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山東省濟南|菏澤|聊城「煤改電」政策彙總

山東省關於推進農村地區供暖工作(煤改電、電代氣、油改電等)的實施意見的工作目標是: 切實提高農村地區供暖覆蓋率。

2016年,在全省選擇5個縣(市、區)和10個建制鎮,開展農村供暖試點;到2018年年底,全部農村幼兒園、中小學、衛生室、養老院、便民服務中心等公共場所和農村新型社區實現冬季供暖;

到2020年年底,全省70%以上的村莊實現冬季清潔供暖;全面提升農村供暖汙染治理水平。調整優化農村供熱能源結構,推廣使用綠色清潔能源,鼓勵通過清潔燃煤替代、“煤改電”“煤改氣”等方式,減少煤炭散燒直排和煤炭揚塵汙染,促進相關裝備製造業發展,積極探索和形成適應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消費方式;完善農村供暖體制機制。

到2018年年底,建立健全農村供暖的技術支持政策、質量標準體系和監督管理體系。

關於山東省濟南|菏澤|聊城「煤改電」政策彙總

2017年環境保護突出問題綜合整治攻堅方案

1、大氣環境突出問題攻堅目標措施

2017年,全省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達到61微克/立方米左右;2017年採暖季,濟南、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7個傳輸通道城市力爭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0%以上,重汙染天數同比下降10%以上。

2、全力推進冬季清潔採暖

完善“電代煤”價格政策,7個傳輸通道城市中,“電代煤”居民用戶,採用電鍋爐、電地熱等方式採暖的,年用電量超出4800度的部分,暫不執行居民階梯電價第三檔用電價格。擴大居民峰谷分時電價政策試點範圍,鼓勵居民用戶根據電採暖設施用電特性,自願選擇執行居民峰谷分時電價政策。

01 濟南市

到2020年,完成清潔取暖改造面積1.53億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築節能改造面積2110.5萬平方米;減少取暖煤炭消費量187萬噸、排放量比2016年下降62.3%;實現全市100%清潔取暖,實現100%散煤銷號清零。

一是“拆”,實施燃煤鍋爐淘汰暨超低排放改造項目。按照條塊結合、屬地為主、應拆盡拆、應改盡改的原則,拆除所有35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35蒸噸以上燃煤鍋爐全部實現超低排放。此項目完成後,濟南市將成為全國第一個實現35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全部淘汰的省會城市。

二是“引”,實施長距離外熱入濟項目。根據我市供暖熱源現狀、熱網和熱負荷空間分佈和發展規劃,引入周邊餘熱,形成一張熱網、多個熱源、供需協調、市場運行的供暖格局。

三是“聯”,實施區域能源互聯網高效供暖項目。以燃氣三聯供為主供熱熱源,同時將地源熱泵、空氣源熱泵、蓄熱蓄能等多種新能源方式作為輔助熱源,通過能源互聯網技術調度分配,做到多能互補、清潔高效供暖。

四是“改”,實施既有建築節能改造項目。繼續實行政府補貼,對具有改造價值的既有建築實施節能改造。

五是“換”,實施中深層地熱清潔供暖項目。在地熱資源豐富的縣城(商河、濟陽、章丘)及城鄉結合部,改革更換供暖方式,利用中深層地熱能開發技術,按照“統一規劃、分佈實施”的原則,實施中深層地熱集中供暖。

六是“替”,實施清潔能源替代項目。在廣大農村地區,按照“宜電則電,宜氣則氣”的原則,鼓勵農民在採暖季以電替煤,具備條件的地方以天然氣替煤,探索以規模化沼氣替煤,實現散煤銷號清零。

02 菏澤市

8月21日,全市冬季清潔採暖工作動員會召開。會議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關於清潔採暖工作會議精神,切實抓好集中供熱或清潔能源供熱全覆蓋、冬季清潔採暖氣代煤電代煤和民用散煤治理工作,推動我市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會議指出,實施清潔採暖氣代煤電代煤工程,各級各有關部門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認清形勢,堅定做好清潔採暖氣代煤電代煤工作的信心和決心,確保抓實抓好、抓出成效。會議要求,要突出重點,明確目標,創新舉措,確保如期完成清潔採暖氣代煤電代煤工程任務。

要抓緊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實施對象、運作主體、補貼標準,確保有序推進。要科學確定改造模式,因地制宜,科學論證,更好地滿足群眾需求。要優化工程運作流程,聚焦難點和薄弱環節,建立高效推進機制。要科學規範推進工程建設,嚴防質量通病,嚴控材料質量,嚴格竣工驗收,確保設施質量安全。

要落實氣源保障、優惠價格和維護責任,提高運行管理水平。要統籌推進民用散煤治理,狠抓市場監管,構建綜合治理體系,紮實做好散煤治理和清潔煤炭推廣工作。

實施清潔採暖氣代煤電代煤工程是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一項重大環境工程、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強化領導,健全機制,為實施清潔採暖氣代煤電代煤工程提供有力保障。要強化責任擔當,密切協作配合,創新方式方法,堅決打贏這場攻堅戰。要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評價,建立調度制度,嚴格考核問責,確保清潔採暖工作各項政策落實到位。

