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貓嬸陛下


生活中,我們總會有這樣那樣的情緒。是任其發洩呢,還是控制呢?尤其孩子到了青春期,情緒不穩定,有一點兒小事兒就會引發壞情緒。孩子發洩情緒會傷害到周圍的人,過後又感覺到後悔。對於負面情緒,如果不能發洩出來,壓制在心底,會導致自己的精神狀態不好,不知道到什麼時候就會爆發。又不能對別人隨意發洩情緒。那該怎麼引導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呢?



大家看一下下面的這個故事。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個個叫愛地巴的人。每次和人生氣,它能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繞著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然後坐在田地邊喘氣。 愛地巴工作非常勤勞努力,他的房子越來越大,土地也越來越廣。但不管房、地有多大,只要與人爭論生氣,他還是會繞著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對此,所有認識他的人心裡都感到疑感,但是不管怎麼問他,愛地巴都不願意說明。 直到有一天,愛地巴很老了。他因與人爭吵而生氣,於是他拄著柺杖艱難地繞著土地感房子走,然而這時他的房、地太寬廣,等他好不容易走完三圈,太陽都下山了。


愛地巴獨自坐在日邊喘氣,他的孫子在身邊懇求他說:“阿公, 您已經年紀大了,這附近地區的人也沒有人的土地比您的更大。您不能再像以前一樣,一生氣就繞著地跑啊。您可不可以告訴我這個秘密,為什麼您一生氣就要繞著士地跑上三圈? 愛地巴禁不起孫子願求,終於說出隱戴在心中多年的秘密。他說:“年輕時,我一和人吵架、生氣,就繞者房地路三圈,邊跑邊想,我的房子這麼小,土地這麼小,我哪有時間,那有資格去跟人家生氣。 想到這裡,氣就消了。於是就把所有時間用來努力工作。” 孫子問:“阿公,你年紀老了,又變成最富有的人,為什麼還要繞著房、地跑?”阿公說:“我的房子這麼大,土地這麼多,現在還是會生氣,生氣時繞著房、地走三圈,邊走邊想,我又何必跟人計較?”想到這些, 氣就消了。


告訴孩子,放任壞情緒的宣洩,將會傷害到周圍的人,使自己失去朋友。不如找一個好的方法發洩出來,既能讓自自己心情重新變得舒暢,也不會有失去朋友之憂。 當然在日常的生活中,還有一些社交的高手並不是完全壓抑自己的表情,而是能夠在瞬間改變自己的情緒,比如把憤怒轉換為微笑,把悲傷轉換為動力等等。


家有兒女談教育


我是個感性的人,經常為自己不善於管理情緒而深感沮喪。

但是,我仍然願意回答這個問題,一則可與大家交流提高,一則也算自我鞭策。

能很好地管理情緒的人,都很了不起。“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有如此修養者,“其志甚遠也”!

有的人性烈如火,一點就著;有的人卻脾氣溫和,慢條斯理。人的性格脾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遺傳基因。

但後天的教育和自我管理,也能塑造一個人的性格。對於心智發育尚未成熟的兒童少年來說,更有積極意義。

人的情緒,有積極正面的,如高興、愉快;有消極負面的,如悲傷、憤怒。

需要管理的情緒,多指後者。



對於兒童來說,各方面自我管理能力都較差,不懂得情緒管理的意義,自然也難掌握情緒管理的方法。

那麼,我們該如何教兒童管理情緒呢?

當孩子發脾氣哭鬧時,應明確告訴他,這樣會帶來不好的後果。比如,得不到想要的玩具,失去朋友和玩伴。

如果孩子接受,要獎勵他;如果孩子聽不進去,要堅決執行懲罰。

經過反常強化,孩子應該可以獲得一些情緒管理的能力。

而對於已經有一定獨立意識的青少年,則應該教給情緒管理的方法:

1.改變認知評價。

處於負面情緒時,找信賴的長輩交流,尋求指導,幫助自己分析引起負面情緒事件的本質。

比如,被同學羞恥了自己相貌上的缺陷,很憤怒。講給父母聽,父母告訴你,每個人都不完美,有些缺憾是顯性的,有些是隱性的。一個人最重要的是心靈美……

時刻自我提醒,生氣很不好,害人害己。

2.轉移注意。

生氣、憤怒或悲傷時,看書、聽音樂,把自己浸入藝術氛圍中,心境會慢慢發生變化。

3.合理宣洩。

找人傾訴,打球、游泳、跑步等劇烈運動,可以把負面情緒宣洩出去。

寫心情日記,分析,反省。寫完之後,不良情緒亦能很好地紓解。

4.放鬆訓練。

負面情緒時,練習深呼吸,或做瑜伽,打太極。通過專門的放鬆訓練,可以獲得很好的情緒管理能力。

以上,與大家共勉!


