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樑懸掛和獨立懸掛被用來區分車的檔次高低,是否科學?

陳旭俊


相當無科學依據。一輛車高級與否與其自身的產品定位、品牌、用料以及實際乘坐品質等諸多方面客觀達成,而非區區懸掛形式就能決定的。對於一個對車沒有深入瞭解的人,選擇車輛大多通過“身體”決定,因為身體的感受是不會說謊的,這裡不僅包含NVH、隔音甚至還有行駛穩定性以及濾震性,而後獨立與非獨立的差異在日常使用中大多體現在舒適性體驗上,而這個還與車輛目標消費人群的喜好以及調校取向息息相關。

結構上的差異雖然不能帶來絕對的舒適與否,但由於獨立懸掛左右車輪作動不干涉,在單邊起伏或者連續顛簸路面時車身搖晃和震動的幅度可以做到更小。想要實現徹底舒適化取向大多在彈簧和避震阻尼的匹配上下功夫,而舒適和操控對常規的非可變懸掛則不可兼得,只能折中。想要提升車身操控抑制過彎側傾,防傾杆是主力,而用料鏈接左右後輪的扭轉梁就是一個被放大的“防傾杆”,所以它的結構上是更傾向於運動性的,像曾經制霸紐博格林北環的前驅車雷諾梅甘娜R.S.、歐版思域Type-R等都是扭力梁性能車的代表作。

很可惜梅甘娜RS和思域TypeR都離我們太遙遠,這些觸不到的美好也無法讓扭力梁得以正名。因為結構簡單不佔空間且有著成本優勢,扭力梁也被大量用在小型機緊湊級車身上,以換取更大的車內空間,而往往這些車型的售價都不昂貴。像20萬級別的車大部分都很識趣的採用獨立後懸,一是照顧了消費者心理,二是它們的尺寸也足以容納獨立懸掛,但有一個車型是例外:PSA。採用EMP2前驅平臺的標緻4008、雪鐵龍C5天逸甚至5008等中型SUV,都採用扭力梁後懸,或許你會覺得它非主流且不厚道,但看過5008在麋鹿測試中媲美運動轎跑的實際表現,你會深深為PSA對扭力梁調校功力以及不受尺寸、重心高度劣化影響的出色操控所折服。

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不管獨立非獨立,能達到產品定位訴求的調校、滿足消費者對其的心理預期才是成功的,如果產品彩頁上的扭力梁讓你心生不悅,那麼不妨通過試乘試駕去解開心結,因為一輛車的好並非通過文字去形容,更多的需要身體去感知。對於車企,成本固然重要,但總不能通過犧牲空間去實現“多連桿懸掛”這幾個字吧?(botzi)


DearAuto


如果單論成本,一般扭力梁成本是要比獨立懸掛低一些。

至於能否通過此評論檔次高低,先不論科學與否,確實很多車型會在低配版本使用扭力梁,高配版本使用獨立懸掛。反過來,低配版使用獨立懸掛高配版使用扭力梁的,幾乎沒有。且不論哪種更優秀,事實就是如此。

所以即便我們不懂這兩個懸掛的區別,我們還是能很簡單的通過這分辨出同一車型中哪個版本更高。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我想主要原因還是高版本車型往往更偏重舒適和操控性,而獨立懸掛在這方面的優點突出:

1. 質量輕,減少了車身受到的衝擊,並提高了車輪的地面附著力;

2. 兩側車輪可以單獨運動互不相干,能減小車身的傾斜和震動;

3. 可以降低發動機位置,降低整車重心,從而提高汽車的行駛穩定性;

而且這一規律在中國尤甚。比如大眾為了迎合中國市場,在7.5代2018款高爾夫上,偷偷換回了獨立懸掛(1.4T、2.0T版本使用四連桿、1.6L使用扭力梁);法國人終於拗不過國內市場,全新DS7放棄扭力梁懸掛,採用了一套多連桿式獨立後懸架。

但如果針對不同車型,能否通過扭力梁和獨立懸掛判斷哪款車型的檔次更高,那就沒譜了。比如雖然扭力梁在操控感上不及多連桿,但在車輪定位上更具優點。當左右輪跳動時,靠橫樑牽扯在一起,使外傾角和前束角不會被改變,輪胎磨耗變小。

