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一般的陳璧君是如何拿下才華橫溢的美男子汪精衛的?

慕容西子


汪兆銘在民國被評為四大美男之一。他身材挺拔,相貌英俊,一身儒雅之氣,又才華橫溢,寫得一手好文章。據說,胡適和他初見面後,私下裡對徐志摩說,若我是女人,早就追他去了。

還別說,真有人見了汪兆銘,追他去了,不過這個人不是胡適,而是民國八大丑女之一陳璧君。

(陳璧君舊照)

一個醜女人想追求一個帥哥,就像一個醜男人想得到一個美女一樣,別人會說這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不說她追不追得到,光憑她這份勇氣和自信,在那個女性才走出家門的年代,也是非常罕見的。

陳璧君起先並不知道汪兆銘這個人。由於她熱衷政治,在讀璧如女校時就加入了同盟會,讀了許多進步期刊上的文章。也正是在這些期刊上,她讀到了不少汪兆銘的文章。這些文章的才華和獨特的思想無不深深地吸引著她,從而成了汪兆銘的粉絲一枚。

此後,陳璧君在同盟會會長吳世榮的家中有幸見到了一直崇拜不已的偶像汪兆銘。

汪兆銘的翩翩風度、俊朗的相貌、儒雅的談吐無不讓陳璧君一見傾心。陳璧君是個敢想敢做的女子,再加上她受到的中西方教育影響,是個“我的婚姻我做主”的女子。

那麼,陳璧君是如何拿下才華橫溢的美男子汪兆銘的呢?

一、敢於主動表白。

當時,汪兆銘在哥哥汪憬吾的安排下,已經和一個叫劉文貞的女子訂下了婚約。只是汪兆銘受新思想影響,不願意承認這樁婚事,所以遲遲沒有舉行婚禮。

陳璧君絲毫不在意汪兆銘的婚約,她很快給汪兆銘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求愛信,並在信中向汪兆銘表達了自己對他的愛慕之情和仰慕之意。

然而,對於陳璧君熾熱的愛意,汪兆銘卻以“革命尚未成功,安能談情說愛”為由拒絕了。

不過,陳璧君並沒有放棄,她依然做著她的相思夢,並把這些夢中的囈語寫在信中寄給汪兆銘。

(汪兆銘舊照)

二、追到天涯。

汪兆銘回日覆命後,陳璧君便辦好留學手續,以最快的速度追去了日本;汪兆銘為了刺殺攝政王載灃,到了北京,她又義無反顧地追向北京。

當時,汪兆銘知道自己刺殺清朝重臣是件十分危險的事,所以一再勸阻陳璧君,別同他去北京。陳璧君為了表示誓要與君同生死的決定,當著汪兆銘的面把護照給撕了。陳璧君的行為讓汪兆銘再次感動,在她的一再堅持下,汪兆銘同意讓她參加暗殺活動。

三、最給力的支持。

汪兆銘在馬來西亞為了籌款,四處演講。陳璧君場場演講不落下,並且還鼓動父親捐出了一大筆錢支持同盟會。不僅如此,她還給家裡的親戚朋友不斷地做思想工作,可以說汪兆銘能籌到數目可觀的款項,陳璧君出力不少。

汪兆銘要刺殺載灃,陳璧君又是第一個支持。她不僅一再要求參與謀殺,還為了不拖汪兆銘的後腿,去學武術和槍法,甚至研究了炮彈的使用方法和製作方法。

隨汪兆銘的暗殺小團隊到了北京後,陳璧君又出資開了家照相館,一是為大家的身份做掩護,二是有個據點碰頭,好實施暗殺計劃安排。

(汪兆銘在北京時的舊照)

四、無微不至的照顧。

能得到照顧心汪兆銘的機會,陳璧君是喜悅的。

汪兆銘在回日本前夕,曾得過一次腸炎,發了高燒。陳璧君聽說後,馬上找到汪兆銘的寓所,像個護士一樣,細緻耐心地照料他。

此後,在追隨汪兆銘的過程中,陳璧君亦是對他的生活起居多有關懷。顯然,汪兆銘對陳璧君的關懷是頗為享受的,所以他雖然沒有同意與陳璧君交往,但他亦沒有反對陳璧君對他的種種示好。

