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李,你讓人相信,超級英雄就在我們中間

斯坦·李,你让人相信,超级英雄就在我们中间

斯坦·李,你让人相信,超级英雄就在我们中间

漫威宇宙沒了斯坦·李

就像武俠江湖沒了金庸

這是11月12號

“漫威之父”斯坦·李去世後

很多人在網上發出的感嘆

斯坦·李,你让人相信,超级英雄就在我们中间

95歲的斯坦·李

通過漫畫創作出了

無數為人熟知的超級英雄

蜘蛛俠、鋼鐵俠、綠巨人、美國隊長……

斯坦·李的漫威宇宙

究竟有什麼魅力

十多年來圈粉無數

讓人念念不忘呢?

城 市

文化範

斯坦·李替一代人創造了超級英雄

斯坦·李,你让人相信,超级英雄就在我们中间

“漫威”最初是一本

漫畫雜誌的名字

20世紀30年代

美國遭遇經濟大蕭條時期

緊接著就是二戰

當時像電視、電影這些媒體

都還沒有普及

或者還沒有被大眾認可

漫畫作為一種

紙質媒體時代的娛樂形式

它對於超級英雄的塑造

正好迎合了當時低迷的美國經濟

以及戰爭之後

人們急需英雄主義救贖的需求

直到上個世紀末

1998年第一部《刀鋒戰士》

到2000年之後的如《鋼鐵俠》

綠巨人浩克、美國隊長

復仇者聯盟等等

這時更多人才慢慢通過電影

認識到了漫威的這些超級英雄

斯坦·李,你让人相信,超级英雄就在我们中间

其實喜歡漫威

也代表著一個年齡層次

特別是第一部被大眾廣泛認可的

漫威超級英雄電影是

2002年的《鋼鐵俠》

這基本上就是80後觀眾群體

所以80後、90後看漫威電影

就像60後和70後看金庸一樣

所以很多人說

斯坦·李是美國的金庸

一個打造了漫威宇宙

一個描繪了俠義江湖

其中的人物大多也都是通過

快意恩仇的方式

來處理人生的抉擇和恩怨

所以漫威宇宙和金庸武俠世界

也有著很多異曲同工之妙

正義聯盟的點子是DC先想出來的?

斯坦·李,你让人相信,超级英雄就在我们中间

作為美國漫畫界的兩大巨頭

DC與漫威旗下

各自籠絡了美國人氣爆棚的

經典英雄形象

DC家有超人、蝙蝠俠

漫威家有蜘蛛俠、鋼鐵俠、美隊

兩家可謂是棋逢對手

相愛相殺

在20世紀50年代

美國漫畫業在艱難中重生

DC漫畫慢慢回到正軌的時候

漫威還是沒什麼起色

直到有一次兩家的老總

打高爾夫的時候

DC老總提到了

他們剛剛推出的“正義聯盟”

是一個集合了所有明星角色的戰隊

漫威老總古德曼大受啟發

決定也建立一個自家戰隊

斯坦·李,你让人相信,超级英雄就在我们中间

組建戰隊的具體實施

落到了誰身上呢?

正是斯坦·李

他創造出了一個新的英雄組合:

“神奇四俠”Fantastic Four

雖然當時的神奇四俠

畫風還比較粗糙

人物也不如後來

復聯中的人物飽滿鮮明

但正是這本漫畫導致了漫威的復興

下一個超級英雄也許就是你

斯坦·李,你让人相信,超级英雄就在我们中间

斯坦·李創造出的超級英雄

往往都是草根出身

這些超級英雄也有缺點和弱點

他們不像DC之前創造的超人

比較臉譜化

必須是正義楷模、公民楷模

這種不完美、更人性化的超級英雄

會獲得觀眾超級的心理認同感

看完漫威電影

人們會發現

我可能也能成為

下一個超級英雄!

這種心理動機

對於觀眾來說

是非常具有誘惑力、吸引力的

斯坦·李,你让人相信,超级英雄就在我们中间

其實人們對於超級英雄的需求

來自於某種原始的慾望

當人們解決不了現實的問題

總是希望有某種其他的力量來幫助

所以對懲惡揚善、匡扶正義的超級英雄

是普遍的審美需求

斯坦·李的“親兒子”小蜘蛛,就像我們身邊最好的朋友

斯坦·李筆下的

超級英雄這麼多

誰才是他最喜歡的一位呢?

