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炒熱了學區房?據說有個人2000多年前開始預謀了

前幾日有人問我,是誰炒熱了學區房?我說這學區房其實已經炒了2000多年了,能被炒熱那是萬幸。如果在這麼好的社會壞境下學區房還炒不熱,那才是最大的悲哀。

三字經都學過吧?它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它的前幾句是這麼寫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


是誰炒熱了學區房?據說有個人2000多年前開始預謀了


“昔孟母,擇鄰處。”這算不算是在《三字經》上植入廣告?

《論語·子張》:“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在中國,科舉制從隋朝(一說唐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世界上最後一屆科舉考試結束於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

在古代,對於任何一個讀書人,三字經裡因孟母三遷而造就的亞聖孟子,應該會被視為偶像。通過搬家,住進合適的“學區房”,可以讓頑劣的孩子變成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搬家,似乎成了一條宗南捷徑。


是誰炒熱了學區房?據說有個人2000多年前開始預謀了


​ 說到這裡,有人或許會說,孟母三遷那是戰國時候的事情。《三字經》成書普遍認為在南宋。在時間上差了N多年。為什麼前朝不炒學區房?到了宋朝有人開始要炒房了?這就得從宋朝的科舉制度說起。從王安石的變革說起。

​宋朝為了防止考生作弊,推行:鎖院制,彌封制,譽錄製等等。這樣一來受益了那些真正有學問的人,朝中無人的酸學生就多了很多機會。同時,不學無術的浮誇子弟就少了很多走後門的機會。

然後,那些富裕又缺少才學的人開始擔憂了,他們學而不優,他們無法入仕了,他們沒法通過當官繼續封妻廕子了……​

​搬家可以讓頑皮的孩子變乖學習好。那麼,搬家試試看吧?

孟母搬家和李斯的老鼠哲學道理是類似的,生活壞境和天賦同樣重要。​宋朝是不是 有房地產開發商我 不太瞭解,但是孟母三遷的典故一定在某種程度上會讓學校旁的房子更加值錢一些。

為什麼今天我們那麼關注學區房?學區房那麼貴?我覺得這是幸事,在宋朝即使有人惦記著在《三字經》裡植入廣告,引導 輿論,也沒能把房子炒得今天那麼熱。因為那時候戰爭不斷,今天則不然。​

最後,我覺得房地產的應該拜孟母為祖師奶。


是誰炒熱了學區房?據說有個人2000多年前開始預謀了


轉自訂閱號:理想主義者的烏托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