在刺殺載灃的前夜,汪兆銘深知一旦出手,若是事敗必死無疑,所以心情非常複雜。又是陳璧君陪在他身邊,多有安慰,為他鼓勁。甚至對他說,我也沒有別的能幫助你,但我願意今夜把我自己獻給你,就當是為你鼓氣,也是不給我自己留下遺憾。

事後,倍受感動的汪兆銘向陳璧君約定,若是能平安歸來,便與她結為連理。

(汪兆銘和陳璧君舊照)

五、不離不棄。

汪兆銘暗殺失敗後,進了監獄。

陳璧君為了救汪兆銘,到處籌款。親戚朋友還有父母都被她借了個遍。有了錢後,四處找人託關係,一心想早點把汪兆銘救出來。另外,她還買通獄卒,給汪兆銘送了10幾枚雞蛋。她把寫給汪兆銘的信藏在其中一枚雞蛋中,在信中不僅說了一些思念的話,還給他鼓勁,讓他堅持,一定會想辦法把他救出去。身陷牢獄的汪兆銘讀信後,受到了極大的感動並且又燃起了希望。因此,他在信的背後填了一首詞,回贈給陳璧君。其中有一句是“眼底心頭如昨日,訴心期夜夜常攜手”。

陳璧君就這樣,從不計較愛的結果,只是一味的對汪兆銘支持、關懷,在他最需要的時候,給予有力的幫助。憑著這種愛的本能和真誠,她最終感動了汪兆銘這個花樣美男子。

辛亥革命後,隨著溥儀的退位,清政府也隨之滅亡。汪兆銘被作為反清鬥士從監獄中釋放,併成為了國民熱烈追捧的大英雄。不過,汪兆銘牢記他和陳璧君的婚約,在重獲自由不久,便與陳璧君結為夫婦。

(參考史料:《汪兆銘傳》)


張生全精彩歷史


人都喜歡賞心悅目的事物,嫁娶亦如此,但為何如此多的醜男美女配或者醜女美男配,是審美之差異?還是?

今天讓我們來探討下題目中的主角:作為八大“醜女”之一的陳碧君為何能拿下民國四大美男之一的汪精衛,小編覺得可以從以下方面來說,我是安靜,歡迎交流哈~

長相:

上圖為陳碧君的年輕照,其實從圖片上來看,陳碧君的長相,也是清清秀秀,雖然不能說是大美人,但是也是一個清秀佳人,不至於說醜,所以相處下來能相處出感情也不奇怪,而之所以稱她八大"醜女"之一,更多的原因只是因為她的性格行為之醜惡(因為非此話題原因,暫且不在這講了,有興趣瞭解的可以私信小編哈)。加上她從小有接受教育並且對政治十分關心,還在華僑小學讀書時,就已經喜歡閱讀進步書刊,受到了民主革命思想的薰陶,思想比較前衛,和汪精衛能有共同的話題,能談心交流。

財力

陳碧君出生在南洋富商之家,家族從事橡膠生意,家財萬貫,其富裕程度不言而喻,因為這個雄厚的經濟實力,為汪精衛的革命道路提供了保障,多次幫他度過難關。如開始的時候,汪精衛為革命經費發愁,陳碧君就慷慨解囊解燃眉之急;當汪精衛刺殺載灃失敗入獄後,陳碧君傾盡所有周旋營救,可以這樣說,沒有陳碧君,就沒有後來的汪精衛,陳碧君對他其實有著救命之恩。

性格

陳碧君像火,熱情奔放,而汪精衛像水,沉靜冷淡,兩個人性格上剛好互補,一冷一熱,很多事情能相互配合,再加上兩個人有著共同的信仰追求,有共同話題,可以相處融洽培養感情。

