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軍有70萬,裝備又十分精良,為何無法抵擋蘇聯軍隊的進攻?

矯瑞


這其實是一個關公戰秦瓊式的問題,裝備最精良時的日本關東軍,與蘇聯軍隊1945年進攻的關東軍,雖然都叫關東軍,但已經不能稱為同一支隊伍,戰鬥力更是天壤之別。

日本關東軍

關東軍在巔峰時期,號稱日本皇軍之花,兵力不止70萬,而是高達120餘萬,裝備更十分精良。但是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絕大多數裝備精良的關東軍,都被調往太平洋戰場和關內戰場,剩下和補充的,都是老弱病殘,仍留在東北的日寇軍隊雖然仍被稱為關東軍,但比之之前那一支精銳部隊,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日本關東軍

因此,當1945年8月,百萬蘇聯大軍進軍東北時,他們面對的所謂關東軍,已經不再是日本最精銳的部隊,反而是一支由老弱病殘組成,裝備落後,士氣低落,甚至連基本訓練都沒有完成弱旅。這時所謂的關東軍,稱之為武裝僑民更為合適,其裝備之缺乏,十幾萬人甚至連步槍都沒有。

日本關東軍

因此,其實並不存在精銳關東軍無法抵禦蘇聯紅軍進攻的問題。事實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軍隊和日本關東軍之間,一直彼此互相忌憚,並沒有一方對另一方有壓倒性優勢的情況。也因為這種勢均力敵的情況出現,才使得日本和蘇聯都在遠東地區囤積了大量精銳部隊,所防範的就是對方的突然襲擊。

日本關東軍

而且處於巔峰時期的日本關東軍,戰鬥力並不弱於同時期蘇聯紅軍,甚至就戰鬥意志和執行力而言,還要強於蘇聯紅軍。這從1939年爆發的諾門坎戰役就可以看出來。

諾門坎戰役中,日軍主力為三流師團第23師團,面對的是蘇聯名將朱可夫指揮的最精銳的裝甲集團軍,日軍第23師團的裝備和蘇聯部隊相差之大,猶如天壤之別:日軍的坦克、裝甲車只有蘇聯軍隊的1/7,火炮只有1/6,兵力只有1/3。而諾門坎以荒原為主的平坦地勢,顯然也更利於已經完成機械化的蘇聯軍隊。

諾門坎戰役

但戰役的結果雖然以蘇聯慘勝告終,但實際上蘇軍的傷亡遠比日軍更大。蘇聯死傷25000多人,而日軍只有19000多,蘇聯紅軍飛機、坦克等重型裝備的損失更極為慘重。蘇聯紅軍雖然取得勝利,但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和裝備,依然未取得全殲日本軍隊的戰果,單純與軍隊戰鬥力而言,同時期的蘇聯紅軍並不比日軍強。

日本關東軍

與此同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前期,蘇聯面對納粹德國的威脅,根本沒有足夠的精力、兵力和資源,冒著兩線作戰的危機,在距歐洲萬里之遙的遠東,與日本最精銳的關東軍打一場前途未卜的大決戰。這也是為什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日雙方不但未宣戰,還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的原因。

日本關東軍

《蘇日中立條約》的簽訂,本身就證明了日本關東軍的實力,因為如果沒有以實力做後盾,以蘇俄一貫貪婪、殘暴、毫無底線的性格特點,根本就不會有什麼和平談判,更不會老老實實的遵守條約,迎接日本關東軍的,將是大軍的直接吞併。

投降的日本關東軍

1945年,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形勢的明朗,蘇聯不但從德國的閃擊戰中喘過氣來,而且作為主力,還擊敗了曾經不可一世的納粹德國。此時的蘇聯已經擁有1000多萬經過蘇德戰場鍛鍊過的精銳部隊,而日本經過太平洋戰場和中國戰場上的接連消耗,已江河日下。

蘇聯進攻東北

日蘇雙方的實力對比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也因此,經過雅爾塔會議分贓之後,以犧牲中國利益為代價,蘇聯同意了出兵東北的決定。1945年8月9日零點十分,蘇聯150多萬紅軍從東、北、西三個方向,在蘇聯二戰名將的指揮下,向位於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發起全面進攻。

