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最牛的人是誰?

Liona·Lh


民國時期最牛的人應該是蔣介石。

民國時期的蔣介石到底有多久?替我給你盤點一下

第一,蔣介石的個人生活很牛。

蔣介石在宋美齡之前,娶過一妻二妾,分別是毛福梅陳潔如。

毛福梅,是蔣介石的結髮妻子。毛福梅19歲時嫁給了14歲的蔣介石,十年後才有了自己的孩子蔣經國。毛福梅一輩子就待在溪口老家照顧婆婆,也算是賢妻良母,可是蔣介石一眼都不向看他。

姚冶城,是一個喪偶的交際花,與蔣介石同歲,蔣介石把他玩膩後也一塊丟到溪口老家了。另外,姚冶城到死都沒有一個正式的名分,唯一的安慰是有個養子蔣緯國。

蔣緯國的母親,據說是一個日本女僕叫做津淵美智子。當時蔣介石和戴季陶和這個日本女人都不清不楚,於是蔣緯國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生父到底是誰。

蔣介石在廣州發跡時,一直帶著一個小蘿莉陳潔如。蔣介石34歲時,娶到了15歲的陳潔如,在廣州黃埔軍校當校長時,雖然黃埔學員都比陳潔如大,卻也都叫他一聲“師母”。蔣介石當初求婚時,說陳是自己獨一無二的妻子,後來為了娶宋美齡,就騙他讓他去美國留學,再也沒回來。

蔣介石娶到宋美齡,總算給自己找到一個賢內助,那一年蔣介石40歲,宋美齡30歲,從此以後兩人攜手一生,也算平穩。

蔣介石留學日本期間,常常夜宿勾欄瓦肆之地,留戀煙花紅樓之所,染了一身的病,以至於一生只有一個半兒子,一個是蔣經國,半個是蔣緯國。


第二,蔣介石的政治手腕很牛。

蔣介石在廣州革命政府時,只是當上了一個黃埔軍校校長。不管是名分還是實力,遠不如汪精衛、胡漢民和許崇智三個人。可是,為什麼蔣介石能成為國民黨的主宰者?原因很簡單,用政治手腕。

對於汪精衛,傻乎乎的文人,只需要不失時機的給他帶幾個高帽子,就沒不會反抗了。欺負的狠了,他會生氣發飆出國留學。不足為慮。

對於胡漢民,孫中山的嫡系傳人,能文能武,在粵系軍閥中威信又高,蔣介石直接找機會給他看扣押起來。一次扣押事件後,胡漢民再也不能阻止自己的勢力了。

對於許崇智,一開始和他結盟,蔣介石羽翼豐滿後就和他翻臉,粵軍的戰鬥力實在不怎麼樣,分分鐘就被搞定了。當然,搞定粵軍的同盟是桂系軍團李宗仁。

內部敵人用哄騙、打壓的方式拿掉,外部的敵人如馮玉祥閻錫山等,主要靠挖牆腳。蔣介石一開始讓戴笠到軍隊活動,就是用金錢和美女策反地方將領,這樣的手段,窮怕了的西北軍,根本扛不住!

李敖評價蔣介石,這個人根本不會打仗,除了用金錢和女人收買挖牆腳,就只會送人頭了!

第三,蔣介石的軍事才能很牛。

專門說說蔣介石的軍事才能。

首先,蔣介石是讀過軍校的,在日本讀的東京振武學堂。東京振武學堂,實際上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預科班。蔣介石在東京振武學堂讀了幾年,最後還是沒考上,只好灰溜溜的回國了。而同時期的閻錫山、何應欽、蔡鍔、蔣百里等人,都是陸軍士官學校的優等生。

蔣介石的軍事才能到底怎麼樣呢?來看看蔣介石親自組織的幾次戰鬥吧。

東征中,蔣介石的總部都被偷了,幸好陳賡腿腳好,給他揹回來。北伐戰爭的東線戰場,蔣介石在南昌、杭州等地很不順利,如果不是湖北戰場的軍隊揮師東進,蔣介石能不能拿下南京還兩說。

抗日戰爭中,蔣介石一敗再敗,22次會戰22次捱打,從來不敢發動群眾搞全面抗戰,更不敢讓軍隊主動出擊襲擊敵人薄弱地帶。可是對於八路軍新四軍在敵後的迅速發展,卻羨慕嫉妒恨,多次挑起摩擦。

蔣介石雖然軍事素養不怎麼樣,卻不能任人唯賢,蔣介石在重慶的防空洞裡打電話,靠著地圖上的判斷給前線的師長、旅長、團長拍電報發命令,這樣紙上談兵,也是沒誰了!