感情

除了這2點,其實最重要的原因是陳碧君的深情,從認識汪精衛開始,陳碧君對他一見鍾情,再見傾心,為他付出了所有。一開始認識汪精衛的時候,就算知道他有未婚妻,但仍然瘋狂的追求,寫求愛信、追隨汪精衛留學遠赴日本,支持他的事業,在他事業的低谷期,也沒有拋棄他,為他奔波,還買通獄卒送雞蛋和信,支持鼓勵他重拾信心。

正所謂男追女隔層山,女追男隔成沙,陳碧君這種烈火式的追求,汪精衛再如何冷靜,也很難做到無動於衷,加上她對他的救命之恩、陪伴之情,很自然而然的走在了一起,拿下了我們這個民國四大美男之一的汪精衛,更踏上了她為汪精衛而大起大落的一生。

小編認為兩個人的婚姻,更多的不是熱烈的愛情,而是平淡的溫情,看重的不是長相而是才華、對自己的在乎程度,他們兩個人的愛情也是當代很多人的縮寫,所以如今的社會其實挺多美女配醜男,醜女配美男也不足為奇!親覺得呢?


您家汪嘰已上羨


的確,民國太多美女了,對於帥氣能幹的汪精衛來說,他要什麼樣的女人沒有?當年還有人寫過民國眾女的緋聞八卦,對陳璧君極盡挖苦,沒有留半點情面。可能,也是因為長得太醜,沒有辦法讓人產生好感所以才會遭挖苦。

有人說,汪精衛和陳璧君最後能走到一起全靠陳璧君的死追猛打。在我看來,讓汪精衛真正接受陳璧君的原因有以下兩點:

1.汪精衛在刺殺攝政王載灃失敗後被抓成為階下囚,而陳璧君買通了獄卒,連夜給汪精衛送去了一籃子雞蛋,每個雞蛋上,都有一個璧字,還寫了一封情誼綿綿的信,表示自己永遠都會愛他,並且說,我們身體不能一起了,請你答應我,讓我們結成精神上的夫妻吧!汪精衛大受感動,他終於回了陳璧君一個字“諾”,答應了和陳璧君結婚的事情。

2。第二個原因我覺得跟陳璧君是富家千金的身份也有關係,汪精衛早先去日本留學、進行活動沒有經費,都是陳碧君慷慨解囊,極大地幫助了汪精衛。在兩人確定關係後,陳璧君經常為汪精衛的革命事業四處奔走打點。

汪精衛有滿腹的文采,但是性格不夠果斷,在政治上左右搖擺。而陳璧君做事果決幹練,後來也成為汪精衛政權的重要策劃人之一,兩個人在性格上是互補的,這也是兩個人相處很重要的因素。


拾遺歷史


汪精衛是民國時期有名的帥哥,別人形容他是“目光炯炯,雙目有神”,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大帥哥最後卻娶了“臉圓脖子粗”的陳璧君,不得不讓人大吃一驚呀,那麼陳璧君為什麼能夠追求到汪精衛呢,在我看來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陳璧君家境富裕。

陳璧君出生在馬來西亞,她的父親是當地有名的華僑鉅富陳耕基,所以陳璧君的生活水平在當時應該算是不錯的,這也是她能夠追求到汪精衛的先決條件。因為汪精衛赴日本留學的時候就參加了同盟會,並且負責同盟會的宣傳和籌資工作。

當他來到馬來西亞的時候,陳璧君為了能夠博得汪精衛的好感,每次捐款都是1000。後來汪精衛接受任務回到日本,陳璧君也追隨而去,並且把家裡的錢全都交給了同盟會,所以汪精衛雖然一開始拒絕了陳璧君,但是其實他的心裡是不排斥陳璧君的。

其二,陳璧君敢愛敢恨。

不像現在許多年輕人愛的扭扭捏捏,愛的小心翼翼,陳璧君對於汪精衛很直白,她喜歡汪精衛就坦白的告訴他,不論結果如何,我想汪精衛可能就是被她這種敢愛敢恨的性格折服了。陳璧君的這種性格後來對汪精衛的政治升溫起到了很大的影響,陳公博就說“汪先生如果沒有夫人,成不了大事,但汪先生如果沒有夫人也壞不了大事”。


