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永久退出,每畝地最多補償10萬元,農民會願意嗎?

林延山


完全同意!

我家住在農村,有12畝地。按照題主的價格12畝地就是120萬。現在種地利潤薄,每畝地每年的利潤也只有不到1000塊。12畝地一年收入12000。如此算下來,100年的收成都有了,何樂而不為呢?

別說補償這麼多了,就算是不給錢,現在地都沒人種!現在種地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殘。能掙錢的基本上都出去打工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呢?

一方面是種地的,收入確實太少了。單單依靠種地,完全滿足不了家庭的需要。孩子要上學,老人要看病,自己要生活,這些離開了錢都不成!

另一方面現在出去打工,掙得確實不少,一個月能掙好幾千,甚至上萬。一年下來,可以有不錯的收入!比起在家種地強的不僅僅是一點點!

因此,現在的農民非常歡迎土地的集中和農村的拆遷。如果真有這樣好的政策,我相信大家會和我一樣願意!


超級無聊的水果


西門觀點:我要是農民,補償100萬也不願意。

事件大略:國家出臺了土地永久退出政策,正在試點,山東確定農民永久退出土地每畝補償3萬元,據說有人已經“動心”。

我以為,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保障,讓農民永久退出土地,除非農民經濟來源有了保障,否則,每畝3萬元,那是坑害農民。

3萬元對現在來說,能幹什麼?別說讓農民致富,估計連永久失地的農民今後的溫飽生活也保障不了。

題主說每畝補助10萬,你願意嗎?告訴你,我若是農民,絕對不願意。10萬元,對長期貧窮的農民來說,的確是一個誘惑力非常大的天文數字,但絕不划算。

如果沒畝地能補助10萬,絕不是偏遠山區農民的土地,而至少是城市郊區的土地,而城市叫去的土地,價值肯定很高,流轉收益也一定很可觀,一年的收益不說10萬,至少也在數萬元以上,放著長遠收益而不顧,卻看中一次性的短期利益,不是很傻嗎?

所以說,農民願不願意永久性退出自己的承包地,主要看給出的補助是否符合當地的市場價格,划算不划算!

謝謝您的關注,期待您的看法!


西門白甫


農民土地永久退出,每畝地最多補償10萬元,農民會願意嗎?

先說一個發生在上個禮拜的事情。當地林業局要在徵地建造林業救火場地,徵用正是本村的土地,計劃徵用5畝山地。但當地村民並不同意徵用,山地屬於村集體,徵地補償歸村委所有,農戶得不到補償,誰會願意?後來說把徵地補償給擁有山林使用權的村民,按照農田的補償標準36000元/畝徵收,擁有使用權的村民也不同意。看看村民怎麼說的?

1、2016年徵用土地建設移動信號塔

村民說不願意徵用,給多少錢也不願意,前兩年的信號塔就是實例。2016年在當地徵用了100平米做移動信號塔,補償1萬元。可麻煩的事還在信號塔建成後,由於信號塔靠近農民的自建房,先不談信號塔輻射的問題。自從建成信號塔之後,靠近(100米左右)移動信號塔的農村自建房,多個家庭的家用電器在雷電天氣被雷擊中,家用電器雷電被損壞。在沒有建移動信號塔之前未出現過被雷擊中家用電器的情況,建成之後,信號塔附近的家用電器已經被雷擊毀4個家用電器了。有些土地被徵用後,建設其他設施設備,對附近的影響很難估量。現在全村都不同意徵用土地,給多少錢都不願意。

2、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

農村土地永久退出,補償10萬在目前是很難實現,在大城市也很難實現。我們所說的土地一般是指耕地、林地,與宅基地的補償相差很大。宅基地在大城市的農村10萬/畝並不算是很高的補償。而耕地補償我10萬/畝,在目前很少有這麼高的補償。農民要的並不是有多高的補償,而是為了能把土地的使用權流傳給子孫後代。一但永久退出,意味著子孫後代就沒有了土地,也沒有了宅基地。按照現在的房價,農民一輩子不吃不喝都很難買到一套房。永久退出土地,自己倒是有錢花,那子孫後代呢?

