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號”歐亞班列順利發車

“齊魯號”歐亞班列順利發車

10月31日10點18分,隨著X9008次列車一聲長鳴,山東省首趟“齊魯號”的歐亞班列,緩緩駛離濟南南站國儲334處專用線。與此同時,同樣懸掛“齊魯號”標識的4列亞歐班列,分別從位於青島、臨沂、淄博的鐵路場站開出,標誌著省內中歐、中亞鐵路貨運班列跨入以“齊魯號”統一命名的全新發展時代。

“齊魯號”歐亞班列的開行,標誌著我省成功實現全省歐亞班列資源整合,進入班列統一品牌、統一班次、統一平臺、統一支持、統一宣傳的高質量發展新時代,為我省進一步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建設國際物流大通道,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提供了強力支撐。

歐亞班列被國家定位為“深化我國與沿線國家經貿合作的重要載體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抓手”,自2011年開行至今,連續7年保持了年均50%以上的增幅。全國已累計開行11000多列,國內穩定開行城市52個、線路65條,到達歐洲15個國家44個城市。自2011年重慶市率先開通歐亞班列以來,四川、河南、陝西、浙江、江蘇等多省市相繼跟進,組建了統一運營平臺,實行統一支持政策,建立良性發展機制,形成了“歐亞班列+”的良好態勢。目前,重慶、成都2市累計開行均超過2000列。

山東是“一帶一路”的重要交匯樞紐,自2015年起,青島、濰坊、臨沂、濱州、濟南、淄博、威海、日照、濟寧等9市相繼開行歐亞班列,累計發運800列;今年前9個月開行265列,其中中歐班列32列,返程15列;中亞班列233列,返程14列。由於全省缺乏統一政策引導和支持,導致省內貨源惡性競爭、向外省分流嚴重,各市班次少、回程少、線路短、虧損大,總體呈“散、亂、弱”態勢,無法享受鐵路系統“量價捆綁”和優先排圖、優先通關等優惠政策,日照、濱州、青島等市都有班列借道成都、鄭州、西安等市開行。鐵路總公司規定,下半年起對每週開行不滿1列的,逐步取消排圖。我省班列發展面臨嚴峻形勢。

山東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關注歐亞班列發展。10月17日,省政府召開常務會議,通過了《關於推動全省歐亞班列統籌發展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提出,按照“政府引導、統籌整合,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原則,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為引領,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著力優化運輸組織,統籌班列運行路線,提高班列運行質量。由山東高速集團牽頭統籌整合現有各運營主體、組建全省統一運行主體,做好班列全程服務、境內外業務拓展等事項,推動實現統一品牌、統一班次、統一平臺、統一支持、統一對外宣傳營銷,力爭到2021年,全年實現歐亞貨運班列雙向往返發行1000列,其中中歐班列300列。

歐亞班列的發展,將進一步暢通我省東連日韓、西接歐非、南到東盟,北接俄羅斯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夯實對外開放平臺的平臺和載體,打造“2+N”四通八達的國際陸路運輸線路和多式聯運新格局,形成“班列+”溢出效應,有利於推動我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更好應對中美貿易摩擦,推動我省經濟開放型發展。

據介紹,圍繞下一步“齊魯號”歐亞班列運營,山東高速集團將重點做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優化班列線路。由省級運營主體與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濟南分公司根據市場需求,統一科學規劃開發班列線路,形成“多點連通、覆蓋全省、輻射東亞”佈局。以現有線路為基礎,全省穩定開行1條經滿洲里(二連浩特)出境至德國、法國等歐洲腹地的班列,1條經西線新疆至中亞、歐洲班列,加大對周邊國家等線路開發,儘快形成東南西北不同方位、四通八達的“2+N”陸路物流大通道。

統一運輸組織。採取零散集結髮運和整列始發兩種方式優化運輸組織,提高全省班列發行量。統一對接國內外鐵路部門或運輸代理公司,爭取最優線路和最低價格。

加強貨源開發。以我省優勢產品為支撐,重點服務於電子產品、家用電器、機械設備等高附加值領域,服務大型知名企業,提供差異化、定製化的供應鏈一體化解決方案。與國際大型物流企業合作,加大回程貨源組織力度,力爭達到進出口班列往返平衡,降本增效。

構建國內外物流網絡。根據各條鐵路沿途的換裝、通關、分撥節點以及最終目的地,優化重點城市和相關園區的物流發展空間佈局,加快建設鐵路集結場站,充分利用省內各地市現有海外資源和國際物流資源,以共建共享共贏為原則,合作開發綜合型海外倉,解決歐亞班列海外場站擁堵的痛點問題,同時設立海外商品展示中心,積極推動我省特色產品走出去。

搭建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充分發揮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打造連接政府、海關、鐵路、各地市及國內外運營商,集物流、貿易、金融、跨境電商一體的全方位大數據服務平臺,為客戶提供物流貿易金融一體化服務,通過大數據創造新經濟增長點。

實施“歐亞班列+”模式。通過班列運營,爭取相關政策支持,逐步拓展“班列+貿易”、“班列+供應鏈金融”、“班列+跨境電商”、“班列+物流產業園區”等模式,實現自我造血功能,促進班列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