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調養冠心病?

qzuser


我們先來說說冠心病在當下如何進行調養護理。


冬季人體受寒冷的刺激,血管收縮,同時機體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兒茶酚胺分泌增多,使血管收縮、心率加快、心臟負荷加大、耗氧增加,心肌容易缺血引發心肌梗死。那麼,有冠心病危險因素的人冬季如何度過這個高發期呢?

①冠心病患者堅持服藥,隨身攜帶硝酸甘油,如有不適,及時就診;
②注意保暖,及時增加衣物,減少外出,避免受涼;
③起居有常,按時作息;
④控制飲食,避免暴飲暴食,減少鹽和脂肪的攝入,戒菸戒酒;
④勞逸結合,避免勞累,適當運動;
⑤避免情緒波動,《靈樞·口問》中說“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故悲哀愁憂則心動”,因此情緒變化可直接影響至心,導致心臟受損。

下面再說一下冠心病如何科學預防和治療

對於存在危險因素尤其是多種危險因素的患者,要及時給予預防治療(一級預防),包括控制血壓、血脂、血糖、尿酸,戒菸限酒以及控制飲食,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運動鍛鍊,可服用阿司匹林、中醫藥等。

對於已經存在冠心病或穩定型心絞痛的患者,要注意預防事件發生(二級預防),包括強化降脂、降壓、強化抗血小板、介入治療等。

對於急性冠脈綜合徵患者,可以通過醫院設立的綠色通道,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以及介入治療(球囊擴張、支架),或支架+搭橋的雜交手術。

對於超過兩支以上冠脈嚴重病變或多處病變患者,也可採取冠脈搭橋手術治療。

對於心肌梗死後存在心衰患者,可以採取抗心衰、心臟康復、中醫特色治療等,以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小貼士

1.冠心病心絞痛大多在一定誘發因素下陣發性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心悸、暈厥、口唇發紺等,因此緊急情況下的處理非常重要。

建議有冠心病危險因素的患者,家庭應常備硝酸甘油片劑,或速效救心丸、複方丹參滴丸,並放在可以及時取到的地方,以備不時之需。

2.冠心病患者多為老年人,對存在冠心病心絞痛的患者,因為心血管急性事件大多突然發生,部分患者可能夜間發生,因此對於獨居老人,應預備緊急呼叫設備或遠程監測設備,以防不測。

——追隨您的心聲 提供專業回答——


中老年保健雜誌


很多年輕冠心病患者都是工作壓力大,同時可能存在吸菸加熬夜,生活沒有規律,平時都是吃快餐,不喝水,只喝可樂。很多的患者是在繁忙的的過程中,急性發作胸痛,送往醫院救治。入院後很多患者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其實這些冠心病患者如果能夠做好了以下四點,後期疾病一直控制的不錯。今天這四點內容與大家分享。

一、吸菸這個壞習慣必須改正

很多人不知道吸菸會嚴重損傷人體的心腦血管,只是一味以為吸菸可以損傷肺臟。其實,吸菸對於心腦血管的損傷更大,吸菸的人群中是罹患心腦血管疾病最高的,其中很多都是直到發生心肌梗死才發現,有些人因此而丟了性命。

二、熬夜這個壞習慣也要戒除

很多年輕發生心肌梗死的患者都有熬夜的習慣,當然我並不是說熬夜一定罹患冠心病,但是如果長期熬夜一定會增加罹患心源性疾病的機率。我個人的臨床經驗是熬夜的時候吸菸危害最大,請廣大年輕朋友們注意這個問題。

三、高鹽高糖高脂飲食要注意

飲食習慣在心腦血管疾病的形成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上面提到的這個病例就是長期吃外賣,而外賣常常是高鹽和高脂飲食的典型代表,同時這個病例以可樂為常用飲用飲料,導致年紀輕輕最後就發生了心肌梗死。

四、體育鍛煉要加強

現代社會由於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轉變,同時很多人因為工作忙導致忽視體育鍛煉,以至於我們社會里肥胖患者越來越多。這種現狀也導致了越來越多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出現,而且越來越年輕。

上面提到的這些患者在張大夫的建議下,做好了以上幾個方面的不良習慣的改正,很多都是後期複查冠脈情況沒有惡化和再發。記得就有年輕患者跟我說過:“以前自己只是重視事業的進步,忽視了身體的健康。認識張大夫是個轉折,以後一定注意自己不良習慣的戒除。”

