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一般的陈璧君是如何拿下才华横溢的美男子汪精卫的?

慕容西子


汪兆铭在民国被评为四大美男之一。他身材挺拔,相貌英俊,一身儒雅之气,又才华横溢,写得一手好文章。据说,胡适和他初见面后,私下里对徐志摩说,若我是女人,早就追他去了。

还别说,真有人见了汪兆铭,追他去了,不过这个人不是胡适,而是民国八大丑女之一陈璧君。

(陈璧君旧照)

一个丑女人想追求一个帅哥,就像一个丑男人想得到一个美女一样,别人会说这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说她追不追得到,光凭她这份勇气和自信,在那个女性才走出家门的年代,也是非常罕见的。

陈璧君起先并不知道汪兆铭这个人。由于她热衷政治,在读璧如女校时就加入了同盟会,读了许多进步期刊上的文章。也正是在这些期刊上,她读到了不少汪兆铭的文章。这些文章的才华和独特的思想无不深深地吸引着她,从而成了汪兆铭的粉丝一枚。

此后,陈璧君在同盟会会长吴世荣的家中有幸见到了一直崇拜不已的偶像汪兆铭。

汪兆铭的翩翩风度、俊朗的相貌、儒雅的谈吐无不让陈璧君一见倾心。陈璧君是个敢想敢做的女子,再加上她受到的中西方教育影响,是个“我的婚姻我做主”的女子。

那么,陈璧君是如何拿下才华横溢的美男子汪兆铭的呢?

一、敢于主动表白。

当时,汪兆铭在哥哥汪憬吾的安排下,已经和一个叫刘文贞的女子订下了婚约。只是汪兆铭受新思想影响,不愿意承认这桩婚事,所以迟迟没有举行婚礼。

陈璧君丝毫不在意汪兆铭的婚约,她很快给汪兆铭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求爱信,并在信中向汪兆铭表达了自己对他的爱慕之情和仰慕之意。

然而,对于陈璧君炽热的爱意,汪兆铭却以“革命尚未成功,安能谈情说爱”为由拒绝了。

不过,陈璧君并没有放弃,她依然做着她的相思梦,并把这些梦中的呓语写在信中寄给汪兆铭。

(汪兆铭旧照)

二、追到天涯。

汪兆铭回日复命后,陈璧君便办好留学手续,以最快的速度追去了日本;汪兆铭为了刺杀摄政王载沣,到了北京,她又义无反顾地追向北京。

当时,汪兆铭知道自己刺杀清朝重臣是件十分危险的事,所以一再劝阻陈璧君,别同他去北京。陈璧君为了表示誓要与君同生死的决定,当着汪兆铭的面把护照给撕了。陈璧君的行为让汪兆铭再次感动,在她的一再坚持下,汪兆铭同意让她参加暗杀活动。

三、最给力的支持。

汪兆铭在马来西亚为了筹款,四处演讲。陈璧君场场演讲不落下,并且还鼓动父亲捐出了一大笔钱支持同盟会。不仅如此,她还给家里的亲戚朋友不断地做思想工作,可以说汪兆铭能筹到数目可观的款项,陈璧君出力不少。

汪兆铭要刺杀载沣,陈璧君又是第一个支持。她不仅一再要求参与谋杀,还为了不拖汪兆铭的后腿,去学武术和枪法,甚至研究了炮弹的使用方法和制作方法。

随汪兆铭的暗杀小团队到了北京后,陈璧君又出资开了家照相馆,一是为大家的身份做掩护,二是有个据点碰头,好实施暗杀计划安排。

(汪兆铭在北京时的旧照)

四、无微不至的照顾。

能得到照顾心汪兆铭的机会,陈璧君是喜悦的。

汪兆铭在回日本前夕,曾得过一次肠炎,发了高烧。陈璧君听说后,马上找到汪兆铭的寓所,像个护士一样,细致耐心地照料他。

此后,在追随汪兆铭的过程中,陈璧君亦是对他的生活起居多有关怀。显然,汪兆铭对陈璧君的关怀是颇为享受的,所以他虽然没有同意与陈璧君交往,但他亦没有反对陈璧君对他的种种示好。

在刺杀载沣的前夜,汪兆铭深知一旦出手,若是事败必死无疑,所以心情非常复杂。又是陈璧君陪在他身边,多有安慰,为他鼓劲。甚至对他说,我也没有别的能帮助你,但我愿意今夜把我自己献给你,就当是为你鼓气,也是不给我自己留下遗憾。

