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邪不壓正》主要講的什麼?中心思想是什麼?

Creepier165547628


坦白說,看了第一遍《邪不壓正》之後,小編我也有些沒看懂,只是覺得這部電影很姜文,符合姜文的風格,很多橋段充滿了隱喻,很多片段也是笑點十足,當看了第二遍乃至第三遍才逐漸弄清楚姜文想要表達什麼,下面小編給大家總結一些,僅供參考。



首先是彭于晏飾演的男主角李天然,他揹負著為師復仇的雄心回到家鄉,當遇到自己的仇人朱潛龍時卻遲遲不知如何下手,甚至是不敢下手,李天然就像那個年代的中國,他積蓄力量已久,卻被各種因素阻隔,只有條件成熟之時才能實施自己的復仇大計。

而影片正是以1937年為時代背景,我們都知道這一年是我們全面抗日的開始,所以李天然就代表了充滿熱血的中華民族,他要復仇,中華民族要抗日,李天然真正的敵人是日本人根本一郎和師兄朱潛龍,這兩個角色代表了兩個群體,根本一郎自然是代表了曾經侵略過我們的日寇,而朱潛龍代表什麼就不言而喻了吧。

想要看懂《邪不壓正》,就要先弄明白這三個角色代表了什麼,而姜文飾演的藍青峰和周韻飾演的關巧紅代表的是擁有先進思想的“先進團體”,這兩個人“合作”讓李天然覺醒並且懂得了什麼是“大義”,當李天然殺了山本一郎和朱潛龍後,那李天然中的“然”字補上了最後一點,他算是徹底覺醒了,結尾大仇得報的李天然看著離去的關巧紅心馳神往地看著遠方。


很多觀眾看到這裡覺得電影沒有演完,導演正是用這樣的結尾告訴大家,李天然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就像藍青峰對張將軍所說“您還要帶著我抗日呢”,關巧紅之所以轉身離去就是知道李天然會隨之上路,因為李天然懂了什麼是“大義”。

許晴飾演的唐鳳儀代表了中立人士,她起初依附於朱潛龍,當她遇到李天然,她便一心為李天然付出,因為李天然有情有義,最主要的李天然代表了正義,所以唐鳳儀對李天然的傾心是對那個年代“萬眾一心”最好的詮釋,最後唐鳳儀城門上的一跳也頗含深意,至少小編聯想到了當年那些和日寇同歸於盡的熱血青年。

當然,《邪不壓正》還有很多值得品味的細節,如姜文讓一個影評人史航飾演的管家的那段自述頗具諷刺韻味,這樣的小細節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之,《邪不壓正》是一部優秀的電影,篇幅有限,不能給大家把所有的內容解析出來,只要大家弄明白主要人物的象徵意義,看懂這個電影就是順其自然的事情了。


草根說電影


電影《邪不壓正》中主要講述的是北洋年間,13歲習武少年李天然在自己訂婚宴上\r

目睹大師兄朱潛龍勾結日本特務根本一郎,殺害師父全家。在自己僥倖逃脫之後被\r

美國醫生亨德勒救下,傷愈之後赴美接受特工訓練。1937年初,受命回國歷經情仇愛恨,\r

由一個只想著復仇的瘋子,變成一個理智為國的有志之士。\r

導演姜文運用反重力視角方式展現當初那個時期荒誕和扭曲,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明明是\r

朱潛龍殺害他師傅一家,卻在他有心操控下被披上了耀陽的道德外衣,讓受傷害最深的李天然\r

成為了那個傷心病狂的人,還為之豎起了人頭狗身的雕像,警告世人,真的是可笑又可悲。\r

這部電影中還有更多隱藏起來的諷刺意味可以細細體味。\r

但也成功展現了超現實浪漫主義風格,開頭的街道鐵軌火車和美輪美奐雪白晶瑩的霧凇,北平\r

那相連的巷道,屋脊連著屋脊,就連每一次見巧紅都是在屋頂世界中。\r

如果你喜歡這樣風格的電影不妨多看幾遍,每一次都能找到讓人回味良久的片段。






一家人看電影


關於《邪不壓正》,關於姜文,一兩句話真的說不清楚~

姜文,國內導演界一位獨特而神奇的存在,每一部作品都會帶來褒貶不一或者兩極化的全民討論,《邪不壓正》自然也一樣。筆者今天不做網上論調的總結,只是簡單談一下自己的觀後感~

《邪不壓正》背景設置在民國,北洋抗戰前夕,身負家仇國恨的主人公歸國復仇的故事。故事不復雜,但是姜文講出來就是另外的一種味道。

全片節奏明快,劇情推進富有層次,臺詞仍然帶有姜文電影一貫的的講究風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大量的動作戲份剪輯凌厲,音響設計出彩,色調搭配和攝影構圖都算的上是大師手筆。

本片或者是姜文大多數的電影其實並不在意觀眾是否看出來中心思想,或者只是你以為分析了出來,筆直更願意認為《邪》不過又是姜文自我的一部電影自嗨,肆意揮灑自身的藝術天賦和溢出的才華,影片中彭于晏荷爾蒙爆棚的身材,許晴由內到外的萬種風情,周韻的綿裡藏針,片尾高潮戲的獨特設計……可以說每一格都是獨具匠心,趣味盎然,對於真正的電影發燒友來說,真的是一場視聽盛宴~

總的來說,《邪》真的算是一部無需刻意解讀的電影,爽,好看,就完了!

一直相信那句話,姜文如果懂的收斂自己的才華,“厚積薄發”,每年一部十億++的電影根本不叫事,筆直自己真的既期待但又抱有矛盾~





劍雪封侯2


剛看完這部電影,我不是很懂,但是大概有一點知道姜文想說些什麼,電影裡幾個人物觀點目的都不一樣,彭于晏演的人物為報仇,姜文演的人物為救國(他救了張學良),許晴演的人物為情,廖凡演的人物為利。


H-huang


電影一定要有中心思想?問這個問題的人一定是被小學語文老師毒傻了。

我覺得就是導演講了一個故事,運用演員,道具,攝影,剪輯,繪聲繪色給觀眾講了一段民國時期的人物風情圖。

比如被賣掉的城牆,清忘後的太監。

最後,姜文老婆實在是太漂亮了


shikun1016


電影裡表現這個世界的荒誕,你想當然的事情,很多時候並非你想象的那個樣子。

這個荒誕的本質在這件事上顯露無遺,近代文化修為最深的人,請當時最頂尖的醫生做手術治病,卻鬧出了這樣荒誕不經的笑話。背後的意味,值得深思。


影兒影視


我的感受是“棋、局”,刻畫的都是在民國亂世“小人物式”(或者某些意義上可稱為英雄)角色的悲情,安定生活、圓滿愛情在那個年代的底層是不存在的,夾縫求生、偽裝求存、生活方式和自我生命都不是自己的


BertROM


我就發現,電影裡諷刺的影評人都出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