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蕭條的時候,餐飲店該如何做店內營銷?

桂南大條哥


實話,經濟蕭條的時候你沒生意,別人也沒多少錢消費。

就把店內產品進行簡單調整試試,多上一些平民的套餐,薄利多銷。

我見過意見2層飯店,沒生意的時候,午市做水餃,炒蛋炒麵蓋澆粉,跟蘭州拉麵,沙縣小吃競爭。沒辦法,誰讓錢是大爺。

當然,的確有人在經濟蕭條時,反而翻身的。這種思路,一般人學不來啊。 加油吧


我又把麵包烤糊了


飯店,飯店已經開了

試試這個營銷策略,也許能讓你經營的飯店生意火爆起來

首先,選出10道菜進行組合,給這些菜品設定送餐的價格,飯菜一定要可口好吃,有些飯菜都以成本價銷售。

第二,找到一家印刷廠,印幾千個鼠標墊,鼠標墊上印上飯菜的名稱及價格,以及送餐電話,免費送給方圓5公里店鋪及其公司辦公的人員。在中高檔小區門口送鼠標墊,還有來到店裡消費的人群,消費完就送一個鼠標墊,告訴客戶可以送餐上門!

第三,送鼠標墊的時候跟客戶說,如果你能在11點通過電話訂餐,給你8折優惠!

第四,客戶第一次訂餐,都要告訴客戶,你下次電話訂餐,我們飯店送一個特色菜,用來留住老顧客,留住老顧客。

細節注意

店面整潔,衛生達標,菜品口味不錯,服務態度好……

更多營銷策略,加好友!免費送


紅雲講成交


經濟蕭條是市場通過消費者反饋給你的錯覺。

您既然認真面對並且還在摸索應對營銷。

那麼我希望能給您點建議參考。

以下慢看。



銷售額=流量*轉化*單價*復購

對於餐飲商家來說,客戶流量永遠是傷,轉化也是傷!

不說廢話,直接送上7個提升轉化的子彈,分別是:


1,價值主張

2,激發需求

3,效果呈現

4,峰終定律

5,感官體驗

6,標準植入

7,形式感塑造


一、價值主張

也許你要說,別說什麼價值主張這種很虛的東西,太遙遠了,也用不到!你能不能說些實在的東西呢?

不能!

原因很簡單,無論一個經久不衰的品牌,還是隻是一個小小的門店,你都應該有自己的價值主張,而且至關重要。


什麼是價值主張?

滿足客戶的需求,讓用戶享受物超所值的產品與服務。

再簡單點,所謂價值主張就是言行一致。


比如我們在盤點歐巴羅品牌自助餐的時候,我們讓客戶做了100份以上的問卷調查。

其中有一個是:你通常與什麼人到店消費,問卷調查的結果是朋友家人佔比50%以上。

所以,歐巴羅的價值主張是:親朋好友歡聚,就來歐巴羅!好了,價值主張出來了,我們在實際操作中要怎麼體現呢?


比如說,顧客交了300元便可以成為年卡會員,在一年之內就可以享受49元/位的就餐價格(原價79元)。

其中會員的一項權益是:會員帶來的朋友家人同樣享受49元!

並且會員的孩子(身高低於110cm)就餐僅需9.9元(原價39元),會員家裡的老人僅需19.8元(原價49元)。

所以,正常人只要一算,就會掏出300元成為年卡會員啊!太划算了啊!


也許你的疑惑來了,如果會員帶來的朋友都可以享受低價服務,那麼,誰還會來辦會員呢?

這裡有一個前提是:只有會員本人親自帶來的朋友家人才能享受到這樣的優惠。

但你想啊,你辦了一張卡,你可以邀請朋友一起來吃,但問題是,你的朋友想來吃,你卻不想來吃,或者這個時間段就是不能前來怎麼辦?那你的朋友也就很有可能辦一張了!


所以,想好了你的品牌或者說門店的價值主張了嗎?又是怎麼根據你的價值主張滿足用戶的需求,創造驚喜呢?



二、激發需求

好不容易,你把用戶吸引進了門店裡來,接下來就要想著怎麼轉化他!

那麼第一步就是要激發用戶的需求!

