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自己組裝一臺電腦,裝機過程中有沒有什麼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墨染空城黑石礁


組裝電腦之前需要知道電腦有幾大部分組成,電腦由機箱,顯示器,鍵盤鼠標等組成,單單組裝一臺電腦的機箱的話,也是需要了解機箱內個個零件的組成部分,一般機箱是由cpu 顯卡 主板 電源 內存條 硬盤 光驅 外殼 散熱系統組成。 然後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裝資金來選擇相對最優的配置。

1 選擇cpu時 品牌分為 酷睿處理器和AMD處理器 酷睿處理器又細分為i3 i5 i7 i9等 拿i77700舉例來說i77700的意思就是酷睿處理器i7第七代處理器 ,第一個數字表示這款CPU是第幾代的CPU,AMD處理器也是有分類的,但對於小白來說還是推薦酷睿處理器相對來說比較穩定,AMD處理器適合折騰的玩家。在選購的時候以免出現上當受騙的情況,請在正規渠道進行購買。

2顯卡部分也是分為n卡和a卡一般選擇n卡的居多,當前n卡的10系列產品和剛出的20系列產品都是可以的 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一款型號的顯卡比如 gtx1079 選定型號之後 再選擇品牌 品牌分為公版 各個顯卡廠商版本 閹割版 超性能版本。一般選擇一些大品牌 如微星 七彩虹 華碩等 做工和售後和耐用度上得到了保證,小白請勿購買二手顯卡前往正規渠道進行購買。

3主板根據自己所搭配的cpu和顯卡內存等來選擇主板的型號,在選購主板時儘量還是選擇大品牌的產品,選購主板可以選擇性能高一點的產品,對以後電腦升級時可以省掉換主板的費用。

4內存條選購主要是看他是ddr幾一般選擇最新的ddr4系列產品,例如ddr4金士頓駭客神條,如若選擇8g以上內存時 如16g內存 可以購買兩根相同8g的內存條組成雙通道模式,相對於一根16g的內存條性能表現方面要好很多。

4 硬盤方面分為固態硬盤和機械硬盤。主要區別固態硬盤讀寫和寫入比機械硬盤要快,但在價格方面固態硬盤要比機械硬盤貴,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也可以選擇一塊固態硬盤和一塊機械硬盤組合使用,品牌還是儘量選擇大品牌如西部數據等

5散熱系統主要包括風冷和水冷兩種類型,風冷就是安裝散熱風扇來排出各個零件所散發出來的熱量,水冷散熱是安裝一整套散熱管加入冷卻液使用循環方法讓冷卻液帶走各個零件的熱量,風冷相對於水冷價格實惠,後期保養方便,水冷散熱好,但後期保養比較麻煩也比較嬌氣,還有一種散熱方式叫氟利昂散熱這種比較小眾 土豪的玩具?。。

6當選擇完cpu 顯卡 內存條 主板 硬盤 冷卻系統 光驅 開始算各個零件所需要的供電是多少加在一起在選擇多大的電源瓦數,電源儘可能選擇大一點的品牌好一點的。

7外殼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個性搭配選擇就可以,當然也得考慮各個零件的大小不可購買小的機箱以免影響零件的裝入。



小客科技


1.裝機過程中對機箱影響最大的是主板的板型,你購買的主板為華碩(ASUS)PRIME B360M-K 主板,該主板為M-ATX板型,購買機箱時注意可以兼容M-ATX主板即可。

2.因為CPU和主板為分開包裝,在安裝過程中留心針腳,避免針腳的彎曲,之後在安裝CPU散熱器是留意處理器上是否有硅脂,通常而言在盒裝CPU的散熱器上會預塗硅脂,如果沒有需另行購買硅脂。

3.如果內存要組雙通道在安裝內存過程中需選擇間隔插槽,不可順序安裝。

4.在裝機過程中最好現在外部組裝裸平臺測試機器是否可以點亮,確保PC可點亮後在裝入機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麻煩。

5.排線,儘量保證內部整潔,方便日後升級以及更換配件,可使用適當綁帶輔助捆紮。


硬件學堂


沒啥注意的,不要有這種操作就好了



印度防空部長


其實裝電腦並不難對於新手而言可能有些細節或者接口搞不明白,下面梳理一下最基本的常識吧。

題主的CPU沒必要購買盒裝的其實散片的性價比更高,Intel的CPU是沒有針腳的只有電容,如果購買的散片底部貼了一個標籤的話建議撕下來檢查有沒有電容缺失的情況。

主板:這裡要說的主要是CPU供電、主板供電、CPU的安裝,首先CPU供電為4+4 8Pin的插口都要插上去一個都不能少,主板供電一般都是單獨24Pin或者20+4的找到最大的那個插口一個不剩的插緊了,Intel的CPU針腳是集成在主板上面的一定不要把CPU安裝錯了要不然針腳會彎了點不亮。


顯卡:這裡要說的是顯卡安裝和拆解以及供電,顯卡插槽也就是PCI-E 3.0 ×16 全尺寸的也就是下面那條最長的插槽,拆解一定要把顯卡下面那個固定的卡扣給鬆開要不然大力出奇跡會把顯卡插槽帶下來的,顯卡供電有很多什麼6Pin、8Pin、10Pin、一直到24Pin的超強供電這些電源上面都有的。


散熱器:這裡建議購買擰螺絲的散熱器不要買卡扣式的,對於小白來說擰螺絲的散熱器更方便安裝也容易拆解,曾經有人就是卡扣式的散熱器結果安裝的時候用力太大把主板弄斷了,硅脂不要太厚也不要太薄要不然都會影響散熱性能,散熱器的供電線是插“CPU FAN”。

