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鞏義:從“壓力山大”到駕輕就熟,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讓辦案質效看得見

  近日,剛出席完法院庭審活動的河南省鞏義市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員額檢察官馬孝利,帶著滿足感回到了辦公室。她剛對25起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案件出庭支持公訴,全部當庭作出判決。“如果不是認罪認罰案件適用速裁程序,僅宣讀25份起訴書就能讓人喉嚨冒煙。”馬孝利笑著說。

  如今,對認罪認罰的危險駕駛類案件集中移送、受理、起訴、開庭,已成為鞏義市公檢法辦理這類案件的常態,其中檢察院的主導作用也得以充分發揮,辦案質效大幅提升。今年1月至11月,鞏義市檢察院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辦理案件963件1041人,佔同期刑事案件的75.1%,認罪認罰案件量刑建議被法院採納率為88.5%。


  簡化程序,讓便捷看得見

  2017年11月,鞏義市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員額檢察官陳丹丹受理犯罪嫌疑人逯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後,當即電話通知在新疆務工的逯某到案接受訊問。由於車票特別難訂,逯某幾經輾轉才到案,並如實供述了犯罪事實,真誠認罪悔罪,但稱因為生意上的事需要儘快趕回新疆,希望案件能夠儘快辦結。

  “該案如果按照普通程序辦理,從受理到判決至少需要兩個月時間,即便按照簡易程序,也需要至少一個月時間。”於是,陳丹丹聯繫了值班律師朱傳星。在其幫助下,逯某同意量刑建議和速裁程序適用,並自願簽署了認罪認罰具結書。不久,該案依法提起公訴,在當天的庭審中,法院依法採納了檢察機關單處罰金的量刑建議,當庭判決單處罰金。3天時間,一個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塵埃落定。

  “這基本不影響我打工,你們可真是幫了我一個大忙!”逯某在繳納罰金後,得以及時趕回新疆。

  “這是一起比較典型的案例,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優越性發揮到了極致。”雖然優勢盡顯,但陳丹丹說,這項制度的實施卻並非一帆風順。實行伊始,辦案人員不但沒感覺到它帶來的便利,反而生出一種“壓力山大”的感覺。原來,剛開始實行時,辦理一起認罪認罰案件,僅必要的文書就達15種以上之多,制度的優越性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窮則思變”。基於最高檢下發的簡化文書的通知,在此精神指導下,鞏義市檢察院嘗試將量刑建議直接寫在起訴書及認罪認罰具結書中,速裁案件不再製作審查報告,簡易程序案件只製作表格式審查報告,速裁程序案件不再進行法庭訊問、舉證、質證和辯論,公訴人僅需向法庭概述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目錄,發表量刑建議即可。

  經過一番探索嘗試,目前,該院辦理認罪認罰案件的文書已經減少到了告知書、訊問筆錄、具結書、起訴書4種。因為操作起來駕輕就熟,大大提高了承辦人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積極性、主動性。

  “作為值班律師,我見證了數百起認罪認罰從寬案件,最直觀的感受是,案件辦得快了,質量高了,當事人更尊重法律,更信任司法機關了。”朱傳星告訴記者。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給我們的審判工作也帶來了很多便利。”鞏義市法院法官方永深有感觸地說,“檢察官提前對事實、證據把過關了,庭審活動一定意義上是‘程序審’,庭審順暢,結案率高,上訴率低,也給我們減了負。”


  分析類案,適用率大幅提升

  田某是鞏義市一家民營企業的財務人員,因為醉駕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後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田某所在的企業負責人到檢察機關反映,臨近月底,一大攤子財務工作需要田某儘快處理,希望能夠變更強制措施,儘快結案。

  急企業之所急。受理案件當天,承辦檢察官吳家林提審田某後,田某自願簽署了認罪認罰具結書。結合案情及企業的經營狀況,田某當天被變更為取保候審,次日上午案件移送法院審理,下午法院對田某宣告緩刑。一起危險駕駛案件2天即塵埃落定。

  今年4月以前,該院幾乎每天都要受理危險駕駛案件。針對此類案件數量多的現實,該院採取每月第二週的週一受理,週二審查,週三起訴,週四開庭,每個月僅用4天時間就辦結了40多起危險駕駛案件,為檢察官騰出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辦理疑難複雜案件。

  該院副檢察長張維曉介紹,為了在保證案件質量的情況下提高辦案速度,該院以確定刑量刑建議為目標,在參考河南省檢察院及鄭州市檢察院關於常見罪名的量刑指導意見的基礎上,梳理了近3年來的判決書,對常見罪名量刑情況進行總結,並對已判決認罪認罰案件量刑數據進行分析,為精準量刑提供參考,同時,積極同法官溝通,探討量刑標準。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不是檢察機關一家的事,但檢察機關作為刑事訴訟的中間環節,需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監督作用,積極引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該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康永斌介紹,在受理公安機關移送的刑事案件時,首先審查公安機關在起訴意見書中是否註明犯罪嫌疑人的認罪認罰情況,證據材料是否充分,為的是督促公安機關積極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牆內開花牆外香。該院這種集約式辦案的做法也深深影響了公安機關。“以前我們8箇中隊都辦理危險駕駛案件。今年4月起,我們學習檢察院的做法,這類案件統一由我們五中隊來辦理,每月集中一天向檢察院移送審查起訴。”談起這個變化,鞏義市公安局交警大隊五中隊隊長馬松濤表示,“這不但有效解決了辦案時證據標準把握不一致等問題,案件辦理速度也明顯加快。另外,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我們的辦案壓力得以有效緩解。”

  據悉,截至今年11月,該市在偵查階段認罪認罰的案件比率已由3%提升至54%,罪名範圍也由危險駕駛罪擴充至盜竊罪、故意傷害罪、尋釁滋事罪及部分金融犯罪。


  訴前分流,用準用好不起訴權

  2017年12月,鞏義市某高校女生葛某趁他人熟睡之際,偷走一部手機、一個充電器和一個耳機,並將手機支付寶賬戶內的282元餘額轉走。經認定,被盜手機價格為2295元。

  2018年3月,鞏義市檢察院受理該案後,經審査,發現葛某認罪態度較好,對自己的行為十分後悔,贓物已退還給被害人並取得諒解,認罪認罰。“本案如果起訴,將對葛某的學業甚至一生都產生重大的影響。”辦案檢察官經向院領導彙報,該院最終對葛某作出不起訴決定。

  “對本案適用認罪認罰從寬並作出不起訴決定,充分體現了檢察機關的責任和擔當。”康永斌說,“2019年以來,我們辦理的認罪認罰案件中,作出不起訴決定的共有101件114人,前幾年我們平均每年作出不起訴決定的人數不超過40人。但是,我們不起訴的案件類型主要是危險駕駛、交通肇事、盜竊和故意傷害,今後我們還會將不起訴案件的範圍逐步擴大,用準、用好不起訴權。”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從先試先行到寫入刑訴法全面鋪開,我院經歷了由繁到簡,由‘壓力山大’到駕輕就熟的過程。”鞏義市檢察院檢察長劉冰告訴記者,在探索實踐中,該院從精簡文書入手,到簡化流轉審批、簡化庭審程序,再到藉助信息化技術,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確保了辦案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