製造考慮感


這個很簡單,就是告知用戶你有什麼問題,而且問題很嚴重,但我這裡有解決方案。

想到這,我就想起了一個關於“莆系醫院”的段子,只要進入莆系醫院的用戶,都會被這樣告知的流程:

你有病

病很重

我有藥

要很貴

“你有病”“病很重”就是在建立你的焦慮感,好讓你快速掏錢。


所以,我們在操盤醫美項目時,只要是第一次用戶進店體驗,都要進行一個皮膚檢測,無論你的皮膚有多麼的好,只要一檢測,機器的畫面上都會給你呈現出“皮膚問題”很嚴重的樣子。

這就是建立焦慮感,目的是為了激發你的需求!


再比如說,我們在做“8.8元海鮮自助吃到飽”這個活動時,我們的套路是:每個到店8.8元吃海鮮的用戶,只能手持一個盤子自取一盤海鮮,然後端著海鮮去指定的地點蒸煮。

這樣的行為設計,就導致了很多用戶需要排隊,因為8.8元足夠爆,吸引的流量足夠多!

但是在用戶到店的時候,我們沒有直接讓用戶去排隊吃海鮮,我們讓服務員領著用戶全場逛一遍。


這樣的目的:

一個是讓用戶知道我們的產品的特色,進一步瞭解店鋪

一個是激發用戶的需求:媽呀,這麼多好吃的,我卻只能排隊吃海鮮!不行,我還是加錢吃正餐!

所以,當用戶進店之後,你想好了什麼樣的手段,激發用戶的需求了呢?



三、效果呈現

用戶體驗了之後,一定要讓用戶獲得及時反饋!


比如說,你已經激發了用戶的需求,用戶也體驗了產品,但是發現你的產品或者服務並不能有效的解決我的問題,那麼,用戶對你的信任將降低!


比如,我們在操盤醫美項目的時候,我們給用戶設計了三個效果呈現的東西!


第一:鏡子

用戶在體驗之前會照鏡子,或者我們在服務的時候,只給用戶左半邊臉,然後給用戶鏡子,讓他自己的就可以看見兩邊臉,做與不做的區別!


第二:人皮面膜

就是用戶在項目操作之後,強制要求敷一個面膜,這個面膜敷完之後,會有髒東西呈現在這個面膜上,用戶敷完面膜就能夠很清晰的看到原來我的臉上真的很多的髒東西,看起來確實很有效果


第三:蟎蟲儀

用戶進店出了皮膚檢測,還有一個蟎蟲檢測,這個蟎蟲檢測除了建立焦慮感之外,就是用來做效果呈現的。比如,你第一次檢測的時候會出現一個大大的蟎蟲,但當你體驗完之後再檢測一次,就發現沒有蟎蟲了。


鏡子、人皮面膜、蟎蟲儀都是表演性質的道具,就像是變魔術的道具一樣。

然後你想想,如果你是服裝店的銷售員,你應該怎麼做?你要做的就是讓用戶不斷的試穿衣服,因為只有試穿了才能夠呈現效果,只有試穿了才能夠激起購買的慾望。


所以,歐巴羅定位於海鮮自助,不再向之前一樣海鮮烤肉都有,雖然看似菜品很多,但是用戶吃完發現都不夠滿足,要吃海鮮海鮮沒幾樣,要吃烤肉烤肉沒多少!

但是當你重新定位於海鮮自助,砍掉烤肉的時候,海鮮的品類增多,用戶吃完之後的價值感知更強,下次她們去吃自助餐的時候就會想到:去吃歐巴羅吧,海鮮真的很多!



四、峰終定律

介紹一下什麼是峰終定律:

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心理學家丹尼爾·卡納曼(DanielKahneman)經過深入研究,發現我們對體驗的記憶由兩個因素決定:

高峰(無論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時與結束時的感覺,這就是峰終定律(Peak- End Rule)。


這條定律基於我們潛意識總結體驗的特點:我們對一項事物的體驗之後,所能記住的就只是在峰與終時的體驗,而在過程中好與不好體驗的比重、好與不好體驗的時間長短,對記憶差不多沒有影響。

高峰之後,終點出現得越迅速,這件事留給我們的印象越深刻。而這裡的“峰”與“終”其實這就是所謂的“關鍵時刻MOT”

關於這個,之前有一篇文章講的很明白了,直接引用吧:

一些兒科醫院會在診療結束後,送給小孩子禮物,給他最愛吃的零食。這樣即便過程很痛苦,最後有一個甜甜的結果。他對這個疾病的痛苦印象就不會那麼深刻。

宜家的購物路線也是按照“峰終定律”設計。雖然它有一些不好的體驗,比如“地形”複雜,哪怕只買一件傢俱也需要走完整個商場,比如店員很少,找不到幫助,比如要自己從貨架上搬貨物,要排長隊結賬等等等等。
但是它的峰終體驗是好的,它的“峰”就是過程中的小驚喜,比如便宜又好用的掛鐘,好看的羊毛毯以及著名的瑞典肉丸;它的“終”是什麼呢?就是出口處 1 元錢的冰淇淋!

所以,你們的峰是什麼?


對於醫美行業而言,可能是皮膚變得透亮的那一刻,終可能就是臨走前服務人員贈送的一小盤水果。

對於餐飲而言,峰可能就是餓著肚子吃上人間美食的那一刻,也可能是商家主動掀起的互動;而終可能就是也可能是服務人員90度鞠躬歡送!


所以,想好用戶在進店到離店之間,你要設置什麼的「峰」,讓用戶難以忘懷;設置什麼樣的「終」,讓用戶臨走之時更加的順暢。



五、感官體驗

“感官”是接受刺激的感覺器官,通常人們所講的就是指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五官,他是使刺激完成的渠道。


銷售型文案高手關健明在《爆款文案》中總結了「感官佔領」的一種文案寫作方法,用人體的五個器官來描述用戶的體驗。


那麼,在實體店中要如何運用感官刺激呢?

視覺:用戶進店、以及在店內的視覺焦點在哪?你想讓用戶看到什麼樣的信息?

聽覺:用戶進店,你想讓他聽到什麼信息?

觸覺:用戶在體驗的服務的過程中,生理感受是什麼樣的?

嗅覺:用戶在進店時,聞到的是什麼?

味覺:用戶進店之後,能夠讓用戶嚐點什麼?給用戶的舌頭一種什麼樣的刺激?


比如,在操盤醫美項目時,我們在各個感官都佈滿刺激。

視覺:門口的信息、前臺展位、樓道宣傳海報都是直接告知用戶會員的信息,讓用戶無論在哪個地區都能夠看到作為會員的權益,不斷的「強姦」用戶的眼睛。

聽覺:專門找配音專員配備了一首魔性的音樂循環播放,內容也是關於會員的。

觸覺:用戶在體驗的時候,每個儀器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時冷時熱,比如無針水光,比如紅藍光等等,給用戶覺得我這個錢花得值!

嗅覺:進店之後,用戶就能夠聞到一股淡淡的玫瑰花香味

嗅覺:用戶體驗完之後,還贈送一晚蓮子羹喝。

所以,當你的用戶進門之時,你有考慮過用戶的感官刺激了嗎?以及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刺激他呢?


六、標準植入

什麼是標準植入?

所謂標準,就是產品的製造標準、正確的飲食標準、服務的操作標準等等。

所謂植入,就是把你的標準當作成這個行業的標準植入到用戶的頭腦中,一個是讓用戶覺得這家很專業,一個是讓用戶可以裝逼,原來是這樣!

關於標準植入,曾經我說過這麼一個故事:

前些天的早會,我和同事們說了在為客戶服務時,一定要向客戶傳達你這項服務的標準,比如你給客戶操作無針水光的美容項目時,為什麼要從裡向外,或為什麼要從外往內。
這樣在客戶心裡埋一個種子,她去別人家做同樣的服務,如果對方的服務人員不這麼做,或說專業術語有“矛盾”的地方,就會讓客戶感覺這個店不專業,還是你專業的感覺(也有先入為主的關係)。


因此,當用戶第一次進店的時候,你就要在潛移默化中給他植入標準,讓他能夠在朋友面前有吹牛逼的資本,以及在其他店做同樣的服務時,就會產生質疑:你這個做的不對,應該是這樣的!


所以,你想好了給你用戶植入什麼樣的標準了嗎?



七、形式感塑造

所謂形式感的塑造,簡單點就是說讓用戶有虛榮感,有面子。

如果你在外婆家點過叫花雞,那你就應該知道在吃叫花雞之前還有個重要的儀式,就是拿木槌連敲三下,寓意吉祥如意之願!