而且呢,舒適性這東西還是看調校,而且一些車型還會對傳統扭力梁結構進行進一步的改進,很多法系車的後扭力梁結構就非常出色。

可以說,雖然獨立懸架的物理結構先天比非獨立懸架擁有更好的舒適性和操控性。但這並不能直接對等。比如像日產軒逸、豐田卡羅拉 、雪鐵龍C4L、標緻408這些,舒適性也是相當不錯的。就事論事來說,當年把多連桿改成了扭力梁的高爾夫7也仍然是一款操控性很好的車型。


東拉西車


這是一個很容易引起口水爭議的話題。首先擺下結論:當然不科學,扭力梁懸掛廉價和獨立懸掛高級只是一些半懂不懂的鍵盤車神所YY出來的一家之言。其愚昧之處在於以簡單而膚淺的表象去否定一大幫工程師的努力。就好像發動機A功率扭矩參數比發動機B要大,就妄下結論搭載發動機A的車子要比搭載發動機B的車子要好。

然而實際上,以第7代高爾夫為例,假如蒙上雙眼,我相信98%的人都分辨不出究竟哪臺是低配版本的扭力梁或者是高配版本的多連桿。當然了,扭力梁先天結構上確實有不如多連桿的地方,這點不需要刻意美化扭力梁。但裝上多連桿未必等於高級,東南菱悅V3就是一臺後多連桿的車子,請問誰敢一口咬定它會比扭力梁的高爾夫7要高級?

所以,最終我們還是得拋開表象來看實際表現。首先真正的SUV底盤究竟如何定義,至今仍未有任何有意義的定論,只不過是日產營銷的術語而已。普拉多說非承載式車身才是真正的SUV底盤,路虎發現5說承載式車身也是真正的SUV底盤,你信誰?

繽智之所以採用扭力梁,一來是為了成本,而來是為了空間。這些元素都會比後懸掛的結構要來得更重要。這是本田綜合各方考慮而做出的決定,當然了,繽智的行駛品質確實不如逍客好,但這並不是懸掛結構所造成的。同樣採用扭力梁的謳歌CDX,行駛品質就相當不錯。

你說買繽智的人是不是就是不理智了?我反而覺得那些人才清楚自己的需求,起碼在空間方面我會投一票給繽智,而且1.8L開起來的爽快程度也不輸於2.0L的逍客。關鍵是,逍客定價會比繽智更高些,而且中低配車型的配置比較寒酸。但開起來的車廂隔音以及底盤濾震都會比繽智出色。所以,無論買繽智或是買逍客的人,都很理智。但那些單純憑後懸掛結構去買車的人,毫無疑問是不理智之極。

以上


有聊Auto


用扭力梁懸掛和獨立懸掛來區分車輛的檔次高低,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不然為何市面上的高配車,豪華車全都是使用獨立懸掛呢?


但是不管扭力梁懸掛還是獨立懸掛,對於我們日常使用的家用車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在柏油路面上幾乎感覺不出差距。

我們知道,獨立懸掛相比扭力梁懸掛,在成本上高出不少,舒適性更好,過顛簸路段濾震效果更好,所以主打越野的SUV和追求舒適度的高端車都是清一色的獨立懸掛。

低端車,或者是低配車,為了控制成本,當然會選擇價錢更低的扭力梁懸掛,基本上十萬以下的車都是扭力梁後懸掛。



所以區分一輛車檔次如何,廠商是否良心,通過對比後懸掛,確實是比較準確的鑑別方式。


汽修百曉通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獨立懸架和扭力梁懸架。

扭力梁懸架(Compound Crank Axle)

扭力梁懸架,是一種半獨立懸架,由於是靠一根可彈性扭轉的橫樑連接左右兩車輪。不像剛性懸架那樣限制了兩側車輪的相對運動,又不像獨立懸架那樣兩側車輪完全獨立跳動(不考慮橫向穩定杆的影響),所以,這種曖昧的定位,決定了他同時具備剛性懸架和獨立懸架的某些特性,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先天不足。

扭力梁懸架常見的型式有如下幾種:

1. 扭轉梁:橫向的扭轉梁和兩側車輪同軸;

2. 耦合型:橫向的扭轉梁在兩側車輪軸線的前面,通過兩根和扭轉梁焊接的縱臂和車輪連接,扭轉梁和縱臂的焊接位置在縱臂的前半端;

3. 標準型

:和耦合性的區別是,扭轉梁和縱臂的焊接位置在縱臂的最前端靠近安裝襯套的位置。

下圖為扭力梁懸架綜合性能雷達圖,可以看出其主要的優勢在經濟性,且平順性和操穩性略優於剛性懸架。

目前,該懸架使用最多的是法系車,尤其是PSA在國內出售的幾乎所有車型(508、C5以及進口的C4-AirCross和4008除外)的後懸都是該類型。

法系車對該懸架的調校水平很高,國內某些OEM用多連桿獨立懸架調教出來的操穩水平甚至都不及法系車扭力梁車型的表現。所以,不能人云亦云地一聽到扭力梁就認為是板車懸架,性能差。

獨立懸架(Independent Suspension)

該懸架型式在B級以上車型上使用很廣泛,甚至有些A級車為了追求操控性,也配備了獨立懸架。比如福克斯、高爾夫(國內新款的已換成扭力梁)、昂克賽拉、明銳(國內新款的已換成扭力梁)等。

常見的獨立懸架有麥弗遜式(Mcpherson Strut)、雙叉臂式(Double Wishbone)和多連桿式(Multi-Link)等。為了便於理解可以將雙叉臂懸架視為最基本的多連桿懸架,其他形式的獨立懸架都是在其基礎上衍生出來的。

麥弗遜式是目前A級車和一部分B級車使用最為廣泛的前懸架型式,由於該懸架型式結構緊湊,佔用的橫向空間小,所以大部分前置前驅的車型都採用這一型式的懸架。該懸架可以看成是將雙叉臂懸架的上臂縮成一個點(彈簧減振器支柱和車身連接點)。該懸架最主要的三個部件是:彈簧減震器支柱、下控制臂、穩定杆。下圖是2003款Golf的前懸架。

雙叉臂懸架是上下兩根叉臂組成的懸架,由於該型式的懸架側向剛度大,多用於對操穩要求高的性能車和大部分賽車上。下圖是Audi A4、A6和A8的前懸架。

下圖為雙叉臂懸架綜合性能雷達圖,可以看出其最大的優勢是其出色的操穩性和平順性,但其經濟型不佔優勢,且佔用的橫向空間大,不適用於橫置發動機的車型。

多連桿懸架一般是指杆係數量在3以上的,常見的有E型多連桿(福克斯後懸架)和5連桿型(BMW很多車型的後懸架)。下圖為BMW 3系5連桿後懸架:其中最上端的青色連桿可用來調節前束,下端紫色和青色一體的連桿為支撐臂,用來固定彈簧和減振器,承載車身重量。

下圖為奔馳M級5連桿後懸架。該車型使用的是空氣彈簧和主動式減振器,能主動調節車身高度,以及更精準的調節減振器阻尼力以適應實時路況,達到出色的舒適性。

由於多連桿懸架的設計自由度高,可以實現對車輪精準的導向,但也對應相關的設計和調校工作非常複雜。沒有超高的設計和調校水平,用該懸架型式也打造不出一款操穩性出色的車子。

下圖為多連桿懸架綜合性能雷達圖,可以看到調教良好的多連桿懸架擁有出色的操穩性能和平順性,但經濟性和佈置空間依然是其軟肋。

總結

下面我們對不同類型的懸架進行總結並打分,為大家買車提供一個參考。

可以看出,扭力梁懸架相比於獨立懸架具備很大的經濟優勢。

需要指出的是,汽車的操縱穩定性還取決於各車企的設計、調校、工藝以及製造水平 。有一句話說的很好:獨立懸架是一個大容器的杯子,扭力梁是一個小容器的杯子,至於能裝多少水,就看各車企的調校水平。

普通家用車,扭力梁能滿足所有常規駕駛工況下的操縱穩定性和平順性要求。現如今國內相當一部分自主車企,底盤調校工作委託給國外有經驗的調教公司,其調教水平也越來越接近合資車的水平。