其三,陳璧君對汪精衛的不離不棄。

汪陳二人情感的升溫是源於汪精衛準備刺殺當時清廷的攝政王載灃,這一次刺殺雖然沒能成功但卻促成了汪精衛和陳璧君的這段婚姻。

據說汪精衛刺殺的前一夜,陳璧君走進汪的臥室對汪精衛說“你這一去,是生是死都不知道,我沒有什麼能為你做的,就把自己的身子交給你了”。


汪精衛被捕以後,陳璧君為了營救汪精衛四處奔波,不離不棄。陳璧君當時買通了看守的獄卒,有一次她送了一籃子雞蛋給汪精衛 ,每一個雞蛋上面都寫了一個“璧”字,並且還寫了一封信,汪精衛大受感動,終於回了一個“諾”字。

其四,汪陳二人共同的理念信仰。

早期的汪精衛和那時候所有的有志青年一樣立志要改變舊社會,建設出一個新中國,他參加同盟會,學習三民主義,成為了孫中山先生堅定的追隨者。而那時的陳璧君呢?她和汪精衛一樣,投身革命,積極為革命出謀劃策,她還是同盟會裡面最年輕的會員。我認為這兩個人共同的理想追求是他們能夠走到一起的一個重要因素。


不說汪精衛賣國求榮的漢奸行為,單單說他和陳璧君的愛情故事其實也是一段佳話。不知道大家同意我的看法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下自己的意見哦。我是頭條作者一樹梅花一放翁,希望大家點個贊關注一下,謝謝各位啦!


歷史十二郎


民國四大美男子分別是:汪精衛、周、梅蘭芳、張學良。三位來自政界,汪精衛、周、張學良,一位來自演藝界,即梅蘭芳。而若論當時的才華和名氣,汪精衛無疑排名最前。

汪精衛從小聰明好學,早年投身科舉,曾考廣州府試第一名秀才,可謂滿腹經綸。赴日本留學後,參加同盟會,投身革命。1901年3月,因刺殺滿清攝政王載灃未遂,被捕入獄,後在獄中寫下“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那充滿血性和傲骨的詩句,曾激勵了許多革命志士和熱血青年。

四美男中,汪精衛顏值堪稱最高,他“雙目有俠氣”,很多人公認他“最耐看”。說到汪精衛的顏值和才華之高,有一小事可以佐證,據說當年審問他的親王見他“一表人才”,竟然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汪精衛當時可是朝廷的欽犯,對一“階下囚”欲招之為婿,沒有震懾人心的顏值、才華和氣度,是不可能讓一個守舊而又尊貴如親王者有如此違背常情的想法的。

這樣一個顏值高、才華好、氣質佳的美男子,怎麼與長相很一般的陳璧君結為了夫妻呢?其實很簡單,他們的結合,是各有所長及志同道合的結果。千萬別小瞧了陳璧君,她本是馬來西亞的華僑,她的父親陳耕基,廣東新會人,在南洋經營多年,為南洋鉅富。陳璧君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博學而熱情,加入了同盟會馬來西亞分會,後與汪精衛相識。當時,汪精衛雖是日本留學生,外貌雖英俊瀟灑,但他不過一窮學生,還不名一文。而陳璧君卻是名門閨秀、豪門小姐,何況年輕時的陳璧君並沒有後來那麼肥胖,雖談不上漂亮,但也並不難看。

所以,汪精衛和陳璧君最初的故事,是窮書生追求千金小姐的浪漫故事,那叫做有情人終成眷屬。至於後來的發達,則是另外一回事,陳璧君愛上汪精衛的時候,不見得就預測汪精衛後來能大富大貴。

但大富大貴又如何?後來,汪精衛成了漢奸,萬人唾棄,千古罪人,陳璧君為了他,後半輩子更身陷囹圄,在鐵窗之中度過的,精神與疾病的雙重摺磨,讓她最後死在了監獄之中,結局非常之糟糕。


