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數學20以內加減孩子容易接受的簡單方法?

天愛吧


如果小朋友20以內加減法不熟練,應該是數感不夠。數感,一方面是指對數量的感知,另一方面,是指對數與數之間相互聯繫的理解。

數與數之間的聯繫,我們可以理解為,12是比11大1的數字,也是比13小1的數字,是3個4相加,也是4個3相加,是24的一半,也是6的2倍。一個數字可以有很多種表示方法,並不是孤立的。

很多小朋友在學習了10以內加減法之後,就急於學習20以內的進退位加減法。殊不知,很多小朋友理解的10以內加減法都是機械記住了湊十法破十法。背錯記錯的事情時有發生。

而一旦小朋友有數字之間相互關聯的數感,他就會“創造”出很多做計算題的方法。比如7+8,除了標準湊十法,還可以是7+7+1,8+8-1,10+10-3-2,5+5+2+3等等,很多情況下,這樣的算法速度都會比湊十法快,而且這裡的數字拆分是小朋友基於自己對數字的理解,所以準確率也會比較高。


火花思維


孩子學習算數家長一定要好好引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可以藉助身邊的各種材料來讓孩子在玩兒中學,在遊戲中學。


作為過來人我有一個好辦法,可以通過跟孩子玩撲克牌來學習,先帶孩子認識一下撲克牌的各種花色點數數字和大小,讓孩子數一數看一看,引起興趣。

然後,帶他玩兒比大小,每人摸一張牌,讓孩子比較——哪張大哪張少兩個差多少,大的贏,小的被刮鼻子😄😄😄孩子很快十以內的加減法就很熟練了。
看孩子玩的起勁兒可以再增加難度玩兒另一個遊戲——數點兒:每人摸兩張,兩張牌相加,讓孩子算算誰贏了。熟練了可以再三張這樣增加難度。我孩子可喜歡玩這個遊戲了,沒幾天四十以內的都算的可快了。各位寶爸寶媽們可以試試。


牽手看日出


如果家長們想要教孩子加減法,請

千萬不要直接告訴孩子1+1=2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進行數學早教,都會犯的一個錯誤:在孩子還沒有理解數學的時候,就開始進行填鴨式教學,直接開始教加法。

這也是很多孩子,為什麼會那麼早就出現排斥數學的原因,家長不以興趣為起點,盲目教孩子,導致孩子產生

逆反心理

學習加減法,應該借用實物,讓孩子以遊戲的方式,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加減法。


1、巧用數字畫

舉個例子:7+2=9,將數字變形,加入合適的想象力,變成一隻老鼠的樣子,

這種將抽象性的數學題轉化為圖畫的方法,對孩子的吸引力更大。

但借用圖畫的形式,記憶力會更深刻,學習的過程也更有意思。

2、小貓釣魚

材料:小貓釣魚的玩具一套。

遊戲內容:家長告訴孩子“你今天扮演小貓,看看你能釣多少條魚?”孩子拿起釣杆開始釣魚

當孩子釣到一條時,家長就問“釣到幾條?”孩子會回答“1”條。

當孩子再釣到一條魚時,家長說“一條再添上一條魚是幾條?”孩子回答“2條”。

第三條時引導孩子說出“2條魚再添上一條魚是3條魚”,

當孩子釣到第4條魚時,家長問孩子:一共釣了幾條魚?