蔣介石在解放戰爭中,拍腦袋決策越來越嚴重,地圖上指指點點就要去某某軍某某師經過某某路線到底某某地,明擺著是給人送人頭的。

“運輸大隊長”“凱申物流”的品牌,是有著絕對硬實力的!


歷史知事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從前,一個大地主去世了。他的三個兒子因為爭家產打得頭破血流。這時,來了一個日本特務。他很想得到地主的家產,但苦於武功不好,沒信心打敗地主的三個兒子。於是,他找來蘇聯特務來幫他。蘇聯特務武功很好,他們很輕鬆的把地主的三個兒子都幹掉了。日本特務很小氣,他背後使了一悶棍,把蘇聯特務打殘了,然後把他趕走,自己獨佔地主家產。這時,他的乾爹看到日本特務輕鬆的搶到地主家產,不樂意了。於是,找了個藉口,一把掌把他打的混頭轉向。因為鬥不過乾爹日本,又不想放棄地主財產。他只好厚著臉皮追上蘇聯特務,給他道歉並許諾好處。他們兩個拼了老命,前後夾擊。總算趕走日本乾爹。這時,日本特務又翻臉不認人了,他捲起袖子,對瘦弱的蘇聯特務一頓拳打腳踢。蘇聯特務只好去找很久沒聯繫的乾爹蘇聯,他倆做了個套子,擺了個鴻門宴,一下幹翻日本特務。這次,沒了乾爹的幫忙,壞事幹盡的日本特務也只好認栽了。他被扔到一個小島上,日子很不好過。善良的蘇聯特務得到了地主的大部分財產,心有不安,於是,他逢人就講,死去的地主是竊國大道,賣國賊等。現在,他的日子越過越好了。也許你聽過日本特務,也許你聽過美國特務,但你很少聽人提起蘇聯特務。這就是原因。今天講這些,只是為了告訴你們,不要人云亦云。去世的地主,不是賣國賊,請看他的遺言,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五族同,國共北平韃子時,大捷勿忘報總統。


國際紅丁字會總會長


我們先簡單提一下袁世凱是關係背景。1859年,袁世凱出生於河南項城,打小就厭文喜武,幾次考試都是名落孫山。但他爺爺和父輩們幾乎個個高中,在清廷擔任要職,和曾國藩、李鴻章等大清要員都保持著很鐵的關係,就連他爸也捐了個五品同知過過官癮。的確,這些都是他日後的政治資本,但如果說袁世凱的“成功”即因於此,那就太小看人家了!


袁世凱生父袁保中、嗣父袁保慶先後去世後,袁家也分家了,他分到一份相當豐厚的遺產,並依靠這份遺產創辦了“麗澤山房”和“勿欺山房”兩個文社,廣納人才,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其中包括日後成為他身邊大智囊的徐世昌,也是在此期間認識並結為兄弟的。

這就是袁世凱的眼光和魄力,時時刻刻都在為自己的目標打基礎做準備,為人處世方面更有一套,總能讓周圍的人緊緊圍繞在自己身邊。話又說回來,如果換成他人,當時得到那麼一份遺產,很有可能整天喝花酒吸大煙抱美女,準備就那麼安安穩穩過一輩子了!但袁世凱沒有這麼做,而是有計劃的花錢辦文社之外,還捐了一大筆錢換了個七品芝麻官,先進入官場再說。


後在他叔叔袁保齡的推薦下,來到他的貴人吳長慶身邊做事,因為做事認真,辦事能力強,很快當上了營務處幫辦,真正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

在此之後,他的過人之處也逐漸顯現出來,這些我們以後再說。袁世凱的功與過、是與非,我們也暫且不談,但最後坐上高位的人是他而不是別人,這已足夠說明問題。每個處在歷史浪尖上的人物,都有其獨特之處,這都值得我們深思,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為己所用。如果您也對袁世凱感興趣,歡迎一起交流!


