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雙腿無力有一月多了是怎麼回事?

春風化雨


關節退化可以是腿腳無力導致, 但也可能是其他因素, 如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骨性關節炎、腰椎管狹窄、頸椎病、低鉀、重症肌無力、維生素D缺乏、骨質疏鬆症、雙膝骨性關節炎等。

因腰椎間盤突出症導致的, 常出現腰腿疼痛, 尤其在幹活或站立時間過長時, 中年女性尤為多見。咳嗽、打噴嚏時, 腿部還會出現放射性疼痛, 且不敢彎腰。雙腿一側發涼, 即使在夏天也有冷感, 從臀部到足底還可能出現麻木感。因腰椎骨性關節炎、腰椎管狹窄導致的, 主要表現為間歇性跛行, 稍微多走路, 就感覺腿上如灌鉛, 發酸、發脹, 需要下蹲或坐下休息才能緩解。因頸椎病 (脊髓型) 導致的, 往往走路變慢, 雙下肢無力, 上下樓梯困難。偶爾走快些, 就感覺腿腳不聽使喚, 甚至出現肌肉萎縮。有的人則平路行走如踩棉花或行走於沙灘, 走路不穩。

骨質疏鬆症也可導致腿腳無力、小腿抽筋次數增多, 或輕微外傷就易骨折、腰背部疼痛等。因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導致的, 在上下樓梯、蹲下時會出現不適, 甚至膝部有摩擦感、疼痛、卡住動不了的感覺。老年人體重過大可增加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生率。

平日要注意保暖, 帶護膝, 可常用熱水泡泡腳;多曬太陽, 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形成, 避免鈣流失;還要多運動, 但要避免爬山、爬樓梯等活動, 以防加重膝關節老化。

有人說缺鉀也會導致雙腿無力, 是這樣嗎?

鉀主要用來維持酸鹼平衡, 參與能量代謝, 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功能。缺鉀時, 的確會出現全身無力、疲乏、心跳減慢、頭昏眼花, 嚴重者還會導致呼吸肌麻痺而死亡。低鉀還會使胃腸蠕動減慢, 導致腸麻痺, 厭食加重, 出現噁心、嘔吐、腹脹等症狀。

口服某些降壓藥或消化功能減弱都會導致低鉀, 平時可多吃富含鉀的食物, 如香蕉、柑橘、草莓、葡萄、柚子、西瓜, 以及菠菜、山藥、毛豆、莧菜、大蔥等;黃豆、綠豆、蠶豆、海帶、紫菜、牛奶、玉米麵等也含有一定量的鉀;各種果汁, 特別是橙汁, 也富含鉀。


中國醫藥養生


從中醫角度思考雙腿無力的問題與脾有關係,“脾主肌肉、主四肢”,脾主要負責運化水谷精微和津液,以化生氣血,並將其輸送佈散到全身各處的肌肉中去,以供應肌肉的營養,保持肌肉活動的充足能量,使肌肉豐滿且壯實有力。若脾出了問題,其運化功能失職,肌肉則失去滋養逐漸無力,甚則痿軟松馳。脾虛常表現出疲倦乏力,不思飲食,犯困等主要症狀,經常以消化系統功能減弱致四肢無力的情況。治療上應從健脾益氣入手再加以溫陽補血,往往能改善身體虛弱狀態。


百世樂活


診斷明晰,該人骨疏兼關節退化,服氨糖鉀片,不是普遍氨糖,勿買進口,恐加激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