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名酒的酒精度是53%,而不是52%呢?

東冬陽


53度的一般都是醬香型白酒,而且基本產自貴州;

52度的大多是濃香型白酒,基本是出自四川。

同樣是濃香型的蘇酒則大多是42度,試圖營造“綿柔濃香”的概念。


我國白酒有12種香型,每種香型白酒的度數都有某個固定值,一般稱為白酒的經典度數。

經研究,經典度數的酒,乙醇與水結合較為緊密,達到了水酒交融的較佳狀態,造就了醇厚的酒體和柔綿的口感,比如53度飛天茅臺、52度的五糧液和瀘州老窖、42度的洋河藍色經典、67度的老白乾等。


白酒度數的高低取決於食用酒精(乙醇)含量的多少,乙醇的含量越高,酒度越高,酒性越烈。一般來說,40度以上是高度白酒,40度以下是低度白酒。

現行標準白酒通行度數一般有28度、33度、35度、38度、39度、40度、43度、45度、48度、50度、52度、53度、56度、60度、68度。


某種酒如果不在經典度數,其口感就會大打折扣,價值也會相應下降。比如53度的飛天茅臺和43度飛天對比,同樣是500ml,53度飛天一般賣1499甚至更高,但43度基本就在1000上下,常買茅臺的酒鬼一般也只認53度。


更多白酒知識,諮詢cxjiushi


痴心釀酒人


你說的53度是指茅臺系列吧,特別是飛天茅臺吧。

其實名酒並不只是53度為代表,例如五糧液,劍南春是就52度為代表。董酒是以54度為代表。

先說茅臺酒為何以53度為代表。是因為茅臺釀造過程中3、4、5輪次出來的原漿就是53度,1、2輪次出來的酒高於53度,6、7輪次出來的酒低於53度。經過存放和勾兌,生產出53度的酒。這是茅臺酒。

其它的酒,咱就以五糧液來說吧,其實解放前並不是以52度為代表。它的度數非常高,60到70度。基本上屬於原漿。意思是蒸餾出來稍微處理一下就賣了。後來國家開始倡導低度酒,五糧液也開始降度,降度並不是加水這麼簡單。怎麼辦,只有掐頭去尾調中間。

所以後來的好酒度數都大約高於50度,53度並不是唯一。只不過茅臺在中國太出名了,所以在人們的印象中好酒就要53度,其實並非如此。


別問我是誰31083049


一些不常喝酒的人會想當然的認為飛天茅臺為53度,所以認為只有53度白酒才是高檔名酒,其實是認識上的誤區,就比如綿柔型代表夢9,市場價格已經超過1500元,是名副其實的名酒,它的度數是52度,五糧液和劍南春均是52度,不過很多名酒都是超過50度的高度酒,所以不用53度還是52度。


酒類知識共享


這個問題和為什麼有些服裝名牌是耐克,而不是阿迪達斯?道理一樣。

每一個名酒都有自己的屬性,53度不能代表名酒,52度也不能說明最棒。只是說是某一種或者某一類酒具有這個特點,大家公認就這個最好。

很多人都覺得只有茅臺53度最好,其實不是。醬香型53度的都很好,普遍醬香酒都是53度,有部分的汾酒例如玻璃汾,老白汾,杏花村也是53度;還有一些比較優質的二鍋頭也是53度的。只有在53度下,水分子才能最好的跟酒精分子結合,產出的酒口感才是最佳!

而52度的大多是濃香型白酒,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劍南春等等,這些品牌好酒都是52度的。酒裡面的微量成份為酯酸醇醛酮等微量成份構成,而以上物質在52℃酒精裡面是融合得最好的。所以我國的名酒如洋河、五糧液等都是在52℃酒的基礎上擴展。


純糧醬香


為什麼有些名酒的酒精度是53%,而不是52%呢?是因為白酒在52度至53度時口感是最佳的,最能體現白酒各自的獨特風味,度數過低水腥味重,度數過高經濟效益不合算,並且濃酒精掩蓋了味蕾的味覺。這兩個酒精度是經濟效益和質量好壞的分水嶺,所以好酒名酒都是以這個酒精度為準勾兌而成,並不是52度酒就不好。


東風己來


醬香酒釀造出來就是53度,沒有勾兌一說,濃香酒釀造出來是高度酒,需加水勾兌到52度(酒鬼門一致認為此度酒最好喝),所以42,38,28度全是加水稀釋出來的,


陳志文698


農村小酒坊的散酒,自己可以用酒壺去接,頭子酒,二鍋頭,尾子酒,喜歡喝那種酒精度,就接那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