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社會與古代有多大的區別?高考與科舉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A離開天空


題主的問題是兩個,按照我的理解,前後兩個是關聯的,應該是指的古代和現代社會對於教育的差異,特別是古代科舉與現代高考之間的差異。下面簡略論述一下。

古代科舉,發軔於隋朝,隋文帝楊堅發明了科舉制,不過只是一個雛形,到他兒子隋煬帝楊廣開始得到比較正式的確認;而後,經歷了整個唐王朝三百年的發展,直到兩宋時候開始成熟,而在明清時代達到頂峰,以八股文取士。



高考制度,則是現代大學的入學考試,民國時代開始試驗,到新中國後成為固定的全國統一考試,特別是改革開放後,獲得很大發展。最近四十年,為我國大學選拔了大批人才,高考功不可沒。

古代科舉和現代高考,有不少共同點:

1、都是篩選人才的選拔性考試。無論是科舉還是高考,舉辦的目的都是“為國選才”,讓優秀的人能脫穎而出。

2、都注重公平性。歷史上,科舉也有各種舞弊,特別是早期,但後來逐漸成熟,對於舞弊打擊很嚴厲,明清時代發生的科場舞弊大案,高級官員都有被處死的。高考對於公平性的保障也是不錯的,對保密性要求很高,雖然也出現過試卷洩露之類的事情,但也是嚴厲打擊。

3、不論階層出身,是寒門學子的一條出路。科舉最大的貢獻就是打破了以前的門閥制度,讓下層人士也有機會獲得出路,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高考也給很多寒門學子提供了擁有較好前途的機會,無數農村孩子通過高考,走進大學,開創了自己人生的新起點,從而獲得較好的發展機會。



古代科舉與現代高考也有本質區別,只要體現在:

1、科舉範圍很小,而高考覆蓋面廣。科舉,總體而言,還是“少數人的遊戲”,因為古代讀書識字的人是很少的,能參加考試的人就更少了,最後能由此獲得出路的人幾乎屬於鳳毛麟角。高考則是屬於社會全體性參與的,大多數適齡青少年都能參與,也都會參與,覆蓋面很大。

2、科舉“選官”,高考“選人”。古代科舉成功,考上舉人之後,就獲得了做官的資格,是為官場提供後備人才的考試。高考是為大學選拔有潛力適合進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以便能在大學裡面深造成才,培養的是適用於全社會各行各業的人才。所以,科舉僅僅是為了充實古代官僚階層而設立的後備人才選拔制度,而高考是為整個社會選拔準後備人才,這是兩者之間的本質區別。



當然,科舉與高考,屬於不同時代的產物,在各自的時代,都有它們自身存在的合理性,都有自己的優勢。歷史從古代封建王朝發展到現代國家,選拔考試也由古代的科舉發展到現代的高考,這正是我國曆史的進步,也是社會的進步。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希望我的回答對你能有幫助~


風雨燕園之百二十載


一、現在與古代的區別。

中國近現代史與古代史的分界在1840年鴉片戰爭。那一年開始西方的宗教、政治、思想文化逐漸進入中國,同時軍事科技也震撼了中國。中國發現自己不是地球的中心。

世界現代史與古代史的分界在1668年英國光榮革命,隨後開啟的歐洲資產階級革命和科技革命、工業革命浪潮,建立了一系列近現代制度的國家、公司企業等。其中天文學革命發現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

中國現代史與近代史的分界在1919年五四運動,世界現代史與近代史的分界在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這只是人為劃分。可以不用再分近代史、現代史、當代史。

現在與古代的區別,分地域,分時間十分複雜,樓主應該是說國內了。實際上秦朝始皇帝到清朝,制度沒有多大的變化,經濟也沒有多大的變化,農業作為第一產業,公元前200年到1800年這兩千年,一畝地產多少糧,幾乎不變。現代由於農藥+化肥+育種三大黑科技,農業效率翻了好幾番。工業作為第二產業,古代只有手工業,從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銅器時代、鐵器時代,有一定的進步。現代是新材料時代,各種合金與有機高分子材料滿足各種不同需求。服務業作為第三產業,包括了文化方面,現代與古代差別更大,古代沒有app,日日思君不見君,現代文化交流越來越便捷,地球村大多數角落隨時可以視頻電話。

下面從教科文衛四方面分別說。

教育方面:孔子教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大致對應現在的思想政治、音樂藝術、體育、語文、數學。西方騎士教七技,馬術,游泳,投矛術,劍術,狩獵,吟詩,弈棋。古代只有有錢有閒階級才能上學,現代是普及性教育,義務教育到初三就基本掌握了人類到公元1600年的主要知識

科技方面:古代沒有科技,中國古代只有技術沒有科學,有一定的數學。西方古希臘已經有科學方面的萌芽,歐幾里得《幾何原本》、亞里士多德《物理學》等火種在中世紀只保留在高級教士手中,第一次工業革命其實就是物理的力學與熱學的應用,第二次工業革命就是電學的應用,當代第三次工業革命是光學、核技術、量子技術與生物、化學技術的應用。

文化方面:本人不太熟悉。古代詩詞曲、小說畫畫雕塑舞蹈,現代除此之外,增加了電影、遊戲、網絡文化。

衛生方面:古代平均壽命35歲,與猿猴、野獸差不多。不管是皇帝還是醫生,得了病基本沒法治,只能靠罕見的植物(草藥)、罕見的動物(虎骨、熊掌之類)作安慰劑。根據地點不同分別稱為中醫、苗醫、藏醫、印醫、韓醫、日醫等,實際上連心臟、肝臟、肺、血管、淋巴什麼原理都不清楚。現代醫藥建立在細胞(生物學)、分子(化學)的基礎上,藥物分子對抗病毒、細菌、微生物的過程和手術一樣清楚,顯微鏡、肉眼可見。

附圖是清明上河圖(圖一)以及現代開封城市景觀圖、衛星圖(圖2,3,4,當年的汴京)。

二、高考與科舉的區別。

這兩者沒有可比性。

科舉對應的是現在的公務員考試。科舉制替代了以前的九品中正制,考上都是解決工作,或者是職位。唐太宗李世民設置的科舉科目包括算學(數學)等學科,主要選拔文官;武則天增加了殿試和武舉,開始選拔武官。唐玄宗開始考詩賦,唐詩繁盛的同時國家開始走下坡路(安史之亂是中國千年變局之一)。不同時代的科舉有所差別,清朝的科舉分為童試、鄉試、會試、殿試等,最基本的層級也有秀才這樣的功名,別人要稱呼為老爺。根據《儒林外史》原著,《范進中舉》後實際上是最後升到山東學道(相當於現在的山東省教育廳廳長)。

現在的高考,隨著大學錄取率的提高,將像發達國家一樣,成為一種普及教育。也就是說,願讀就讀,交錢就讀,當然讀什麼學校還要雙向選擇,看學校是否錄用你。高考就像中考,隨著十二年義務教育的展開,中考將像小考一樣消失。






奇異博士唐能攀


和古人的區別,電改變了社會。科舉與高考同類只是多了女生。



hhh140212101


這題命的太大太寬泛,三五萬字能說明天古代與當代的區別嗎?科舉同高考是近似的一種選撥優秀人才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