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交會|吳曉求:金融合規監管不能因為市場週期而發生變化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創造了奇蹟。經濟規模從1978年的2400億人民幣到2017年接近83萬億。人均GDP從1978年不到100美元,到現在接近9000美元。當然很多人都在總結中國經濟奇蹟的奧妙,首先是思想解放,體制改革,推動了中國經濟市場化的改革,由原來的計劃經濟體制過渡到中國特色市場經濟體制。”在第二十屆高交會中國高新技術論壇“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主題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圍繞“改革開放40年與中國金融的發展”主題發表了演講。

2018高交會|吳曉求:金融合規監管不能因為市場週期而發生變化



▌開放為中國經濟注入活力

吳曉求指出,得益於我們的開放,為中國的經濟注入了巨大的活力。而開放也使中國的改革找到了正確的方向,特別是我們加入WTO之後,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非常快,現在外匯儲備還在3萬億美元以上,1978年中國外匯儲備只有16700萬美元,“開放給了中國人信心,我們可以在同等規則下和任何人競爭。”

“最近40年,我們培養了數以百萬計的人才,這些人才都是在改革開放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他們經歷了80年代、90年代的思想解放運動,沒有思想束縛,煥發了巨大的積極性。”吳曉求認為,思想的進步、思想的解放是一個民族進步不竭的動力,只有這樣的人才才有擔當,才能看到未來。

2018高交會|吳曉求:金融合規監管不能因為市場週期而發生變化

改革開放40年來,伴隨中國經濟的增長,中國的金融有了巨大的進步。吳曉求說,很多人不理解金融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特殊貢獻。中國走了一條很多人不明白的道路,就是金融和實體經濟的關係,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從一般的經濟學範式上是難以解釋的,但是中國實現了。比如40年來中國金融資產的膨脹速度大概是經濟增長速度的2倍以上,貨幣增長速度非常快,但是並沒有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我們的CPI長期穩定在2%左右,是對經濟增長有利的環境。當然我們的代價是資產價格,特別是房地產價格出現了暴漲。吳曉求進一步指出,這裡面要正確地看待金融的作用。“我把這個指標的變化更多地看成中國金融經濟深化的指標,我不太把它看成是金融泡沫化的指標,這是中國經濟能夠長達穩定40年的發展,而沒有出現大危機的原因,但有一些小的波動,但是並沒有出現人們想象的全面的金融危機。中間我在接受一家香港媒體的採訪時,他們老強調中國會出現金融危機,我說至少到目前不會,未來我不知道,在目前一個時期裡面不會。“

▌改革開放中國金融五大變化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金融發生了五大變化。”吳曉求指出,第一個變化是金融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這個結構主要朝著市場化方面發展,而其典型的表現方式就是證券化金融資產在這40年中規模和比重都有很大的提高和增長,這個變化符合金融發展的規律和趨勢。第二個是中國的金融功能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我們正在由單一的融資功能為主,走向了融資和管理並重的時代,我們順應這種趨勢,我們的監管政策也應該順應這個趨勢。第三個是中國金融業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上個世紀80年代單一的金融業態,主要是銀行和類銀行金融機構佔絕對主導地位的類金融業態,現在慢慢過渡,科技金融業態正在很快發展起來,這是中國金融變化的顯著特徵。多元化的金融業態改善了中國金融的效率,也是中國金融改革的基本動力,它極大地提升了中國金融的效率,特別是第三方支付,數字科技對金融的滲透,使金融的變革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中國是金融業態最為豐富的國家,特別是第三金融業態。

第四個是金融的風險正在發生很大的變化,這也在提醒金融監管和金融規則要做調整,“我們的金融風險由過去單一的風險,機構風險為主正在走向市場風險和機構風險並存的時代。這裡面市場風險變得非常重要,因為證券化金融資產主要是市場風險,市場風險的核心是透明度風險。”我們正在從資本金監管為主過渡到資本充足監管和透明度監管並存的時代,所以監管的規則要做調整。第五個是監管架構也做了調整,從過去單一監管走向分業監管,從今年開始正在走向新的發展方式,是宏觀審慎監管和微觀審慎監管相結合的模式,這和風險結構發生變化有密切的關係。

2018高交會|吳曉求:金融合規監管不能因為市場週期而發生變化

吳曉求說,這40年來,在中國金融發展的過程中有兩種力量在推動,一種是市場脫敏的力量在推動中國金融的變革,市場脫敏力量的結果就是資本市場的發展,最近資本市場出現了一些波動,大家非常關注。吳曉求強調,市場波動是正常的,當市場波動對一個國家金融體系的穩定產生威脅的時候,宏觀經濟部門做一些必要的提示,穩定市場的預期是必要的。同時監管是不能放鬆的,必須要依法監管,依規監管,合規監管,我不太贊成所謂的強監管、嚴監管,監管就是依規監管,監管是市場預期形成的重要保障。第二種是科技的力量,科技的力量加強了金融脫敏的進度。“40年來中國取得的金融成就是非常巨大的,另一方面我也特別強調監管必須依法監管、合規監管,不要推行超過合規監管的其他監管,我們的監管更不能因為市場的週期而發生任何變化。”吳曉求強調。

前海傳媒 出品

撰稿人 黃海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