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初一的孩子自己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華哥在線168168


作為家長,我們怎麼教孩子樹立志向?

我以為,知不知道讀書重要,不是理念和意識的問題,是樹立志向的問題。我們最終的需要,是讓孩子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不是嗎?

如果家長只知道讀書好,卻不知道讀書好在哪裡,說不出讀書和不讀書除了認字之外有哪些差別,那麼,咱們如何告訴孩子,你要好好學習,才能擁有更美好的人生?美好的人生又是什麼呢?她到底美好在哪裡呢?

我問過一個初一孩子,你知道為何要學習,為何要學好,為何要考大學讀名校嗎?孩子特別清晰地告訴我,為了更好的工作,賺更多錢,過更好的生活。我再問,你知道什麼是更好的工作,如何是更好的生活嗎?這個問題,很多成年人都不明白,別提初一的孩子了。於是,孩子迷茫地望著我,費力尋找答案,但我明白他不知道,也不懂得。

其實很簡單,沒有比較就沒有好壞,我是這麼給孩子分解的:

  1. 你覺得你父母的工作是好工作嗎?你喜歡他們的生活方式嗎?你認為他們幸福嗎?
  2.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覺得父母有這樣的工作和生活,是憑藉什麼呢?(初中的孩子,必須學會分析和判斷,有一定的獨立見解,才能不迷惘)
  3.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覺得父母為什麼是這樣呢?他們可不可以有更好的選擇?為什麼?(如果不想重複父母的生活,那就要做出不同的努力)
  4. 如果你不確定父母過得好還是不好,就請思考一個問題,你現在的能力,是否足以支撐你過上和父母同樣的日子?(社會競爭在加劇,生存壓力在增加,簡單重複也非易事
  5. 回答完全部的問題,最後指向一個問題,請問,你想不想親手掌控自己的人生?不復制任何人,不受制於父母,不假手於他人,你願不願意為自己擔責任?(初中的孩子都是驕傲的,基於前面的分析,這個問題的答案多數是肯定的。
  6. 想掌控自己的人生,不能嘴上說說而已,必須踏踏實實去做,一步一個腳印。
    你可以從現在開始,為了自己的人生好好努力嗎?

以上是我給初一孩子分解的“為什麼要好好學習”,但我明白,初中的孩子三觀並不穩定,自制力和意志力都不夠強,需要反覆地強調,才能確保他們一往直前。

不要覺得孩子言而無信,他們畢竟還小。“常立志,立長志”,只要能夠向好向上去努力,都是值得嘉獎的,請家長別心急。

合適的時候,家長可以帶著孩子,親身體驗家長一天的生活,讓他親手去做你在做的事情。

俗話講,光說不練假把式,孩子只聽你說理,總是輕飄飄地,沒感覺。如果親手去做,身體力行地感知,自然會發現其中的辛苦和艱難。

教育不是幾句話,或者幾個大道理的事,而是很多話,很多行為,很多體會,才能夠有點滴的進步。


總結一下,對於教育孩子,一個長遠的宏觀目標是重要的,人生很長,他們需要明白自己大概要去哪裡。同樣,每一階段的志向也很重要,讀書,學習,都只是手段,他們需要知道為了什麼。

以上是我的一些個人見解,不一定周全,僅供家長參考。祝好!



素秋慈


一.改變內驅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只有把學習當成自己的內部需要才會激發內部動力,才會主動學習,這種動力更加持久。

可以帶他去三個地方,汽車站,地鐵站,機場。讓他感受選擇的不同,生活的舒適度的不同。

也可以假期帶他回老家過一段農村生活,再去城鎮裡朋友家住一段時間,再去大城市的親友家做客幾天,看看那個城市的生活、消費、娛樂。讓他感受不同的生活品質。

然後問問他的感受,問問他的選擇。

讓他認識到社會的分工和社會財富的分配規律。不同的成績,上不同的大學,不同的大學選擇好的工作機會不同,不同的工作機會,分配不同比例的社會財富。如果社會沒有競爭沒有排名,沒有分工,社會財富平均分配,不會激發更多的生產力,不能促進社會的進步。