梅花撰史


在現代中國的最高墓地,“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埋葬著一位傳奇人物。他不是中共黨員,卻受到了當時最高級的祭奠儀式。毛主席,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領導親自送花圈。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了他的祭奠儀式。1955年,89歲的他患腦溢血病死於北京。


他就是司徒美堂,一個洪門大佬,武功不俗。早年在美國一家餐廳打工,曾幾拳打死一個惡棍惹上官司,獲救後不久在美國奉為“紅幫老大”。918抗日戰爭時期,他動員廣大華僑積極捐款抗日,而且他本人捐的最多,他長期領導美國華僑的愛國捐獻活動。對美國政府高官多次遊說。


40年代,司徒美堂回到中國參與國共和平談判活動,當時杜月笙奉蔣之命拜訪司徒美堂。要求司徒美堂服從蔣的“獨黨”政策。被拒後,杜月笙威脅他說;“你惹不起,,,”。“蔣不顧百業凋零,忤逆民心,威脅誰?難道我好惹嗎!”。這是多麼擲地有聲的霸氣回應。民族氣節,報國情懷出自一個洪門大佬!而且還數落了杜月笙一頓,“不識時務”。跟著司徒美堂把“美洲華僑總會”改為“致公黨”。



一個80多歲的民主人士,能夠站在毛主席身邊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大典。許多次被毛主席接見共商國是。,,他曾擔任多種職務,為祖國強大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曾數度告老辭職,被挽留。直至舊疾腦溢血發作離世。

司徒美堂的一生是光彩閃耀的!最後能夠獲得最隆重的“國葬”。並是(當時)唯一的黨外人士安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他的傳奇一生應該是最牛的。


老遊59


要論民國時期最牛的人,非民國四大美男之一、黃埔軍校校長、中華民國總統常凱申莫屬了,稱其為民國第一人也不為過。

常凱申,是近代中國最著名的政治人物之一,橫掃民國軍閥諸侯割據,奠定大一統格局,在國父孫中山去世後長期領導中國國民黨達半世紀。在國民政府時代一直居於軍政核心,領導中國渡過對日抗戰與二次大戰,行憲後連續擔任第一至第五任中華民國總統長達27年,從政生涯橫跨北伐、訓政、國共內戰、對日抗戰、行憲、退守臺灣及東西方內戰,在民國時代影響力和重要性不做第二人想。

什麼流氓頭子,什麼政商名流,什麼名人雅士,在常凱申面前,都不值一提。站在民國權力的最高峰,一言可決人生死,手握天下大權,掌盡天下芸芸蒼生的命運,有何人物,能與之相比?

由於對國軍建設和發展貢獻很大,被稱之為“國民革命軍之父”。雖然成王敗寇,但誰也無法抹殺他的歷史地位,做為民國時期的第一人,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但稱其為民國時期最牛的人,想必誰也無法否認。

至少在他執政的民國時期,無人能撼動他的地位,無論是從政治、經濟、外交上來說,可說縱橫捭闔,無人能與之匹敵。

民國是個風雲際會的年代,各方勢力、人物你方唱罷我登臺,亂相橫生,能在眾多風雲人物之中最終脫穎而出,獨佔鰲頭,本身就證明他的能力。不管他用的什麼手段,他最終是成功了,而且成功佔據權力的最巔峰幾十年。這,還不是民國最牛的人物嗎?


雖然最終他失敗了,但離成功也差最後一步,但輸給五千年才出一個的偉大人物,輸得並不冤,只怕,這位偉人縱橫中國歷史五千年也難逢敵手了。

所以說,縱觀民國之歷史,數盡風流人物,常凱申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八零印記


民國不長,38年,但是很複雜,實際上是兩個朝代:北洋政府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以1928年為界。前後出了十幾位國家元首,有大總統、大元帥、執政、國民政府主席等多種稱呼,但是真正有作為的不超過十個人,我稱之為十大元首,包括八個總統(含代總統和臨時大總統),一個執政,一個大元帥。都是牛人。

1.孫中山,中華民國首任臨時大總統,提出了三民主義,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改造了國民黨,被稱為“國父”,革命的先行者。

2.袁世凱,晚清民國重要政治家軍事家,近代化的重要推動者。迫使清帝退位,成為繼孫中山後的臨時大總統,1913年當選為首任正式大總統。如果不是他1915年實行帝制,歷史評價應該更高。

