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利和赤黴素在轉化植物雌雄花上有什麼不同?

明端木執之


乙烯利和赤黴素都是植調劑中用於調控植物雌雄性別的藥劑,都具有特異的生理調節功能。是其他植調劑所不具備的獨特效能。也是目前運用調控植株雌雄性別的兩款主要植調劑。



但是,乙烯利與赤黴素在轉化植物雌雄性別也是有區別的。區別如下:

乙烯利:運用在瓜類作物上比較多。近年來逐漸運用到果樹上。它的作用在於,當植株的發育處於"兩性期"時,植物噴施乙烯利以後,它就抑制了植株上雄蕊的發育,而促進雌蕊發育,引起植株花序在性別上由雄向雌轉變,從而雄花就變成了雌花。



赤黴素:而赤黴素恰恰是與乙烯利剛好相反。它是抑制植株的雌蕊發育,促進雄花發育。花序在性別上由雄轉向雌,濃度赿高雄花比例愈高。

譬如,黃瓜育種在進行一代雜交的時候,就用赤黴素來誘導多開雄花。在黃瓜幼苗期用五十毫克每升的濃度噴施植株,有明顯的抑雌促雄的表現。當把濃度提高到一千五百毫克每升時,植株上基本上都是雄花而沒有雌花。



而乙烯利在瓜類及果樹上運用,主要是誘導雌花多開。在瓜類上運用一般情況下,在瓜苗出土一至二片真葉時,用一百至兩百毫克每升的濃度均勻噴霧即可。

乙烯利在果樹上的運用,見清江鶴相關問題述之,在此不必贅述。


清江鶴


問題:乙烯利和赤黴素在轉化植物雌雄花上有什麼不同?


答案:乙烯利和赤黴素在轉化植物雌雄花上的作用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

乙烯利是促進植物成熟的生長調節劑,易被植物吸收,進入植物的莖、葉、花、果實等細胞中,並在植物細胞液微酸性條件下分解釋放出乙烯,與內源激素乙烯所起的生理功能相同。幾乎參與植物的每一生理過程,具有促進果實成熟,促進葉片、果實脫落,促進雌花發育,誘導雄性不育,打破種子休眠,減少頂端優勢,增加有效分孽,使植株矮壯等作用。



赤黴素是一種貝殼杉烯類化合物,是一種廣譜性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植物體內普通存在著天然的內源赤黴素,是促進植物生長髮育的重要激素之一。在植物體內,赤黴素在萌發的種子、幼芽、生長著的葉、盛開的花、雄蕊、花粉粒、果實及根中合成。根部合成的赤黴素向上移動,而頂端合成的赤黴素則向下移動,運輸部位是在韌皮部,運輸快慢與光合產物移動速度相當。人工生產的赤黴酸主要由葉、嫩枝、花、種子或果實吸收,移動到起作用的部位。它能改變某些雌雄花的比例,誘導單性結果,加速某,些植物果實生長,促進坐果。



總之,乙烯利具有促進雌花發育,誘導雄花不育。而赤黴素能改變雌雄花的比例,誘導單性結果。它們是作用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