事后,倍受感动的汪兆铭向陈璧君约定,若是能平安归来,便与她结为连理。

(汪兆铭和陈璧君旧照)

五、不离不弃。

汪兆铭暗杀失败后,进了监狱。

陈璧君为了救汪兆铭,到处筹款。亲戚朋友还有父母都被她借了个遍。有了钱后,四处找人托关系,一心想早点把汪兆铭救出来。另外,她还买通狱卒,给汪兆铭送了10几枚鸡蛋。她把写给汪兆铭的信藏在其中一枚鸡蛋中,在信中不仅说了一些思念的话,还给他鼓劲,让他坚持,一定会想办法把他救出去。身陷牢狱的汪兆铭读信后,受到了极大的感动并且又燃起了希望。因此,他在信的背后填了一首词,回赠给陈璧君。其中有一句是“眼底心头如昨日,诉心期夜夜常携手”。

陈璧君就这样,从不计较爱的结果,只是一味的对汪兆铭支持、关怀,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有力的帮助。凭着这种爱的本能和真诚,她最终感动了汪兆铭这个花样美男子。

辛亥革命后,随着溥仪的退位,清政府也随之灭亡。汪兆铭被作为反清斗士从监狱中释放,并成为了国民热烈追捧的大英雄。不过,汪兆铭牢记他和陈璧君的婚约,在重获自由不久,便与陈璧君结为夫妇。

(参考史料:《汪兆铭传》)


张生全精彩历史


人都喜欢赏心悦目的事物,嫁娶亦如此,但为何如此多的丑男美女配或者丑女美男配,是审美之差异?还是?

今天让我们来探讨下题目中的主角:作为八大“丑女”之一的陈碧君为何能拿下民国四大美男之一的汪精卫,小编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说,我是安静,欢迎交流哈~

长相:

上图为陈碧君的年轻照,其实从图片上来看,陈碧君的长相,也是清清秀秀,虽然不能说是大美人,但是也是一个清秀佳人,不至于说丑,所以相处下来能相处出感情也不奇怪,而之所以称她八大"丑女"之一,更多的原因只是因为她的性格行为之丑恶(因为非此话题原因,暂且不在这讲了,有兴趣了解的可以私信小编哈)。加上她从小有接受教育并且对政治十分关心,还在华侨小学读书时,就已经喜欢阅读进步书刊,受到了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思想比较前卫,和汪精卫能有共同的话题,能谈心交流。

财力

陈碧君出生在南洋富商之家,家族从事橡胶生意,家财万贯,其富裕程度不言而喻,因为这个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汪精卫的革命道路提供了保障,多次帮他度过难关。如开始的时候,汪精卫为革命经费发愁,陈碧君就慷慨解囊解燃眉之急;当汪精卫刺杀载沣失败入狱后,陈碧君倾尽所有周旋营救,可以这样说,没有陈碧君,就没有后来的汪精卫,陈碧君对他其实有着救命之恩。

性格

陈碧君像火,热情奔放,而汪精卫像水,沉静冷淡,两个人性格上刚好互补,一冷一热,很多事情能相互配合,再加上两个人有着共同的信仰追求,有共同话题,可以相处融洽培养感情。

感情

除了这2点,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陈碧君的深情,从认识汪精卫开始,陈碧君对他一见钟情,再见倾心,为他付出了所有。一开始认识汪精卫的时候,就算知道他有未婚妻,但仍然疯狂的追求,写求爱信、追随汪精卫留学远赴日本,支持他的事业,在他事业的低谷期,也没有抛弃他,为他奔波,还买通狱卒送鸡蛋和信,支持鼓励他重拾信心。

正所谓男追女隔层山,女追男隔成沙,陈碧君这种烈火式的追求,汪精卫再如何冷静,也很难做到无动于衷,加上她对他的救命之恩、陪伴之情,很自然而然的走在了一起,拿下了我们这个民国四大美男之一的汪精卫,更踏上了她为汪精卫而大起大落的一生。

小编认为两个人的婚姻,更多的不是热烈的爱情,而是平淡的温情,看重的不是长相而是才华、对自己的在乎程度,他们两个人的爱情也是当代很多人的缩写,所以如今的社会其实挺多美女配丑男,丑女配美男也不足为奇!亲觉得呢?