其實,斯坦·李早就給出過答案

——蜘蛛俠

斯坦·李,你让人相信,超级英雄就在我们中间

蜘蛛俠

包括鋼鐵俠

其實都存在一個問題

就是他們身上有很多毛病

他們生活很窘迫

這種超能力跟他的現實生活

形成巨大反差

斯坦·李,你让人相信,超级英雄就在我们中间

最近正在上映的漫威電影

《毒液》也是如此

主人公是一個落魄記者

失去了愛情

丟掉了工作

在人生最低沉的時候

遇到了在其他星球

同樣灰暗的毒液

他倆合二為一之後

對於生活和事業的激情重新被染

都重新找到了自我

找到了社會認同感

斯坦·李,你让人相信,超级英雄就在我们中间

漫威的人物都有這方面的共性

就是在現實生活中沒那麼耀眼

小蜘蛛是普通的高中生

不得志、對愛情的憧憬有點距離感

獲得超能力之後

他也獲得了以往現實中沒有的自信

斯坦·李,你让人相信,超级英雄就在我们中间

就像斯皮爾伯格的

《頭號玩家》一樣

其實我們現在很多人在新媒體環境下

已經跟現實世界越來越疏離

他們在遊戲世界和虛擬世界裡

獲得的認同感和價值感

可以延續到現實世界

尤其是對於年輕人

《蜘蛛俠》在美國的電影分級中

是PG13

就是建議13歲後兒童觀看

所以未成年人觀看時的價值導向

一定是正面積極的

斯坦·李,你让人相信,超级英雄就在我们中间

超級英雄的故事設定

一般都是在正、邪二元對立的範疇裡

對於正義的價值觀引導

是這個電影必須要做到的

所以不管是蜘蛛俠的年齡設定

還是最後的故事導向

包括蜘蛛俠對於人生選擇

以及對於各種誘惑的抵禦能力的培養

其實都是《蜘蛛俠》電影

能夠帶給美國觀眾

同時帶給全球觀眾的

一種價值引導

斯坦·李走了,漫威電影少了最精彩的客串

斯坦·李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愛好

就是在漫威電影裡客串

他總是會不經意地出現

漫威超級英雄電影中

以“跑龍套”的方式

給觀眾驚喜

斯坦·李,你让人相信,超级英雄就在我们中间

2000年上映的《X戰警》裡,斯坦·李扮演一個賣熱狗的街頭小販

他有時候是電影裡的陪審員

有時候是小保安

很多時候甚至是

連名字都沒有的路人

他自己還說過:

我告訴你們一個秘密

漫威電影之所以賺錢

是因為我演配角

如果有人看電影不注意

錯過了我的出場

他們就會感到遺憾

而再去買一張票

斯坦·李,你让人相信,超级英雄就在我们中间

2008年的《鋼鐵俠1》中,左擁右抱的老頭

其實在電影中

導演或者創作者出現的現象

是很普遍的

比如日本導演北野武

就經常會出演自己的電影

斯坦·李,你让人相信,超级英雄就在我们中间

2012的《超凡蜘蛛俠1》小蜘蛛和蜥蜴人在後面打,斯坦·李扮演圖書館員,在前面聽著歌幹活

大導演希區柯克也是

基本在他的每一部電影

也會成為路人甲、路人乙

希區柯克經常說:

我的出現是希望大家認識

這只是一部電影

那麼對於斯坦·李來說

他的出現讓觀眾意識到

這是一部漫威電影

漫威宇宙,下了一盤大棋

我們一直在說漫威電影宇宙

它是以超級英雄電影為中心的

共同的架空世界

斯坦·李,你让人相信,超级英雄就在我们中间

其他的一些系列電影

比如星球大戰系列

指環王、霍比特人系列

他也有所謂的世界或者宇宙體系

但是相對來說這些還是線性的

在一個相對固定的空間裡

斯坦·李,你让人相信,超级英雄就在我们中间

漫威特別有意思的是

他在漫畫裡面

就把這些英雄的平行宇宙打通了

在這個宇宙中的超級英雄

包括反派之間都是彼此聯繫的

聯繫最多或者最正式的

就是復仇者聯盟

在電影中每一個角色

出現的時間可能就十來分鐘

但是大家都是主角

不像一般的群像電影中

有主有次

斯坦·李,你让人相信,超级英雄就在我们中间

如果觀眾不瞭解每個人物的

前世今生

沒看過鋼鐵俠或者綠巨人

可能就無法理解復聯中的角色

因為在復聯電影中除了視覺特效渲染

沒有太多對人物的刻畫和鋪墊

這樣的一種電影宇宙

給編劇和創作帶來非常廣闊的空間

因為線性的宇宙

故事相對來說是在

一定的世界框架之下

但漫威是一個

網狀發散型的創作體系

人物之間可以隨意組合

我們看任何一個漫威電影

肯定要看彩蛋

其實是要看

下一個是誰和誰聯繫

所以我們說漫威賣的不是超級英雄

賣的是世界觀

賣的是體系設定

斯坦·李,你让人相信,超级英雄就在我们中间

之前我們聊到

正義聯盟的點子

最先是DC漫畫想到的

但是漫威電影宇宙中的人物

以其豐富的個性大受歡迎

人們總在期盼著更多的“驚奇”

DC的超級英雄電影

更依賴導演

更符合作者電影的創作方式

就像,如果不是諾蘭導演

蝙蝠俠也許就不是黑暗騎士了

在漫威的世界裡

是以製片人為中心

斯坦·李,你让人相信,超级英雄就在我们中间

從目前的勢頭來看

漫威的電影體系

在全球化的語境下

勢頭更猛一些

但是俗話說

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

DC逆襲也不是沒有可能

作為觀眾

期待他們都能為大家

帶來更多更好的超級英雄電影

本期嘉賓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副教授 陳剛

斯坦·李,你让人相信,超级英雄就在我们中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