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殼就叫“轎跑SUV”?沒有提升操控性的它們都是耍流氓!

時尚,是一個輪迴。

這句話在時尚圈中被反覆提及,挪用到汽車圈中,似乎也恰如其分。在過去,極具個性以及操控感的小車一直是全世界人們在看車時的首選,也是在那個年代,不僅僅是在歐洲有標緻205 GTI、高爾夫GTI,大發也曾推出過Charade GTti,現在想想,都難免有些小激動呢!


換個殼就叫“轎跑SUV”?沒有提升操控性的它們都是耍流氓!



只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突然對這些小鋼炮失去了興趣,並且對車企們說,我們就是要那些看起來傻大傻大的SUV,並且,包括駕駛樂趣、越野性能都可以統統不要。於是乎,市面上一夜之間都成了那些沒有個性的SUV的天下了。

好在,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同流合烏”,不然,市面上也不會有那些轎跑型SUV的欣欣向榮了。


換個殼就叫“轎跑SUV”?沒有提升操控性的它們都是耍流氓!



說起轎跑型SUV,顯然是目前市面上尤其火的一類車型,在廠家的宣傳標語上,往往會與運動、年輕等標籤掛上勾。不過,在一群看上去像是被拍扁的SUV中,誰才能名副其實呢?在試完了一圈轎跑型SUV之後,倒是讓小編從中摸出了一些門道。

轎跑SUV誕生記



換個殼就叫“轎跑SUV”?沒有提升操控性的它們都是耍流氓!



毫無疑問,SUV一直是車企品牌銷量與利益增長的重要來源。曾經有位車企的員工告訴小編,與同平臺的轎車相比,SUV的製造成本會上浮6%,而其售價能增加30%。當然,這個數據未必精準,但面對這樣一塊大蛋糕時,所有人都會心動,以至於幾乎所有的車企都在研發SUV車型,這也導致了市面上的SUV車型氾濫,市場競爭全面進入“紅海”狀態。

儘管如此,也並非完全沒有機會。在如此龐大的SUV陣營中,不難發現,隨著國內汽車購買人群的年輕化,逐漸成長起來的90後乃至00後對於常規SUV的興趣已經逐漸淡化,那些方方正正的車型並不能滿足他們日益膨脹的個性需求。同時,生性好動的年輕人也不希望自己的駕駛激情尚未釋放,就要在傳統SUV中被磨滅。於是,就有了迎合行業發展的轎跑SUV,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出現了。


換個殼就叫“轎跑SUV”?沒有提升操控性的它們都是耍流氓!



2008年,正是極富顛覆精神的克里斯·班戈擔任寶馬集團設計總監的時期,Pierre Leclercq作為首席設計師設計了一臺“臀部”在當時看起來怪異的SUV——寶馬X6。這款有著典型跑車溜背造型的SUV,官方介紹裡稱其為“SportsActivity Coupé“,也就是”多功能運動轎跑“,它正是轎跑SUV的開創者。


換個殼就叫“轎跑SUV”?沒有提升操控性的它們都是耍流氓!



在X6剛面世時,這個怪異的造型受到了極大的爭議,包括時任《Top Gear》主持人“大猩猩”Jeremy Clarkson都對它進行過調侃。不過,後來的銷量迅速完成了打臉的“壯舉”,因為對於那些看多了傳統造型SUV的人來說,這輛車看起來更像跑車看,更高檔也更有個性。第一代X6全球銷量達到了26萬臺,而現款的X6僅在2015年全球銷量就達到了46305臺。

打臉“科技以換殼為本”



換個殼就叫“轎跑SUV”?沒有提升操控性的它們都是耍流氓!