帝國的臉譜


說句難聽的靠的是死纏爛打和持之以恆的精神。

結識

早年汪精衛跟隨孫中山在南洋發展同盟會,汪精衛才華橫溢,經常在內部的刊物上發表文章,筆名精衛,取自《山海經》;由於同盟會的影響,陳碧君也接觸參與同盟會的各種活動,看到了汪精衛發表的文章,非常欣賞和仰慕,然後就死纏著另一個人介紹認識了汪精衛,汪精衛的儀表堂堂和才華橫溢征服了陳碧君。

表白

陳碧君認識了汪精衛之後,潑辣直爽的陳沒多久就表白了汪精衛,汪一口回絕,但是陳碧君不死心,一直圍繞在汪精衛身邊,陳碧君老爹非常有錢,同盟會有資金困難了,陳碧君都會資助,也稍微博取了汪的好心。

同赴難

1909年汪精衛為了反駁梁啟超等保皇派的“只會躲在外面”的輿論,和幾位同盟會人員準備進京刺殺攝政王,陳碧君非要跟著來,汪拗不過同意了。

刺殺前夜汪陳已有男女之歡,刺殺失敗汪精衛被捕,陳碧君心急如焚不斷用錢財上下打點,汪精衛也很感動,有了如能出獄便娶陳碧君的心態。

結婚

也該著汪精衛大難不死,一清政府為安撫人心不意殺汪精衛,二武昌起義爆發清政府被迫釋放一批反清人士,汪精衛在列。


出獄後汪精衛陳碧君結婚,後一起去法國留學,也算是當時的一段佳話吧。


小小羅羅蛛


陳碧君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富二代,著名的南洋鉅富陳耕基之女。陳碧君雖然富貴之門,但卻沒有富貴人家的氣質。陳碧君長相醜陋,是一個醜女,她對琴棋書畫樣樣不通,換句話說學啥啥都不行,沒有一樣拿得出手的東西。


而汪精衛,是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英俊帥氣,又頗具有才氣。汪精衛每到一個地方進行演講,都會吸引一大群女生前來。然而就是這麼美男子偏偏拜倒在了醜女陳碧君的石榴裙下。


陳碧君15歲進入碧如女校讀書,在校期間她結識了一位筆名為“精衛”的筆友,後來他們見面之後,陳碧君深深愛上了他。不用多說,“精衛”就是美男子汪精衛了。不久之後,陳碧君便鼓起勇氣向汪精衛表白,汪精衛以“革命未成功不談婚姻”為理由拒絕了她。陳碧君並沒有放棄,她開始勸說自己的父親向汪精衛所在的同盟會捐錢捐物來支持革命。

汪精衛受孫中山之命去日本,陳碧君為了見汪精衛不遠萬里去到日本,繼續支持汪精衛革命。汪精衛回國之後,準備刺殺清朝權臣載灃,但是不甚行蹤暴露被清兵抓獲。在監獄裡的汪精衛一心求死,這時候陳碧君又買通監獄守衛給汪精衛送來十個雞蛋,每個雞蛋都有一封信,表述對汪精衛的思念之情。


汪精衛在陳碧君的窮追猛打之下被感動了,最終選擇與陳碧君結婚,結婚之後的他們無比幸福,他們生活和睦,很少會出現爭吵。不過陳碧君太愛權勢,汪精衛後來當漢奸與陳碧君有很大的關係。


一個看歷史的小矮人


陳璧君早年是一個崇尚真理、嚮往革命的進步青年,少女時代她就加入了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她和汪精衛等人攜手參與了謀刺攝政王載灃的行動。他曾千里迢迢去美洲,為經費拮据的國民黨籌措資金,也曾不辭辛勞去前線慰勞國民黨東征軍將士。1924年國民黨“一大”起,陳璧君多年任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在民國血雨腥風中,陳璧君隨汪精衛幾度沉浮,在抗日戰爭時候她和汪精衛墮落成臭名昭著的大漢奸,成為中華民族的歷史罪人。

