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新經濟大有前景

東南亞新經濟大有前景

在少數新興市場大國對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金融科技、互聯網金融、網約車、數字貨幣、區塊鏈技術等第四次技術革命的核心產業下狠手監管甚至扼殺,逐出市場之際,全球三大區域正在緊鑼密鼓大力推進與發展。

一個是美國市場。在以互聯網商用為主的新科技新經濟領域大力推進。近期,明顯感到落伍的沃爾瑪下決心在電商領域再次加大投入,磨刀霍霍追趕亞馬遜。另一方面在互聯網金融上,幾大互聯網巨頭都在移動支付上快速推進。人工智能金融、數字貨幣、區塊鏈技術等美國遙遙領先於所有國家。

另一個是歐洲國家。由於傳統資本主義的沉重歷史包袱對思想的禁錮,歐洲急需來一場互聯網商業化的洗禮與衝擊。這就是中國馬雲在歐洲被高接遠送的原因。

要著重講的是東南亞這個市場對互聯網新經濟的容量與潛力無比大。最新兩個機構-谷歌和淡馬錫預測,隨著網絡及智能手機的普及,東南亞互聯網經濟將在2025年突破2400億美元,比2016年的預期相比高出400億美元。按照我個人預測遠遠不止2400美元。如果加上印度在內,東南亞與中亞諸國到2025年互聯網經濟價值規模將突破5000億美元以上。理由何在?

這幾大優勢決定了以上預測。首先,中亞加東南亞龐大的人口基數決定了這是移動互聯網規模經濟模式的最佳沃土。互聯網是以量取勝,即:流量與客戶規模是根本性資源,是互聯網公司的衣食父母。東南亞加中亞10幾億人口的規模,最適應互聯網經濟發展。

東南亞新經濟大有前景

其次,智能手機正在這些地區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普及。這要歸功於中國的功勞。由於中國的小米、華為、VIVO、OPPO等智能手機廠商以極度低廉的價格挺進了印度與東南亞市場,推進智能手機在這些地區的普及。已經給移動互聯網商用奠定了基礎支撐。

再次,印度與東南亞互聯網市場環境良好,沒有任何網絡限制,居民可以任意登陸全球所有網站。移動互聯網環境非常之好。同時,這些政府都在大力推進互聯網商用業務,印度、馬來西亞、泰國等政府,馬雲都是座上賓。

最後,這些地區互聯網商用仍然較為落後滯後,反而說明潛力更大,我們可以看看谷歌與淡馬錫的調查。

谷歌和淡馬錫聯合發佈研究報告顯示,關注的互聯網經濟領域包括打車、電子商務、在線旅遊、網絡媒體、外賣、音樂訂閱及視頻點播等。

報告指出,在2018年,東南亞互聯網行業的商品交易總額(GMV)將達到720億美元,同比增長37%。

東南亞新經濟大有前景

主要發力在移動端。報告所研究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和菲律賓六個國家目前共擁有3.5億互聯網用戶,較2015年的2.6億人明顯增加,其中,超過90%的用戶是通過智能手機上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