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的同治皇帝爱去“八大胡同”?

我兜有糖184723318


八大胡同是北京妓院非常集中的地方,因此在北京地区,八大胡同就用来代指妓院。

而同治皇帝经常去八大胡同,在野史当中确实是有记载的。按正史当中没有记载。不过反过来想,这种事就算真的发生,正史里边也不敢记载。所以倒也不能以此完全否认可能性。

清代的野史笔记当中,有些直接记载了同治前往八大胡同的事情。数量很多,凭空编造的可能性不大。而之后的光绪皇帝却没有出外嫖娼的记载。所以记载的人并不是有意抹黑同治。对于野史的可靠性要全面判断。综合来看,可能性很大。

除了直接记载以外,还有一些旁证。同治因为嫖妓而染上了花柳病。花柳病是中国古代对于性病的称呼。太医在诊断之后,不敢下定论,害怕如果直接说出花柳病,会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于是向慈禧报告,由慈禧裁定。慈禧向太医表示同治得的是天花,于是太医就利用治疗天花的方法来治疗同治。治疗不对症,同治很快就去世了。出殡的时候,尸体的臭味非常重,所有人都掩面而行。而身体发出臭味是天花和梅毒的共同特征。所以有人认为慈禧刻意用天花来掩盖梅毒。天花和梅毒不同,是一种恶性传染病,传播速度很快,清廷对它很忌惮,如果真的是天花爆发,不可能只死同治一个人。所以同治很有可能是因为梅毒而去世的。清宫选秀制度很严厉,凡是身患花柳病的年轻女子是不可能进入宫中的。这件事情从反面证明了同治确实是经常前往八大胡同的。

至于同治为什么要前往嫖娼?这个原因和他本人的成长经历有关。同治六岁登基,但慈禧一直垂帘听政,他只是一个傀儡皇帝。小的时候,不仅没有小孩子的乐趣,还要受到多种约束。成年以后,这里是指按清代习俗,结婚以后就是成年,慈禧沉迷于权力,不愿意放权。因此他只能继续充当傀儡。在高度压抑的生活环境下,要寻求释放压力,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根据野史记载,同治是被太监领着出宫前往八大胡同的。可以说,逛妓院成为了他消解生活压力的一种方式。此事被慈禧知晓之后,怂恿的太监全部被杀。另外再说一句。虽然正史记载,慈禧是他的生母。但野史记载当中,咸丰没有生育能力,慈禧为了争宠,把一个宫女所生的儿子拿过来作为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同治。从正史记载来看,母子关系并不融洽。和之后慈禧与光绪的情况差不多。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野史的可信度。慈禧和同志之间特殊的这种关系可能是导致他生活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zyb38537240


同治皇帝爱去八大胡同,民间各类野史都有记载,今天国人都知道八大胡同是烟花柳巷之地,但是同治皇帝那会儿八大胡同可是梨园戏曲汇聚,里面还夹杂着一些“相公”堂子,如果同治是在八大胡同得梅毒而死,那同治不是宿娼,而是狎优伶,说白了就是搞同性恋了。

因旧时女性不能抛头露脸,所以八大胡同女角都是由长得漂亮的男性扮演,所以形成了“相公”之风。

八大胡同最早是北京的京剧发源地,从徽班进京开始,京剧名伶们都扎堆在八大胡同一带,但这又带来了另一个产业,那就是男伶,因为旧时禁止女人演戏,女角都是长得好看的男人演的,这些男伶就发展成了接客的男鸡,也就是“相公”,因为清朝禁宿娼而不禁狎优伶,八大胡同里比如韩家胡同最初不是以鸡院为主,而是以“相公”堂子为主的,特别在道咸两朝非常兴盛。

民国时和蔡锷那段悲壮爱情的小凤仙,就是八大胡同的名鸡。

1875年1月同治皇帝驾崩,时年19岁,死因两种说法,一是清史官方记载的天花,二是民间野史传闻的梅毒。因为同治从小到大都是是慈禧和慈安下当傀儡,自己的婚姻生活也很不幸福,所以常在太监引领下溜出宫去寻花问柳。

直到光绪时期,狎男优之风才被梨园界上书后禁止,而取而代之的才是鸡院的公开化,也就是现在人们对八大胡同的印象。当年名鸡赛金花住过的怡香楼是八大胡同唯一保留下来的建筑。

在《慈禧外记》中记载:盖帝常履饮于外,至翌晨召见军机时犹未归也,或醉中言语失次,杂以南城猥贱之事。这里的盖帝就是同治,南城就是北京前门外的八大胡同一带,而猥贱之事无非是寻花问柳。

图为怡香院内景。

按民间说法,同治是在八大胡同染上花柳病,最后一命呜呼,那时候兴起的是狎男性优伶之风,很多台上唱戏的青衣花旦台下成了权贵猎艳的对象,后来一些相公堂子专门养着男伶来接客陪睡,同治很可能是迷上了男优伶,至于结婚多年没留下子嗣,最后还丢命。


图文绘历史


同治皇帝喜爱去京城的八大胡同鬼混,其实是个不确切的说法,准确来说,是同治帝喜欢去烟花柳巷鬼混,但是没能去得了八大胡同。

(慈禧唯一的亲生子,也是咸丰皇帝唯一的皇子,同治帝载淳)