蘇聯進攻東北

早已成為空殼的日本關東軍,當然不是對手。短短十幾天的時間,東北就落入了蘇聯紅軍之手,關東軍被擊斃了8萬餘人,近60萬人被俘虜。強盛一時的日本關東軍就此灰飛煙滅。


鳶飛九天2018


1945年,蘇聯出兵中國東北時,關東軍戰鬥序列中共有31個師團,除去朝鮮半島的7個師團,駐守東北的關東軍共有24個師團。我先給你捋一捋這24個師團是怎麼來的。

從1944年起,關東軍的大部分常備師團被調往太平洋戰場,到1945年3月,關東軍原有的全部常備師團均被調出,就連為彌補常備師團的空缺而新建的六個師團中也有兩個被調走。具體情況如下圖所示:

也就是說,關東軍目前還剩四個師團,且均系新建。

1945年6月、7月,大本營從關內的中國派遣軍中抽調四個師團前往東北,如下圖所示:

而1945年2月為了彌補調出的空缺,關東軍又在東北新建了八個師團,此外,駐北朝鮮的第79師團於5月30日加入關東軍,而新建的八個師團中有一個被抽調到了南朝鮮。

所以四加四加八加一減一,目前關東軍有16個師團。

到了1945年7月,關東軍再次進行動員。

如圖所示,16再加8,一共24個師團。

現在我們回頭捋一捋,1945年關東軍臨戰的24個師團中有19個是新建的,19箇中有15個是當年新建的,15箇中有8個是開戰前一個月新建的。

而且19個新建的只是東北當地新建的,那從外地調入的部隊是不是就比當地新建的師團更老資格一些呢?不是,當時關東軍最老的部隊是1944年5月在東北新建的第107師團,外地調入的部隊比它還年輕。所以實際上當時關東軍24個師團全部都是一年內新建的。

日本人自己是怎麼評價這些師團的呢?

那關東軍手裡到底有多少本錢呢?

那蘇軍手裡有多少本錢呢?

所以,這個問題應該清楚了。


七班的歷史課代表


有網友問:關東軍有70萬,裝備又十分精良,為何無法抵擋蘇聯軍隊的進攻? 其實截止到8月16日,日本關東軍司令部下令投降,蘇軍沒有攻克日軍任何一個堅固設防陣地,也沒有攻克任何一座中等城市。

蘇軍主力還都在黑龍江邊境晃悠,距離日軍主力所在的主陣地,也就是通化,長春等地,還有好幾百公里呢!蘇軍真正快速南下,奪取各個城市,那是在8月16日,日本關東軍宣佈投降以後的事情了。

關東軍投降也不是因為害怕蘇軍,而是日本天皇被美國原子彈炸怕了,下令日本投降。比如在8月11人,蘇軍開始進攻黑龍江邊境城市,牡丹江,一直到8月15日,日本宣佈戰敗,其實,蘇軍還在進攻牡丹江市,沒有啥進展。

就是邊境線上的佳木斯,一直到8月15日,也還在激戰當中。8月14日,西正面的蘇軍分別在烏蘭浩特、突泉、林西各地,在東正面,日軍空中偵察發現,約150輛蘇軍坦克,正向牡丹江市南北兩側地區迂迴。

日軍第101教育飛行團共出動“四式”戰鬥機5架,“二式”雙座戰鬥機7架,“一式”戰鬥機13架,輕轟炸機4架,向白城子以西的蘇軍坦克部隊進行攻擊轟炸,炸燬蘇軍坦克35輛。

在8月15日日本投降,8月16日關東軍下令全軍投降以後。蘇軍才在8月17日佔領佳木斯,在8月18日佔領齊齊哈爾,在8月20日以空降兵佔領哈爾濱。


深度軍事


日本關東軍曾經是日本戰鬥力最強,裝備最精良的部隊,被日本稱為“皇軍之花”。但是最終很快就敗在蘇聯軍隊手裡,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蘇聯軍隊名義上是增援亞洲戰場,但更多是有“復仇”的目的,同時為了重奪東北亞的戰略優勢,所以極為重視。