毫米


下面介紹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

情緒的4維模型--感知情緒、理解情緒、控制情緒、 管理情緒。

1. 父母需從小教會孩子會感知自己的情緒,感知父母的情緒,感知他人的情緒。

2. 協助孩子理解情緒背後的原因,誘因,情緒的危害,作用等等。


3. 情緒人人都有,如何控制情緒是孩子需要學習的一項技能。

4. 幫助孩子提高管理情緒的能力。情緒的本質是能量,能量多了就會爆發,及時疏導很關鍵,能量低了就會無力,及時賦能很關鍵。

4維模型只是提供了一個框架,具體操作技術還需父母多多學習。


積極家庭教育


對於孩子來講,父母是最好的榜樣,父母是什麼樣子,孩子就會學什麼樣,因此在教育方面,父母要起到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情緒管理方面,家長要合理掌控情緒,不要在孩子面前發脾氣,不要給孩子心理上產生影響。培養孩子的培養自我情緒感知能力,要接受孩子情緒變化,及時溝通。


其次認真傾聽孩子的情緒,要懂得通過自己的想象力站在孩子的立場上體會他們所處的情形;不斷安慰孩子;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孩子體會到的一切。


在孩子感受到情緒時,幫他們為情緒貼上標籤,如嫉妒、緊張、擔心、傷心、生氣、害怕。讓孩子充分的分辨出來,以便知道什麼樣的情緒如何掌控。


追逐太陽的青春


每個媽媽,都希望若干年後收穫一個懂事、講道理、上進的青年,那麼就像在銀行存儲一樣,我們要慢慢在他們的心裡存進去愛和理解。

我們都明白壞情緒對生活對學習的傷害。孩子如果經常處於正面情緒中,能夠身心健康,學習效率高,充滿陽光和快樂;如果常常在負面情緒中,會感覺煩躁、壓抑、苦惱,從小了看影響學習,從大了看影響個人發展和身心健康。



3歲開始,孩子開始有一些激烈的情緒,正好是我們開始教育他們尊重自己的情緒、處理自己情緒的好時機。

想講一個5年前的小事,那時候大蛙剛上小學。

下班回家,在電梯就聽見家裡大吵大鬧,開門一看,不得了,孩子滿眼淚水地躺在地上,閉著眼睛大喊。外公外婆在一邊搖頭嘆氣。我一看,怎麼回事,孩子平時不這樣啊!想先把氣氛搞輕鬆些,脫了外套走上去開了句玩笑:“喲,正好媽媽今天不用拖地了,地板都被你拖乾淨了。”然後自己走到裡屋換衣服,順便喊了聲,“寶寶,能過來幫我拿一下衣服嗎?”聽了這話,他停止哭泣爬起來走進臥室。

我拽著他坐到床邊,摟著他,故作輕鬆地問:“先跟媽媽說說,為什麼哭了呀?不高興了吧?”“他們非逼著我彈琴!”

“咦,平時都是飯前把琴彈完,重要的事情先做完呀。今天跟平時有什麼不同嗎?”“嗯!就是不同。”

我:“今天是在學校有什麼不太愉快的事情發生了嗎?”“嗯….不知道,就是我的好朋友不跟我玩。”

“哦?是嗎,你是不是挺難過的?我特別想知道這件事,能詳細說說嗎?”“我約小寶出來玩,他不出來。”

“哦,你每個週三週五放學都跟小寶玩是吧,他今天是不是有事情啊。”“是的,開始他說出來,但是作業沒寫完後來又不出來了。我一直在他家樓下等他,還帶了我倆都喜歡的英雄工廠。”

“哦,這樣啊。你盼了3天了,特別希望今天跟他一起玩英雄工廠是吧?寶貝,事情有時候計劃好了,但是也可能有變化的,這是經常會發生的。那明天正好週末,你倆約好快快寫完作業一起玩,好嗎?”