版權聲明:本文為“汽車人參考”原創,如需轉載,請務必提前聯繫。轉載時請註明“本文出處於+媒體平臺名稱+汽車人參考”以及原文鏈接,侵權必究。

汽車圈兒的清流


汽車人參考


現在很多車主在買車之前都會做很多功課,瞭解車型知識,做對比,時間長了,自己也成了小半個專家。在車輛的技術參數中,有許多消費者會關注懸掛系統,因為在很多車主心目中,獨立懸掛要比非獨立的扭力梁懸掛車輛檔次更高,如果差不多的價位,那就會選擇採用獨立懸掛系統的車輛,認為性價比較高。

先來說說扭力梁懸掛和獨立懸掛到底是怎麼回事。懸掛系統,就是車身和輪胎之間的連接裝置系統。懸掛系統不僅僅是連接裝置,還起到緩震的作用。扭力梁的懸掛是通過一根軸承連接車輛左右兩邊的輪子,只要一側的輪胎有一點顛簸,另一側也會受到影響。扭力梁懸掛結構簡單,所佔用的空間較小,成本較低,很多小型車輛為了節省空間降低費用會使用這種懸掛系統。

而獨立懸掛則是每個輪胎與車身的連接都是獨立的系統,不影響其他三個輪胎,這樣車輛的避震效果就會更好,乘坐更平緩。正是因為獨立懸掛較高的緩震作用,使得絕大部分中高端車型都採用獨立懸掛,可以提供更舒適地乘坐感受。只是獨立懸掛系統結構較為複雜,會佔據車內的部分空間,所以獨立懸掛大都被用在中高級車上。

正因為這兩種懸掛的特性和成本的不同,一般採用獨立懸掛的車輛車價會高於扭力梁懸掛的車輛,並且很多采用扭力梁懸掛的車輛都是小型汽車,所以也就有了很多人以車輛所使用的懸掛系統來區別車輛檔次的概念。雖然大部分價格較高的車型確實是獨立懸掛,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我們來區分車輛的好壞與檔次還是要綜合考量其他很多方面,不能只看單一因素。


汽車觀察家


與車檔次高低最相關的就是價格了!

一些國產“高配低價”車喜歡用獨立懸掛作為噱頭以吸引消費者,但通常它們的表現並不怎麼樣!

我們都知道,汽車的懸掛系統是最需要“軟實力”的,遠遠不是多用幾根鐵梁就能夠達到高級別的!

用是否“獨立懸掛”來區分車的檔次高低,更是不科學的一件事!

評價一輛車懸掛的好壞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總的來說,跟汽車的整體造價還是最相關的,通常中級車都用的獨立懸掛,緊湊級少數用獨立的,大多是非獨立。但就同級別的車來說,獨立與非獨立在日常使用的時候區別並不大!也許也僅限於某些特殊情況比如減速帶,才能讓你感覺出之間的細微差別!

一些人所說的某某系的車懸掛如何好,10來萬的車甚至不輸寶馬奔馳等等,其實這類說法你也就是一聽,不必當真的!


你需要更多的高能瓦斯


用懸架來區分一輛車是否高級,肯定是不全面的。對於家用轎車而言,獨立懸架要比非獨立懸架的車輛,舒適性更好、行駛穩定性更好,這點毋庸置疑。首先咱們先來了解一下懸架到底是個什麼東西?獨立懸架和非獨立懸架,有什麼區別!


通俗的說,懸架是指車架與前後橋或者車輪之間的連接裝置。懸架主要負責傳遞車輪與車身之前的力矩。比如支撐力、制動力、以及負責給車身傳遞衝擊和震動。懸架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獨立懸架、一種是非獨立懸架。獨立懸架之中又可以分為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和雙叉臂式獨立懸架等等。非獨立懸架又分為整體橋和扭力梁等等。

不同懸架有著不同的幾何結構,這個幾何結構和懸架所採用的材質,以及原廠技師的不同調教,會直接影響到車輛的舒適性、穩定性、以及操控性等等。為什麼說獨立懸架的舒適性好呢?因為獨立懸架的每一個車輪,都通過獨立的彈性懸架和幾何結構與底盤相連。左右車輪在通過不平路面時可以單獨跳動,雙方各不干涉!可以大幅減小車輛的震動和顛簸!


