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達類人型兵器研製成功,它是否有實用價值?

康氏阿生



巨大的機器人這類兵器一直是各類科幻作品中熱門的兵器,之所以這類機甲類兵器如此受歡迎,主要還是人類自身的代入感比較強,操縱人形兵器,彷彿自身化為巨人去作戰,這樣更符合人類自身的代入感。但是很遺憾的是,人形兵器雖然是科幻界的網紅兵器,但是在現實裡並沒有什麼實用價值。

為什麼說沒有實用價值呢,首先人形兵器在戰場上目標過於明顯,遠遠就能看得到,太容易受到攻擊,幾乎就是一個過大的靶子。你的增加多少裝甲才能扛得住?而如果一味地增加裝甲的話,直立的人形兵器重心過高,容易摔倒,一記重炮擊中,即便裝甲扛得住,巨大的推力也會導致機器人摔倒在地。那麼就造成一個很尷尬的場面,直立的人形兵器目標太大容易被擊中,而且被擊中容易摔倒。那麼上戰場可能根本就是在不斷的摔倒爬起來摔倒爬起來,這是來打仗的還是來耍雜技的?


動漫中的高達可以飛行,在空中雖然不用擔心摔倒的問題,但是作為飛行器來說,人形飛行器的風阻太大,並不利於飛行,畢竟人類並不會飛,根本不存在飛行的風阻問題。以人類形態飛行與現代戰機相比,毫無優勢可言。只有在真空環境中不用考慮風阻問題,但是現在問題來了,如果是真空中飛行,根本沒有地面,那麼要機械四肢有什麼意義?


如果說為了應對崎嶇山地的話,星際爭霸的這種四足不朽者結構也要比人形機器人合理多了。四足更加穩定,重心也不會過高,變向也更容易。而機器人還需要手去握持武器這個設定真的只能說是純粹滿足人類心理了。機械手握持武器的作用在戰爭中毫無意義,直接加裝武器即可,完全沒有手臂存在的價值。


人渣嘯西風


起碼從目前來看,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人形機器往往被影視宣傳為“如人一樣靈巧的機械”,它可以做到人一樣的動作,一樣的行為,像人一樣扛著把巨大的似是而非的槍械“突擊”,簡直就是被放大幾十倍的人類士兵。

然而這種東西只能存在於影視之中,現實中一款人類功能的巨大機械根本毫無作用,我們不需要如此巨大做功的機器,用“站姿”豎起十幾米高的身形,再用那纖細的小手發射一款機關炮類似的速射炮。

難道不是麼?這種體型根本不適合戰爭,它結構太脆弱,被彈面積巨大,裝甲無法被做得更厚,關鍵的連接件不符合力學原理,很容易在各自行動中被扭碎。更重要的是,它任意一個部位被打壞(比如一隻腳),整個機器就廢了。

我們可以拿坦克來對比這種荒謬的機器人:

1.坦克通過履帶可以快速行進,野外越野速度超過吉普車。機器人通過兩隻腳跑步,對機械的震盪和磨損超過坦克怕是萬倍,行進效率也不見得有坦克好。由於地面壓強的問題,坦克能開過去的軟地面,機器人怕是得一腳陷進去。

相信這就是大部分機器人影視劇中,必須給機器人配上超強的飛行或跳躍能力的原因,否則寸步難行嘛。

2.坦克可以扛著一門佔有相當體積和重量比率的強力火炮。人形機器人行嗎?人形並不是最優秀的力學形態,所以這幫子機器人只能把絕大部分的體積讓給毫無用處的“人形”上,那些頭、軀幹、四肢佔比太高,能扛的武器又太小。反正都是外掛武器,坦克為什麼不能外掛?坦克車體你比機器人的手臂還細嗎?

3.防禦力上,現代主戰坦克把最堅固的複合裝甲構型放到了正前方,這樣才能稍稍防禦住一定距離的打擊。人形機器人怎麼辦?真的去搞“米諾夫斯基粒子”廢人家導彈?還是搞出什麼“能量防護罩”?機器人能搞坦克為什麼不能搞?相反坦克的形狀更勻稱,能量罩的防護會更具密度。

是不是多少啟發了一點?所謂的“人形”,根本是個多餘的東西嘛。機器人上的技術只要應用在坦克、戰機這些更科學的載具上,根本就沒有人形兵器啥事兒。坦克跑快了履帶還能碾人呢,18米的機器人?奇怪,怎麼讓我想起《懲罰者》裡那個靠屁股墩人的機器BOSS了?

言歸正傳,如果把坦克放大到18米這種形體上,再利用上這些人形機器人的技術,我相信它們的表現會比機器人強的多。“人形”其實只有一個目的——讓觀眾看著爽。你想啊,基拉與阿斯蘭的紅P對藍P,見面爆種一聲吼,機槍光劍打得你來我往....要是換成倆坦克?紅坦克打藍坦克,T14 VS 勒克萊爾?