“嗯,行。媽媽,我困,實在不想彈。”這時我才想起今天早晨孩子醒的特別早,上一天學肯定困了。“好,那我們今天只彈2首曲子,明天再補上今天的。早早上床看會書就睡覺,好嗎?”

“好的。”

顯然,幾分鐘的交流讓他感覺問題解決了。

兒子遇到的,是期望落空後、加上睡眠不足引起的情緒化。他可能心裡憋著一股勁,可是又不知道怎麼辦。我一步步幫他理清楚了問題的頭緒(沒跟好朋友玩成的心理原因、沒睡好的生理原因),給出瞭解決的辦法,當問題明白了之後,他便感覺不那麼壞了。

這其實是在用父母理性的思維方式告訴孩子,遇到自己情緒問題的時候,要學會歸因,好好想想怎麼回事?怎麼辦?才能有針對性地去解決。

孩子經常是通過與父母的互動,來逐漸認識自我存在、自我價值及學會如何應對各種情緒的方法。只要認真觀察一下孩子的行為傾向就能發現,很多時候這些都是在與父母之間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總結一下,我們最起碼可以做到這三點:

第一,接納他的壞情緒,保持淡定輕鬆。父母的樂觀輕鬆態度,有時候是一劑鎮靜劑,可以讓狂躁中的孩子安靜下來。常常在戶外遊玩的時候,看到有的3、4歲孩子一邊哭一邊小腿忙著追媽媽,而怒氣衝衝的媽媽在前面罵“煩不煩,就你麻煩多,再不聽話不愛你了!”小孩聲嘶力竭哭得更厲害了。而見過有的家長,衝著哭鬧的孩子一樂“咦,鼻子紅紅的,一哭像只小猴子,來來,像猴子一樣爬到爸爸肩上來。”我們是要用威脅和恐懼讓孩子聽話,還是逐漸感化他,培育他,讓他因為不在乎小事而變得性格開闊而不執拗? 在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父母要保持一顆淡定的心,不要再埋怨孩子。你怎麼這麼不懂事!這麼不聽話!太煩人太累人了!在生活的瑣事壓身、最累最焦心孩子又不聽話的時候,是不是會在心裡這樣想?但是請記住,千萬,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這樣說。說了一句,傷害他幼小的心,可能100句有效教育的話都失效了。

第二,父母貼心溫暖的講話方式,有時也是孩子自信心的來源。當孩子因為一件事有點難度,缺乏耐心而做不下去的時候,如果我們把那句到嘴邊的“你真笨,這件事多簡單,怎麼就做不好呢?”變成“我才不相信呢,平時那麼勇敢的寶寶今天還能遇到能打敗你的難事?讓我來看看,是什麼問題呢?”這時,孩子可能會如釋重負,願意跟你一起分享他的內心感受,向你傾吐困難所在,一起克服難題。而不是產生強烈的反感,覺得父母一點都不理解他,久而久之,任何話語都不想再跟父母傾吐。而到了本身就容易叛逆的青春期,這樣的孩子產生問題的可能性會更大。

第三,父母長期關注孩子的心靈而不僅僅是技能的習得,會是培養孩子強大情商的利器。情商的養成主要是後天的。家庭和睦,父母有較好的引導,關注孩子心靈而不僅僅是英語、數學、識字量等等技能的習得……都非常重要。

根據丹尼爾·戈爾曼博士(因《情緒智能》一書而聞名世界)的長期研究結果表明,那些感到幸福且事業成功的人,並不是智商高、成績優秀或家境富裕的人,而是情商高的人。如今獨生子女居多,面對激烈的競爭,父母和孩子都不得不承受長期的壓力,而這種現實導致孩子們正確面對自我情緒並學會靈活應對的機會實在不多。

孩子在生活中必然要面對各種錯綜複雜的情感問題,而他們苦於不瞭解如何妥善解決,於是感到彷徨困惑。這時,父母應該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情緒,幫助梳理、分析孩子的情緒,最終找出面對問題的方法。久而久之,父母的解決方式內化為孩子的思維方式,他學會了自己處理情緒問題,自主調節情緒的能力也會慢慢鍛煉出來。