03 聊城市

今年聊城市將實施冬季清潔取暖工程,各縣(市、區)煤改電(氣)任務確定。按計劃,今年聊城主城區要完成24000戶煤改電(氣)任務。

為了改善大氣環境質量,聊城市今年將嚴控產能過剩領域新增產能,全面完成上級下達的過剩產能化解任務;新建用煤項目實行煤炭減量替代,2017年,完成煤炭消費總量比2012年減少127萬噸的目標。實施冬季清潔取暖重點工程是重點措施之一。按照聊城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方案,聊城市要全面加強城中村、城鄉接合部和農村地區散煤治理。

全市2017年完成10萬戶以上“以氣代煤、以電代煤”工程,禁燃區居民生活用煤一律實施改電改氣。聊城主城區為24000戶、東昌府區5600戶、臨清市10000戶、冠縣5463戶、莘縣16000戶、陽穀縣2446戶、東阿縣8000戶、茌平縣20400戶、高唐縣2224戶、開發區3500戶、高新區3500戶、度假區3000戶。各縣(市、區)、市屬開發區按照試點先行、全面推進的原則,9月底前完成替代目標。同時,禁燃區外的農村居民燃煤全面實現潔淨型煤替代或清潔能源替代,9月底前必須全面完成,查處銷售不符合質量標準的煤炭經營行為。

關於印發聊城市冬季清潔取暖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為深入貫徹落實關於大氣汙染防治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8月24日,聊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下發《關於印發聊城市冬季清潔取暖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對聊城市冬季清潔取暖工作做出具體安排部署,調整完善了領導小組,力爭用四年時間,完成全市冬季清潔取暖改造工作。

分四步完成清潔取暖

這次改造是以“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合理負擔、惠及民生”的原則,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工作機制,統籌規劃協調,科學組織實施。按照“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多能互補”的技術路線,選擇適宜的取暖方式,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城區和農村清潔取暖工程。

工作目標一是熱源端清潔化改造。到2020年冬季採暖季前,全市完成65萬戶清潔取暖改造任務。按照示範帶動、面上推廣、分步實施的原則,2017至2020年清潔取暖改造任務按10萬戶、20萬戶、20萬戶、15萬戶進行分解,實現主城區清潔取暖覆蓋率達到100%,縣城清潔取暖覆蓋率達到85%,農村地區清潔取暖覆蓋率達到75%。二是用戶端建築能效提升。到2020年底,全市完成既有建築節能改造450萬平方米,其中既有公共建築節能改造150萬平方米,節能率不低於15%;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300萬平方米,節能率不低於20%。

新能源代替傳統取暖方式

改造範圍和內容主要包括:一是熱源端清潔化改造。對主城區、縣城城區和工業園區優先採用熱電聯產和工業餘熱清潔取暖方式;對未列入三年拆遷計劃且集中供熱管網不能到達的城中村、城郊村、小城鎮以及農村地區,採用天然氣、地熱能、空氣能、太陽能、電直接採暖等清潔能源取暖的用戶,納入財政補貼範圍。二是用戶端建築能效提升。對全市範圍內具有改造價值的既有建築實施節能改造。公共建築節能改造包括外圍護結構、空調通風和配電照明、供熱系統,能耗監測與控制系統、可再生能源應用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主要是外圍護結構保溫性能提升,包括增設外牆保溫,更換隔熱斷橋中空玻璃門窗。

改造實施步驟。一是制定規劃。2017年8月底前完成《聊城市冬季清潔供暖專項規劃(2017~2020年)》的編制、評審工作。各縣(市)9月5日前完成2017年試點區域規劃,9月底前完成本區域清潔供暖專項規劃。二是示範帶動。2017年10月底前,採用熱電聯產、工業餘熱、地熱能、空氣能、天然氣、電直接採暖等清潔取暖方式,完成《聊城市2017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方案》下達的10萬戶改造任務。三是全面推進。2018年10月底前,各縣(市、區)清潔取暖改造任務完成20萬戶;2019年10月底前完成20萬戶;2020年10月底前完成15萬戶。2018年至2020年,每年完成100萬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和50萬平方米既有公共建築節能改造任務。

改造工作確定了補貼政策

一是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成立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的市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市級領導幹部分組幫包工作機制。各縣(市、區)政府、市屬開發區管委會作為本區域清潔取暖工作責任主體,要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將任務目標層層分解,壓實責任,抓好落實。

二是提前謀劃,優化環境。各級各部門要對清潔取暖工程簡化流程,開闢綠色通道,加快審批速度。對可能出現的矛盾和困難進行分析研判,做好相應的工作預案。

三是強化監管,確保質量。各級各部門要堅持質量為先、安全第一的原則,加強對清潔取暖改造工程的全過程監管,嚴把施工質量關、安全生產關。

四是加強調度,嚴格考核。將清潔取暖改造工作,納入對縣(市、區)大氣汙染防治目標考核體系,一同進行考核。對工作成效顯著的予以表揚。對推進不力、進展緩慢的,約談其主要負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