並且讓孩子仔細數釣到魚的個數說出總數,“3條魚加上1條魚是4條魚”。

3、用購物瞭解加減法

媽媽給了孩子5塊錢,告訴她去買酸奶,同時店裡的阿姨會找錢給你。

當孩子買完東西回來,媽媽問孩子,有沒有剩錢,媽媽伸出5個手指頭收起2個手指,表示應該還剩下3塊錢

孩子也跟著媽媽一起,用手指比劃著,就這樣開始學起加減法。

4、撲克牌

材料:選擇帶有數量花紋的牌

從一組撲克牌中,隨意抽出2張牌,讓孩子計算兩張牌相加和相減的結果各是多少。

這種帶有數量花紋的牌,孩子可以在一開始不數量的時候,通過

數數,得出結論。

在一開始,可以不對回答的時間做限制,隨著孩子熟練之後,可以設定時間限制

當然,如果孩子連續正確完成5個之後,家長也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

5、樂高積木

樂高積木的好處,就是表面有凸起的點,孩子在學習算數的時候,可以

看著點數,給出結果。

同時,樂高的顏色豐富、本身的可玩性比較高,適合孩子學習枯燥的數學加減法。


以上推薦了五種比較適合教加減法的方法,所有的方法都遵循具像化規則,家長只要注意早教的

趣味性,數學早教還是很簡單的。

歡迎大家關注我,跟我一起挖掘更多數學早教方法。


何秋光學前數學


教幼兒20以內數的加減法,可以用實物來教,就像教孩子數數那麼簡單。我說一下,我大女兒是怎麼學會加減法的。

手指不夠用了


我女兒上中班的時候就開始就有數學作業,剛開始她數手指來進行算數,比如說3+5,她會先伸手指數到三,再往上數五個,她經常不知道加了幾個。

水彩筆來幫忙


後來我教了她一個方法,用水彩筆等實物來做加減法。比如說6+7,就可以先拿六個,另外拿七個水彩筆,然後兩組放在一起,再數一下是多少個

,就得出答案了。

撲克牌的妙用


找撲克牌中較大的數字,然後用其小的數字來組合成這個數字。比如數字是9的牌可以用哪幾張牌加起來組成。這種方法更靈活,可以是兩個相加,也可以是三個、四個。通過這樣的練習,孩子對數學的加減法能夠掌握的更靈活熟練。

教孩子學數學,可以從實物到抽象數字慢慢過渡,別要求孩子直接用數字來做加減。

找對方法,孩子學起來才能更輕鬆。


七娃寶葫蘆


我的孩子現在4歲,20以內的加減法基本上沒有問題,那他是如何學習的呢?我總結了一下,方法大概有4種。

方法1:水果計算法。

因為孩子還小,所以如果單純的告訴孩子如何計算,孩子不一定能夠明白,那麼我們可以選擇一些他喜歡的東西,在數數的同時,告訴他學習的方法。

比如,孩子喜歡吃蘋果,那我們可以買一箱蘋果,拿出來,放在地上,先從簡單的5個蘋果開始數,前面放2個蘋果,後面放3個蘋果,問孩子2個蘋果+3個蘋果=幾個蘋果?

起初,孩子不能馬上告訴我們,需要一個一個數蘋果,但是時間長了,他自然而然就能有相應的概念,我們從5以內、10以內、15以內、20以內,一步一步地教孩子算數的方法。

方法2:樂高拼圖法。

許多孩子特別喜歡樂高,那麼我們可以找到孩子的興趣,讓孩子邊玩樂高的時候,邊學會數數。

樂高的玩具我們選擇每塊稍微大的,適合3歲以內孩子玩的那種,這樣,孩子能夠更清楚地看到每塊樂高上的孔數,方便他們計算。

學習的方法基本也是跟水果計算法一樣,不能急躁,打好基礎是關鍵。

方法3:手指遊戲法。

這個方法也是最常見和最普通的。學校裡學習數學,也會讓孩子在不懂的時候,試試看用手指,不過,這個遊戲的缺點是,手指一共10個,超過10的計算,孩子會無從下手。

但是這個遊戲法最大的優勢就是隨時隨地都可以讓孩子學。比如,孩子在街上,我們看到路燈,就可以問孩子2個路燈+2個路燈=幾個路燈,這個時候,孩子可以馬上數一下自己的手指,就能找到答案了。

方法4:圓圈畫畫法。

這個方法需要兩個步驟,稍微有些複雜。比如,我們問孩子2+3=?可以讓孩子先畫2個圓圈,再畫3個圓圈,最後數一下,得出5個圓圈的答案。當然,計算的題目不能太複雜,不然,孩子很不樂意畫很多很多的圓圈。

圓圈畫畫法儘管比較複雜,不過只需要一支筆一張紙就可以了,算是比較方便的,用於教孩子5-10以內的數學題,可以嘗試一下。

對於孩子來說,實物練習比空間練習效果要好的多,相信,只要多練習,20以內的數學題難不倒孩子的。


Hikari讀書育兒


要教孩子20以內的加減法,首先讓孩子形成對數字的概念,這不僅僅是讓孩子能從1數到20,而是要將這些對於孩子來說很抽象的數字與實物對照起來,你可以用一根小木棒來代替“1”,慢慢教會孩子從1數到20.