(日本關東軍,圖片取其意)

1904年,日本與沙俄為了爭奪東北亞的戰略優勢,曾在中國的東三省大打出手,結果沙俄戰敗,兩國簽訂“樸次茅斯條約”,日本替代俄國,獲得在清朝東北地區的特權。而蘇聯在1945年8月出兵中國東三省,就是打著“復仇”的目的。雖然不是說要把中國的東三省變成其殖民地,但是攆走了日本,相當於減少了日本的軍事威脅。所以蘇聯相當重視。

第二,二戰戰場形勢已經發生極大的逆轉,日軍處在窮途末路之際,士氣低落,因此不戰已經輸了三分。

那時候,日軍在太平洋戰場是失利,美國又在日本本土投下兩顆原子彈,極大地震懾了日軍的士氣。同時,中國軍隊也在戰場上吹響了反擊的號角。可以說,日軍那時候本來已經人心惶惶,士氣低落,大家都處在一種沮喪的情緒之中,或許都在考慮自己的未來和命運,怎麼還會有心思打仗呢?

我們都知道,打仗其實並不在拼人數多,歷史上有那麼多以少勝多的戰役,為什麼會以少勝多?就是因為靠智謀和勇氣。比如韓信的“背水一戰”,之所以能打贏,靠的就是勇氣。當關東軍處在士氣低落狀態的時候,就算它曾經強悍無比,被稱為“皇家之花”,其實已經不堪一擊了。

(蘇聯軍隊,圖片取其意)

第三,蘇聯軍隊和關東軍在人數上相比,佔了絕對優勢,戰鬥力也佔了絕對優勢。

關東軍極盛時期,人數多達120萬人。但是,由於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節節敗退,所以,大批的軍隊和武器裝備被抽調到太平洋戰場上,抽走了多達75萬人。而這75萬人也基本上葬送在太平洋戰場上。剩下了還不到45萬人。接著,日本緊急招人,國內的以及當地的僑民有25萬入伍,人數達到了70萬。但是這25萬人,一來是新兵,二來很多人甚至沒有武器(史料記載有十多萬人沒有武器),這些人如何打仗呢?

反觀蘇聯軍隊,當時出兵中國東三省的有150萬人,人數是關東軍的2倍多(如果只算正規的關東軍,蘇軍人數則是日軍人數的3倍)。而且這些軍隊,還是剛在二戰戰場上,戰勝了強大的德國軍隊的精銳部隊。因此,人數遠遠佔了優勢。

第四,在裝備上,蘇聯軍隊遠遠好於日本關東軍。

關東軍本來是裝備精良的,之所以在那時候不行了,一是因為大批的裝備抽調到太平洋戰場上了,所以裝備不足(就像前面說過的,有十多萬人連槍都沒有)。二是日軍就算有裝備,也缺乏彈藥及能源。

(蘇聯軍隊)

日軍為什麼發動太平洋戰爭?一是因為日軍知道美國要參與進來,他要先下手為強。二是因為日軍石油嚴重不足,能源缺乏,美國同時又進行能源封鎖。但是最後,太平洋戰爭又打敗了,日軍的能源就更不足了。

反過來,蘇聯軍隊在戰勝德國後,其裝備是一流的,能源也是相當充足的。

(參考資料:《日本侵華戰爭》《大連近代史研究》)


張生全精彩歷史


蘇聯在8月8日晚向日本遞交宣戰書,並且宣稱在第二天進入戰爭狀態,9日凌晨,蘇聯軍隊就強渡了黑龍江個額爾古納河等地,向日軍發動進攻。70萬裝備精良的關東軍被打的潰不成軍,這支“九一八事變”以來不斷肆掠東北和中原大地的“皇軍之花”一敗塗地,傷亡8萬多人,其餘60多萬關東軍選擇了投降。


