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歷史上的同治皇帝愛去“八大胡同”?

我兜有糖184723318


八大胡同是北京妓院非常集中的地方,因此在北京地區,八大胡同就用來代指妓院。

而同治皇帝經常去八大胡同,在野史當中確實是有記載的。按正史當中沒有記載。不過反過來想,這種事就算真的發生,正史裡邊也不敢記載。所以倒也不能以此完全否認可能性。

清代的野史筆記當中,有些直接記載了同治前往八大胡同的事情。數量很多,憑空編造的可能性不大。而之後的光緒皇帝卻沒有出外嫖娼的記載。所以記載的人並不是有意抹黑同治。對於野史的可靠性要全面判斷。綜合來看,可能性很大。

除了直接記載以外,還有一些旁證。同治因為嫖妓而染上了花柳病。花柳病是中國古代對於性病的稱呼。太醫在診斷之後,不敢下定論,害怕如果直接說出花柳病,會為自己招來殺身之禍。於是向慈禧報告,由慈禧裁定。慈禧向太醫表示同治得的是天花,於是太醫就利用治療天花的方法來治療同治。治療不對症,同治很快就去世了。出殯的時候,屍體的臭味非常重,所有人都掩面而行。而身體發出臭味是天花和梅毒的共同特徵。所以有人認為慈禧刻意用天花來掩蓋梅毒。天花和梅毒不同,是一種惡性傳染病,傳播速度很快,清廷對它很忌憚,如果真的是天花爆發,不可能只死同治一個人。所以同治很有可能是因為梅毒而去世的。清宮選秀制度很嚴厲,凡是身患花柳病的年輕女子是不可能進入宮中的。這件事情從反面證明了同治確實是經常前往八大胡同的。

至於同治為什麼要前往嫖娼?這個原因和他本人的成長經歷有關。同治六歲登基,但慈禧一直垂簾聽政,他只是一個傀儡皇帝。小的時候,不僅沒有小孩子的樂趣,還要受到多種約束。成年以後,這裡是指按清代習俗,結婚以後就是成年,慈禧沉迷於權力,不願意放權。因此他只能繼續充當傀儡。在高度壓抑的生活環境下,要尋求釋放壓力,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根據野史記載,同治是被太監領著出宮前往八大胡同的。可以說,逛妓院成為了他消解生活壓力的一種方式。此事被慈禧知曉之後,慫恿的太監全部被殺。另外再說一句。雖然正史記載,慈禧是他的生母。但野史記載當中,咸豐沒有生育能力,慈禧為了爭寵,把一個宮女所生的兒子拿過來作為自己的兒子,也就是同治。從正史記載來看,母子關係並不融洽。和之後慈禧與光緒的情況差不多。這從一個側面印證了野史的可信度。慈禧和同志之間特殊的這種關係可能是導致他生活壓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zyb38537240


同治皇帝愛去八大胡同,民間各類野史都有記載,今天國人都知道八大胡同是煙花柳巷之地,但是同治皇帝那會兒八大胡同可是梨園戲曲匯聚,裡面還夾雜著一些“相公”堂子,如果同治是在八大胡同得梅毒而死,那同治不是宿娼,而是狎優伶,說白了就是搞同性戀了。

因舊時女性不能拋頭露臉,所以八大胡同女角都是由長得漂亮的男性扮演,所以形成了“相公”之風。

八大胡同最早是北京的京劇發源地,從徽班進京開始,京劇名伶們都扎堆在八大胡同一帶,但這又帶來了另一個產業,那就是男伶,因為舊時禁止女人演戲,女角都是長得好看的男人演的,這些男伶就發展成了接客的男雞,也就是“相公”,因為清朝禁宿娼而不禁狎優伶,八大胡同裡比如韓家衚衕最初不是以雞院為主,而是以“相公”堂子為主的,特別在道鹹兩朝非常興盛。

民國時和蔡鍔那段悲壯愛情的小鳳仙,就是八大胡同的名雞。

1875年1月同治皇帝駕崩,時年19歲,死因兩種說法,一是清史官方記載的天花,二是民間野史傳聞的梅毒。因為同治從小到大都是是慈禧和慈安下當傀儡,自己的婚姻生活也很不幸福,所以常在太監引領下溜出宮去尋花問柳。

直到光緒時期,狎男優之風才被梨園界上書後禁止,而取而代之的才是雞院的公開化,也就是現在人們對八大胡同的印象。當年名雞賽金花住過的怡香樓是八大胡同唯一保留下來的建築。

在《慈禧外記》中記載:蓋帝常履飲於外,至翌晨召見軍機時猶未歸也,或醉中言語失次,雜以南城猥賤之事。這裡的蓋帝就是同治,南城就是北京前門外的八大胡同一帶,而猥賤之事無非是尋花問柳。

圖為怡香院內景。

按民間說法,同治是在八大胡同染上花柳病,最後一命嗚呼,那時候興起的是狎男性優伶之風,很多臺上唱戲的青衣花旦臺下成了權貴獵豔的對象,後來一些相公堂子專門養著男伶來接客陪睡,同治很可能是迷上了男優伶,至於結婚多年沒留下子嗣,最後還丟命。


圖文繪歷史


同治皇帝喜愛去京城的八大胡同鬼混,其實是個不確切的說法,準確來說,是同治帝喜歡去煙花柳巷鬼混,但是沒能去得了八大胡同。

(慈禧唯一的親生子,也是咸豐皇帝唯一的皇子,同治帝載淳)