在看到了寶馬X6的成功之後,不少車企也推出了自家的轎跑型SUV。不過,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越來越多的轎跑型SUV的出現,讓這個細分市場變得更為繁榮的同時,也變得魚龍混雜,並不是所有“被拍扁”或者有個大溜背的SUV都能被稱為是轎跑型SUV。作為一款合格的轎跑型SUV,包括顏值、操控以及動力上,都應該相較於傳統SUV有所提升。

顏值是個很主觀的東西,但對於跑車來說,很少有人會覺得不好看。然而跑車畢竟只有雙門而且車內空間比較小,對於多人出行或家庭用戶並不友好。於是,就有了轎車與跑車的結合體,四門轎跑。但轎跑車的空間和通過性仍然有限,所以也就有了轎跑與SUV的結合體,轎跑SUV。

基於傳統SUV打造的轎跑SUV在擁有了轎跑風格的上半身之後,顏值提升了不少,至少讓有跑車夢的人有了一點小小的滿足感。


換個殼就叫“轎跑SUV”?沒有提升操控性的它們都是耍流氓!



如果說顏值還能通過設計來彌補,如寶馬X3延續家族設計元素的同時,造出了一輛富有運動風格的SUV。不過即使充滿運動感,但從操控性上來說,SUV車身高,導致了重心天然就高。即使把懸架調得像石頭那樣硬,仍舊不能抵擋它重心高帶來的劣勢,甚至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製造商需要在他們的車上貼上“請勿疾打方向,以免翻車”這樣的溫馨提示。公路操控不如普通轎車,是傳統SUV被吐槽最多的一點。


換個殼就叫“轎跑SUV”?沒有提升操控性的它們都是耍流氓!



沒有運動性能談什麼轎跑SUV?這和“科技以換殼為本”有何區別?真正的轎跑SUV即便聽起來是基於傳統SUV打造,即便看起來只是“拍扁”而已,其設計過程也不亞於重新設計。真正的轎跑SUV,都是要對機械結構進行調整,使其能夠提供更優秀的操控性能。

還是以寶馬X3為例,與X3共享平臺的寶馬X4的轉向手感就顯得更為沉重,同時增加了可變轉向比以提升車輛的操控靈活性。例如在多彎的山路或狹窄的城市路況中,可變轉向比都能使駕駛者的方向操控更加輕鬆省力。


換個殼就叫“轎跑SUV”?沒有提升操控性的它們都是耍流氓!



而小編前幾天剛試駕完的馬自達CX-4則更為極致。它的車身高度相比與同平臺的CX-5降低了150mm,但頭頂空間幾乎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這就得降低坐姿。但降低坐姿又會造成事業盲區加大的連鎖反應,於是發動機艙的空間也被壓縮了,然而發動機艙空間有哪是這麼好處理的?

其實,不難想象傲嬌如馬自達會為了極致的操控感而幾乎將CX-5的設計推倒重來,從零開始設計一輛CX-4。得到的結果,便是一輛既可以下賽道、跑山路,又可以幫助你輕度越野的車型。


換個殼就叫“轎跑SUV”?沒有提升操控性的它們都是耍流氓!



所以,如果有人向你推銷一款轎跑型SUV時,卻發現它嚴重缺乏應有的操控性,那顯然是在耍流氓無疑了。

寫在最後

選擇轎跑SUV的車主可能會有兩種人。第一種是原本就是傳統SUV用戶,首先看重的還是空間實用性和通過性,同時又對顏值和操控性有一定的追求,既想要SUV的實用性卻又不想放棄操控樂趣。不過這部分用戶對於轎跑SUV的空間往往會有微辭。

還有一種,熱愛操控型運動車,但還不至於狂熱地追求硬核運動車型,因為或家庭或工作的緣故對於空間和通過性有需求而不得不選擇SUV,偏偏又看不上臃腫缺乏操控性的傳統SUV。怎麼辦?退而求其次選擇了轎跑SUV,這部分用戶往往要求車輛擁有與外觀運動風格相匹配的操控性能。此外,他們對於空間的期望沒有傳統SUV用戶那麼高,所以轎跑SUV就稱為了他們的本命之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