希望我的介紹對您有所幫助。

更多健康信息,請關注張之瀛大夫頭條號。


張之瀛大夫


冠心病好發於中年以上人群,此類人群多有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或伴有斑塊,從而引起冠狀動脈狹窄、阻塞或痙攣,最終引起心肌缺氧、壞死,所以本病是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發病時的症狀主要有突發胸痛,不典型症狀可有肩膀疼痛、牙齒疼等等,不易讓人想到是冠心病發病。

冠心病的後期調養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生活調養:此類患者應注意休息,規律生活,避免勞累,避風寒,運動鍛鍊要適度。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培養興趣愛好,如畫畫、種花、養鳥等。

2.調暢情志:看電視的時候經常可以看到有時候老人一生氣突然就捂著胸口,下一步就倒地不起了,雖然有誇張的成分,但是真的就有這麼嚴重的後果,情志刺激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不穩,對於有冠心病病史的人來說,平時生活中要儘量避免大喜大悲。

3.飲食調護:對於有高脂血症的患者,飲食應杜絕肥肉油膩等油脂的攝入,蛋白質來源應以優質蛋白為主,少吃粗糧,食用易消化的食物。血糖高的患者應積極控制血糖。

4.保持大便通暢,便秘極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反覆,如果遇到便秘情況,可以適當服用助排便藥物。

5.體育鍛煉:有些患者自詡身體如虎,患有冠心病後依然進行高強度體育鍛煉,這是極其危險、極不提倡的,要儘量轉變思維,採取柔和適當的鍛鍊方式。

本期答主:陳昌曉 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心腦血管疾病是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而冠心病是成年人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發病年齡也是越來越年輕化。

冠心病的調理措施有:

1、每年定期體檢,檢查血壓、血脂、血糖、心電圖等,及時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有問題早發現,早治療。

2、控制好每天的飲食量,防止攝入量超標引起肥胖,肥胖往往伴有高血脂、高血壓或高血糖,加重冠心病的危險。所以肥胖的冠心病患者需要減肥。

3、限制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的攝入,以免引起血脂、血壓、血糖升高,加重動脈粥樣硬化,如肥肉、動物內臟、魚子、蟹黃、奶油、麻花、方便麵、油條、烤肉、炸魚、糖果、餅乾、糕點、甜飲料等,平時要少吃或不吃這些食物。

4、限制食鹽的攝入,一天食用鹽不超過6克,做菜少放鹽,榨菜、鹹菜、臘肉、鹹魚、火腿、香腸等醃製食品也要少吃,因為食鹽攝入過多,會引起血壓升高,加重冠心病。

5、做菜的時候還要少放油,以植物油為主,不要選擇動物油。做菜時多選擇煮、燉、蒸、拌等方式,煎、炸等烹調方式油脂攝入多,要少用。

6、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每天喝水1500~2000毫升,保持排便通暢。

7、每天堅持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太極拳、游泳、慢跑、快走、騎自行車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防治冠心病。

8、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少生氣,多關注生活中美好的事情,與冠心病和平共處。


糖尿病之友


冠心病,除了和基因、家族史以及其他疾病有關係以外,其他就是和生活習慣有關的一種疾病,所以,罹患冠心病,還真的需要注意好多東西,以預防冠心病出現心血管急性事件。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該如何調養冠心病呢?

一、戒菸限酒,合理飲食

煙和酒,是明確的冠心病高危誘發因素,吸菸和喝酒,可以增加罹患冠心病的風險,而且增加冠心病的急性心血管病事件,所以,戒菸限酒,是冠心病調養的首要條件。其次,合理飲食也是冠心病患者需要注意的一個方面,因為合理飲食,可以避免膽固醇等攝入,增加肥胖的罹患率,減少冠心病的罹患率。


二、合理休息,勞逸結合

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比如快節奏的生活工作,加班熬夜以及不合理的生活習慣,是現代人導致冠心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合理休息,避免熬夜,注意合理休息及勞逸集合,才能減少冠心病的罹患率及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


三、心態平和,適量運動

焦慮、抑鬱,高強度的生活壓力,高強度的生活節奏,使得現代人的幸福感越來越小,同時很多人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忽視體育鍛煉,以至於我們的生活空間越來越小。所以,心態平和,適度的生活期待,可以減少冠心病罹患率,增加幸福感,而且適量運動,可增加愉悅感,減少肥胖率,減少冠心病的發病可能。

冠心病,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病,所以,生活方式的改變,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有人說,冠心病不強調生活方式的改變的治療,都是耍流氓。由此可見,如何調養冠心病,改變生活方式才是第一位的!


