.42億美元用於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領域方面的投入。早在2011年的時候,郭臺銘就說要在2014年實現100萬臺機械臂,但是說好說,做起了似乎並沒有那麼順利,很多機械臂還達不到智能電子產品精確的要求, 2015 年,郭臺銘又在年度大會上宣佈,將於 2020 年實現 30% 自動化,並且在2018年年中的時候,郭臺銘又說富士康在5年內用機器人取代80%的直接作業員,5年做不到的話10年一定做得到。

種種跡象表明,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髮展,富士康可能會在未來幾年繼續削減工作崗位,一臺機器可以24小時不停歇,而且工作效率可以超過一百位人工,沒有理由不裁員,據說到2025年,很多的工種都會因為人工智能的發展而徹底消失。

富士康回應裁員,郭臺銘屢次提出機器將取代人工,裁員是必然趨勢

社會在不斷進步,雖然機器人的工作性能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那麼好,也到不到要求,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機器人的性能會不斷的進化完善,富士康每年都會在研發上投入巨資,機器代替人工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實現。

要想不被社會淘汰,唯有使自己不斷進步,才是應對下崗的唯一方式,人工智能的發展,會給簡單重複的職業工種一次致命打擊,會對不思進取的員工一次深刻的教訓。

雖然機器可以代替人類,但是機器要想平穩運轉,離不開人工的操作,發生故障也需要人來維修,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適應公司的發展才是上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