內存條:強烈建議購買雙通道的也就是8+8的而不是單條16G的,雙通道安裝是首先安裝第二和第四條內存插槽當然了第一和第三條也可以的,還有就是如果你是一條內存那麼一定要安裝第二條內存插槽要不然開機會報錯的。


機箱跳線:POWER SW:開機按鍵,PESET SW:重啟/復位按鍵,HDDLED:硬盤指示燈,找到9針插口主板擺正從下往上從上往下,先安裝PESET SW再安裝POWER SW旁邊安裝HDDLED下面安裝正負極。


懶貓數碼裝機達人


看了一下你選擇的配置。

處理器是I5 8400散片吧?只有散片才有這個價格,盒裝價格都是近1800樣子。散片加上這塊華碩B360大師K系的M-ATX(小板)才可能這個價格。散片除非商家贈送,不然都不帶散熱器的,需要額外購買。

因為最近英特爾漲價幅度 比較高。更建議採用AMD的R5-2600加一塊B450M主板。這裡推薦一個這樣的組合:R5 2600 +技嘉B450M DS3H,價格才1599元。

選擇的原因是,R5 2600擁有更多的線程,不鎖頻設計,綜合而言性能比I5-8400更高,遊戲性能也不比I5 8400差。同時 R5 2600搭配B450主板還擁有一個免費硬盤加速的技術STOREMI——即固態硬盤和機械硬盤搭配的時候可以讓機械硬盤擁有固態硬盤的速度。

固態硬盤讀寫性能還算行,不過你選擇的機械硬盤是1T的,1T的性價比是非常差的,如果多掏幾十塊錢就可以讓容量加一倍變成2T容量的硬盤,少年喲,你可願意?

顯卡價格最近下降不少,所以按照1899元的價格買塊影馳的中端1066顯卡有點不值,這裡換一個AMD的迪蘭戰神RX580 8G顯卡。經過AMD的不懈努力,現在RX588的性能超過GTX1066不是啥問題。

缺點就是功耗高一點點。但溫度和2風扇的大將差不多。價格1769元。

不喜歡用A卡,那麼N卡有好多和大將同級別的1066卡,價格才1700不到。比如耕升的追風。

電源要帶GTX1060 6G這級別的卡,那麼不建議在電源上縮水,特別又換A卡的情況下。這裡電源建議換一個酷冷至尊LITE額定500W的電源,價格為299元。80PLUS認證,全模組性價比也是非常高的一款,並且不縮水。

內存也建議換掉。換兩條科賦或者芝奇的DR 2666條子。如果是使用B360的主板內存是不可超頻的,頻率最高支持到2666MHz,一步到位價格更低。

如果是使用AMD的B450主板,內存可超頻但這規格的內存條頻率很難超上去,一般就到2666MHz,所以同樣一步到位。

兩條2666內存價格才418元,有馬甲沒馬甲關係不大,反正不是搞光效。

最後一個就是讓你 糾結的機箱。主板規格是M-ATX,也就是俗稱的小板,那麼可以選擇ATX或者M-ATX機箱都行。ATX也叫大板,ATX機箱向下兼容M-ATX、ITX平臺。

這裡可以選擇一個M-ATX平臺。這個價位的平臺因為沒弄燈效那麼選擇一款靜音機箱是非常合適的。

這裡選擇一款愛國者神盾3的機箱。個人覺得這款機箱風道設計比較不錯,也有較多的風扇位可以及時排熱。

價格180元

覺得不錯可以點贊加關注!有問題也歡迎私信!能力範圍內儘量給予解答!


IT數碼大排檔


別這樣就行了



丶小丶灰丶


如果你準備好配件了,看看我們的裝機視頻教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b1b80007ed1bf1f2e687\

志碩DIY電腦


硬件都到手的情況下,不存在購買的硬件大小不合適等問題。只論裝機的話,現在機箱都是背部走線,注意把線材捋順。CPU現在都有防呆口,仔細看一下再放入卡槽,硅脂不要塗得太厚,越薄越好。還有有些緊湊型的機箱,要先上完主要硬件才能上風扇。全部螺絲釘擰緊,也別玩命擰,不要有遺漏,就可以了。


固態要上sata3.0的線,同時注意對應的接口,機械硬盤無所謂。安裝各個接口的時候,要注意垂直上下插拔,不要因為太緊左右搖晃,這樣會傷到針,造成短路,上手時候要輕點,現在都是固態電熔,個比較小別碰壞了。首次開機可以先不把硬盤線接上,先點亮主機再說,而後沒事了再把硬盤接上。


博古又通今


如果是第一次裝機的話有幾個注意的地方

1.先在外面點亮.全部硬件通電點亮.以免裝進機箱才發現有問題.比較麻煩.

2.b360主板現在裝win10系統.

3.主板默認不支持ghost系統.新手直接裝原版最好.

4.如果是單買的散熱器.散熱器底座的保護模膜要記得撕開.

5.線最好整理好點.懶的話也要儘量把線隔離風扇遠點.

只是大概的.有些細節還要自己注意點


大仙電腦


先洗手去靜電

準備好工具和U盤(先做好系統)

cpu塗硅脂量要少要塗勻

內存雙通要1 3或2 4卡槽插

跳線線不要搞亂了 沒搞好會問題很多

外觀黨請先腦內過下走線佈局

要注意的不是很多,不懂的可以百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