待孩子能夠將抽象的數字與實物聯繫在一起時,再教孩子加減法就很容易了。我開始教我家孩子加減法時,我先在黑板上寫上了“1+1=?”孩子看後大眼瞪小眼,很顯然他並不明白這個“1+1=?”含義,於是,我就對他說,我從超市裡買來一個蘋果,爸爸又買了一個,現在家裡有幾個蘋果,孩子很輕鬆地就告訴我有兩個蘋果,這樣就把抽象的“1+1=?”的問題,變成了孩子熟悉的生活場景——買蘋果。

然後,我又試著問了孩子幾個有些難度的問題,比如買了5個蘋果,又買了4個蘋果,一共是幾個蘋果,如果孩子口算不出來,你可以把蘋果給他畫在黑板上,這樣就很直觀了,其實小學一年級的數學,老師就是這樣教的,要把抽象的概念與孩子熟悉的生活場景結合起來,就很容易讓孩子掌握數字的概念。

等到孩子熟悉了加法,學習減法就很容易了,9個蘋果吃掉了2個,還剩幾個蘋果,這就是減法啊!

總之,不要一上來就寫一堆算式,對孩子來說,這就像天書一般哦,寓教於樂,結合生活場景,才能讓孩子靈活快速地掌握加減法哦。


沛澤媽讀心理


每個成年人都知道,我們的學習過程都是需要一個漸進的,那麼對於孩子也是這樣。我們要明確的是,孩子的數字是從實物中抽象出來的。理解了這一點,那麼孩子在學習20以內加減的時候,我們就有了方法。



從實物開始抽取數字。

每個孩子在開始認識數字的時候,我們無論從哪一方面入手,都必須從身邊開始,我們家長可能還記得,孩子在學習數字的時候,我們使用的是幾口人,這是最常見。雖然最初我們知道數字是從身邊開始,但是為什麼到了後來,家長在培養孩子學習的時候,卻把這一點忘掉了呢?其實很多時候,家長自己就已經掌握了方法,但是卻沒有開始把它昇華一下。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講,剛開始學習的小朋友學習的是十以內的加減,我們都會發現小朋友在舔手指。家長感覺到這樣不衛生,於是利用自己的方法來阻止了孩子,其實我們有很多的方式來代替小朋友舔手指。其中現在常用的就是小棒的方式。一年級的小朋友在開始學習類似的數字加減時,他們首先要需要吧,題目中的數字全部換成心中想象的東西,或者手中可以拿取的東西。比如說9-3。我們會發現小朋友先數了9根小棒,又拿走3根,然後把剩餘的又數了一遍。最終才得出答案是6。



不要過早教授技巧。

在學生入學的一年級上學期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讓學生學習一些數學的技巧,其中包含的就是退位減這一步,但是我們實際上發現,許多技巧根本就不是能夠傳授的,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有的孩子發現了技巧,有的孩子沒有發現技巧,對於這一點,許多家長可能有著不同的看法,但是作為我曾經教過一年級的老師來講,我認為技巧,尤其對於一年級的小孩來講,不太實用,對於一年級來講,最適應的就是他能掌握自己的方法,在充分掌握自己的方法以後,估計利用幾個月以後的時間,就能夠思考出其他的技巧。在數學課本中,通常提供了一種退位減的解決方式,比如說16-9。課本中通常提供的是把16分成9+7。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完成第一種方法的學習,然後我們會發現,孩子可能會自己找出另外的方法,在這我就不再描述了,畢竟方法是根據孩子的需要而產生的,但是如果家長把老師教授的所有方法都要求孩子掌握,我覺得這樣是對孩子很不利的,其實孩子掌握其中一種就好。



最後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讓孩子選擇。

即使到了一年級,下學期結束的時候,我們仍然會發現,有的孩子在計算20以內加減的時候,仍然是需要一些食物的輔助,我們還是用前面的例子,比如說舔手指或者畫豎線這種方式,但實際上,在這種情形下,有的家長和老師已經發急了,他們對孩子的要求變高了,他們覺得對於這些孩子,可能是需要加強訓練,但實際上我們不能這樣認為,如果孩子需要實物或畫小棒的方式來幫助解題,我們認為,如果把它抽象成一個計算過程,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難的,我們每個人在學習英語,學習計算機的過程中,都會有過體驗,對別人來說很簡單的一個計算機程序應用,但是對於我們來講確實很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知識儲備和實踐經驗所限制的,如果你對計算機長時間的應用或者對相應的軟件,長時間的操作那麼別人稍微一說,你就會明白,對於孩子也是這個道理。

總之,不要讓孩子過早踏入自己不理解的數字世界。


甜心的教育哪些事



第一部,讓孩子熟練的學會數數,要求是:1 從1熟練的開始往下數。

2 熟練的從中間某個數開始數,如老師說:從4開始數,從12開始數.