心健康


您好,感謝提問。冠心病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系統疾病之一。

所謂冠心病,指的是供應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性狹窄而導致心肌供血不足的一類疾病。其主要分型包括心絞痛和心肌梗死。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的治療方式並不是完全一樣的。比如說,多數的急性心肌梗死應該急診行心臟支架治療,而並不是所有的心絞痛患者都需要安裝支架的,這需要看患者的個體情況和臨床需要而定,並不能一概而論。

但是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都應該進行兩個方面的綜合管理,第一個方面是藥物治療,第二個方面是日常生活方式的管理。

基本上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需要口服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和他汀類降脂藥物,有些患者需要服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beta受體抑制劑。不過,這同樣也需要根據患者的不同狀態而定,而且藥物治療是終身性的。也就是說,像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可能需要患者終身服用。

第二個方面與常生活方式的管理,包括飲食和運動方面。建議所有的冠心病患者低鹽低脂飲食,控制膽固醇和鹽量的攝入。另外,患者應該適量運動,控制體重,避免肥胖的發生。但是,其運動量多少,需要根據患者不同的心功能狀態而定,並不能一概而論。

總而言之,冠心病的治療是終身性的,一定要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綜合生活方式的管理,才能儘可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後。


惠大夫在江湖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CAHD)是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一種心臟病,導致冠狀動脈管腔狹窄或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然而,冠心病的範圍可能更廣泛,包括炎症、栓塞等,導致管腔狹窄或閉塞。世界衛生組織將冠心病分為五類:無症狀心肌缺血(隱匿性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臟病)和猝死。臨床上常分為穩定型冠心病和急性冠脈綜合徵。

胸悶和氣短:一個人晚上睡覺時,有時會感到胸悶和心悸。晚上枕頭低的時候,胸部悶悶的,需要枕頭高的位置才能舒服;白天睡覺或躺下時,突然出現胸痛、心悸、呼吸困難,需立即坐立或立方來緩解;當體力活動發生時,胸悶,心悸,氣短,休息放鬆自己。當疲倦或緊張時出現胸骨或前區悶痛,或類似收縮的疼痛,並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續3-5分鐘,其餘部分自行緩解。X生活用力或用力排便時出現心慌、胸悶、氣急或胸痛不適。

心律失常、咳嗽:心律失常和咳嗽也是冠心病的常見表現。咳嗽、咳痰也是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現的症狀之一,患者痰量一般不大。冠心病患者也可能出現胸悶、胸痛等症狀。

冠心病的後期調養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生活調養

2.調暢情志

3.飲食調護

4.保持大便通暢

5.體育鍛煉

使用過多種方法仍無法治癒的患者;做過支架、搭橋手術又堵塞復發的患者;去過許多權威大醫院也治不好的患者。而這些患者在服用我院專家辨證調配的特效中藥驗方二香蔞蛭湯後,均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好療效,大部分患者都實現了臨床治癒,甚至徹底康復。即使特別危重的患者也能夠全面控制病情,迅速緩解病情,並逐步恢復到正常水平,再無生命之憂,極大的延長了生命期限,提高了生存質量。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後,可查看更多醫師解答或免費向醫師提問】


平安好醫生官方號


目前多認為冠心病的發病同飲食營養因素有直接或間接關係,因此注重合理營養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以下是冠心病的膳食原則。

1,控制碳水化物的攝入。

肝能利用遊離脂肪酸和碳水化物(如澱粉)合成極低密度脂蛋白,故碳水化物攝入過多,同樣可使血甘油三酯增高。碳水化物過多還可致肥胖,而肥胖是高脂血症易發因素。另外,碳水化物的種類與冠心病發病率也有一定關係,研究顯示,果糖易合成脂肪,其次為葡萄糖,澱粉更次之,因此要儘量減少果糖的攝入。