3、最保值的是農村土地。

2008年,當地農村永久退出土地,補償標準是12500元/畝,2018年補償標準是36500元/畝,短短十年翻了兩三倍。雖然農村土地,沒有城市的土地那麼值錢,但也是翻倍了,增值了。隨著鄉村振興的實施,農村土地會上漲得更快,農村土地也會越來越值錢。很多人會說,不要10萬,3萬拿去吧!說說上海的房價吧,2002年浦東新區金橋鎮的商品房價格只要1800元/平米,那時的金橋鎮就是一個落後的農村。後來浦東大開發,金橋鎮就在規劃開發區內,到2016年,同一地段的二手商品房由1800漲到了60000元多一平米。有人說偏遠農村很難開發到家門口,再說說當地農村的一個實例。梘頭鎮是我們縣城的一個小鎮,以前是縣裡排名最後幾名。前幾年要在梘頭鎮修建高鐵,並且要設立高鐵停靠站點。曾經貧窮落後的小鎮,土地價值猛增,短短几年翻了兩三倍。如今有個景點就建設在高鐵附近,在高鐵站附近也建了商品房,那個小鎮一躍而起成為全縣的明星小鎮,土地流轉價格,徵用土地補償也是全縣最高。土地的價值,只要開發,只要有資金介入,土地就會突然升值。就算不開發,無資金介入,每年的徵地補償也在逐年增加,也是保值的。

結語: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吧,在昕瑞生態當地農村大部分人是不願意永久退出土地使用權,在昕瑞生態當地縣城徵收土地也越來越難。


昕瑞生態


最近由於國家出臺了一項土地永久退出政策,在全國正在進行試點,山東的標準為農民永久退出土地每畝補償3萬元,關於這項政策引起了許多網友討論。

而對於題目所說的每畝地補償10萬元,農民是否願意退出,我認為這需要視情況而定。


在我國,土地一直是農民生存的根本,雖然到了現代,許多農民為了生計在農閒的時候出外打工,但土地依然是農民生存的主要來源。雖然每畝地補償10萬元,對於農民來說是非常具有誘惑性,但讓農民永久性退出,是否願意,應該看情況而定。

由於我國南、北、東、西從地理條件、經濟發展、人口密度都有著非常大的差異,耕地面積有很大的差異,因此農民會對於此項政策會做出不同的決定。影響農民決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收入

在我國東部、南部、中部,經濟非常發達,每年人均收入非常高,就算是農民每家每戶收入十幾萬是再普通不過。而且農民的收入來源不止種地,還擁有自己的魚塘、作坊等等。在中部、南部、中部的一些城市房價比較高,因此,對於東部、中部、南部的農民來說十萬一畝也解決不了任何事,同時也不差這十萬,因此南方農民是不會退出的。

而對於西北地區的北方農民則不然,在我國西北地區,農民只有靠種田為主,即使是每年農閒的時候出去打工,也掙的很少,西北地區農民普遍收入比較低,而10萬元對於他們來說,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因此我認為對於西北地區的農民願意。



2.地理條件

對於中部、東部、南部地區來說,由於氣候比較溼潤、河流比較多,因此大多數耕地都有比較好的量產,而且南方物價比較貴,導致農民收益比較高。


而對於西北部的農民來說,由於地處內陸,氣候乾燥,常年處於乾旱時期,水利設施又不健全,基本是靠天吃飯,農民收益非常低不說,還很不穩定,因此會導致南方農民不願意永久退出,而許多西北地區農民很樂意,這樣可以解決自己貧困的局面。

3.人口密度

對於中部、東部、南部的城市來說,人口密度比較高,又由於到處是山,導致耕地面積非常少,而每家每戶也只有一兩畝,因此,對於他們來說,即使每畝十萬,在消費如此高的地方也無濟於事,還不如不賣。