同治皇帝之所以喜欢去鬼混,首要原因是婚后家庭生活不幸福。

同治皇帝是慈禧太后的亲生子,1872年大婚,受慈安太后看中的尚书崇绮的女儿被选为皇后。同治帝与皇后感情很好,但是慈禧太后对这个出自于慈安太后挑选的儿媳却看不上眼,从中作梗,同治帝受制于母威,和皇后“不能相款洽”。

慈禧太后控制同治和皇后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为了预防慈安太后借此对皇帝施加影响。但是慈禧太后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就在这一时间,慈禧的重要政敌,恭亲王的儿子载徵出场了。

恭亲王奕訢的儿子载徵,是个混世魔王一般的人物,以“淫恶”著名。据说就是在载徵的勾引下,同治皇帝开始了一段说不得的风流史,即“出而纵淫”。由于皇帝的身份,加之对安保的考虑,同治帝偷偷出宫“纵淫”时,并不敢离开北京的内城,因而并没有去到外城的八大胡同等著名娱乐场所(倘若真的去了这些地方,和王公大臣们不期而遇,事情可不就尴尬了)。

所以历史上,同治帝可能是真的向往八大胡同一类的著名风月娱乐场所,但是却不敢真的一去。在载徵等的勾引下,同治帝去的其实都是些更下三滥的低档、地下娱乐场所,即所谓的暗门子一类的地方。不久之后,不知道是载徵的故意,还是恭亲王的阴谋,或者是同治帝自己的荒淫,居然就染上了恶疾,最后一命呜呼。

同治皇帝是慈禧太后的亲生子,因而也是慈禧太后最大的政治支柱和政治筹码。慈禧努力确保母子同心,但是没有算到同治帝居然以这样的情况被暗算掉。


海研会


八大胡同,表面是个胡同,但在清朝时是出了名的妓院聚集地,晚上时无数的达官贵人汇聚于此,享受纸醉金迷的生活,这些人之中也包括了同治皇帝。按理来说,皇帝的后宫有妃嫔佳丽无数,质量也比八大胡同的好,可为什么同治皇帝爱去“八大胡同”?



用一句歌词来描述就是“放荡不羁爱自由”。同治皇帝的母亲是强硬麻辣的慈禧,在同治皇帝小时候,慈禧就揽政,成为了名义的皇帝。慈禧还严格控制同治,使得同治对其母亲产生畏惧感,在同治幼小心灵中,他的母亲就是个母老虎,他在母亲面前一句话也不敢吭声,他的一切都是由慈禧安排。所以当同治长大后,头脑中就滋生了对母亲的不满之情,但奈何他无权夺取母亲的权力,使得他变得郁郁寡欢,内心有苦说不出。等到有人带他去八大胡同时,他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爱上了这,据《慈禧外记》中记载:“盖帝常履饮于外,至翌晨召见军机时犹未归也,或醉中言语失次,杂以南城猥贱之事。”同治会沉迷于八大胡同,因为在这没有母亲的教导,只有无尽的享乐,可以让他忘记自己内心的忧郁。所以在八大胡同,同治染上了花柳病,最后英年早逝。

同治皇帝会这样,是他在慈禧高压之下寻求的一种解脱,在皇宫中他忍受着慈禧的压迫,贵为天子却不能有自己的权力,对于一位年轻人来说,他只不过是囚笼中的鸟,当他一发现解脱的办法时,他便一股脑地沉迷于此,最终也玩掉了自己的一生。


历史百家争鸣团队成员:小木


历史百家争鸣


首先说一下“八大胡同”是什么地方,那是一个青楼聚集的烟花地。

同治皇帝继位的时候才6岁,完全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在位的13年时间里社会格局相对稳定没有大型叛乱和外敌入侵,这就使得同治皇帝身处太平盛世之中,那么下面的群臣更多的是哄着这个孩子开心,并非能献出多少的治国良策。毕竟说了皇帝也看不懂。那就直接导致了能使得小皇帝开心的人就会得宠这么个结论,随着同治皇帝慢慢长大对于外面的世界格外好奇,并且对于烟花柳巷更是充满了兴趣。因为清朝的制度是满汉不能通婚,所以给皇帝选出来的嫔妃都是满族、八旗子弟等等。长期处于游牧民族时代使得这样的女子多为粗犷哪能与烟柳之地肤白貌美的女子多能比。

国家没有内忧外患,皇帝想要出去寻开心,后宫美女少,大臣乐于让皇帝开心以求加官进爵,正直皇帝年少,所以常去“八大胡同”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至于同治皇帝19岁病逝是否与常去烟柳之地有关则不得而知。


讲述三百六十行


如果把你关在小小的皇宫里你愿意不愿意,其实电视剧里说皇宫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其实这是误解,晚清的皇帝很多就两个妃子,长的还不好看,坐皇帝岂不是亏死了!同治皇帝去了八大胡同看见那么多美女,尝了鲜,舒服了,所以一去再去!最后的梅毒而死!真是应了那句话,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啊!同治皇帝死的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