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逛青島碼頭 海鮮種類多 價格可還價 買200元鯧魚還送“贈品”


冬季在青島,漁港碼頭上海鮮開始逐漸減少。很多市民趁著週末天氣好,來碼頭上購買一些便宜的海鮮,曬成魚乾保存起來。圖片中漁船剛剛靠岸,船員在搬運成筐的白蝦,這蝦是季節性的,一年中只有這個時候有,售價15元一斤。

這是另一船待卸貨的赤眼魚,一眼望去整個甲板都是這樣的魚,看著個頭不大,船長說:這魚跟麵條魚一樣,長不大屬於經濟魚類,大部分直接做成魚粉出售,個頭大的可以曬成魚乾,由於魚刺多,一般人不愛收拾。

這就是從漁船上卸下來的白蝦,籮筐裡白蝦很是新鮮,很多市民直接買上100塊錢的,回家剝殼做蝦仁餃子吃,不過這蝦沒有蠣蝦好吃,口感略差些。

另外一個籮筐裡還未來得及分類的小雜魚,這個不按斤出售,這麼多不過秤,一共15塊錢拿走,現場一位市民購買了200塊錢鯧魚,跟船長好好說道,將這些小雜魚“免費”送她了,回家燉個湯喝。只見船廠點了點頭默許了,這樣周邊的顧客羨慕不已,直誇“買的真值”。

個頭較小的墨魚,價格十幾塊錢一斤,買回家用它做肉餡,墨魚餡的,估計不是青島人,很少有人吃過,外邊是黑色的,裡邊是雪白的,餃子皮用墨魚汁調,黑乎乎的外表,到肉非常的鮮嫩。

冬季裡碼頭上海貨不多,天氣較冷,很多市民來碼頭主要是奔著新鮮,價格實惠來的,碼頭上賣貨海鮮種類重複率較高,可比性強,貨比三家可以參考新鮮度、魚的質量、本地或者外地、野生與養殖,通過多方對比,最終能買到價格實惠的好海鮮。

面對講價的大叔、大媽,年輕的攤主表現出一臉無奈表情,現在隨著網絡普及,信息發送,各種海鮮價格已經透明化,攤主直言:“一年賺個10萬辛苦錢就不錯了”。

圖片中是鮐鮁魚,鮐鮁富含油脂,所以有的地方稱其為“油筒魚”價格7~8元一斤,不管在市場還是碼頭,鮁魚的品種很多種類,除了在市面上見到的傳統的鮁魚外,還有鮐鮁魚和燕鮁魚。鮁魚肉多刺少,營養豐富,肉質堅實緊密。除吃新鮮的,食品工廠裡也可加工製作罐頭和鹹魚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