中國軍隊不禁感嘆,當年不可一世的關東軍為何如此不堪一擊?是蘇聯軍隊太強了,還是關東軍已經弱爆了。要知道在淞滬戰場,中國投入近80萬兵力阻擋日軍20萬人,中國軍隊傷亡人數高達30多萬,而日軍之損失了4萬多人。中日之間的差距不可謂不大,而在侵華日軍中,最為厲害的就是關東軍了,他們有著“皇軍之花”的美譽。

強盛時期的關東軍人數高達百萬,其中有31個步兵師團,11個坦克旅團以及兩個航空軍,人數眾多,裝備精良,關東軍的美譽不是無中生有。


蘇軍對日作戰時,關東軍精銳在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陸續都被派往太平洋戰場,以後關東軍雖然有所補充,但真正的戰鬥力相比較開始的關東軍已經大幅降低了。1945年前後,日軍又抽調13個師團赴太平洋戰場,4月日軍再從關東軍調集7個師團回守本土,這些為日蘇在東北戰場的結局早埋下伏筆。

東北平原幅員遼闊,一馬平川,蘇軍進入東三省的時候早就提前準備好了300輛T34坦克,真正的“鋼鐵洪流”,而關東軍所裝備的坦克遠遠不是蘇軍的對手,蘇軍推進速度之快,超過了當時日軍侵略東三省時的速度。

而且日軍作為侵略者,東北民眾早以對他恨之入骨。蘇軍進攻的時候,東北地區的情報人員為蘇聯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情報以協助蘇聯,日軍的堡壘位置,人數幾何,佈防情況都被洩露給了蘇聯。


世界大勢如此,日軍敗亡已經是板上釘釘。


歷史十二郎


因為1945年的日本關東軍,戰鬥力十分差,所以在很短時間就被蘇軍消滅了。

關東軍

在諾門坎戰役中,日本關東軍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但是諾門坎戰役失敗後,關東軍這支原本準備用來進攻蘇聯的部隊,就逐漸演變為一支用來防禦的部隊(“北進”計劃嚴重受挫,轉而準備以東南亞為目標的“南進”計劃),戰鬥力也在之後的幾年內逐漸下降。

在1941年底,關東軍配備有大量戰鬥力較強的甲種師團(就是番號不大於20的師團):分別為第1師團、第8師團、第9師團、第10師團、第11師團、第12師團、第14師團、第23師團、第24師團、第25師團、第28師團、第29師團、第57師團。

關東軍

1942年,關東軍的兵力達到最高。到該年年底,其主力師團有,第1師團、第8師團、第9師團、第10師團、第11師團、第12師團、第14師團、第23師團、第24師團、第25師團、第28師團、第29師團、第57師團、第71師團。

1943年,因為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節節敗退,所以關東軍的主力,逐漸被抽調至太平洋戰場。到1943年底時,關東軍的主力師團有,第1師團、第8師團、第9師團、第10師團、第11師團、第12師團、第14師團、第23師團、第24師團、第25師團、第27師團、第28師團、第29師團、第57師團、第71師團。

蘇軍出兵東北

1945年初,日軍大本營再次將關東軍13個師團抽調至太平洋戰場。1945年4月,美軍佔領沖繩並開始空襲日本本土,日軍為集中兵力進行本土決戰,又從關東軍抽調7個師團和近三分之一的戰略物資回到日本本土備戰。

1945年5月,日本為防守蘇聯可能發起的進攻,再次擴充關東軍兵力:將在滿洲的25萬退伍的日本軍人重新徵召,編成8個師團、7個混成旅團、1個坦克兵團和5個炮兵聯隊,作為臨時部署兵力的補充。經過迅速補充,關東軍兵力達到24個師團,約70萬人。但是關東軍總人數的增加,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實際上,這支部隊武器裝備嚴重不足,而且兵員很多都是老人和孩子,軍事素質非常低落。

蘇軍出兵東北

蘇軍在1945年8月份出兵東北時遇到的關東軍,已經基本上是一支缺乏機動力和作戰經驗的的部隊。而蘇軍,不僅機械化程度很高,而且作戰經驗豐富。所以說,關東軍在很短時間被消滅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鼎盛軍事


