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淨化槽處理技術及特點

淨化槽作為一種較為成熟的分散汙水處理設施,不但在日本廣泛應用,也被世界所認可。早在20世紀80年代,日本就研製出可用於處理糞便汙水和生活雜排水的家用淨化槽,淨化槽的出現,使日本所有不同地區的生活汙水治理變為可能,極大的促進了日本水環境的改善和水資源循環的形成。今天就帶您瞭解一下日本淨化槽處理技術特點。

一、日本的生活汙水處理

在日本,存在有幾種不同的汙水處理系統,採用的汙水處理設備也有所區別,用來處理從每一個家庭排放的糞便汙水和灰色汙水(廚房,浴室,洗衣等汙水)。根據汙水的種類,汙水處理設施的規模以及補助金制度的不同,日本主要的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可劃分為“公共下水道”,“農村下水道”和“淨化槽”三種類型。除此以外作為糞便處理設施還有“單獨式淨化槽”和“日式幹廁”,但這兩類設施已經停止新的設置安裝。

一文讀懂淨化槽處理技術及特點

日本生活汙水處理系統圖

下水道主要是用於城市汙水的處理,通過管道將家庭汙水和工業汙水收集到汙水廠,在汙水廠集中進行處理,是典型的集中式汙水處理設施。

淨化槽則主要設計用來處理一家一戶或樓房排放的生活汙水,是一種分散式汙水處理設施。淨化槽可分為主要用於處理小至一家一戶生活汙水的「小型淨化槽」和用於處理樓房、住宅小區生活汙水的「中大型淨化槽」。

一文讀懂淨化槽處理技術及特點

日本淨化槽處理系統

二、日本淨化槽特點

1、佔地少,兼容原有排水系統,改造工程施工週期短,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升級改造排汙處理系統並正常運營。

2、改造後的處理系統同時具有三方面的功能:在保持原有排水系統的情況下、系統又具有汙水收集、處理功能同時又可回用。

3、安裝簡單,使用靈活。由於淨化槽外可模塊化,可依外部環境的要求不同而改變尺寸,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其安裝位置,並且其使用數量可隨處理水量及處理負荷的變化而隨時增減。

4、使用自動化操作,運營維護簡單、即便設備出現故障也無需開挖,只需抽乾池內的汙水即可維修設備排除故障。

5、汙泥產量少,可大大減少汙泥的產量,降低汙泥處理的費用,節省因汙泥處理的佔地和能耗。

三、淨化槽構造和性能

從構造和性能上淨化槽可大致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根據《淨化槽構造標準》來設計製造的淨化槽,這種淨化槽被稱為:標準構造型淨化槽;另一種是淨化槽廠家自主設計製造,其性能經國土交通大臣認定的淨化槽,這種淨化槽被稱為:性能認定型淨化槽。

1.小型淨化槽

根據「淨化槽構造標準」的規定,「標準構造型淨化槽」的小型淨化槽有三種處理工藝:沉澱分離接觸曝氣工藝,厭氧濾床接觸曝氣工藝和脫氮濾床接觸曝氣工藝。

下面的圖展示的是厭氧濾床接觸曝氣工藝小型淨化槽的內部構造。這種工藝是小型淨化槽採用最多的一種,也是安裝數量最多的一種淨化槽。汙水通過管道流入厭氧濾床池,由於裡面填裝有濾材,汙水中的固體雜物的大部分通過濾材時被去除。

一文讀懂淨化槽處理技術及特點

小型淨化槽構造(厭氧濾床接觸曝氣工藝)

厭氧濾床池的主要功能是儲存被分離的固體雜物和汙泥,也兼備BOD分解和通過濾材裡的厭氧微生物的厭氧消化來降低汙泥的產量的功能。在接觸曝氣池,由鼓風機將空氣注入水中,在好氧微生物的幫助下水裡的有機物得到降解,氨氮被氧化。經過曝氣處理後的水流入沉澱池,在這裡懸浮物沉入池底,上面乾淨的處理水流入消毒池,在那裡經過氯片消毒後排放。

2.中大型淨化槽(51人槽以上)

標準構造型的大型淨化槽可分為兩種類型:生物膜法類和活性汙泥法類。採用生物膜法的有三種處理工藝,即接觸曝氣工藝,旋轉接觸板工藝和滴水濾床工藝。採用活性汙泥法的又可再分為兩種處理工藝,即標準活性汙泥法工藝和高強度活性汙泥法工藝。

一文讀懂淨化槽處理技術及特點

中大型淨化槽構造(接觸曝氣工藝)

各種處理工藝的構成單元設備示於下表。比如採用生物膜法的淨化槽,其一級處理由沉澱池,格柵和流量調節池來進行。在流量調節池的後面,需要有汙泥濃縮蓄存池或汙泥濃縮池來蓄存汙泥。

一文讀懂淨化槽處理技術及特點

標準構造型中大型淨化槽的單元裝置構成表(BOD去除型)

3.性能認定型淨化槽

採用生物膜法的性能認定型淨化槽流程如下圖所示。這個流程圖雖然與標準構造型的厭氧濾床接觸曝氣工藝的完全一樣,性能認定型淨化槽在結構和性能方面有與標準構造型不同的特點。

(1)性能認定型淨化槽大多有流量調節功能

(2)採用了最新開發的生物反應器

(3)水泵和鼓風機多為自動控制運行

(4)一部分的性能認定型淨化槽具有處理水BOD及TN濃度在10mg/L以下的高度處理性能。

一文讀懂淨化槽處理技術及特點

性能認定型淨化槽流程圖


一文讀懂淨化槽處理技術及特點

性能認定型淨化槽構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