您家汪叽已上羡


的确,民国太多美女了,对于帅气能干的汪精卫来说,他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当年还有人写过民国众女的绯闻八卦,对陈璧君极尽挖苦,没有留半点情面。可能,也是因为长得太丑,没有办法让人产生好感所以才会遭挖苦。

有人说,汪精卫和陈璧君最后能走到一起全靠陈璧君的死追猛打。在我看来,让汪精卫真正接受陈璧君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1.汪精卫在刺杀摄政王载沣失败后被抓成为阶下囚,而陈璧君买通了狱卒,连夜给汪精卫送去了一篮子鸡蛋,每个鸡蛋上,都有一个璧字,还写了一封情谊绵绵的信,表示自己永远都会爱他,并且说,我们身体不能一起了,请你答应我,让我们结成精神上的夫妻吧!汪精卫大受感动,他终于回了陈璧君一个字“诺”,答应了和陈璧君结婚的事情。

2。第二个原因我觉得跟陈璧君是富家千金的身份也有关系,汪精卫早先去日本留学、进行活动没有经费,都是陈碧君慷慨解囊,极大地帮助了汪精卫。在两人确定关系后,陈璧君经常为汪精卫的革命事业四处奔走打点。

汪精卫有满腹的文采,但是性格不够果断,在政治上左右摇摆。而陈璧君做事果决干练,后来也成为汪精卫政权的重要策划人之一,两个人在性格上是互补的,这也是两个人相处很重要的因素。


拾遗历史


汪精卫是民国时期有名的帅哥,别人形容他是“目光炯炯,双目有神”,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大帅哥最后却娶了“脸圆脖子粗”的陈璧君,不得不让人大吃一惊呀,那么陈璧君为什么能够追求到汪精卫呢,在我看来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陈璧君家境富裕。

陈璧君出生在马来西亚,她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华侨巨富陈耕基,所以陈璧君的生活水平在当时应该算是不错的,这也是她能够追求到汪精卫的先决条件。因为汪精卫赴日本留学的时候就参加了同盟会,并且负责同盟会的宣传和筹资工作。

当他来到马来西亚的时候,陈璧君为了能够博得汪精卫的好感,每次捐款都是1000。后来汪精卫接受任务回到日本,陈璧君也追随而去,并且把家里的钱全都交给了同盟会,所以汪精卫虽然一开始拒绝了陈璧君,但是其实他的心里是不排斥陈璧君的。

其二,陈璧君敢爱敢恨。

不像现在许多年轻人爱的扭扭捏捏,爱的小心翼翼,陈璧君对于汪精卫很直白,她喜欢汪精卫就坦白的告诉他,不论结果如何,我想汪精卫可能就是被她这种敢爱敢恨的性格折服了。陈璧君的这种性格后来对汪精卫的政治升温起到了很大的影响,陈公博就说“汪先生如果没有夫人,成不了大事,但汪先生如果没有夫人也坏不了大事”。


其三,陈璧君对汪精卫的不离不弃。

汪陈二人情感的升温是源于汪精卫准备刺杀当时清廷的摄政王载沣,这一次刺杀虽然没能成功但却促成了汪精卫和陈璧君的这段婚姻。

据说汪精卫刺杀的前一夜,陈璧君走进汪的卧室对汪精卫说“你这一去,是生是死都不知道,我没有什么能为你做的,就把自己的身子交给你了”。


汪精卫被捕以后,陈璧君为了营救汪精卫四处奔波,不离不弃。陈璧君当时买通了看守的狱卒,有一次她送了一篮子鸡蛋给汪精卫 ,每一个鸡蛋上面都写了一个“璧”字,并且还写了一封信,汪精卫大受感动,终于回了一个“诺”字。

其四,汪陈二人共同的理念信仰。

早期的汪精卫和那时候所有的有志青年一样立志要改变旧社会,建设出一个新中国,他参加同盟会,学习三民主义,成为了孙中山先生坚定的追随者。而那时的陈璧君呢?她和汪精卫一样,投身革命,积极为革命出谋划策,她还是同盟会里面最年轻的会员。我认为这两个人共同的理想追求是他们能够走到一起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说汪精卫卖国求荣的汉奸行为,单单说他和陈璧君的爱情故事其实也是一段佳话。不知道大家同意我的看法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意见哦。我是头条作者一树梅花一放翁,希望大家点个赞关注一下,谢谢各位啦!