2,膳食中應控制膽固醇的攝入。

膽固醇的攝入量每天應少於300毫克,治療飲食低於200毫克/天,禁用高膽固醇食物。要限制動物的內臟、腦等高膽固醇食物。提倡食用液體植物油。儘量少吃富含飽和脂肪酸或膽固醇過多的肥肉、動物油、高脂奶品及蛋黃、動物內臟等食品。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卵磷酯能有效地降低血膽固醇濃度,並能防止動脈粥樣硬化;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形成。所以冠心病患者可以適當增加卵磷脂的攝入,增加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

3,適量攝入蛋白質。

蛋白質是維持心臟必需的營養物質,能夠增強抵抗力,但因蛋白質不易消化,能夠加快新陳代謝,增加心臟的負擔,故蛋白質攝入過多對冠心病不利。一般說來,每日食物中蛋白質的含量以每公斤體重不超過1克為宜。蛋白質如按勞動強度供給,其中輕度體力勞動為1.26g/公斤;極重度體力勞動可達1.75g/公斤,動物蛋白佔蛋白總量30%。冠心病飲食蛋白質應占總熱能15%,或按2g/公斤供給。儘量多用黃豆及其製品,如豆腐、豆腐乾等,其他如綠豆、赤豆也很好。多食魚類如青魚、草魚、鯉魚、甲魚、黃魚、鯧魚、帶魚等。

4,低鹽飲食。

對合並患有高血壓的患者,低鹽飲食更為重要。冠心病患者應限制多少食鹽為宜呢?這要根據患者是否同時患有高血壓,以及高血壓的病情來決定。嚴格的限鹽量規定每日不超過5克,可隨季節活動量適當增減。例如:夏季出汗較多,戶外活動多,可適當增加鹽的攝入量。冬季時,出汗少,活動量相應減少,應控制鹽的攝入。供給充足無機鹽和微量元素。

5,膳食中應注意多吃含鎂、鉻、鋅、鈣、硒元素。

膳食中應注意多吃含鎂、鉻、鋅、鈣、硒元素的食品。這些元素對心血管疾病有抑制作用,缺乏時可使心臟機能和心肌代謝異常。鎂可以影響血脂代謝和血栓形成,促進纖維蛋白溶解,抑制凝血或對血小板起穩定作用,防止血小板凝聚。含鎂豐富的食品有小米、玉米、豆類及豆製品、枸杞、桂圓等。鉻能夠增加膽固醇的分解和排洩。補充鉻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濃度,降低血清膽固醇的含量。含鉻豐富的食品,如酵母、牛肉、肝、全穀類、乾酪、紅糖等。科學家認為鋅銅比值可影響血清膽固醇的含量,鋅過多或銅過低血清膽固醇含量增加,鋅銅比值高時,血清膽固醇也增高,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冠心病發病率高的國家鋅銅比值也高。含鋅較多的食品有肉、牡蠣、蛋、奶。近年的研究表明,膳食中的鈣含量增加,可預防高血壓及高脂膳食引起的高膽固醇血癥。含鈣豐富的食品有奶類、豆製品,海產品如蝦皮等。補硒能夠抗動脈粥樣硬化、降低全血粘度、血漿粘度,增加冠脈血流量,減少心肌的損傷程度。含硒較多的食物有牡蠣、鮮貝、蝦皮、海蝦、巴魚等

6,多食蔬菜水果。

蔬菜和水果是人類飲食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蔔素、無機鹽、纖維素和果膠等。胡蘿蔔素具有抗氧化的作用。維生素C能夠影響心肌代謝,增加血管韌性,使血管彈性增加。有些水果如山楂富含的黃酮類物質,有顯著擴張冠狀動脈和鎮靜作用,多聚黃烷有降壓強心功能。另外,蔬菜、水果體積大,可飽腹,含粗纖維多,減少膽固醇吸收,含熱能低,具有減肥作用。因此,冠心病患者適宜多多食用水果與蔬菜。後面章節專門介紹了一些有益於冠心病防治的蔬菜水果,讀者可在日常飲食中作一參考。

另外,忌吸菸、酗酒、飲濃茶及用一切辛辣調味品。


京城散客


選擇權威科普,享受健康生活,歡迎關注醫學博士團隊!