3.黎元洪,1916年袁世凱病逝後繼任大總統,曾堅決反對袁世凱稱帝。黎元洪曾三任副總統兩任大總統,並不完全是傀儡總統,甚至有人說他是“民國第一偉人”。

4.馮國璋,直係軍閥首腦,北洋三傑之一,1917年黎元洪被張勳復辟驅逐,旋即張勳又被打敗,馮國璋任代總統,由於府院之爭,1918年下野。

5.徐世昌,晚清大學士,與袁世凱交好。繼馮國璋任大總統,是一個“文治總統”,在武人當國的時代獨樹一幟。

6.曹琨,直係軍閥首腦,在打贏了直皖戰爭和第一次直奉大戰後,1923年任北洋政府最後一個總統,頒佈了中國第一部憲法。

7.段祺瑞,北洋三傑之一,皖系軍閥首腦,曾經三任國務總理,掌握北京政府實權。1924年任臨時執政府執政,在當上了國家元首後反倒成了傀儡。

8.張作霖,奉系軍閥首腦。1927年任中華民國安國軍政府大元帥,成為北洋政府最後一個掌門人, 1928年6月在皇姑屯火車站被炸重傷,回到瀋陽不久去世。

9.蔣介石,曾任國民政府主席,1948年5月任總統。他大家就比較熟悉了。

10.李宗仁,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新桂系首腦,1948年5月當選副總統,1949年1月桂系逼蔣介石下野,李宗仁任代總統。




磨史作鏡


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網上一網友是這樣看的,民國時期牛逼的人物很多,以下這兩位如何:

第一位:“東北王”張作霖

“東北王”張作霖在我們的眼裡也許即是一個十分欠揍的大軍閥吧!但實際上他的民族大義十分讓公民尊敬,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坑王”

有一次張作霖到會日本人的酒會,酒過三巡,一位來自日本的名人力請大帥賞字,他知道張作霖身世綠林,識字有限,想當眾出他的醜。但張作霖抓過筆就寫了個虎字,然後題款,在叫好聲中,擲筆回席。那個東洋名人瞅著“張作霖手黑”幾個字笑作聲來。

侍從急速靠近大帥耳邊提示,“大帥寫的‘手墨’的‘墨’字,下面少了個‘土’成了‘黑’了。”哪知張作霖一瞪雙眼罵道:“媽那個巴子的!我還不知道‘墨’字怎樣寫?抵擋日本人,手不黑行嗎?這叫‘寸土不讓!’”在場的中國人茅塞頓開會意而笑,日本人則呆若木雞。這個“寸土不讓”的故事也一向流傳到現在,正是由於這些生動活潑聽來過癮的故事讓張作霖的姓名在東北的黑土地上家喻戶曉。

第二位:段祺瑞


被稱為“北洋之虎”,曾任國務總理、在朝,有“三造共和”的美譽,是其時少有的廉潔官員。他一生做人信條是“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人稱“六不總理”,在物慾橫流、無官不貪的民國時期,他是個官場的特殊。

他“坑”日本人也是有一套的,在1917年7月,段祺瑞重擔中華民國國務總理後,為推廣“武力一致”方針,鎮壓孫中山倡議的護法運動,不吝出賣國家權益,向日本很多告貸,總計有1.45億日元(其時的日元跟現在的匯率不相同),段祺瑞使用這一告貸,建立起“參戰軍”,進一步加強了皖系軍閥的實力。當有人問他借這麼多錢你拿什麼來還?段祺瑞卻毫無表情的說道,借日本人的錢還要還嗎?不愧是皖系的大軍閥,說道做到,終究仍是沒有把這些錢還給日本人,可見段祺瑞“坑王”的兇猛。


神仙也瘋狂


他連蔣介石都敢踹,是民國時期最牛逼的文人,最後卻安然無事

在古時代自古文人都傲嬌,性格絕對是與眾不同,向來歷史上都不缺乏這樣不畏權貴、我行我素的牛人,民國時期的劉文典就是其中一個。

說道劉文典,可能許多人都不熟悉,他是安徽合肥人,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國立安徽大學校長、清華大學國文系主任。是當代我國傑出的文史大師,校勘學大師和研究莊子的專家。他曾說中國懂得莊子的共有兩個半人,一個是莊子本人,另外一個就是他。

由於在當時名聲很大,蔣介石也非常的佩服他,還曾說劉文典是國寶。在他任安徽大學校長的時期學校組織鬧學潮,當時的蔣介石是國民政府主席就責備了劉文典幾句,但是劉文典不服氣頂撞起來,說話語氣還諷刺蔣介石為“新軍閥”。

