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鞏義發展成就,一個你沒算過的鞏義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提出了“對內搞活、對外開放”的總方針,從此中國改革開放的巨輪乘風破浪,一往無前。

改革开放40年巩义发展成就,一个你没算过的巩义

40年來,鞏義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奮進、敢想敢幹、銳意進取、不斷創新,走出了一條具有地域特色的總量規模穩步擴大、內部結構不斷優化、質量變革成效漸顯的發展之路,經濟社會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各項社會事業快速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一、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

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40年來,鞏義從實際出發,搶抓機遇,開拓進取,發揮自身優勢,經受住了各種風險挑戰,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始終保持全省縣市前列。

經濟總量大幅躍升

全市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2.2億元躍升至2017年的755.8億元,經濟總量40年間增長了174.4倍。其中從1978年到2001年生產總值突破100億元,達到106.3億元,用時23年;由百億到2012年的522.7億元,用了11年時間。十八大以來,我市用五年時間連續跨越兩個百億臺階,2017年達到755.8億元。40年間,鞏義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2%,比鄭州市高2.1個百分點,比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分別高4.7和3.3個百分點。經濟總量在鄭州六縣(市)中始終保持前列。

改革开放40年巩义发展成就,一个你没算过的巩义
改革开放40年巩义发展成就,一个你没算过的巩义

人均GDP突破9萬元大關

1978年,全市年末總人口為59.4萬人,1980年突破60萬人,1990年突破70萬人,2006年突破80萬人,2017年人數達83.3萬人,40年來人口增長40.2%。而全市人均GDP從1978年的367元增加至2017年的91027元,40年間增長了248倍,年均增長14.8%。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我市人均GDP於2013年突破1萬美元,已跨入高水平行列。

改革开放40年巩义发展成就,一个你没算过的巩义
改革开放40年巩义发展成就,一个你没算过的巩义

財政收支能力持續增強

鞏義市財政收入從1978年的2772萬元增加至2017年的54.4億元,40年間,增長了196倍,年均增長14.1%。地方財力的增強為支付能力提高奠定了基礎,1978年鞏義財政支出僅為915萬元,2017年財政支出為65.1億元,是1978年的711倍,年均增長17.8%,財政支出規模的擴大使政府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調控能力日益增強,為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穩步提高、城市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

40年來,鞏義市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2017年城鎮化率達到56.1%,比1978年的4.7%提高51.4個百分點,年均提高1.3個百分點,其中,2017年鞏義市區常住人口46.7萬人,市區人口規模是1978年的16.7倍。

改革开放40年巩义发展成就,一个你没算过的巩义

二、經濟結構逐步優化

服務業拉動作用日益增強

40年來,鞏義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經濟增長動能發生了巨大變化,實現了從工業的“一枝獨大”轉換為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雙輪驅動、多個行業協同並舉、多種經濟成分競相發展的良好格局。2017年三次產業結構為1.6:58.7:39.7。

第一產業比重逐年下降

1978年全縣糧食單產量為393斤,1983年達到519斤,2015年達到524斤,2017年為498斤。40年間,鞏義的第一產業比重從1978年18.8%下降到2017年的1.6%,年均下降0.4個百分點,鞏義人民逐漸從農業生產轉入工業生產和商貿服務業。

第二產業比重呈拋物線式發展

1978年工業增加值0.8億元,1981年突破1億元,1984年突破2億元,1991年突破10億元,2004年突破100億元,2007年突破200億元,2017年達到409.4億元,比改革開放初增長393.2倍,年均增速達到16.6%。1978年全縣鋼鐵產量1.1萬噸,2017年達到57.3萬噸,是改革開放初期的52.1倍;1978年全縣發電量為0.6億度,2017年達到71.2億度,是改革開放初期的120.7倍。40年間,鞏義的第二產業比重由1978年的42%逐年上升,到2008年的77.2%,之後逐年下降,到2017年比重為58.7%。從中可見,我市工業經濟自改革開放之初就蓬勃發展,之後逐漸壯大使我市成為工業強市,自2008年經濟危機後工業實現轉型升級,逐步淘汰落後產能,比重隨之下降,但作為全市經濟“壓艙石”的作用從未動搖。

第三產業比重成“W”型變化

1978年第三產業增加值為0.9億元,1980年突破1億元,1986年突破2億元,1995年突破10億元,2005年達到50億元,2011年突破100億元,2015年突破200億元,2017年達到296.9億元,接近300億元,比改革開放初增長328.9倍,年均增速達16%。40年間,鞏義第三產業比重從1987年的39.2%下降到1993年的22.3%,之後又逐年回升,到2002年達到的27.2%,之後逐年下降到2008年21.1%,2008年之後進入上行通道,至2017年達到39.7%。近年來,依託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資源,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信息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提升優化商貿流通、文化旅遊等生活性服務業,實施特色小鎮和全域旅遊戰略,第三產業已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改革开放40年巩义发展成就,一个你没算过的巩义改革开放40年巩义发展成就,一个你没算过的巩义
改革开放40年巩义发展成就,一个你没算过的巩义改革开放40年巩义发展成就,一个你没算过的巩义

三、基礎設施日益完善

城市發展呈現新格局

40年來,鞏義城市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質的飛躍,城鄉面貌、區域交通和能源供應等短板問題不斷緩解,城市化水平顯著提升,城市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城鄉面貌顯著改善