同治皇帝之所以喜歡去鬼混,首要原因是婚後家庭生活不幸福。

同治皇帝是慈禧太后的親生子,1872年大婚,受慈安太后看中的尚書崇綺的女兒被選為皇后。同治帝與皇后感情很好,但是慈禧太后對這個出自於慈安太后挑選的兒媳卻看不上眼,從中作梗,同治帝受制於母威,和皇后“不能相款洽”。

慈禧太后控制同治和皇后間的關係,本質上是為了預防慈安太后藉此對皇帝施加影響。但是慈禧太后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前門拒虎後門進狼,就在這一時間,慈禧的重要政敵,恭親王的兒子載徵出場了。

恭親王奕訢的兒子載徵,是個混世魔王一般的人物,以“淫惡”著名。據說就是在載徵的勾引下,同治皇帝開始了一段說不得的風流史,即“出而縱淫”。由於皇帝的身份,加之對安保的考慮,同治帝偷偷出宮“縱淫”時,並不敢離開北京的內城,因而並沒有去到外城的八大胡同等著名娛樂場所(倘若真的去了這些地方,和王公大臣們不期而遇,事情可不就尷尬了)。

所以歷史上,同治帝可能是真的嚮往八大胡同一類的著名風月娛樂場所,但是卻不敢真的一去。在載徵等的勾引下,同治帝去的其實都是些更下三濫的低檔、地下娛樂場所,即所謂的暗門子一類的地方。不久之後,不知道是載徵的故意,還是恭親王的陰謀,或者是同治帝自己的荒淫,居然就染上了惡疾,最後一命嗚呼。

同治皇帝是慈禧太后的親生子,因而也是慈禧太后最大的政治支柱和政治籌碼。慈禧努力確保母子同心,但是沒有算到同治帝居然以這樣的情況被暗算掉。


海研會


八大胡同,表面是個衚衕,但在清朝時是出了名的妓院聚集地,晚上時無數的達官貴人匯聚於此,享受紙醉金迷的生活,這些人之中也包括了同治皇帝。按理來說,皇帝的後宮有妃嬪佳麗無數,質量也比八大胡同的好,可為什麼同治皇帝愛去“八大胡同”?



用一句歌詞來描述就是“放蕩不羈愛自由”。同治皇帝的母親是強硬麻辣的慈禧,在同治皇帝小時候,慈禧就攬政,成為了名義的皇帝。慈禧還嚴格控制同治,使得同治對其母親產生畏懼感,在同治幼小心靈中,他的母親就是個母老虎,他在母親面前一句話也不敢吭聲,他的一切都是由慈禧安排。所以當同治長大後,頭腦中就滋生了對母親的不滿之情,但奈何他無權奪取母親的權力,使得他變得鬱鬱寡歡,內心有苦說不出。等到有人帶他去八大胡同時,他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愛上了這,據《慈禧外記》中記載:“蓋帝常履飲於外,至翌晨召見軍機時猶未歸也,或醉中言語失次,雜以南城猥賤之事。”同治會沉迷於八大胡同,因為在這沒有母親的教導,只有無盡的享樂,可以讓他忘記自己內心的憂鬱。所以在八大胡同,同治染上了花柳病,最後英年早逝。

同治皇帝會這樣,是他在慈禧高壓之下尋求的一種解脫,在皇宮中他忍受著慈禧的壓迫,貴為天子卻不能有自己的權力,對於一位年輕人來說,他只不過是囚籠中的鳥,當他一發現解脫的辦法時,他便一股腦地沉迷於此,最終也玩掉了自己的一生。


歷史百家爭鳴團隊成員:小木


歷史百家爭鳴


首先說一下“八大胡同”是什麼地方,那是一個青樓聚集的煙花地。

同治皇帝繼位的時候才6歲,完全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孩子,在位的13年時間裡社會格局相對穩定沒有大型叛亂和外敵入侵,這就使得同治皇帝身處太平盛世之中,那麼下面的群臣更多的是哄著這個孩子開心,並非能獻出多少的治國良策。畢竟說了皇帝也看不懂。那就直接導致了能使得小皇帝開心的人就會得寵這麼個結論,隨著同治皇帝慢慢長大對於外面的世界格外好奇,並且對於煙花柳巷更是充滿了興趣。因為清朝的制度是滿漢不能通婚,所以給皇帝選出來的嬪妃都是滿族、八旗子弟等等。長期處於遊牧民族時代使得這樣的女子多為粗獷哪能與煙柳之地膚白貌美的女子多能比。

國家沒有內憂外患,皇帝想要出去尋開心,後宮美女少,大臣樂於讓皇帝開心以求加官進爵,正直皇帝年少,所以常去“八大胡同”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至於同治皇帝19歲病逝是否與常去煙柳之地有關則不得而知。


講述三百六十行


如果把你關在小小的皇宮裡你願意不願意,其實電視劇裡說皇宮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其實這是誤解,晚清的皇帝很多就兩個妃子,長的還不好看,坐皇帝豈不是虧死了!同治皇帝去了八大胡同看見那麼多美女,嚐了鮮,舒服了,所以一去再去!最後的梅毒而死!真是應了那句話,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啊!同治皇帝死的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