圖為1907年,左起汪精衛、衛月朗(陳璧君母親)、曾醒(同盟會早期成員)、黎仲實(革命志士)、陳璧君、方君瑛(革命志士)。

陳璧君(1891-1959年)出生馬來西亞富商之家,當時馬來西亞有很多華僑聚集區,而孫中山1907年也在此地成立了同盟會分會,當的只有16歲的陳璧君就加入了同盟會,後來孫中山派汪精衛到馬來西亞宣傳革命和籌措經費,汪精衛在此地創辦《中興日報》時認識了這位陳璧君大小姐。

圖上為汪精衛、右為陳璧君、左為曾醒。

那時的汪精衛才華橫溢、長相俊美,能說會道,二人暢談革命理想,言行舉止更是打動了陳璧君,自小性格暴躁、剛愎自用、爭強好勝、愛慕虛榮的特點此時顯得玲離盡致,本已有婚約在身的陳璧君私自退掉,決定這輩子只嫁汪精衛,並不顧家人反對前往隨汪精衛前往東南亞各地、後來又去日本、香港,一路追到北京,汪精衛對這位長相一般的陳大小姐興趣平平,直到倆人密謀刺殺攝政王載灃時感情升溫。

圖為1912年9月汪精衛和陳璧君結婚後同方家姐弟去往法國遊玩照片。圖下從左到右為方君壁、陳昌祖、方賢俶、曾仲鳴;圖上從左到右為方君瑛、曾醒、汪精衛、陳璧君。

1910年新年剛過,汪精衛、陳璧君一行人刺殺載灃計劃提上日程,大家都是抱著視死如歸的心態,陳璧君直言,如果這件大事能成功都能活下來,我就把自己交給你,我要嫁給你,汪精衛雖然被她真情感動,但是並未答應她的要求,後來刺殺失敗後汪精衛被捕入獄,陳璧君變賣家財想方設法營救,監獄探望互遞書信,表達對汪的思念和關心,在獄中的汪精衛覺得自己落到這幅田地還被這姑娘惦記,終被深深感動,答應如果有相見一天,必娶陳璧君。

圖為1939年12月陳壁君在“教育長”葉蓬的陪同下走出汪偽拼湊的軍官訓練團。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後,11月汪精衛被釋放,1912年8月汪精衛與陳璧君在上海結婚,她與作為反清志士名聲顯赫的汪精衛結為伴侶,一時傳為佳話。


圖文繪歷史


胡適先生都說過,“如果自己是女人,也要嫁給汪精衛。”可見當年的汪精衛是多麼受人歡迎。如果你瞭解到陳璧君對汪精衛付出了什麼,你就會知道,汪精衛為何會離婚娶了陳碧君。

簡單的說一下陳家,汪精衛家境不好,而陳碧君家是大戶人家,而且不是一般的大戶人家 ,在馬來西亞,她的父親是個有名的畫商,外號“陳百萬”,陳碧君又是家裡的長女,家境優渥,和一般的傳統封建家庭不同,陳碧君從小就進了女校讀書,精通中英文,絕對是個女學霸。


在這種教育和生活環境下長大的陳碧君,思想開放,很有主見,又特別有見識,所以當孫中山先生來到馬來西亞成立分會時,年僅15歲的她成為了同盟會一份子,而且很快,她的母親也加入了同盟會,就連一開始認為自己老婆孩子兩個女人整天跟男人們在一起東奔西走,實在是不怎麼體面的陳父,日後的絕大部分資產也都獻給了革命。
(莫名覺得像沒有酒窩的孫堅


汪精衛少年時曾經有一門婚事,但是自己長年在外漂泊,婚姻名存實亡,他曾想要離婚,但是自己名義上的妻子卻表示自己“生是汪家人,死是汪家鬼”,打死不願意離婚,後來在馬來西亞的一次演講中,結識了陳璧君,陳自然對他傾心不已,但是因為自己有老婆,陳璧君長得還一般,自己又幹革命無暇分身,所以就拒絕了她。