蔣介石一聽就火大了,當著大眾的面上去就扇了劉文典兩巴掌,劉文典這上去就是一腳,把蔣介石就踹倒了。也許是因為蔣介石愛惜人才吧,只按當時的鬥毆事件處理,象徵性的關押了劉文典一週,就把他給放了,但規定他必須離開安徽,這就算兩清了。

當時教育部也很牛,沒有因為劉文典踹蔣介石事件而不用他,很快就被聘為清華大學國文系主任,可見當時對真才實學的牛人還是很開明的,不會受到政治鬥爭的牽連。1958年7月15日,因屢遭批鬥,劉文典突發腦溢血,在昆明病逝,結束了他這傳奇的一生。


大勇書法


大爭之世,風雲機遇,人才輩出。在短短三十八年裡,湧現出了袁世凱、孫文、段祺瑞、徐世昌、馮國璋、張作霖、蔣介石、馮玉祥等頂尖人才,或睥睨中樞,或主導國運。相對而言,從強化中央權力、實現國家兩大而言,袁世凱與蔣介石更勝一籌。

1、袁世凱的強化中央集權之路

(袁世凱)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沒有強大的中央實力,基本就是任人宰割的存在。

袁世凱的前半生經歷了帝國的中興與帝國中央權威的急劇衰落,這位曾經的班超在自己最後的生涯中嘗試去挽回這種頹勢。

甲午中日戰爭的戰敗,清廷的國家地位嚴重下降;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南方督撫與外國人搞“東南互保”,清王朝中央的控制力更是嚴重下降。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也留下了一個爛攤子,地方權力過大,中央更加衰弱。袁世凱需要改變這種局面。

(辛亥革命的副作用就是中央權力進一步瓦解)

通過二次革命,袁世凱逐步控制了國內大部分省份;之後向各地派巡按使,逐步實現了文武分離。

(二次革命加強了北洋對全國的控制力)

嚴重的外部形勢與強化權威的迫切以及日益衰退的身體狀態,袁世凱選擇了稱帝,最後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對袁世凱的倒行逆施要徹底否定,但加強中央權力以強大國家的目標沒有錯,而且隨著袁世凱的死亡,國家進一步分崩離析。

(袁世凱的死讓國家進一步分崩離析)

2、蔣介石的強化中央之路

袁世凱靠的是北洋軍,以及其自身的威望與縱橫捭闔的能力。蔣介石在這個問題上更進一步,有了黃埔學生為主的黨軍,有了國民黨。這比北洋的組織性不知道強了多少。

(蔣介石)

在二次北伐成功後,屬於國府中央的地盤也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數省,通過蔣桂戰爭、蔣馮戰爭、中原大戰,中央又控制了河南、湖南、湖北數省。更關鍵是再無能爭霸天下的對手,各地開始承認中央權威。

(中原大戰是民國史的一個節點)

摟草打兔,在追擊紅軍過程中,中央軍的滲透到貴州、雲南、四川、陝西、甘肅、山西,實現了對絕大多數地區的控制與影響。

(漫長的中央集權過程)

1915年袁世凱不敢對日開戰,就是因為中央虛弱,國家太弱;1937年國民政府敢對日作戰很大程度上來源於中央權力的空前強大與動員力的提高。

實現國家強大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幾代人都在奮鬥著。真正要到了朝鮮戰爭後,“西方國家只要架起幾門大炮就可以侵略一個國家的歷史不再復返了。”那時候國家才真正的獨立與強大。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民國時期最牛的人是誰?


毫無疑問是人稱杜老闆的杜月笙。作為“上海皇帝”,他名下的商場、碼頭、煙館、工廠不計其數。上海灘的生意全部跟杜月笙有關。工商界、文學界、政界都會對他恭恭敬敬。黑白兩道,沒有人敢不給杜老闆面子。杜月笙一共有各種實職官稱就多達70多個。

杜月笙到底有多牛?



