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跌停:王健林身價縮水80億,馬雲虧了12億!

導讀:說起中國這兩年不太順利的企業家,王首富也許是其中之一。前幾年企業蒸蒸日上時,他曾經說“

自己的錢,想怎麼花就怎麼花”,後來公司遇到困難,他又改口“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把主要投資放在國內”。

王首富前後轉變如此之大,與眾所周知的國家嚴查企業海外投資有關,在這一風波之中,王首富旗下的萬達電影也受到了不少衝擊。

萬達影視估值三連降

在外界望穿秋水之際,停牌488天的萬達電影(002739.SZ)終於迎來複牌,而重組方案再次改變也讓外界直呼意外。

萬達電影收購萬達影視一事再起波瀾。11月5日,萬達電影選擇復牌,同時披露最新的重組預案,萬達影視估值再度下調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

實際上,這已經是萬達電影發起重組後,

萬達影視估值第三次遭遇下調。2016年5月,萬達電影(當時還是“萬達院線”)首次披露重組預案,擬以372億元收購萬達影視100%股權。

彼時距離萬達影視跨國收購傳奇影業僅僅過去兩個月。2016年3月,萬達影視豪擲32億美元將美國傳奇影業收入囊中,成為電影史上中國企業對外投資中的最大一筆。


3個跌停:王健林身價縮水80億,馬雲虧了12億!


當時意氣風發的萬達電影趁機對萬達影視發起併購,頗有好事成雙的意味。遺憾的是,僅僅三個月之後,萬達電影就中止了重組方案,原因是交易各方認為重組時機尚不成熟。

彼時,國家外匯儲備從4萬億下降至3萬億左右,資本外流引發管理層高度關注,多起跨國併購被叫停,萬達集團、復星集團等均被點名批評,公司活動也受到波及。

2017年7月4日,萬達電影再次停牌,重新啟動對萬達影視的收購計劃,採用26.93億元現金+89.26億元股份的方式收購萬達影視96.8262%的股權,萬達影視的估值下調至116億元,而傳奇影業被剔除重組預案

外界猜測傳奇影業出局的根本原因是虧損嚴重。此前被寄予厚望的傳奇影業,注入萬達影視後判若兩人,2014年、2015年分別虧損28.87億元、42.38億元,分別佔万達影視虧損額的83%、91%。

2018年11月4日晚間,停牌一年半的萬達電影發佈公告稱,擬以106億元的價格收購萬達影視96.8262%的股權,這相當於萬達影視估值再次下調10億元,支付方式也從“現金+股權”改為全部以股份支付。

重組預案變動多

在萬達電影最新披露的重組預案中,新進成員新媒誠品引起外界高度關注,被認為是傳奇影業的替代品。

2016年12月,萬達影視花9億元收購了主營電視劇製作與發行的新媒誠品,出品了《親愛的她們》、《正陽門下小女人》等多部熱播劇。


3個跌停:王健林身價縮水80億,馬雲虧了12億!


但是,新媒誠品2017年淨利潤僅為1.356億元,與傳奇影業根本不在同一量級,卻被拿來當做傳奇影業的替代品,難免有敷衍投資者的意味,也因此飽受詬病。

目前,萬達影視擁有電影、電視劇、遊戲三大業務板塊。其中,萬達影視負責電影業務,新媒誠品負責電視劇業務,而萬達影視全資子公司互愛互動負責遊戲業務,三者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而萬達影視的股東包括北京萬達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萬達投資”)、員工持股平臺莘縣融智興業管理諮詢中心(下稱“莘縣融智”)、泛海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王健林妻子林寧等。萬達方面表示,萬達投資與莘縣融智、林寧女士構成一致行動人

有一點需要指出,萬達投資在這場併購重組中具有雙重身份,它既是被收購方萬達影視的大股東,也是收購方萬達電影的控股股東,其背後實控人是王健林,另一大股東是王健林兒子王思聰。

在萬達電影第二次披露的重組預案中,提出以26.93億元現金收購萬達投資持有的萬達影視部分股權,這部分股權恰好掌握在王健林及兒子王思聰手裡,被外界解讀為上市公司幫助王氏父子套現

而在最新披露的重組預案中,支付方式全部改為發行股權方式,萬達影視的估值也下調至106億元,萬達方面給出的解釋是讓利中小投資者,而外界認為這是為避免復牌後股價大幅震盪提前做準備。

既然萬達影視的整體估值大幅下調,對賭協議也隨之大幅縮水。在最新的重組預案中,萬達影視承諾2018年至2020年淨利潤不低於8.88億元、10.69億元、12.71億元,三年合計32.28億。

而在2016年的重組預案中,萬達投資承諾萬達影視2016至2018年的淨利潤數分別不低於13億元、16.6億元、21.38億元,三年合計50.98億。

復牌3跌停,投資者損失慘重

儘管最新的業績承諾已經大幅縮水,但對目前的萬達影視而言,實現目標仍有一定難度。

2016年、2017年及2018年1-3月,萬達影視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95億元、20.2億元、8.84億元,淨利潤分別為3.64億元、5.97億元和4.07億元,全部加起來13億多,與30多億的業績目標尚有距離