而對於西北地區來說,由於地廣人稀、人口密度地,每家每戶少則有幾十畝耕地,而多則幾百畝耕地,而每畝十萬元來說,即使少賣幾畝也可以緩解家庭的貧困境遇。尤其在現在,許多年輕人娶媳婦,最低標準起碼城裡有一套房子,可能對於有錢人不算啥,但對於僅靠地裡收入為經濟來源的西北農民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難上加難,為自己兒子籌上首富後,基本上家裡已經債臺高築、達到絕境。

但是如果一畝地可以賣十萬元,即使不全賣,只賣幾畝,那也能夠得到幾十萬,在房價比較便宜的西北城市可以買到一套差不多的樓房,何樂而不為呢。

以上是我對“如果每畝十萬,農民是否願意永久出讓土地”的一些分析,歡迎大家閱讀與討論!


小寇視界


農村土地永久退出,每畝地最多補償10萬元,農民會願意嗎?

一、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農民擁有土地才是真正的農民。也許城裡人不瞭解農民對 土地的眷戀,也許現在年輕人不瞭解土地對農民的重要性。在舊社會,農民就是因為沒有土地,而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為地主家做長工,受盡了地主的剝削。

新中國成立後,共產黨領導農民 打土豪分田地。這時農民才真正做了土地的主人,靠土地種糧食解決溫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村土地改革的春風吹遍整個中華大地,農村實行了土地聯產承包制,大大提高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1997年農村第二輪土地承包又延長了30年承包期,讓農民承包土地吃了“定心丸”。如今,國家還給農民承包的土地確了權,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受到了法律保護。

二、土地延長三十年不變給農民吃了“定心丸”



我認為:土地永久性退出,等於農民一家幾代人沒有土地,10萬元一畝的補償對 窮鄉僻壤的山區農民來說,十萬元這代人是富裕了,可是子孫飯都讓這代人給吃光了,將來出生的子子孫孫拿什麼來填飽肚子。所以,有長遠目光的農民來說,是不會輕易把土地永久性退出的。

在城市周邊農村,一畝10萬元永久性退出並不高,像深圳最高每畝達到23萬。大家可以算一下,一畝地=666.766…平方米,一平方米總共補償多少錢,而房地產開發商賣出來又是多少錢一平方米,農民不知道虧到什麼地方去。如果不是國家徵地,允許農民私下賣買土地決不會是這個價。大家說說看,我說的有沒有道理?

三、土地確權,農民承包土地受到法律保護



像現在網上被京津翼“停工令”炒的沸沸揚揚,工地一旦停工,農民工就意味著要回家種地,雖說目前土地種糧食不值錢,但有土地總比沒有土地強,雖然種地發不了財,但溫飽還是可以解決的。若是土地永久性退出,像這種“停工令”的發生,叫農民工真的回農村老家喝西北風啊!所以,即使有10萬元一畝的補償,要農民永久性退出還是不願意的。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農民土地永久性退出,一次給10萬元,你是不是願意?歡迎農民朋友一起前來點贊評論。

[更多三農精彩內容,敬請關注:頭條號《老孃舅說事》點贊、評論、轉發、分享]

老孃舅說事


這個確實要看什麼地方的農村。我在山東,老家魯西,現居半島威海。魯西大部分經濟不太好的地區比如聊城菏澤德州等地,遠離城市的農村土地真的沒什麼意義,沒有特殊經濟作物支持的話,只種小麥玉米頂多混個吃喝,一畝地租出去也就給200塊錢,周邊自然環境也很差,年輕人都在外地戶口大部分也都遷出,老人去世所有土地產權歸公,人均一畝半加上宅基地差不多每個家庭都有六七畝地,如果房子給折個價,土地兩萬一畝,你給我定個日子我拔腚就走。

但是在威海就不一樣了,農村戶口有個農村小院,再種個幾畝果園,養上一圈跑山雞,圍個半畝魚池,不要太幸福呢!威海任何地方的農村離開車一小時之內都能到海邊,風景優美,物產豐富,各種水果,蔬菜,農作物,海產品。

湛藍天空的雲彩是一團一團還很低很低的那種,摘掉小園菜,燉只跑山雞,蒸上一鍋爬蚱螃蟹,吃跑喝足海里遊一圈,爽!

