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易購回應“逃稅”:會計工作失誤導致漏繳

這些互聯網公司被財務部點名了!

10月29日,財政部網站公佈了2018年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公告。公告稱財政部隨機選取鋼鐵煤炭行業、互聯網行業的部分龍頭企業開展了檢查,被點名的互聯網企業中,包括了部分上市公司。

蘇寧易購回應“逃稅”:會計工作失誤導致漏繳

公告還指出,互聯網行業呈現輕資產運營、股權與債權投資相互交織、管理架構與法人實體分離、業務運營無疆域限制等突出特點,部分企業跨境轉移利潤、逃避繳納稅收等問題比較突出。 據梳理,小米、蘇寧易購、樂視網、二三四五、三七互娛被點名。

蘇寧易購回應“逃稅”:會計工作失誤導致漏繳

針對財政部公佈的《2018年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公告》,蘇寧易購被指出存在偷稅逃稅現象。對此,蘇寧官方向媒體回應稱,該報道與事實不符。對於財政部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公告中提及的問題,蘇寧高度重視,已經組織公司內部進行認真核查,對於指出的會計事務所執業質量問題已立即採取整改措施,並將引以為戒。

以下為蘇寧易購官方回應:

1、2018年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公告是基於財政部進行的2017年財政部會計監督檢查。該檢查的目的是發現會計事務所執業質量存在的問題。公告顯示財政部在檢查中發現蘇寧存在的“資產轉讓未同時轉遞延收益531.89萬元、重複申報研發費用加計扣除342.28萬元”問題,此問題為財政部在檢查時發現的會計事務所執業質量存在的問題,而非所謂的“逃稅等問題突出”。

2、根據新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的規定,遞延收益科目核算《政府補助》準則確認的應在以後期間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財政部指出的“資產轉讓未同時轉遞延收益531.89萬元”是指蘇寧的會計師事務所在確認收入時沒有同轉遞延收益,與納稅無關,且事實上蘇寧已經就該收入全額、依法、及時地繳納了稅款。

3、關於“重複申報研發費用加計扣除342.28萬元”該重複申報問題存在,是會計工作中的失誤,其導致蘇寧漏繳了以342.28萬元為基數計算得出的40萬餘元的所得稅。

4、對於財政部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公告中提及的問題,蘇寧高度重視,已經組織公司內部進行認真核查,對於指出的會計事務所執業質量問題已立即採取整改措施,並將引以為戒。

依法納稅是企業的基本社會責任,自創業起,28年來,依法納稅、誠信納稅一直都是蘇寧恪守的基本原則。蘇寧易購2017年年報顯示,全年納稅總額約為40億元。未來,蘇寧將繼續恪守這一基本原則,在積極主動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的同時,嚴謹對待會計等相關部門日常工作。但主觀偷稅逃稅絕對不存在!

小米股價逾4%創歷史新低

10月30日,小米集團跌超4%,再創上市以來新低,市值下破2600億港元關口。

蘇寧易購回應“逃稅”:會計工作失誤導致漏繳

報道稱,小米公司存在部分費用攤銷核算錯誤、對外贈送商品未作為視同銷售行為申報繳稅、報銷發票管理不規範、費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問題。按照增值稅法律的相關規定,企業對外贈送禮品雖然並不獲得收入,但仍需按視同銷售行為,參考同類貨物的價格計徵增值稅及企業所得稅。

此項規定主要為了避免出現稅法漏洞,避免企業以贈送不收款為名不繳稅。對外贈送商品視同銷售行為,既堵住了漏洞,也使增值稅鏈條完整。但目前仍有部分企業對外贈送商品未按視同銷售納稅。

二三四五

公司存在列支以前年度費用造成2016年度多計費用397萬元;遞延所得稅稅率使用不正確,影響遞延所得稅資產267萬元等問題。

根據我國企業所得稅相關法律的規定,多列支費用將少繳納稅收,也涉嫌違法。

樂視網

公司及子公司存在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未核銷;子公司年度報告關聯方交易披露不全面;2016年列支以前年度費用支出。

此外,該公司及子公司還存在未按合同約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多開增值稅發票未及時衝回、子公司實收資本不到位等問題。

根據我國增值稅的法律相關規定,多開增值稅發票如果不及時衝回,將涉及虛開增值發票的風險,通常開票的金額與真實交易金額必須相符。

三七互娛

該公司存在會計核算不當、少計繳稅費、內控管理不規範等問題,其中:多計收入35.14萬元,少計繳企業所得稅11.69萬元。

對互聯網企業稅收徵管存在不同態度

近年來,互聯網行業發展迅猛。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我國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企業(簡稱互聯網企業)完成業務收入5955億元,同比增長20.7%。但是,我國對互聯網企業的稅收徵管存在不同的態度。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種觀點認為互聯網企業起步較晚,仍屬於需要扶持的階段,因此,需要給予寬鬆的稅收環境;

另一種觀點認為從稅收公平的角度去看,無論是實體商鋪的銷售,還是互聯網的銷售,均應該公平納稅杜絕稅收盲點。通過《公告》所披露出來的信息,可以看出,互聯網企業的財務及稅務管理存在一些普遍性的問題,未來不排除政府加強在該行業稅收方面的監督管理。

對此,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