如何才能擁有選擇不同生活品質的權利,那就需要資本,如何獲得豐厚的資本,首先需要能創造出更多的財富,如何才能創造出更多的財富,唯有學習

成功有很多種,但有一條捷徑,那就是學習,而且是刻苦學習。在一定程度上說成功的必經途徑,就是學習,無論哪種成功都是在吸取前人經驗基礎上的再創造和堅持。

此時不由得想起了龍應臺的一段語錄: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二.積累小的成功體驗,用愛和耐心積累成功。

一次次的失敗會打擊孩子的信心和興趣。找到他擅長的科目,擅長的事務。做好一件,讓他有成功的體驗,一次次加強這種體驗。

當然,如何把學習過程變得簡單高效,那就需要每一步制定計劃,使用有效的學習方法,複習方法,堅持執行。

學習的過程是個枯燥孤獨的過程,如果其中有父母的陪伴,耐心,孩子一定能感受得到,並在內心產生無畏的力量,克服各種困難。


cbc0222


有時間就陪他讀書,去體驗生活。

聽說有在邊防當兵的朋友,孤獨守一座山,凡是有字的報紙,家書,一天就看一句話,因為孤獨。明天再看另一段。

臺灣作家柏楊,在坐牢的時間裡看了無數的書籍,把中國397個帝和162個國王以及他們的皇后怎麼死的統統寫一遍。

李敖也是做牢,在牢裡安靜和孤獨可以把人變成精神病,他為解決孤獨,每天都寫大量作品。

我以前在這個村莊,沒有電視,沒有收收音機,我把村民牆上的報紙,一個字一個字的看,把小學生的課本都合來看,因為孤獨。

如果你想讓孩子看書學習,就把電腦關了,電視關了,手機關了,從你自己開始,一有時間就看書,放假了多帶他去一些農村走走看看,體驗下生活。


福州禪武


孩子不愛學習,父母要和孩子耐心溝通,知道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是因為學習困難不愛學習,還是根本沒有意識要學習是為誰而學。

如果是在學習中出現困難 ,家長就要幫助孩子找更省力、科學的學習方法了。

在學習中也有因為落下對自己沒有信心的,一步跟不上,步步就會落下,父母就要定期的幫助孩子進行總結了,及時發現學習中的漏洞,讓孩子在學習中找到自信愛上學習。

如果是孩子沒有意識到學習是為自己學習,那麼家長就要幫助孩子把他的目光投向社會、世界和未來看一下 ,實在不行的讓孩子吃點苦頭,感受一下為了生活而生活是什麼感覺。


陪娃一起努力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它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比如小學生,可以讓它算算賬,多接觸一下科普實驗…培養興學習的趣,讓他看到學有所得,體驗到學習的價值。大了點的孩子,不行就送工地搬磚,只有自己親身體驗過的苦才明白學習是多麼的幸福……我的一個鄰居,高二死活不想上學了,程度中等靠上,爸爸好話說盡,然後棍棒相加,不行,送建築工地,整天去搬磚,累的他主動提出去學習,高三考了個不錯的二本,他的感受就是學習比出苦力幸福。





周老師的課堂


從父母的角度,我們要在生活中,言傳身教學習的重要性,通過學習,自己和身邊的人發生哪些巨大的改變,學習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重要作用。

從孩子的角度,讓孩子瞭解失去學習機會之後的痛苦,比如輟學之後,其他孩子的生活,假如孩子輟學之後,面臨的選擇,在學校學習有哪些好處等等。

簡單來講,一個是擁有學習的好處,一個是失去學習機會的痛苦。


傑叔叔90


初一的孩子見識淺薄!重要性是從小培養的!如果孩子懂事那就不費什麼心!不懂事就找個小飯店幫工去讓他自己體會!他們現在沒有感同身受那麼只有身體力行


反三角函數求導


有時間帶孩子體驗社會底層人員的工作與生活或者帶著去英文商場的另類社會教學。


老哥配音


讓他去體驗農村的生活,要在他平時的時候表揚他,對他做的事情要認可,小孩的上進心在大人表揚下他才有動力。


客家圈視頻


刷兩天盤子,啥都明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