历史十二郎


民国四大美男子分别是:汪精卫、周、梅兰芳、张学良。三位来自政界,汪精卫、周、张学良,一位来自演艺界,即梅兰芳。而若论当时的才华和名气,汪精卫无疑排名最前。

汪精卫从小聪明好学,早年投身科举,曾考广州府试第一名秀才,可谓满腹经纶。赴日本留学后,参加同盟会,投身革命。1901年3月,因刺杀满清摄政王载沣未遂,被捕入狱,后在狱中写下“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那充满血性和傲骨的诗句,曾激励了许多革命志士和热血青年。

四美男中,汪精卫颜值堪称最高,他“双目有侠气”,很多人公认他“最耐看”。说到汪精卫的颜值和才华之高,有一小事可以佐证,据说当年审问他的亲王见他“一表人才”,竟然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汪精卫当时可是朝廷的钦犯,对一“阶下囚”欲招之为婿,没有震慑人心的颜值、才华和气度,是不可能让一个守旧而又尊贵如亲王者有如此违背常情的想法的。

这样一个颜值高、才华好、气质佳的美男子,怎么与长相很一般的陈璧君结为了夫妻呢?其实很简单,他们的结合,是各有所长及志同道合的结果。千万别小瞧了陈璧君,她本是马来西亚的华侨,她的父亲陈耕基,广东新会人,在南洋经营多年,为南洋巨富。陈璧君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博学而热情,加入了同盟会马来西亚分会,后与汪精卫相识。当时,汪精卫虽是日本留学生,外貌虽英俊潇洒,但他不过一穷学生,还不名一文。而陈璧君却是名门闺秀、豪门小姐,何况年轻时的陈璧君并没有后来那么肥胖,虽谈不上漂亮,但也并不难看。

所以,汪精卫和陈璧君最初的故事,是穷书生追求千金小姐的浪漫故事,那叫做有情人终成眷属。至于后来的发达,则是另外一回事,陈璧君爱上汪精卫的时候,不见得就预测汪精卫后来能大富大贵。

但大富大贵又如何?后来,汪精卫成了汉奸,万人唾弃,千古罪人,陈璧君为了他,后半辈子更身陷囹圄,在铁窗之中度过的,精神与疾病的双重折磨,让她最后死在了监狱之中,结局非常之糟糕。


帝国的脸谱


说句难听的靠的是死缠烂打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结识

早年汪精卫跟随孙中山在南洋发展同盟会,汪精卫才华横溢,经常在内部的刊物上发表文章,笔名精卫,取自《山海经》;由于同盟会的影响,陈碧君也接触参与同盟会的各种活动,看到了汪精卫发表的文章,非常欣赏和仰慕,然后就死缠着另一个人介绍认识了汪精卫,汪精卫的仪表堂堂和才华横溢征服了陈碧君。

表白

陈碧君认识了汪精卫之后,泼辣直爽的陈没多久就表白了汪精卫,汪一口回绝,但是陈碧君不死心,一直围绕在汪精卫身边,陈碧君老爹非常有钱,同盟会有资金困难了,陈碧君都会资助,也稍微博取了汪的好心。

同赴难

1909年汪精卫为了反驳梁启超等保皇派的“只会躲在外面”的舆论,和几位同盟会人员准备进京刺杀摄政王,陈碧君非要跟着来,汪拗不过同意了。

刺杀前夜汪陈已有男女之欢,刺杀失败汪精卫被捕,陈碧君心急如焚不断用钱财上下打点,汪精卫也很感动,有了如能出狱便娶陈碧君的心态。

结婚

也该着汪精卫大难不死,一清政府为安抚人心不意杀汪精卫,二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被迫释放一批反清人士,汪精卫在列。


出狱后汪精卫陈碧君结婚,后一起去法国留学,也算是当时的一段佳话吧。


小小罗罗蛛


陈碧君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富二代,著名的南洋巨富陈耕基之女。陈碧君虽然富贵之门,但却没有富贵人家的气质。陈碧君长相丑陋,是一个丑女,她对琴棋书画样样不通,换句话说学啥啥都不行,没有一样拿得出手的东西。


而汪精卫,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英俊帅气,又颇具有才气。汪精卫每到一个地方进行演讲,都会吸引一大群女生前来。然而就是这么美男子偏偏拜倒在了丑女陈碧君的石榴裙下。