解放中國東北還是接受日軍投降?72年前蘇軍進攻關東軍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72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45年8月9日,100多萬蘇軍攻入東北,殺向他們的老對手日本關東軍。那麼,蘇軍究竟是武力消滅了關東軍,幫助中國人奪回東北;還是僅僅是接受關東軍的投降(說通俗就是摘桃子),乘機奪取東北的利益和特權呢?聽薩沙說一說吧。

第一,進攻的蘇軍很強大
進攻的蘇軍包括3個方面軍,包括11個合成集團軍、1個坦克集團軍、3個空軍集團軍和一個戰役集群。內有80個師,2個坦克師、2個摩托化師,另配屬40個機械化旅和坦克旅。
總兵力158萬人,26137門火炮和迫擊炮,5556輛坦克和自行火炮,3446架飛機。
這150多萬蘇軍,基本都是參加過蘇德戰爭的強悍部隊。
面對這樣一支部隊,無論是德軍、意軍、英軍、美軍都會為之膽寒。
第二,日本關東軍早就完蛋了
曾幾何時,日本關東軍是絕對的精銳。
關東軍司令曾經囂張的放話:在關東軍面前,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都稱不上精銳。
事實上也是如此。
在抗戰初期部分關東軍參戰的戰役,以及後期諾門罕戰役中,關東軍的戰鬥力都相當強,一對一絕對是強於對手的。
在1941年,關東軍兵力為6個軍16個滿員師團75萬人規模,配屬大量炮兵部隊。
日軍僅有的4個坦克師團中,有2個配屬關東軍。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大量陸軍飛機南下作戰,但關東軍作戰飛機數量,仍然是東南亞戰場一倍。
由此可見關東軍的精銳程度。
隨著戰爭的進行,蘇軍忙於和德軍廝殺,日軍認為蘇軍已經沒有威脅,逐步將主力調往南方戰場。
僅僅1944年,關東軍就抽調出12個精銳師團,臨時編組6個垃圾師團代替。
到了1945年4月納粹德國投降之前,關東軍僅剩3個軍12個師團,完全成為空架子。
據東京審判時關東軍參謀長笠原幸雄的證詞,到1944年底,由於精銳師團調往前線或防衛日本本土而由一些戰鬥力弱、裝備差的後備師團接替。關東軍已沒有1個受過高度訓練的師團,坦克和飛機很少,軍火和燃料儲存也很有限。
1945年4月的關東軍師團,基本都是1944年底到1945年初臨時組建的。12個師團中的2個,是1944年剛剛組建的新部隊,成立不到1年。
另外還有8個師團,竟然是1945年2月剛剛組建的,成立還不到2個月。
日軍自己也承認:“這些新成立部隊,實際上與原有關東軍精銳師團相比,戰力僅為其30%。”
5月德國投降,1個月前蘇聯單方面宣佈廢除同盟條約,日本才知道事情不對,蘇軍可能會進攻了。
只是,此時想要大規模擴充關東軍已經不可能了。
太平洋和東南亞戰場一片混亂,中國關內百萬日軍也僅僅抽掉了3個師團(第39師團、第63師團、第117師團)。
無奈之下,只能蒐羅在東北的日本男性僑民入伍,好不容易徵集了25萬人。
武器彈藥方面,關東軍並沒有什麼剩餘,只能儘量尋找老舊武器,同時將偽滿洲國軍改為警察或者後勤。
這樣,在1945年7月,關東軍又緊急編組了9個師團和10個旅團的部隊,還有從中國關內增調的3個師團。
到1945年8月9日蘇軍進攻時,關東軍有22個師團和12個旅團,總兵力60多萬人。
人數似乎不少,根本就沒有戰鬥力。
所有的部隊中,一半以上都是新兵和三四十歲的中年人,軍官也沒有作戰經驗。
一半以上的部隊是蘇軍進攻前1個月組建的,另外幾乎一半,是蘇軍進攻前半年倉促組建的。
前者在蘇軍進攻時,部分作戰部隊的步槍彈藥等武器尚且沒有下發,只能削竹為長矛代替。
在空軍上,此時關東軍作戰飛機僅剩100多架(1個戰隊、1個攻擊隊又兩個中隊),另外有700多架教練機。
小說《中日大決戰》一書中是這樣說的:關東軍在後期實際上是一群由滿洲地區的日本僑民和公職人員臨時湊合起來的烏合之眾。嚴格他說,這是1支不能作戰的“軍隊”,它的存在和被消滅,事實上與日本無條件投降毫無關係。
第三,日本投降只是時間問題
大家都知道,日本本來也就支撐不下去。
沖繩島在6月丟失以後,日本外來運輸道路徹底切斷,石油等重要戰略物資無法得到,連超級戰列艦大和號都去自殺性攻擊了,戰敗只是時間問題。
雖日本叫囂本土決戰,一億玉碎,實際上他們根本沒有這種實力。
本土決戰用的75個師團,其中45個師團是在1945年2月以後陸續組建的,很多部隊兵員只有半數。
這些新編部隊中,步槍僅達50%,輕機槍77%,野、山炮25%,反坦克炮26%,甚至軍糧也只有計劃中的50%。
美軍登陸後,用這樣的日軍部隊,在沒有制空權制海權的情況下硬拼,恐怕真的是隻能碎,對美軍能夠不成什麼大的威脅。
即便是最死硬的軍國主義分子,也不奢望能夠徹底打退美軍。只是希望重創美軍後,能夠得到較為體面的投降而已。
8月6日美軍投擲第一顆原子彈,造成17萬傷亡,日本高層就知道大勢已去。但死硬的軍國主義分子,還期望美軍只有一顆原子彈,是嚇唬人而已。
8月9日第二顆原子彈爆炸以後,日本高層已經認為必須投降。
同日,蘇軍才發動對關東軍的進攻。
第四,蘇軍在東北沒有什麼進展
8月9日蘇軍進攻。
8月10日上午7時13分,日本通過瑞典向盟國發出“和平”照會,坦言準備投降,只要求保留天皇。
8月15日日本正式宣佈投降。
也就是說,8月15日戰爭已經結束。
而此時,各路蘇軍並沒有佔領一個東北的大中城市。
15日為止,蘇軍在東北的戰線大致從西到東是,克什克騰旗(赤峰西北約150公里)——突泉——洮南——興安盟——海拉爾——孫吳——寶清——林口——牡丹江,距離東北核心地區還遠著呢。
一部分蘇軍,甚至在黑龍江的中蘇邊境附近。
而日本關東軍的24個師團,只有9個和蘇軍交火過,真正打的比較激烈的師團只有4個。
以上數據說明什麼?
到日本宣佈投降的時候,蘇軍的進展不大,對關東軍並沒有造成任何嚴重的打擊。