著名國學大師章太炎賜名


杜月笙並沒有流氓習氣,注重禮節、能禮賢下士。章太炎跟杜月笙多次交往後,他更加欣賞杜月笙。杜月笙本名“杜月生”,章太炎認為這個名字不夠文雅,於是他引經據典,幫他更名為“杜鏞”,號“月笙”。並親筆為杜月笙修訂家譜,讓出身卑微、父母雙亡的杜月笙一變而為帝王之系、名人之後。


最愛學習的流氓


杜月笙最愛學習文化,也最尊重文化名人。除章太炎外,跟他常來往的還有楊度、章士釗、楊雲史等人。


杜月笙因為小時候家裡窮,一個月5毛的學費拿不起,有錢以後他就重金聘請讀報秘書,每天聽報,用來掌握天下大事。他有一套獨創的學習方法,是通過聽評書學歷史,把中國歷史聽了個遍,全部熟記於胸。


他不斷學習古代成功人士的做人哲學,自己也留下了許多做人的處事哲學,很多語錄都是至理名言,被人們廣為流傳。杜月笙跟書法家學習書法,他寫的書法用墨厚重、結體收放別具一格。尤其是他的小楷,寫得十分漂亮。


杜月笙不僅自己喜歡學習文化,更重視子女的教育。對不好好學習的子女,嚴加懲罰。兒子杜維藩有一次逃考,被他狠狠打了兩個耳光;女兒杜美如有一次外語考試成績不好,被他用鞭子責打十下。在他嚴格要求下,讓八子三女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的後人們都憑藉自己良好的學識,活躍在國外的商界。



舉辦第一次選美


1946年春末,蘇北平原天災人禍一起湧來,莊稼絕收,瘧疾、霍亂等疾病流行,幾百萬難民水深火熱、流離失所。


國民政府想募捐賑災款20億救濟款,蔣介石只好向杜月笙求助,杜月笙二話不說,馬上成立了“蘇北難民救濟協會上海籌募委員會”。


救濟款不是一個小數目,杜月笙做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決定——舉辦“上海小姐”選美比賽,用來募集賑災款。


那時候,人們的思想還不開放。對於選美比賽這樣的事情,不能接受,覺得這是又荒唐,又傷風化的。所以宣傳了很久都沒有人前來報名。


直到8月2日,上海民立女中有一個叫高清漪的女生第一個報名參加。

杜月笙瞭解到高清漪是一個非常清純的女孩子,就拿她作為有力的宣傳,告訴民眾,“上海小姐”是正統的比賽,是為國民賑災的義舉,希望大家都能積極支持。這個宣傳的效果立竿見影,一時間,報名人數突破3千人。


這次選美比賽,啊不僅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舉辦,而且盛況空前,就連美國米高梅電影公司也派人來到上海,拍攝這次活動的新聞紀錄片。



天下第一堂會


杜家祠堂落成典禮,當時轟動整個上海灘。現在上海地方誌上,在1931年的大事記上,杜家建祠堂的建立都一一記錄在冊。


杜月笙在舉辦落成慶典時,把全國的京劇名角全都請過去了。這次堂會,連唱了三天,轟動了整個上海,


這是在我國曆史上,首次聚齊了所有京劇名角的堂會,也是有史以來唯一的一次,史稱“天下第一堂會”。


青幫大佬抗日第一人


抗日全面抗戰爆發的時候,全國有近300架飛機,其中150架是由杜月笙在上海開展募捐活動,集資捐贈的。杜月笙在日軍重重包圍下,突破各種封鎖線,從外國購進大量軍需物品,包括通訊器材、裝甲車,以及一千套防毒面具等,再親自派人送給八路軍的敵後根據地。


他組織抗日的後援會,為抗議戰爭準備豐厚的物資。在日本軍艦準備入侵上海的時候,親自把自己公司裡面的輪船沉到港口,準備阻擋日本人的侵襲。並且號召所有幫派弟子積極參加抗日戰爭。



活得最透徹的人


杜月笙總說“財散人聚,財聚人散”這句話。在上海灘只要有求於他,無論財力、物力,他都在所不惜。因此他名氣極大,尤其戰後,他成了工商界唯一的依靠。無論政界、軍界、商界,有很多人跟杜月笙借過錢。


1951年,杜月笙病入膏肓,他讓大女兒杜美如從香港匯豐銀行取回一包東西。他當著大家的面打開,裡面全是別人向杜月笙借錢的借條,借的最少的是5000美元,有張借條是借500根金條,是國民黨軍政核心人物借的,這兩張還是借得少的。


杜月笙當著眾人,把這些借據全部銷燬,家人不明白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說:“我不願意你們去要錢,不想讓你們去跟人打官司,錢財是身外之物。”


杜月笙留下最後的一句的話是:“我沒有希望了,可你們大家有希望,中國還有希望。”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