但是如果這麼容易就放棄,這實在不符合陳璧君的風格。她覺得為愛付出一切。

當年汪精衛策劃謀殺清廷要員,東窗事發陳璧君。被捕,陳璧君氣的大罵一起幹革命的喻培倫膽小怕事,其實這也不能怪喻培倫,以前汪精衛搞得多少次都沒有成功一次,喻培倫也覺得不好意思,可是汪精衛深處煉獄,陳璧君有火無處發,心裡急得不行,當然是抓住喻培倫這個出氣筒。

結果一傳十十傳百,搞得喻培倫也像是她嘴裡說的那麼不堪的人,重壓之下,喻培倫只能以死以示清白,結果就在和清軍戰鬥中,抱著炸藥去衝鋒,戰敗身死,不知道這算不算被她生生罵死的。

陳璧君雖然長相一般,也可以說是醜,好多書裡記載,長得像個皮球(她小時候有個外號叫肥環),沒脖子,只有一米五的身高,連一般人也不如,可是這個女人,確是為了汪精衛,散盡家財,捨去生命,為了愛的人出生入死,即便在汪精衛刺殺清廷政要失敗,被抓起來基本要牢底坐穿。

一般女人可能都要放棄了,可是那幾年,陳碧君不惜捐錢,籌謀暗殺,還跟著革命黨人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來回奔波,甚至用“雞蛋信給獄中的汪精衛傳遞消息,還準備挖個地道去牢裡營救,他們也是走投無路,籌集的錢不夠,原想著靠賭博籌錢,錢生錢,

可是都是正人君子式的人物,哪個能玩的了賭場的套路,好在武昌起義成功,

清政府倒臺,汪精衛終於被釋放。

再後來新中國成立前夕,宋慶齡先生和何香凝為陳璧君求情,毛主席說只要讓她這個認罪書就可以,她死都不願意,她認為自己的丈夫沒錯,她不可以為了自己給丈夫安上“莫須有”的罪名。

撇開歷史原因不談,就外貌來看,兩個人是不太登對,就好比西晉皇后賈南風,不是一般的醜,而且是個嫉妒心很強的悍婦,作為太子妃,看到其他妃嬪有孕,竟然執戟杖殺,被司馬炎形容為“賈家種善妒少子,醜而短黑”,卻依然能成為皇后,並且在風雲變幻的朝堂中,後庭內攪弄風雲,造成八王之亂。

看過他照片的都知道,不愧是當時的民國四大美男之一,曾經看過一個央視的一個紀錄片,我才有幸瞭解到這一段民國往事。

就算不了解陳璧君,但是想想,早期的汪精衛也是活力,口才一流,思維活躍,長得也是一表人才,人人都會欣賞美好的東西,何況汪精衛不光是長得好看,有才華,還都是同盟會的成員,有著共同的理想,試問,一個處在青春年華的姑娘,能不動心?況且動心的肯定不只是她一個,可是她卻能把汪精衛拿下,絕對不是一般女人。

但凡是花前月下,必是有才子佳人來陪襯,但是“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陳璧君的靈魂也沒那麼有趣,,還有些獨斷專行,而就汪精衛來說,他絕對不是膚淺到娶老婆就是娶個風華絕代長得好看的花瓶而已,那是和他共患過難的女人,為了自己散盡家財,出生入死,不談其他原因,她愛汪精衛真的是愛到了生命裡。


上山吧廚神


陳璧君,字冰如,是南洋鉅富陳耕基之女,一個名符其實的富二代。



陳璧君雖然是富家千金,但她卻沒有一丁點兒的藝術細胞,琴棋書畫樣樣不通,胭脂水粉絲毫不沾;她臉圓脖子短,身高只有一米五,腿粗短胖,被譽為民國八大丑女之一;而且她脾氣火爆,快人快語,勇敢決斷,沒有半點淑女的味道,活脫脫一個男人婆。


而汪精衛卻是一個才貌雙全的美男子,他儀表堂堂,滿腹詩書,溫文爾雅,風度翩翩,連大文豪胡適都說“他若是女人一定死心塌地的愛他,他是男子……他也愛他!”