陈碧君15岁进入碧如女校读书,在校期间她结识了一位笔名为“精卫”的笔友,后来他们见面之后,陈碧君深深爱上了他。不用多说,“精卫”就是美男子汪精卫了。不久之后,陈碧君便鼓起勇气向汪精卫表白,汪精卫以“革命未成功不谈婚姻”为理由拒绝了她。陈碧君并没有放弃,她开始劝说自己的父亲向汪精卫所在的同盟会捐钱捐物来支持革命。

汪精卫受孙中山之命去日本,陈碧君为了见汪精卫不远万里去到日本,继续支持汪精卫革命。汪精卫回国之后,准备刺杀清朝权臣载沣,但是不甚行踪暴露被清兵抓获。在监狱里的汪精卫一心求死,这时候陈碧君又买通监狱守卫给汪精卫送来十个鸡蛋,每个鸡蛋都有一封信,表述对汪精卫的思念之情。


汪精卫在陈碧君的穷追猛打之下被感动了,最终选择与陈碧君结婚,结婚之后的他们无比幸福,他们生活和睦,很少会出现争吵。不过陈碧君太爱权势,汪精卫后来当汉奸与陈碧君有很大的关系。


一个看历史的小矮人


陈璧君早年是一个崇尚真理、向往革命的进步青年,少女时代她就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她和汪精卫等人携手参与了谋刺摄政王载沣的行动。他曾千里迢迢去美洲,为经费拮据的国民党筹措资金,也曾不辞辛劳去前线慰劳国民党东征军将士。1924年国民党“一大”起,陈璧君多年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在民国血雨腥风中,陈璧君随汪精卫几度沉浮,在抗日战争时候她和汪精卫堕落成臭名昭著的大汉奸,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罪人。

图为1907年,左起汪精卫、卫月朗(陈璧君母亲)、曾醒(同盟会早期成员)、黎仲实(革命志士)、陈璧君、方君瑛(革命志士)。

陈璧君(1891-1959年)出生马来西亚富商之家,当时马来西亚有很多华侨聚集区,而孙中山1907年也在此地成立了同盟会分会,当的只有16岁的陈璧君就加入了同盟会,后来孙中山派汪精卫到马来西亚宣传革命和筹措经费,汪精卫在此地创办《中兴日报》时认识了这位陈璧君大小姐。

图上为汪精卫、右为陈璧君、左为曾醒。

那时的汪精卫才华横溢、长相俊美,能说会道,二人畅谈革命理想,言行举止更是打动了陈璧君,自小性格暴躁、刚愎自用、争强好胜、爱慕虚荣的特点此时显得玲离尽致,本已有婚约在身的陈璧君私自退掉,决定这辈子只嫁汪精卫,并不顾家人反对前往随汪精卫前往东南亚各地、后来又去日本、香港,一路追到北京,汪精卫对这位长相一般的陈大小姐兴趣平平,直到俩人密谋刺杀摄政王载沣时感情升温。

图为1912年9月汪精卫和陈璧君结婚后同方家姐弟去往法国游玩照片。图下从左到右为方君壁、陈昌祖、方贤俶、曾仲鸣;图上从左到右为方君瑛、曾醒、汪精卫、陈璧君。

1910年新年刚过,汪精卫、陈璧君一行人刺杀载沣计划提上日程,大家都是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态,陈璧君直言,如果这件大事能成功都能活下来,我就把自己交给你,我要嫁给你,汪精卫虽然被她真情感动,但是并未答应她的要求,后来刺杀失败后汪精卫被捕入狱,陈璧君变卖家财想方设法营救,监狱探望互递书信,表达对汪的思念和关心,在狱中的汪精卫觉得自己落到这幅田地还被这姑娘惦记,终被深深感动,答应如果有相见一天,必娶陈璧君。

图为1939年12月陈壁君在“教育长”叶蓬的陪同下走出汪伪拼凑的军官训练团。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后,11月汪精卫被释放,1912年8月汪精卫与陈璧君在上海结婚,她与作为反清志士名声显赫的汪精卫结为伴侣,一时传为佳话。


图文绘历史


胡适先生都说过,“如果自己是女人,也要嫁给汪精卫。”可见当年的汪精卫是多么受人欢迎。如果你了解到陈璧君对汪精卫付出了什么,你就会知道,汪精卫为何会离婚娶了陈碧君。

简单的说一下陈家,汪精卫家境不好,而陈碧君家是大户人家,而且不是一般的大户人家 ,在马来西亚,她的父亲是个有名的画商,外号“陈百万”,陈碧君又是家里的长女,家境优渥,和一般的传统封建家庭不同,陈碧君从小就进了女校读书,精通中英文,绝对是个女学霸。