40年來,為改善投資環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鞏義以城鄉一體化建設為統攬,以建設宜居宜業宜遊城市為目標,大力推進城市新區開發,老區改造和小城鎮建設,城鄉基礎設施和城鄉面貌得到大幅改善。2017年一舉創成全國文明城市,目前是全國文明城市、全國綜合改革試點縣市、全國鄉村城市化試點縣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雙擁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1978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為為1535萬元,1984年突破1億元,1993年突破10億元,2007年突破100億元,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為618.2億元,是改革開放初的4027倍,年均增速達23.7%。2017年全市建成區面積達到34平方公里,較2000年的13平方公里擴大1.6倍。2017年建成區綠地面積達1224.9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達1351公頃,是2000年的22.1倍。2017年年末實有道路鋪裝面積達383.8萬平方米,是1995年的5.8倍。2017年自來水供應量達到1617萬噸,是1995年的3.3倍。

改革开放40年巩义发展成就,一个你没算过的巩义改革开放40年巩义发展成就,一个你没算过的巩义

區域交通更加便利

1978年全縣公路客運量為162萬人,貨運量為91萬噸,到2017年,公路客運量已達1303萬人,貨運量已達到3143萬噸,分別為改革開放初期的8.0倍和34.5倍。1978年全縣公路通車裡程為321公里,2017年達2030.8公里,是改革開放初期的6.3倍。全市公路密度達到每百平方公里195.08公里,現有農村客運車輛191輛,城鄉公交線路28條,市區公交線路14條,城區道路公交覆蓋率達到95%以上;城鄉公交網絡連通市區、鎮,村,全市鄉鎮通車率達到100%,行政村通車率達到98%,初步形成了以市區為中心,以國道、省道為骨架,城鄉相連,村村相通的公路交通服務網絡,承東啟西的交通區位優勢和公路主樞紐地位得到顯著的鞏固和提高。

改革开放40年巩义发展成就,一个你没算过的巩义

郵電通信業發展迅猛

1978年,全市僅有電話機1120部,2017年全市移動電話用戶數達到82.7萬部;互聯網用戶數更是從無到有,用戶數已由2000年的3626戶到2017年的22.2萬戶,互聯網普及率已接近100%,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94.3%。郵電業務總量由1990年的306萬元發展到2017年的6.5億元,較改革開放初期增長212.4倍。

四、城鄉居民生活質量快速提高

小康進程穩步加快

40年來,在全市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同時,也是人民群眾得到實惠,生活質量飛速提高的時期。

城鄉居民生活質量快速提高

2017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到309.2億元,是1978年6315萬元的488倍;2017年全市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達到49941元,是1978年612元的80.4倍。2017年全市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1164元,是1978年83元的254.9倍;2017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0305元,是1994年3246元的9.3倍。

改革开放40年巩义发展成就,一个你没算过的巩义
改革开放40年巩义发展成就,一个你没算过的巩义

小康社會進程穩步加快

“小康社會”是由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初期規劃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藍圖時提出的戰略構想。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深入,其內涵和意義不斷地得到豐富和發展。在20世紀末基本實現“小康”的情況下,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17年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全市小康建設程度穩步提高。從統計角度看,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數已達到96.5%,其中,經濟發展指數已實現100%;文化建設指數2018年底有望實現100%;人民生活指數已實現98.9%,民主法制和資源環境指數也在穩步提高,全市有望在2020年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改革开放40年巩义发展成就,一个你没算过的巩义

五、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保障體系日趨完善

40年來,全市藉助財政收入的快速增長,在國家各項政策保障下,大力發展社會事業,教育、體育、文化、衛生等保障體系不斷完善。

教育體育飛速發展

1978年全市教育經費支出為298萬元,佔總支出的9.0%,2017年達到9.9億元,佔總支出的15.2%,較改革開放初期提高6.2個百分點。2004年,我市擁有了首個高等教育學校,2017年全市鄭州成功財經學院招生6062人,在校生19681人,畢業生4576人。目前,全市共有體育館4個,體育場地設施898個。全年組織群體性大型競賽活動18次。全民健身活動蓬勃開展,學校體育更加活躍,有93.6%的在校中小學生達到國家體質健康標準。

改革开放40年巩义发展成就,一个你没算过的巩义

文化旅遊繁榮發展

2017年共接待海內外遊客113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51.5%;旅遊總收入30.6億元,增長155.3%;年末A級景區7處,其中4A級以上景區2處;出境遊組團社及國內和入境遊旅行社11家。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4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文化站20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廣播電臺1座,電視臺1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個。

醫療衛生成效明顯

2017年全市擁有衛生機構(含村衛生室)646個,其中醫院、衛生院31個(其中專科醫院3個),婦幼保健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機構1個。衛生機構病床床位3704張,衛生技術人員(含村衛生室)5074人,分別是1978年的5.7倍和7.9倍。

改革开放40年巩义发展成就,一个你没算过的巩义

民生保障全面推進

2017年年末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1.4萬人,其中,參保職工8.7萬人,是1997年的4倍,參保離退休人員2.6萬人,是1997年的6.5倍。2017年共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592.7萬元,城鎮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198人。發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3324.6萬元,農村享受最低保障人數16673人。發放城鄉醫療救助資金596.9萬元,救助8965人次。

回顧改革開發的40年,是鞏義發展史上輝煌的40年,是奮進的40年,是極不平凡的40年。40年來,鞏義市經濟實力快速提升,人民生活快速改善,社會事業快速進步。展望未來,鞏義將更加美好。在今後的發展中,鞏義人民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堅持“兩個高質量”的發展方式,堅持“4+4+2”重點工作推進機制,為把鞏義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遊”新鞏義和國家中心城市副中心而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