非獨立懸架的左右兩側的車輪,通過一根整體架相連,然後再將車輪連同車橋一起通過彈性懸架固定在車架下面。所以車輛行駛在顛簸路面時,左右車輪在彈跳時會互相牽連。因為非獨立懸架的成本比較低,所以現在有一些低端轎車和城市SUV的後橋都採用了非獨立懸架結構。但是也有一些越野車的後橋也採用了非獨立懸架結構,比如我們熟知的豐田普拉多、陸地巡航艦。這些安裝非獨立懸架的越野車,之所以選擇非獨立懸架結構,絕對不是因為成本低,而是針對越野車型,有單獨的設計。

巖哥的觀點:像牧馬人和上一代奔馳G級,前後都採用了整體橋式非獨立懸架結構。難道能說上一代奔馳G級前後都採用了非獨立懸架就不高級嗎?現在10萬元的車也有采用四輪獨立懸架結構的,難道它們就高級嗎?所以用懸架結構來分辨一輛車是否高級是不準確的!

我是巖哥,如果您有關於汽車方面的任何問題,歡迎隨時向我提問,記得關注我!


巖哥侃車


現在,車是越來越普及了,人們對於車的興趣也是越來越大了,也越來越希望對於汽車有更多的瞭解,特別是那些準備買車的網友們。就拿題主的這個問題來說吧,扭力梁懸掛和獨立懸掛是兩種比較常見的懸掛形式,在很多人的眼裡,它們被看做是區分車的檔次高低的一個重要標準,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那我們就先來了解下這兩種懸掛形式吧。

所謂扭力梁懸掛就是通過一個扭力梁來平衡左右車輪的上下跳動,以減小車輛的搖晃,保持車輛的平穩,而獨立懸掛系統指的是每一側的車輪都是單獨地通過彈性懸掛系統懸掛在車架或車身下面的。

在不少人的眼裡,獨立懸架都要比非獨立式懸架高級些,扭力梁式懸架雖然看起來是非獨立懸架,但嚴格的來說,它應該算是“半獨立懸架”。

這兩種懸掛形式從本質上來說,並沒有什麼高低的檔次之分。車輛的舒適性與操控性還與底盤的調校、用料、做工等因素有著密切的關係,它是整車零部件協同運作的結果。很多用著扭力梁懸掛的車子也能帶來良好的舒適性與操控性。只是因為現實中的一些負面事件,扭力梁懸掛的評價被拉低了,給很多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在購買的時候,自然也就不想涉足了。而獨立懸掛則相對在人們的心中更高大上一些,在不少人看來更高級的車才會用上獨立懸掛。

雖然說這樣的看法不是完全地正確,但是想要糾正過來,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關於這個,法系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雖然其扭力梁懸掛所帶來的舒適性與操控性並不遜於獨立懸掛的車子,可是消費者就是不買你的賬,當然,這裡面還有其它的因素,這裡就不多展開了。

總的來說,這兩種懸掛形式各有所長,不能簡單地以名字上來論高低,最好能多試駕試乘幾次,這樣才會有最真切的體驗。


汽車很聽話


首先明確一點,高低檔次如何定義?

我的答案是產品品質,而非產品價值。雖然高價值更易創造高品質,但不帶表低價值不能創造好品質。一輛內飾車殼都用黃金鑽石打造的QQ和一輛寶馬7,產品價值差不多,但誰的檔次高,大家心裡都有數。

回到題目,多連桿獨立懸架的成本價值要比扭力梁懸架要高,所以很多人會將配備獨立懸架的車型認為檔次高一級。這並不科學,剛才說了產品品質才是決定檔次高低的因素。懸掛的品質如何判斷?操控性及舒適性!優秀的團隊可以把扭力梁調教的像獨立懸掛一樣舒適及穩定,差勁的團隊你就算給他10連桿獨立懸掛也調不出操控感和舒適性。所以技術路線沒有對錯也沒有檔次高低,只有堅持鑽研提升產品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