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金融圈“鬼”故事,一個比一個嚇人!

萬聖節是西方最受歡迎的傳統節日之一,也因為其好玩的慶祝方式在中國大受歡迎。隨著時代潮流的變化,萬聖節儼然變成購物節、COSPLAY節外加trick or treat 討糖節了,也是蠻無聊的。

所以,今天小金很識相,就不和大家夥兒科普西方萬聖節知識,而是科普一下金融史上四大騙局。這些騙局好似妖魔鬼怪,一個個鬼話連篇,甚至曾讓不少人家破人亡,說不定現在的你正在經歷。

一、旁氏騙局

4個金融圈“鬼”故事,一個比一個嚇人!

四大金融騙局,旁氏騙局排名第一,堪稱全球最經典的騙局之一,現代金融騙局始祖。更可怕的是很可能你現在仍在經歷,還不知道。

龐氏騙局因詐騙主角“查爾斯·龐奇”得名,他稱在歐洲用美元兌換當地貨幣購買回信券,再拿到美國來換郵票賣,45天就可賺到投資額的50%,3個月能讓投資翻番,於是大批“投資者”慕名而來,最初一批“投資者”的確在規定時間內拿到了承諾的回報,但獲得的收益都是新投資人的錢。

但,事實上是怎樣的呢?

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製造賺錢的假象,從而騙取更多的投資。很多非法的傳銷集團就是用這一招行騙,根本不存在賺錢的項目,而是誰接盤誰倒黴。

二、連環信騙局

4個金融圈“鬼”故事,一個比一個嚇人!

20多年前,第一批內容相同的連環信從郵局發出,標題是“快速賺錢”。

信中要求收信人將一定數額的錢寄到信中列出的幾個賬戶下,然後將這封信複製寄到其他地址。信中許諾,這樣做的結果是用小投資賺大錢,在60天內能賺到4萬英鎊。從現在看來,這個騙局的段數十分之低,很難想象竟然會有那麼多人上當。其實也是因為很多人是第一次見識到這種騙局,沒有一點點防備,就傻傻地將錢寄往指定賬戶,最後的結果不用多說,自然是“被騙啦”。

連環信騙局,你肯定遇到過!

現如今也有很多類似的手段,比如“今天是馬化騰生日,轉發到十個群就能獲得100Q幣,我剛試過了,已經到賬。”“轉發就能話費增值”等等。

是不是很熟悉,沒錯,你肯定遇到過!

三、彩票騙局

4個金融圈“鬼”故事,一個比一個嚇人!

加拿大犯罪團伙給一些英國家庭打電話,告訴他們中了加拿大彩票大獎,要兌獎必須先繳納一定數額的手續費。儘管手段拙劣,但仍有很多人上當,有人甚至被騙走4萬英鎊。這樣的報道層出不窮。

比如在路邊撿到“刮刮獎”中二等獎26萬元,被抽中某某節目“我是歌手”的嘉賓,兌獎方式是先提交稅金,或者提供身份證複印件和銀行卡賬戶等。

不用多說,很熟悉吧,電話,短信是不是都收到過!

四、尼日利亞陷阱(又稱419騙局)

4個金融圈“鬼”故事,一個比一個嚇人!

“尼日利亞騙局”又稱“尼日利亞騙徒”、“尼日利亞陷阱”或者“419騙局”,是國際騙徒以尼日利亞為名而設的騙局,一種從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流行的行騙手法,因源於尼日利亞而得名。與此國家並無直接關係,一直都是各國警方大為頭痛的問題。

在該騙局中,騙子的詐騙伎倆幾乎如出一轍:某顯要稱自己有一筆鉅款需要尋求幫助,希望借用收件人銀行賬戶一用,提供幫助者將獲得一筆數額不小的饋贈。在取得信任後,騙子就會以各種理由收取手續費或者其他費用,待行騙成功後,騙子立馬消失得無影無蹤。

大家看看下面這封短信。

4個金融圈“鬼”故事,一個比一個嚇人!

對方聲稱自己是知名演員XXX,需要你轉賬到他的卡上救急,再一次很熟悉吧。

這就是所謂的“419詐騙”,這個名字源於尼日利亞專門禁止此類犯罪的刑事條令的419。419已經成為這類金融詐騙事件的代名詞。手段雖然已面世數年,不但沒有逐漸被人看破,反而有越演越烈之勢。

金融詐騙無處不在,而所有的金融騙局都有一個典型的特徵,就是高息、高回報,說白了,背後的本質則是人性的貪婪。

4個金融圈“鬼”故事,一個比一個嚇人!

看完小金科普的金融騙局,是不是各個都似曾相識,中了一個還可能要人命,比鬼的殺傷力簡直大多了,是不是?

你遇見過或者聽過哪些可怕的金融“鬼故事”呢?不妨大方分享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