冠心病

冠狀動脈是輸送血液到心臟,為心臟提供氧氣和營養物質的血管。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是指冠狀動脈發生嚴重粥樣硬化或痙攣時,導致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心肌梗死的一種心臟病。冠心病被稱作“人類第一殺手”,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我國冠心病的發病率不斷升高,40歲以後每增加10歲,患病率就要遞增一倍左右。冠心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病。

臨床表現

冠心病主要表現為胸悶、胸痛及其他一些不典型症狀,如肩部不適、咽痛、牙痛、上腹部疼痛、手臂或指尖疼痛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調理冠心病呢

  1. 冠心病患者應合理膳食,保證營養,低鹽低脂飲食,限制食鹽在每日5g
    以下,少吃動物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羹、動物內臟等,多吃魚、蔬菜、水果、豆類及其製品。糖類食品應適當控制,不飲濃茶及咖啡,飲食不宜過飽,提倡少食多餐,保持排便通暢,防止便秘。
  2. 冠心病患者平時可以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比如散步、游泳、跳舞、太極拳等;在保證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時,需要按時服藥,不突然停藥,定期就診複查;生活要有規律,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和情緒激動;
  3. 肥胖的患者藥逐步減輕體重;積極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與冠心病有關的疾病;
  4. 平時常備緩解心絞痛的藥物,如硝酸甘油片,以便心絞痛發作時及時服用。若持續疼痛或服藥不能緩解,應立即送醫院急診。

歡迎關注天壇醫院、阜外醫院、兒研所、北大口腔醫院醫學博士團隊!祝您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良醫濟世


冠心病的康復是綜合性的心血管病管理的醫療模式,除了按照醫生的醫囑規律服用藥物之外,患者也要學會如何進行日常調養,使冠心病的發病風險降到最低。

冠心病自我調養包括以下內容:

1) 調整營養結構,養成健康飲食習慣。建議每天攝人蔬菜300~500 g,水果200~400 g,穀類250—400 g,魚、禽、肉、蛋125—225 g,相當於鮮奶300 g的奶類及奶製品和相當於幹豆30~50 g的大豆及其製品。食用油<25 g,每日飲水量至少1200 ml;減少鈉鹽攝入,在現有水平的基礎上先減30%,逐步達到每天食鹽攝人在5 g以內;增加鉀鹽攝入,每天鉀鹽>4.7 g(含鉀多的食物有堅果、豆類、瘦肉及桃、香蕉、蘋果、西瓜、橘子等水果以及海帶、木耳、蘑菇、紫菜等。

2) 戒菸限酒。徹底戒菸,並遠離菸草環境,避免二手菸的危害;嚴格控制酒精攝入,有飲酒習慣者原則上應戒酒或嚴格控制飲酒量,建議成年男性飲用酒精量≤25 g/d(相當於啤酒750 ml,或葡萄酒250 ml,或高度白酒50 g,或38度白酒75 g)。成年女性飲用酒精量≤15 g/d(相當於啤酒450 ml,或葡萄酒150 ml,或38度白酒50 g)。

3) 控制體質量。超重和肥胖者在6~12個月內減輕體質量5%~10%,使體質指數(BMI)維持在18.5~23.9kg/m2;腰圍控制在男性≤90 cm、女性≤85 cm。鼓勵通過體力活動、降低熱量攝入來維持或降低體質量,不推薦使用藥物控制體質量。

4) 控制血壓、血脂、血糖和心率。再次強調健康的生活方式,減少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增加植物固醇的攝入;嚴格的飲食控制和適當運動,定期監測相關指標,發現異常要及時告訴醫生,有針對性地選擇藥物治療,控制病情進展。

5) 穩定情緒。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疾病及輕重程度,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和情緒波動,生活要有規律,緩解緊張情緒,明確今後努力目標,提高治療自信心。

長期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有效的藥物治療將降低再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因此,對冠心病患者的調理,一定要照顧到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並且要把急救藥放在身邊。需要長期服用的藥物要按照醫囑按時定量服用,千萬不可自作主張停藥。

參考文獻:1. 國家衛生計生委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中國藥師協會,《冠心病合理用藥指南》,中國醫學前沿雜誌(電子版),2016年第8卷第6期. 2.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冠心病康復與二級預防中國專家共識》,中華心血管病雜誌,2013年4月第41卷第4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