在这种教育和生活环境下长大的陈碧君,思想开放,很有主见,又特别有见识,所以当孙中山先生来到马来西亚成立分会时,年仅15岁的她成为了同盟会一份子,而且很快,她的母亲也加入了同盟会,就连一开始认为自己老婆孩子两个女人整天跟男人们在一起东奔西走,实在是不怎么体面的陈父,日后的绝大部分资产也都献给了革命。
(莫名觉得像没有酒窝的孙坚


汪精卫少年时曾经有一门婚事,但是自己长年在外漂泊,婚姻名存实亡,他曾想要离婚,但是自己名义上的妻子却表示自己“生是汪家人,死是汪家鬼”,打死不愿意离婚,后来在马来西亚的一次演讲中,结识了陈璧君,陈自然对他倾心不已,但是因为自己有老婆,陈璧君长得还一般,自己又干革命无暇分身,所以就拒绝了她。

但是如果这么容易就放弃,这实在不符合陈璧君的风格。她觉得为爱付出一切。

当年汪精卫策划谋杀清廷要员,东窗事发陈璧君。被捕,陈璧君气的大骂一起干革命的喻培伦胆小怕事,其实这也不能怪喻培伦,以前汪精卫搞得多少次都没有成功一次,喻培伦也觉得不好意思,可是汪精卫深处炼狱,陈璧君有火无处发,心里急得不行,当然是抓住喻培伦这个出气筒。

结果一传十十传百,搞得喻培伦也像是她嘴里说的那么不堪的人,重压之下,喻培伦只能以死以示清白,结果就在和清军战斗中,抱着炸药去冲锋,战败身死,不知道这算不算被她生生骂死的。

陈璧君虽然长相一般,也可以说是丑,好多书里记载,长得像个皮球(她小时候有个外号叫肥环),没脖子,只有一米五的身高,连一般人也不如,可是这个女人,确是为了汪精卫,散尽家财,舍去生命,为了爱的人出生入死,即便在汪精卫刺杀清廷政要失败,被抓起来基本要牢底坐穿。

一般女人可能都要放弃了,可是那几年,陈碧君不惜捐钱,筹谋暗杀,还跟着革命党人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来回奔波,甚至用“鸡蛋信给狱中的汪精卫传递消息,还准备挖个地道去牢里营救,他们也是走投无路,筹集的钱不够,原想着靠赌博筹钱,钱生钱,

可是都是正人君子式的人物,哪个能玩的了赌场的套路,好在武昌起义成功,

清政府倒台,汪精卫终于被释放。

再后来新中国成立前夕,宋庆龄先生和何香凝为陈璧君求情,毛主席说只要让她这个认罪书就可以,她死都不愿意,她认为自己的丈夫没错,她不可以为了自己给丈夫安上“莫须有”的罪名。

撇开历史原因不谈,就外貌来看,两个人是不太登对,就好比西晋皇后贾南风,不是一般的丑,而且是个嫉妒心很强的悍妇,作为太子妃,看到其他妃嫔有孕,竟然执戟杖杀,被司马炎形容为“贾家种善妒少子,丑而短黑”,却依然能成为皇后,并且在风云变幻的朝堂中,后庭内搅弄风云,造成八王之乱。

看过他照片的都知道,不愧是当时的民国四大美男之一,曾经看过一个央视的一个纪录片,我才有幸了解到这一段民国往事。

就算不了解陈璧君,但是想想,早期的汪精卫也是活力,口才一流,思维活跃,长得也是一表人才,人人都会欣赏美好的东西,何况汪精卫不光是长得好看,有才华,还都是同盟会的成员,有着共同的理想,试问,一个处在青春年华的姑娘,能不动心?况且动心的肯定不只是她一个,可是她却能把汪精卫拿下,绝对不是一般女人。

但凡是花前月下,必是有才子佳人来陪衬,但是“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陈璧君的灵魂也没那么有趣,,还有些独断专行,而就汪精卫来说,他绝对不是肤浅到娶老婆就是娶个风华绝代长得好看的花瓶而已,那是和他共患过难的女人,为了自己散尽家财,出生入死,不谈其他原因,她爱汪精卫真的是爱到了生命里。


上山吧厨神


陈璧君,字冰如,是南洋巨富陈耕基之女,一个名符其实的富二代。



陈璧君虽然是富家千金,但她却没有一丁点儿的艺术细胞,琴棋书画样样不通,胭脂水粉丝毫不沾;她脸圆脖子短,身高只有一米五,腿粗短胖,被誉为民国八大丑女之一;而且她脾气火爆,快人快语,勇敢决断,没有半点淑女的味道,活脱脱一个男人婆。


而汪精卫却是一个才貌双全的美男子,他仪表堂堂,满腹诗书,温文尔雅,风度翩翩,连大文豪胡适都说“他若是女人一定死心塌地的爱他,他是男子……他也爱他!”