汪精衛人氣極高,堪比當今的明星,北伐前他每次演講,女學生們都“擲花如雨”。他被評為民國四大美男之一。


相差懸殊的兩個人卻成為了夫妻,真是讓人大跌眼鏡!到底陳璧君是如何拿下汪精衛的呢?且聽小編一一道來:


一、一見鍾情遭拒絕


陳璧君家境富裕,從小對政治十分關心,深受民主革命思想的薰陶。她還在華僑小學讀書時,就喜歡閱讀進步書刊和進步報紙。


15歲的陳璧君進入當地的璧如女校讀書,仰慕一個筆名為“精衛”的進步青年,被其卓越的文采所折服。後來見到精衛本人,劍眉星目、鼻直口方,一個不可多見的美男子。



陳璧君瞬間被丘比特之箭射中,逐對汪精衛展開了猛烈的攻勢,她為汪精衛的同盟會捐錢捐物,鼓動父親拿出積蓄來支持革命。並給他寫了數封求愛信,可是卻被汪精衛以“革命不成功不考慮結婚”為由拒絕了。


二、萬里追尋到日本


遭拒絕後的陳璧君並不死心,她是一個看準了事情就一定要幹到底的女子。當聽說汪精衛受孫中山之命去了日本,陳璧君也以留學為名,同時不顧家裡反對退了姻親,一路追到日本。


來到日本後,陳璧君慷慨解囊,把家裡給她的錢,全部拿出來捐給了同盟會,解決同盟會的經費問題。


三、破釜沉舟再表白


陳璧君聽說汪精衛正在組織暗殺團,準備行刺清政要員。為了能夠和心上人在一起,陳璧君堅決要求參加,並四處拜師學習柔道、劍術、槍法和如何製作炸藥。


1909年12月,汪精衛豪情萬丈,以“化自己為灰燼來煮成革命之飯”為誓言來到北京,尋找行刺機會。為了躲避盤查,陳璧君與汪精衛假扮夫妻,一同北上。


當時,有人打趣她:“你有一張英國臣民的護照,當然不怕死。”看到自己滿腔熱情和愛戀被別人誤解,她二話不說,拿出英國護照當場撕成碎片。


為了不耽誤陳璧君,在行刺前,汪精衛找來陳璧君嚴肅交流“你才18歲,一切我都記在了心裡,此刻我對生已不敢奢望,望你三思。”



知道汪精衛將與載灃同歸於盡,這也許是兩人見面的最後一夜,陳璧君再次含淚表白“我不為刺殺而來,只因愛你,如果我們活下來,我要和你相守一生一世。”


四、身陷囹圄終不棄


因為保密工作沒做好,北京的刺殺活動以失敗告終,汪精衛被清兵抓走,關在北京北郊的監獄裡。陳璧君憂心如焚,四處奔波,設法營救。


有一次,陳璧君買通獄卒,送給汪精衛10多枚雞蛋。並在其中一枚雞蛋裡藏著一封信。陳璧君在信中表達了對汪精衛的關心和無比思戀之情。


遭受牢獄之災的汪精衛感動萬分,如此境遇之下,有些人巴不得敬而遠之,而陳璧君仍對自己一往情深!於是他咬破手指血書“信到平安”,“勿留京賈禍”,並填了一闋《金縷曲》以表達自己對陳璧君的一片愛心和思念之情。


五、精誠所至成眷屬


俗話說“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層紗”。然而陳璧君從15歲的怦然心動到最終的執子之手,用了好幾年的時間。


她對汪精衛真心相待,從物質上的支持到精神上的鼓勵,一路艱苦跋涉、堅持不懈,最終守得雲開見月明,贏得了心上人。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後,21歲的陳璧君終於嫁給了深愛的汪精衛。



婚後的兩人感情非常好,只是陳璧君太虛榮、佔有慾太旺盛,她在汪精衛背後不斷進行煽情和慫恿,最終導致了汪精衛選擇投日之舉,成為了人人唾棄的大漢奸、賣國賊!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