冬天的大雪一尺厚不耽誤晴天時的陽光明媚,農家小院二層上搭個陽光房,曬著暖,喝著茶,賞著皚皚白雪,坐等拆遷!

如此安逸不求上進的生活為什麼會吸引我這樣胸懷大志的年輕人,難道我認輸了麼?

所以說農村土地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實在沒有什麼眼前利益和長遠價值回報的話,該賣就賣了吧。

配圖:菏澤至威海5040次火車途徑兗州



王卿同學


我有了畝土地,一年的純收入最多6千元。如果給十萬元一畝,我可出拿補償三十萬元。然後我把三十萬元存入銀行。按現在銀行給的十萬存入銀行定期一年(必須足十萬元)給利息五千六百元,三十萬一年的利息就是一萬六千八百元。種一年土地,苦死苦活只有六千元的純收入,不出力種地,有三十萬夲線,年入一萬六千八百元,這種好事我幹定了!


老玩童150933312


作為一個農村人,特別熟悉農村的環境和人。人都分為三六九等,最多補償10萬元有人願意有人不願意。


1、村裡的懶漢,懶漢的特徵不用說大家都知道,吃喝嫖賭抽樣樣在行,可就是不工作賺錢別說家裡面的地了,經常荒廢。這種人特別希望永久退出,地多的地方一家十幾畝,這是個可觀的數字!

2、老光棍,吃了這頓不想下頓的人,沒子女沒責任。地放那來錢慢,不如一次拿完,這樣說不定還能脫單呢。

3、種植能手,這種人勤奮能吃苦,利用自己家的地搞副業。比如種花草果木、養殖等等。十萬一畝也就兩三年的事,比在外地進工廠幹工地強多了。

4、在城市經商的人,此類人不在乎那點錢,更知道地能吃幾代人,就是留那荒廢也不願意退出。


思樂行


當然會願意,而且還會有很多人選擇這樣。

我家在安徽北部的一個小農村,家裡有三畝七分地,現在,我們村的好多土地都被一個搞瓜果的集團給承包了,一畝地一年給800塊錢,算是淨收入,試問,如果按照這個算的話,誰家的地能收入10萬塊錢,要想如此,得125年吧,125年是個什麼概念?最起碼得有五代人人了吧,在農村有這麼一句話,兒孫自有兒孫福,所以,我覺得三代內,為了自己,都是沒有問題的。而且一畝地能換10萬呢。立馬就變現了,有幾家農民不願意?

我家地算少的,我姑家將近20畝呢,如果換成錢,也得200萬吧,至少能過上衣食無憂的好日子了。

說不願意的,可能是不在乎這兩個錢,但要是有人去我們那裡搞這個的話,我敢保證,村裡的人,絕對都會換的。另外,我們那裡屬於平原,都是土地,要那麼多一年也沒幾個錢啊。還不如表現呢,有錢給兒孫蓋房子,娶媳婦,不也是一樣的嗎?

誰說要,我家願意換



小幸福的萌萌雷


別拿老百姓開心了,好嗎?我們要尊重老實人,尊重農民朋友們!

農民老實不假,但並不傻。他們帶著一顆純潔善良的心來到這個世界上,用這顆心對待世界,對待所有人。他們單純的認為,世界上所有人都像他們一樣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他們相信這個世界,相信世界上所有的人。他們願意為這個世界奉獻自己的愛,願意別人生活的比他好,也願意別人對他一片真心。他們相信只要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我的話也許提問者不高興,反問說,我真心在網上搞調查,難道不行嗎?

我要回答你,土地政策你知道嗎?若知道,還用我回答嗎?若不知道,先了解一下政策,再上網搞調查不遲。

聰明反被聰明誤,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些都是聰明人常犯的錯誤。

類似提問經常在網上出現,幾次想發表我的聲音,我都隱忍。但是,長期隱忍被你當作傻的象徵,我還能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