“基拉”!“阿斯蘭”!“啊啊啊啊啊啊啊!”...“我們給了對方狠狠一擊!”...“我們把它打著啦!”...原諒老王,這是個啥破場景唷。

我敢說,只要人形機器人敢上戰場,現代的炮火分分鐘教它做人。米諾夫斯基粒子?炮群覆蓋會不會?防護罩?只准高達有護罩,不準坦克開光盾?那些影視、動畫中最硬傷的一點就是——憑什麼高科技全給人形機?坦克、戰車、飛機、軍艦就活該用20世紀初水平打仗?

如果坦克與人形機器人採用同樣技術,人形機器人還是老老實實的回小學當娛樂工具吧。


王司徒老百科


如果你看過高達seed,其中有一個片段,就是奧布研發出來的高達,因為程序的問題,異常笨重。行動遲緩,但是經過了基拉對程式修改,更適合人類的操作,又大大的增加了機體的靈活性。戰鬥力產生了質的飛躍。所以,在足夠靈活的前提下,還是比較推崇的,什麼體型大,是活靶子,那是因為不夠靈活,什麼風阻,那是動力沒跟上,還是靈活性不夠。因為是人形,不像傳統的飛機汽車什麼的,子彈用完了,直接撞過去,同歸於盡。武器子彈用完了,可以用刀劍,可以拿石頭砸等。現代人形不適用,是因為技術層面還沒達到那個程度。


叮叮第貳糖


一堆盲目的人,人形機器人在戰爭中沒有意義?看波士頓新開發的機器人,能跑能跳能後空翻,能攜帶彈藥量和攜帶火箭筒數量是普通人十倍,在城市戰可以走樓梯攀樓,在山地戰可以過森林和石頭山, 你的輪式和履帶式坦克在這種地形就要吃癟,而且人形機器人有手,可以隨時進行土工作業,隨時拿個鏟挖坑把自己藏起來伏擊輕而易舉,你坦克試試。一群對未來沒有遠見的人。


最厲害的叮噹


其實高達在動畫中的強大本身就是建立在很多前提下的。

uc米氏粒子首先廢除了導彈,w高達中高達裝甲擁有遠超普通裝甲的防禦力而且對手還造不出來,x高達牛逼的是月光炮,ta根本就是黑科技,seed也是一腦門領先時代的技術加上除了劇情就不會被命中的buff,這麼多高達動畫,哪臺高達是靠人形優勢的?

決定武器好壞大致有四個方面,攻擊防禦機動續航,續航取決當時技術先不說,那麼高達優勢在哪?

先說光束步槍,高達拿著光束步槍一槍一個扎古,那坦克底盤揹著光束步槍不行?還有說宇宙中宇宙戰機機動性不足,高達手臂更靈活,那我宇宙戰機掛著一個手臂不就完了,還要啥人形外形?

至於防禦力,如果有某種超級裝甲,你高達能裝,我坦克不能裝?一臺高達的裝甲可以給幾臺扛著光束步槍的坦克用?

機動性更不用說,地面上考慮壓強,高達奔跑,腳陷進去了,跳躍,小腿陷進去了,當然你可以說我可以用噴口施加反作用力,還是那句話,你高達用得,我坦克就不能用?一樣配置我坦克還能玩漂移呢!至於宇宙,由於氣動外形影響小,任何形態都沒差別,那我幹嘛要造人形?造一截手臂拿武器,後面一個噴射揹包,足夠了。

綜上,人形的優勢很明顯了,就是賣模型…


null238531809


人形兵器不僅在動畫片中還是在很多科幻書中都有過介紹或者使用著,那麼人形兵器能否作為未來武器的發展方向是每一個兵器迷都關心的話題,下面談談我對人形兵器的看法。

1、移動方面。人形兵器的移動從之前的一些東東中可以看到有三種,一是飛行。但我覺得這項能力不太可能實現。為什麼,因為人形兵器的外觀形體決定了它飛行的難度,從現代各代先進的飛機的外觀形體上就可以看出,另是飛機的飛行動力來源來氣流,是靠機翼來產生動力支持飛機升空。人形兵器沒有機翼,只能利用多部發射孔來提供動力,在操控性和速度上比不上飛機。二是步行。就是利用人形兵器的雙腿行走,倒是比坦克能強一些,一些較低坡度高的還能對付,但弱點也相對明顯,速度不快是一個弱點,設備複雜性也是一弱點,受一點損都可能導致不能行走。同時,重心問題也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因為加掛的武器彈藥多數在身體內外,重心偏高的話行走不可能太穩。重心要降低的方法就是增加腿部重量,浪費能源,不能長時間作戰。三是用運輸車輛運送。人形兵器如果太小的沒什麼使用價值,因為武器裝備少或攻擊力弱,太大了又增加了運輸的難度,想一想,七八米長的物品運輸難度有多大?

