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飛機墜機前有“黑色一分鐘”,是什麼樣的操作呢?

房正蘭


據統計,70%的航空事故都發生在起飛階段的3分鐘,以及著陸階段的7分鐘,因此,又有「黑色10分鐘」之說。在這些危急關頭,有不少飛行員憑藉著精湛的技術,成功迫降,避免了悲劇的發生,我們一起來看看。

你可能會以為,現代發動機如此強大,上百噸的飛機,應該不會怕風吹吧,事實並非如此。這架想要降落在布拉格機場的波音767,因受到強風的影響,幾乎從跑道上滑出。飛行員不得不嘗試了兩次降落,幸運的是,飛機最終安全落地。

2011年,波蘭航空公司的波音767飛機出現故障,飛行員只能用機身降落。機組決定,為避免火災,儘可能多地浪費燃料。飛機在波蘭首都上空盤旋了1小時,機場準備了消防車和救護車,跑道上還覆蓋了特殊的泡沫,以減少著陸時的摩擦。降落時,飛機底部出現了火花和煙霧,好在並沒有著火,最終,所有人員都安全撤離。

2005年,一架A320飛機前起落架出現問題,由於沒有緊急燃油排放系統,飛機被迫在海洋上空飛行了兩個多小時。最後,降落在洛杉磯機場,輪胎與跑道劇烈摩擦起火,但所幸的是火很快熄滅了。這次迫降非常完美,飛機上146人沒有一人受傷。試想,如果我們在這些飛機上,得是多麼驚險難忘的經歷啊!難怪人們總是說,飛行員是最酷帥的職業,向他們致敬!

科技公元,帶你瞭解最創新的技術,最創意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