這樣的敲三下對於吃飯來說有什麼作用嗎?沒有。

但是你給她一個木槌連敲三下儀式感,讓吃飯的人一是覺得新奇,能吸引眼球;二是能夠增加面子,給你一個裝逼的機會!


這一招還有很多餐飲店都在用,比如有些餐飲店上叫花雞是讓兩個小矮人(為什麼是小矮人?因為有話題性,還要帶著金條鏈子!),抬著轎子把這道菜送到用戶的房間裡,還要敲鑼打鼓的!


以上都是儀式感的塑造,滿足用戶裝逼的需求!

那麼,你為用戶提供什麼樣的裝逼儀式感,好讓用戶拍照轉發呢?


最後總結一下:成交轉化的7發子彈。

1,價值主張

2,激發需求

3,效果呈現

4,峰終定律

5,感官體驗

6,標準植入

7,形式感塑造


7個轉化子彈,毫無保留送給您。

希望能對您有幫助,為了我們吃貨,為了社會食品安全。做一個良心餐飲老闆。


有問題大家一起在評論溝通。



費奧斯商學院


這個問題我想我有很大的發言權,從高三畢業,大學四年工作兩年我見過太多的餐飲業從昌隆到衰敗了,其中有兩個非常關鍵的原因,只有搞清楚了原因才好有解決辦法。知道為什麼才知道怎麼辦

第一個是市場調查沒做好,你這個項目本來就沒有市場,你再怎麼努力也沒有用的

第二個是管理者的實則放任,你不去管理規劃,如果再沒有股權員工不可能去盡心盡責做。

再說方法絕招:

1.從營銷上來,只有擴充市場客源才能夠帶來客戶有客戶等於賺錢,有沒有專業的銷售人員市場人員?附近有沒有競爭對手瞭解過他們的活動沒有

2.從餐飲產品上來看,開發新產品,改良就餐品,提升顧客體驗,服務態度,產品文化。

大的方面就從以上兩點入手吧。

下面是我的個人經驗小妙招,覺得幫助您了幫我點個贊,謝謝大家了。

1.橘色,紅色的招牌對引流的作用大的超乎你的想象

2.將價目表刊登在顯眼的地方對吸引客流有幫助

3.門口鋪一塊地毯,擺放一盆綠植會讓顧客心情舒暢。

4.員工實行績效獎勵制度會提高服務質量。

5.線上營銷活動可以多練習美團餓了麼等官方市場人員,多推塔團購活動很划算,不會花你多少廣告錢

6.派單人員最好找兼職不要讓員工義務派單

以上就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吃貨百科全書


首先要知道營銷的目的是什麼,導流。但導流的目的是什麼,存留。所以當店內文化、菜品、價格、裝修、服務不能讓顧客形成存留的話,營銷就是失血。會養成一批只佔便宜的顧客,不能形成粘性顧客。如果前面幾點都沒問題,營銷就是為了導入新人,建議平日化營銷以提示為主,每年在談旺季前做兩次大的,不只力度力,重點是品牌在區域的影響力營銷,這樣會比較長效(小勇餐飲戰略定位-曉勇老師)


小勇定位設計那點事兒


首先門店燈光不能因為節約而刻意關掉,營造氣氛,店面DM直投單,每天在門口和寫字樓周邊發放,您的參觀定位 周邊額寫字樓人群比較合適消費;短信群發,做宣傳,搞個打折促銷,內容根據你的成本計算, 降低些利潤;

加強自身銷售方式,搞個外送服務,讓顧客在座位上品嚐到你們的菜品


餐飲項目品牌創業平臺


一切營銷要給予打造品牌的角度,如今的大競爭時代,只有通過打造品牌才能獲得核心競爭力


新大陸品牌定位大講堂


經濟蕭條的時候更應該有好的心態,認真經營,因為顧客永遠是上帝。


秋來福到958


經濟蕭條怎麼弄也是白費,難道不是嗎?


手機用戶6693686175


經濟蕭條時,要壓縮沒必要的成本,提升服務流程,針對所面對的客戶群調整經營策略,薄利多銷,單品突破,多做優惠活動,增加客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