所以說,在移動方面人形兵器就不佔有什麼優勢,沒有了靈活的速度優勢,發展起來就很難。

2、攻擊力方面。人形兵器在攻擊方面可以使用火炮、導彈、長劍和激光等武器。現在一一說明這些武器的使用。一是火炮的使用,人形兵器對敵攻擊的火炮口徑不能太大,其強大的後座力對於本就重心不好解決的人形兵器來說就是一道難關,不是生簡簡單單蹲下開炮就可以解決的,而且大口徑火炮的重量也不少,人形兵器難以承受。口徑太小還不如使用現在單兵無後座力炮或者火箭筒。二是導彈的使用,如果是遠程導彈發射,就是類似於地地導彈,人形兵器不可能使用,遠程雷達就不是一個人形兵器所能承載的,除非它不再裝別的武器。近程導彈倒是可以,但人形兵器飛在空中打飛機的能力太差了,速度慢,反射面大,沒等你發射,人家早把你打掉了。在地面發射,你裝載的導彈數量有限,不如導彈發射車。三是長劍等近戰兵器。現在飛機都是超視距攻擊,等你近距離攻擊時,不知死多少回了。就算是攻擊戰車等兵器,你砍你砍你砍砍一個坦克的時候,別的坦克或裝甲車的小型火炮都能讓你喪失行動能力。四是激光類的能源兵器。人形兵器只能裝載較小的激光類武器,你能用我也能用,我裝甲車或小型發射器會讓你先倒下。

3、操控性方面。裝在身上的武器(火炮、激光和導彈)發射倒是和現有武器類似,但僅用這些好象不用人形也可以,一個多功能武器平臺也可以做到,你還要用腿走或者用多個發射孔飛,難。而且操縱你的手和腳用計算機倒是可以,但你要用人形兵器的手拿武器射擊,精度能保證嗎,還不如坦克呢。

4、裝甲方面。人形兵器的裝甲研製困難,因為它首先要輕,還要堅固,而且它還不能是一個整體,尤其是關節方面,更是難以保證其強度。我們研究坦克的裝甲也很長時間了,各種複合裝甲的使用技術可以說很成熟了,外掛的爆炸類反應裝甲也可以,但裝在人形兵器上,重量就讓人受不了,厚度還不能太厚,太厚沒地方裝武器了。就算是這些地方都行,外掛觀察器旦受損,觀察也受影響,僅憑几個眼你能看清什麼?所以裝甲方面難。

對地攻擊,對空攻擊現有的武器可以做的比人形兵器更好,而且造價更便宜,操控性更好,火力更強大,移動更靈活,你人形兵器就算是集成了所有的武器又能怎樣,不如單一功能的武器互相補充。所以現在看來,人形兵器實用價值不大,就算你是綜合武器平臺,我可以造飛行戰車,也可以替代你人形兵器的所有功能,而且更好。

總而言之,人形兵器發展空間不大,不知道以後科學技術發達了,能不能讓人形兵器實用性更強,我們將拭目以待。


丶小依娛樂丶


其實無論是環太平洋,還是變形金剛。都是這類機甲科幻電影。其實作為一個武器而言。並不是越大越好。相反,如何更好的隱藏和戰場生存下來的,才是王道。越是厲害的武器,越是被敵人優先照顧,也會第一時間掛了。這和狙擊手優先幹掉敵人的重火力點一樣道理。

而無限和人一樣的機甲。其實真沒有用。在精確武器成為主流的現在。機甲出場後,我懷疑它存活的時間可以按秒計算了。甚至沒等出場亮相就被遠程幹掉了。

每種武器,都有其作用或針對性。18米的機甲用來對付誰?對空?它比戰鬥力,武直如何?對地?18米的目標,隨便來幾個單兵火箭就能幹翻了。


實現一個曉目標


高達機動性比戰艦和戰機強!至於坦克那更是被打的份!如果研發了高達那麼它的OI系統一定要調試到以人類感官領域去測試!不然駕駛如果反應慢而躲避不了導彈或者激光武器!那麼只會成為把子!但是基於高達以人型狀態那麼它的很多情況都是以人型軍裝來戰鬥!當然高達說白了就是機械人!大家看過還太平洋就清楚!只有人型機體才能完美測試機能所在!至於什麼狗型蜘蛛型等!那叫做機械堡壘!相當於是小航空母艦!主要是執行守護和防禦最佳選擇!


紙鳶卐小輝


看了很多回答,感覺很失望,一千年前人類能想象電燈嗎?五百年前人類能想象電話嗎?一百年前人類能想象太空漫步嗎?我們之所以還沒有這些看似不可能擁有的東西,是因為科學技術還沒有達到,但不能說他一定不會有,一定不該有,別抹殺夢想


手機用戶50323156737


高達這麼大的是沒戲,不過如果有2m到2.5m左右的那用處就很大了,首先就是一個重裝步兵,還能清除障礙,最重要的是如果可以遠程遙控就不用擔心逃兵和後勤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