說了很多,寫了一大篇,其實我所推崇的只是四個字:隨機教育。教育不是刻意為之的,不是一個儀式感很重的事情,非要遇到什麼事情了才能一本正經地來教育。“處處留心皆教育”。正如在游泳中學會游泳,在開車中學會開車,孩子也需要在磨礪中長大。同時,各家各戶的教育也各有不同,孩子是腳,教育是鞋,重要的不是看別人如何選或選給別人看,而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四壁的蛙蛙們


班級裡有很多學生經常動不動就發脾氣,比如:班裡一女孩想看同伴的書,同伴不肯借,於是伸手就是一拳。又有一孩子,頭上已出汗,讓他把外套脫了,他二話沒說,放聲大哭。如今一不高興就亂髮脾氣的孩子比比皆是。那麼如何讓孩子學會管理情緒呢?

1.以身作則,當好榜樣。有些父母之間不太和諧,每日一小吵,每週一大吵,孩子整天活在吵鬧的家庭中,好的不學,壞的學的快,孩子把你的暴脾氣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耳濡目染,漸漸的也形成了愛發脾氣的習慣。因此,以身作則,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特別不要在孩子面前發脾氣。

2.減少溺愛。愛孩子要把握度,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愛孩子不能事事滿足孩子,不該做的絕不答應,父母無原則的愛孩子只會讓孩子無法無天。

3.冷處理。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應該冷處理,不予理睬,讓孩子覺得發脾氣沒有用,到孩子冷靜後跟他講道理,談談各自的想法。時間久了,孩子會因為發脾氣也打不到目的而慢慢改變動不動就發脾氣的壞習慣。

4.合理宣洩情緒。父母應該教育孩子正確宣洩情緒的方法,生氣時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是父母不能容忍的。明確規定行為底線,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可以給孩子一個空間,讓孩子可以在這個空間裡宣洩情緒,釋放不滿。

要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父母不要急於求成,要循序漸進。


小丫121


我覺得還是在管理情緒上應該分為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在孩子三歲之前,不要控制孩子哭是作為孩子的一個日常表現發洩心中的不滿,由於孩子的語言表達不清晰,他只能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心中的情緒

第二個階段是孩子三歲和六歲之間,屬於情緒的半控制狀態,出現一件孩子不高興的事情,讓孩子清晰的知道她的情緒,需要控制,並不是發洩情緒,家長就能立刻滿足,家長在這個階段要習慣對孩子說"不"

第三個階段是孩子小學一年級到小學三年級,也是孩子情緒管理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從幼兒園到小學這個過度點,孩子情緒上控制不住,到理性控制,家長需要跟孩子溝通,什麼時候孩子的情緒是可以在家長面前發洩的,因為一個小學生,如果孩子的情緒點沒有宣洩出來,那會導致孩子的心理問題!

第四個階段是在孩子四年級到六年級,孩子已經完全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了,這個時候應該滲透孩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告訴孩子應該做些什麼?這個時候孩子的情緒應該接近於成年人的情緒把控狀態了



總之孩子在家長眼裡永遠都是孩子,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我希望咱們家長能及時的發現,能讓孩子把自己不滿的情緒,咱們說一說,咱們只需要作為傾聽者就可以了


高考曲老師課堂


家長在家裡不要動不動就吵架,要心情氣和,以理服人,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

孩子情緒不好大鬧,那麼家長不要跟孩子似的也大鬧,應該等平靜下來找原因,說明錯在哪裡,應該怎麼做,如果家長有錯,也要承認不對的地方,不能以家長為大什麼都對,讓孩子心服口服。

情緒有天生遺傳因素,就是家長脾氣不好,也有後天形成就是長期溺愛,所以從小就管理好情緒很有必要,能決定長大後脾氣好壞,管理好情緒體現人的素質,也是高情商的一部分,所以家長自己做好情緒管理,才能管好孩子。


沒事看toutiao666888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在情緒中是聽不進道理的。情緒中的人需要陪伴、傾聽和感同深受。情緒爆發通常是因我們自己內心的焦慮而引起,需要我們能洞察到情緒背後的原因,才能談得上情緒管理,亦即能對自己的情緒進行控制、調整和適時發洩。這個能力需要我們大多成年人窮其 一生的努力,更不用說孩子了。