薩沙


關東軍被稱為“皇軍之花”,也是日本所依賴的最精銳的部隊。這支部隊長期駐紮在中國東北與蘇聯的交界處,防禦蘇聯軍隊的進攻。關東軍剛開始的時候,自以為天下無敵,便去招惹北方的蘇聯。結果諾門坎戰役被蘇聯紅軍打得滿地找牙。日軍整個戰役傷亡約1.5萬人,從此再也不敢輕易招惹北極熊。

關東軍無法抵擋蘇聯軍隊的進攻主要有兩個原因。對許多人來說,對遠東地區蘇聯紅軍往往存在誤解,普遍認為蘇聯在莫斯科會戰的時候,從遠東地區抽調了大批部隊回援。事實上,1942年莫斯科激戰正酣之際,蘇聯在遠東地區駐紮的部隊人數依然非常龐大——達到驚人的129萬。蘇聯從遠東抽調的主要為精銳裝甲部隊和先進的空軍部隊,以及強大的炮兵部隊。

1945年,蘇聯的遠東紅軍數量達到了174萬,火炮數量達到了2.9萬門,坦克數量為5250輛,各類作戰飛機5171架。在這之中,數十萬部隊都是從蘇德戰場抽調到遠東地區,皆為百戰精銳之師。至於部隊具體的番號,大家可以自行度娘,篇幅有限這裡就不細說了。反觀日軍的人數,只有70萬,裝甲部隊,炮兵部隊,空軍戰機都缺乏。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蘇聯紅軍太強大了,日軍根本不是對手。