汪精卫人气极高,堪比当今的明星,北伐前他每次演讲,女学生们都“掷花如雨”。他被评为民国四大美男之一。


相差悬殊的两个人却成为了夫妻,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到底陈璧君是如何拿下汪精卫的呢?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一、一见钟情遭拒绝


陈璧君家境富裕,从小对政治十分关心,深受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她还在华侨小学读书时,就喜欢阅读进步书刊和进步报纸。


15岁的陈璧君进入当地的璧如女校读书,仰慕一个笔名为“精卫”的进步青年,被其卓越的文采所折服。后来见到精卫本人,剑眉星目、鼻直口方,一个不可多见的美男子。



陈璧君瞬间被丘比特之箭射中,逐对汪精卫展开了猛烈的攻势,她为汪精卫的同盟会捐钱捐物,鼓动父亲拿出积蓄来支持革命。并给他写了数封求爱信,可是却被汪精卫以“革命不成功不考虑结婚”为由拒绝了。


二、万里追寻到日本


遭拒绝后的陈璧君并不死心,她是一个看准了事情就一定要干到底的女子。当听说汪精卫受孙中山之命去了日本,陈璧君也以留学为名,同时不顾家里反对退了姻亲,一路追到日本。


来到日本后,陈璧君慷慨解囊,把家里给她的钱,全部拿出来捐给了同盟会,解决同盟会的经费问题。


三、破釜沉舟再表白


陈璧君听说汪精卫正在组织暗杀团,准备行刺清政要员。为了能够和心上人在一起,陈璧君坚决要求参加,并四处拜师学习柔道、剑术、枪法和如何制作炸药。


1909年12月,汪精卫豪情万丈,以“化自己为灰烬来煮成革命之饭”为誓言来到北京,寻找行刺机会。为了躲避盘查,陈璧君与汪精卫假扮夫妻,一同北上。


当时,有人打趣她:“你有一张英国臣民的护照,当然不怕死。”看到自己满腔热情和爱恋被别人误解,她二话不说,拿出英国护照当场撕成碎片。


为了不耽误陈璧君,在行刺前,汪精卫找来陈璧君严肃交流“你才18岁,一切我都记在了心里,此刻我对生已不敢奢望,望你三思。”



知道汪精卫将与载沣同归于尽,这也许是两人见面的最后一夜,陈璧君再次含泪表白“我不为刺杀而来,只因爱你,如果我们活下来,我要和你相守一生一世。”


四、身陷囹圄终不弃


因为保密工作没做好,北京的刺杀活动以失败告终,汪精卫被清兵抓走,关在北京北郊的监狱里。陈璧君忧心如焚,四处奔波,设法营救。


有一次,陈璧君买通狱卒,送给汪精卫10多枚鸡蛋。并在其中一枚鸡蛋里藏着一封信。陈璧君在信中表达了对汪精卫的关心和无比思恋之情。


遭受牢狱之灾的汪精卫感动万分,如此境遇之下,有些人巴不得敬而远之,而陈璧君仍对自己一往情深!于是他咬破手指血书“信到平安”,“勿留京贾祸”,并填了一阕《金缕曲》以表达自己对陈璧君的一片爱心和思念之情。


五、精诚所至成眷属


俗话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然而陈璧君从15岁的怦然心动到最终的执子之手,用了好几年的时间。


她对汪精卫真心相待,从物质上的支持到精神上的鼓励,一路艰苦跋涉、坚持不懈,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赢得了心上人。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后,21岁的陈璧君终于嫁给了深爱的汪精卫。



婚后的两人感情非常好,只是陈璧君太虚荣、占有欲太旺盛,她在汪精卫背后不断进行煽情和怂恿,最终导致了汪精卫选择投日之举,成为了人人唾弃的大汉奸、卖国贼!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