一)幫助孩子管理情緒幾個原則:

1.父母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情緒穩定,懂得理性表達,給孩子做一個好的示範。

2.允許孩子有情緒,多關注孩子的感受和行為的動機,對孩子的真實需求給予積極及時回應,讓孩子知道,出現負面情緒也是很自然的事,沒有什麼不對的,也沒有什麼可恥的。

3.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是從對父母的關注開始的。

4.對孩子的情緒接受度高,孩子將來的情緒管理能力就強。

5.面對孩子的情緒,先讓他們學會表達。教會孩子更多恰當表達情緒的方式方法。

二)教會孩子情緒表達的小方法:

1.提示。孩子或他人有情緒時,引導孩子去識別自己或體會別人的情緒:“你看上去很生氣!”

2.交流。父母清楚表達自己的情緒,分享自己的感受。

3.講解。準備各種表情辨識的圖片或利用繪本,給孩子講解。

4.遊戲。利用角色表演、情景劇等方式讓孩子學會觀察他人和表達自己。

三)父母不當的情緒教育。

1.以暴制暴。恐嚇、威脅和打罵,會扼殺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也會導致孩子自我傷害和攻擊行為。

2.當孩子情緒的奴隸。用賄賂、哄勸的方式息事寧人,讓孩子學會了“情緒勒索”。

3.好孩子不哭。哭泣不代表懦弱,而是一種心理需求。

4.為孩子的情緒貼標籤,扭曲孩子的自我認知。

5.流於說教。當情緒主導孩子意識時,講道理也無濟於事。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

6.回力球效應。孩子鬧脾氣時,父母無法保持冷靜,回以憤怒,形成惡性循環。 7.冷漠無視。對孩子的情緒視而不見或輕描淡寫。

8.歸咎他人。為了安撫情緒,把孩子的遭遇的各種挫折的原因都歸咎於外界環境。


錢樹雲


六歲以前的情感經歷對人的終身具有恆久的影響,孩子假如此時無法集中留意力,性情耐心、失望、具毀壞性或許孤單、焦慮,對本人不稱心等,會很大水平的影響其今後的特性開展和品格培育。假如負面心情常呈現,不做正確的引導,繼續不時就會對一團體發生耐久的負面影響,進而影響孩子的身心安康與人際關係的開展。

1、情緒是與生俱來的心理現象,無論是否加強管理,情緒都有個產生與發展變化的過程。

2、情商被稱為心情智力,是心思學家針對智商提出的一種全新概念,它是指一團體在心情意志耐受波折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質量,是人類最重要的生活才能關於一團體的事業成功與家庭幸福都起著至關重要作用。

心情是人對外界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對一團體身心的多方面都具有影響:健康的心情對人是有積極作用,不健康的心情對人具有消極作用。

1、讓孩子認同本人,無情緒空間

要讓孩子喜歡本人,家庭要給孩子認同感父母是孩子的模範,父母首先要學會管理本人的心情,不讓不良心情帶給家庭,帶給孩子,要塑造出一種平安、溫馨、平和的心思情境。

2、讓孩子看法心情,表達心情

中國親子之間對話讓孩子正確看法各種心情說出本人心裡此時此刻真是的感受。

我們可以經過句式:

“媽媽很生氣,由於……”

“我感到有點憂傷是由於……”來通知孩子本人的心情來源,同時你也可以問孩子,“你是什麼覺得啊?”,“媽媽看見你很生氣、憂傷,能通知我發作什麼事了嗎?”等對話來引導孩子表達本人的心情。

3、讓孩子體驗心情,洞察別人心情

幼兒在表達心情控制心情之間獲得均衡的話,便能以建立性的態度表達激烈的情感,而且控制對本人,對別人有損傷的心情表達方式。

4、讓孩子學會悲觀的面對生活

在教育孩子學會悲觀的面對人生時,除了多與孩子交流,培育孩子的自決心之外還有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首先父母要置信本人的孩子,給予鼓舞和支持!

5、教會孩子適當宣洩不良心情

人在肉體壓制的時分,假如不尋覓發洩時機宣洩心情的話,會招致身心遭到損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