今年2月,萬達投資還引入了阿里巴巴和文投控股兩位戰略投資者,向二者分別轉讓9000萬股、6000萬股的萬達電影股份,交易價格合計78億元,也為本次併購重組增加了一個新看點。

下調萬達影視估值、降低業績承諾目標、引入戰略投資者,萬達電影復牌前已經做了諸多努力,但依然避免不了復牌暴跌的命運。

11月5日,萬達電影復牌即跌停,復牌3天連續3個跌停,股價已經跌到歷史新低25.19元,相較歷史最高價92.53元,足足跌去70%。連續3天跌停,

公司市值已經蒸發165億元


3個跌停:王健林身價縮水80億,馬雲虧了12億!


萬達電影跌跌不休,背後的大股東浮虧嚴重。截至今年6月,王健林通過萬達投資、萬達文化集團合計持有萬達電影48.09%股份,據此推算,

王健林所持股份已經縮水80多億,曾經的中國首富,身價已經大不如前。

今年2月突擊入股的阿里巴巴也損失慘重。據悉,萬達電影轉讓給阿里巴巴的9000萬股,轉讓均價為51.96元,粗略計算得出,阿里巴巴浮虧超12億元

此外,影視明星黃曉明通過天津鼎石一號資產管理合夥企業間接持有萬達影視0.35%股份,萬達電影復牌3跌停,黃曉明持股部分市值蒸發894萬元。

重倉萬達電影的基金投資者日子也不好過。據萬達電影2018年三季報顯示,市場上共有46只基金合計持有萬達電影1620.01萬股,其中博時基金持有329.99萬股,位列基金投資者第一名。

此外,中郵基金、國泰基金、富國基金、工銀瑞信基金、寶盈基金、華商基金對萬達電影持股均超過100萬股。萬達電影復牌3跌停,基金投資者浮虧早已過億元。

影視板塊遇重挫

經過了漫長的停牌期,萬達電影突然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復牌,讓人有些摸不清頭腦,而結合眼下的市場環境來看,萬達電影復牌暴跌一點兒都不意外。

萬達電影於2017年7月4日開始停牌,彼時上證指數收盤價為3182.80點,但截至2018年11月7日,上證指數的最新收盤價為2641.34點,一年半時間累積跌幅超17%

此外,東方財富通上的文化傳媒指數(BK.0486)已經從2017年7月4日的收盤價11311.25點,一路下挫至當前的6548.38點,累積跌幅達42.11%,接近腰斬。


3個跌停:王健林身價縮水80億,馬雲虧了12億!


尤其今年影視行業曝出“陰陽合同”、“天價片酬”等事件後,整個影視板塊迎來暴跌行情,華誼兄弟股價從年初的10.81元跌到4.06元,已經腰斬;唐德影視股價從年初的23元跌到6.45元,比腰斬更慘烈。

值此多事之秋,萬達電影因為停牌僥倖躲過一劫,但復牌後面對大盤與影視板塊補跌的雙重利空,想要獨善其身幾乎不可能,真的是“躲過了初一,躲不過十五”。

不久之前的國慶檔,受整個影視板塊調整影響,也是票房慘淡。貓眼數據顯示,截至10月7日,國慶檔票房收於21.7億元,同比下滑20%;觀影總人數6150萬次,同比下滑23%。此外,今年國慶檔僅有11部新上映電影,供片量創出近三年新低。

萬達電影2018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9.04億元,同比增加7.06%;歸屬淨利潤12.68億元,同比僅增加0.31%,

營收、淨利增速創近四年新低,業績增長速度明顯放緩。

另外,萬達電影2018年三季報顯示,公司總資產為224億元,同比減少3.21%;貨幣資金15.64億元,同比減少45.14%,資金鍊越來越緊張。

結語

近年來,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萬達集團要從重資產模式向輕資產模式轉變,萬達電影也是如此。

萬達電影原來就是結合萬達地產的商圈資源建立線下院線,是實打實的重資產模式,這樣可以讓院線與商圈互相影響,互相引流,但缺點也非常明顯,就是投入多,會形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挾制關係。

萬達電影將萬達影視注入上市公司體系後,公司經營模式將逐步向輕資產模式轉變,主營業務也從單一的線下院線,擴展至院線、電影、電視劇、遊戲等四大業務板塊協同發展的新局面。

但是,就目前的營收佔比來看,線下院線仍是萬達電影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合併報表後,萬達電影2017年營收將增至152.38億元,其中院線、電影、電視劇、遊戲收入佔比分別為86.75%、5.44%、2.39%、5.42%。


3個跌停:王健林身價縮水80億,馬雲虧了12億!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是,目前所披露的重組預案,並不是最終確定的結果,而是還要經過萬達電影董事會的審批,至於後續是否還會更改,只能等待時間給出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