這裡需要糾正一下,關東軍巔峰時期為1942年,僅僅甲種師團就擁有七個。在1945年的時候,關東軍雖然人數依然龐大,但是已經不堪一戰了。在1943年太平洋爭奪戰大規模爆發之後,為了抵抗美軍的進攻。日軍從關東軍抽調大批部隊,七個甲種師團全部被抽調。

日本關東軍心裡也是非常清楚,他們面對是龐大的蘇聯紅軍。雖然主力師團被抽調走,但人數不能少,以數量湊質量。在1943年之後,關東軍相應組建數個師團,但是沒啥戰鬥力了。1945年,蘇聯決定出兵東北。在蘇聯紅軍凌厲的攻勢下,六天之後,關東軍選擇投降。日本自誇的“皇軍之花”,從此枯萎凋謝!

參考文獻:

1.關河五十州:《當關東軍遇上蘇聯紅軍》

2.松本草平:《諾門坎:日本第一次戰敗》

“許述工作室”成員“醉臥沙場”主答


腦洞大開的歷史


其實關東軍的裝備實在算不上精良,尤其是二戰後期的關東軍,很多先進裝備都已經調往本土進行準備防禦作戰了,剩餘的都是一些比較老舊的裝備。而且更關鍵的人員方面也是如此,此時的關東軍只是紙面兵力很強,但是有經驗和戰鬥力的部隊基本都部署在太平洋戰場就是已經回到本土了,這些兵員中很多都沒有受到像樣的訓練,還要和正處於巔峰的蘇軍對抗,自然無法堅持。

裝備方面,由於長期日本的戰略中心都是在太平洋戰場,所以像反坦克炮、坦克等這些兵器基本都和關東軍無緣了,關東軍絕大多數都是步兵,面對以坦克、火炮為主要火力的蘇軍,毫無應對能力。日軍所能採用的反坦克手段無非人彈、火炮平射這幾種方式,面對大量蘇軍坦克等,無異於以卵擊石。

關東軍此時僅能依靠的就是其此前修築好的一系列邊境防禦要塞,比如海拉爾要塞、虎頭要塞等,對付這些目標蘇軍的坦克、重炮等很難派上用場,很多時候只能用工兵爆破才能摧毀,在這些地區的戰鬥中,蘇軍損失較大。

最終蘇軍風捲殘雲一般迅速取得突破,即使到了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蘇軍認為所取得戰果不大,繼續作戰,直到20日才停止了作戰。


僱傭兵


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美日開戰。之前,大國之間已經達成協議,美國向歐洲派兵打擊德國,蘇聯向亞洲派兵打擊日本。

到了後期,關東軍其實已經是一個空架子了,今非昔比,關東軍是1905年日俄戰爭後,日本取得俄國在華權益,為了保護他的利益和開拓團,日本在中國東北駐軍,這就是關東軍的由來。關東軍是日本陸軍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實行日本的大陸政策,日本重點經營中國東北地區,因此,關東軍也逐漸成為日軍的一支精銳和侵華的急先鋒。

但是隨著二戰日本力量枯竭,兵力入不敷出,日軍不得不把在中國戰場上的軍隊徵調到太平洋戰場,到了後期雖然號稱有120萬人,但實際僅僅有70萬人,變為24個師團。但這些師團沒有一個是受過訓練的高等師團,大都是剛剛組建的後備師團,甚至連小學生也徵調過來,物資儲備也有限。

為了保護日本本土,又從關東軍抽調了7個師團返回日本,還有大批的軍火物資也一同運回國內,這就導致留在中國的關東軍戰鬥力僅僅相當於其前輩的三分之一,也就是24個師團的戰鬥力,只相當於8個師團。

所以,最後在蘇聯優勢兵力的進攻下,一觸即潰了,成為甕中之鱉,只能投降。罪惡的日本,在中國持久抗戰和國際力量的參與下,最終正義戰勝了黑暗。本期特約作者.一碗涼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