3 熟練的從中間某個數倒數,哦從4開始倒數,從12開始倒數。

數數是小班開始學的內容,我們老是覺得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會,是我們忽略了大部分孩子只會從1開始數,讓他們從中間某個數開始數他們可能就不知道怎麼數了,或者孩子不知道從9到10 19到20 29到30這種整數上跳數。

第二部 讓孩子熟練掌握數之間的前後關係。比如7:5的前面是幾?5的後面是幾?從5往前數,往後數,從11往前數,往後數。

第三步 讓孩子熟練掌握數之間的大小關係。

例如7與8哪個大?11與4哪個大?

第四部 讓孩子學會讀題

很多孩子會看題,但不會讀題。孩子知道+ - 的方式卻不知道怎麼讀法。

讓孩子讀出來是為了下一步計算時,告訴孩子 - 就是往前數 + 就是往後數。

第五部 教會孩子認識十位和個位,孩子熟練的說出十位是幾?個位是幾?

例如:15的個位是 5 十位是 1

第六部 教孩子進行計算

1 數手指加減法, 加法例如15+2 我們就告訴孩子把15放在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15後面就是16 然後伸兩個手指就是往後數2個數 16 17 那麼15+2=17。減法相反,例如15-2 把15放在心裡,- 就是往前數數,往前數量個就是14 13,所以15-2=13

2 個 十位相加減法

加法例如 15+2 個位與個位相加 5+2=7 十位與十位相加1 15+2=17

這兩種方法,我只相對來說適用於兩個數中有一個數是單數的加法算數,因為兩個數都是雙數的話手指就不夠用了,個十位相加減法雖然有些難學,但是適用於所有的算式。


阿盧呵呵


幼兒讓孩子學習加減法,就是找孩子喜歡的東西作為切入點來學,不能直接上:2+5=?

我來說說我和我家小寶怎樣學?

1.我們家魚缸有好多雨花石和小金魚,所以他有了好多工作——撈魚和撈雨花石


他拿著小網常去撈小魚,之後放到他的小缸裡,我們倆就常算他的小缸有幾條魚?本來我的目的是次次讓他算題麻煩到他不撈魚。結果我失算了,他數算得越來越溜了。撈雨花石也是這樣。

2.我們家二寶寶喜歡卡,經常拿撲克玩,這撲克是最廉價最好玩的玩具。


數數也是靠他的,計算當然也少不了他。數學教具為什麼沒有撲克?

去掉大於十那幾張和大小王;把A粘上變為1,就可以用來做遊戲算加減法了。

擺上我們寶寶的書,把撲克當錢。先告訴孩子各本的價錢,讓孩子來買。比如《幼兒畫報》9元,小二寶會從一堆撲克裡翻找到9,我告訴他我需要2元的錢,他找到2元,另一張不知道,我就教他在9撲克上去兩個,讓他數還有幾個。

用撲克的好處:直觀,易學。

3.手指頭


手指頭用來計算也很不錯,動動手呀,小腦瓜更聰明。

我小時候,誰用手指算數被極度鄙視。但是科學家研究發現:


所以,適當用指頭算算加減法唄。

選孩子喜歡的玩具來輔助學習加減,很好用的。

對於小吃貨,用吃的東西來學也是不錯的選擇。比如剝杏仁吃,問孩子要吃幾個?先給幾個,讓他算差幾個。

總之,只要保持孩子學習的興趣,方法在生活裡。


努麗初彩


數學是應用性課程,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學習更利於幼兒掌握。

很多幼兒園中班就開始學習加減法,建議家長慎重。

孩子的思維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中班孩子還處於具象思維階段,對於抽象的加減法學習孩子是很難理解的,而不能理解的學習孩子就很難建立興趣,學習效果也不會好。

小班的孩子可以先學習10以內手口一致點數,並說出總數。中班孩子學習目測10以內的似乎,並能比較出多少。孩子有了一定數的概念再進行加減法學習。

加減法學習應從實物開始。通過實物操作使孩子明白加法就是合起來、減法就是去掉;加法是變多、減法是變少。


在生活中練習比坐在那裡書寫算式更能幫助孩子學習加減法:

1、購物。比如給孩子五元錢購買一樣物品,付完錢後看還剩下多少錢。既練習的加減法,又認識了人民幣。

2、幹活。比如孩子剝幾顆花生,媽媽剝幾顆,讓孩子看看一共幾顆。

3、吃的時候也可以練習。比如有十顆葡萄,孩子一顆一顆吃下去,看每次吃完還剩下幾顆。

如果家長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孩子理解、學會10以內加減法就不是難事。

2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必須是在熟練掌握10以內的基礎上,通過湊十和破十進行的,只要孩子掌握了方法,掌握也不是難事。

我是媽咪老師72,歡迎大家關注我,共同交流育兒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